•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50

jingeyijie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经济师加权平均数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咖啡不加糖的娟

已采纳
加权平均:把权重计算在内的平均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把在一组数据里,一个数据出现的次数称为权。  加权平均例子:学校算期末成绩,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作业占20%,假如某人期中考试得了84,期末92,作业分91,则其算术平均数就是: (84+92+91)/3=89  其加权平均数就是:  (84*30%+92*50%+91*20%)=4。  特别地,如果各数据的权重一样,则加权平均数就等于算术平均数。

经济师加权平均数

110 评论(13)

两小酒窝

同意楼上滴!加权平均数就是把原始数据按照合理的比例来计算,简单的例子就是:你的小测成绩是80分,期末考成绩是90分,老师要计算总的平均成绩,就按照小测40%、期末成绩60%的比例来算,所以你的平均成绩是:80×40%+90×60%=86

221 评论(8)

骨头杀手

什么是加权算术平均法?加权算术平均法是什么意思?加权算术平均法(The Weighted Arithmetic Average)是利用过去若干个按照发生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同一变量的观测值并以时间顺序数为权数,计算出观测值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以这一数字作为预测未来期间该变量预测值的一种趋势预测方法。加权算术平均法的原理 假设用下列符号表示各有关的数值: xi 各观测值; wi 各观测值的对应权数; y 加权算术平均数(即预测值)。 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y=∑(xi*wi)/∑wi 加权算术平均法的意义 采用这种方法来确定预测值,目的是为了适当扩大近期实际成本量对未来期间成本量预测值的影响作用。股价指数的计算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两种。 算术平均法,是将组成指数的每只股票价格进行简单平均,计算得出一个平均值。例如.如果所计算的股票指数包括3只股票,其价格分别为15元、20元、30元,则其股价算术平均值为(15+20+30)/3=66元。 加权平均法,就是在计算股价平均值时,不仅考虑到每只股票的价格,还要根据每只股票对市场影响的大小,对平均值进行调整。实践中,一般是以股票的发行数量或成交量作为市场影响参考因素,纳入指数计算,称为权数。例如,上例中3只股票的发行数量分别为1亿股、2亿股、3亿股,以此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则价格加权平均值为(15X1+20X2+30X3)/(1+2+3)=16元。

307 评论(14)

greenxixi503

有些测量中所得数据,其单位权重并不相等。这时若要计算平均数,就不能用算术平均数,而应该使用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如下:Mw = (W1X1 + W2X2 + …… + WnXn) / (W1+W2+……+Wn) = (∑WiMi) / ∑Wi式中Wi为权数,所谓权数是指各变量在构成总体中的相对重要性,每个变量的权数大小,由观测者依据一定的理论或实践经验而定,虽然是可变的,但绝不是没有根据的。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时常遇到对测量数据进行加权的情况。例如,在考试时教师共出10道考题。由于各题的大小不同,难易程度不同,在满分为100的条件下,绝不能每题都以10分以满分,而是有的题5分,有的10分、20分,甚至30分。再如高校入学考试共包括语文、政治、外语、数学、物理、化学及生物?科,而计算总分时并不是各科平等,在语文、政治等科都以100为满分的情况下,数学定120分,生物定50分,也是考虑到各门学科的相对重要性而进行加权的结果。加权的道理不难理解,但有时却容易被人忽略。例如,有人在研究学生的思惟能力时,用一些几何题目测验学生,指标是每题用一个解法作出就给一分,用两个解法作出来就再加一分,给两分,如此类推。然后用每个学生得分多少比较各人的差异。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些分数是等距的吗?譬如有一个学生对很多题目作不出,但对于某些题目却能用多种方法作出,远远地超过他人,从得分总数看,虽然可能仍低于他人,但你能据此说他思惟能力不如别人吗?显然不能。这里的问题就在于每使用一种解题方法,不应该得相同的分数,而是应该考虑加权。但权数是多少?那要根据经验或理论进行分析。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例如,用同一道题目测不同年龄的儿童,其得分不应相同;对难易度不同的几次考试,不应在计算总平均数时,使用相同的权重等等。由各小组平均数计算总平均数是应用加权平均数的一个特例。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经常会遇到由各个平均数计算总平均数这类实际的统计计算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可以把各小组的平均分数,视为该小组每个个体的分数,而把每个小组的人数,视为权数。例如下表的结果。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总平均数的方法如下: 某年级各班期末语文考试成绩 班 次 人 数 平均成绩 1 2 3 4 5 6 7 8 53 47 49 51 50 50 52 48 91.06 91.06 89.00 85.80 85.80 84.69 86.52 87.13 总数 400 例1 Xw = (53*06+47*06+49*89+……+48*13) / (53+47+49+……+48)= 52 / 400 = 62145如果将各小组的平均数记为Xi,各小组人数记为ni,总平均数记为XT,那么,可根据加权平均数,将由各小组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公式改写如下: = (∑ni ) / ∑ni (2—8)公式(2—8)就是由小组平均数计算总平均数的公式。

202 评论(9)

末日女友CCCccC

所谓的加权平均就是各组数据不是简单的按照求和,除以组数进行平均结果。而是掺杂进去各组数据所占据的不同权重(即不同比例)之和,平均处理的数据结果。一般多用于考核啊,绩效啊,工资结构啥的例如你这个题目中:语文:分数为90 占比重占6份数学:分数为80 占比重占4份外语:分数为70 占比重占2份算法就是各数据乘以自己的权重,然后除以总比例,可得加权平均数:(90*6+80*4+70*2)/(6+4+2)=1000/12=33解毕,不懂继续

351 评论(15)

长亭不再送别

概况:  加权平均数是不同比重数据的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就是把原始数据按照合理的比例来计算,  若在一组数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那么(x1f1+x2f2+xkfk)÷(f1+f2++fk)叫做x1﹑x2…xk的加权平均数。f1﹑f2…fk是x1﹑x2…xk的权。其中,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特殊在各项的权相等),当实际问题中,当各项权不相等时,计算平均数时就要采用加权平均数,当各项权相等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算数平均数。两者不可混淆。公式:加权平均数  x拔=(x1f1+x2f2+xkfk)/n,其中f1+f2++fk=n,f1,f2,…,fk叫做权。通过数和权的成绩来计算  要点明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在一组数据里,一个数据出现的次数称为权。  例子   你的小测成绩是80分,期末考成绩是90分,老师要计算总的平均成绩,就按照小测40%、期末成绩60%的比例来算,所以你的平均成绩是:  80×40%+90×60%=86  学校食堂吃饭,吃三碗的有χ人,吃两碗的有y人,吃一碗的z人。平均每人吃多少?  (3×χ+2×y+1×z)÷(χ+y+z)  这里x、y、z分别就是权数值,“加权”就是考虑到不同变量在总体中的比例份额。

279 评论(12)

qq810833606

回答 若n个数的权分别是,那么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117 评论(11)

相关问答

  • 经济师平均从业人数

    1436名考生报名参加。高级经济师参考人数共有1436名。高级经济师是中国职称之一。高级经济师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评价办法。高级经济师相当于经济类副高级职

    双子座的小蛇 评论(3) 2025-09-08
  • 造价师加权平均原价公式

    这个只是说你工程量上的处理,很简单。我拿土石方项目举个例子。清单的计算规则:按图示尺寸,当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时候这部分只是图示尺寸,而实际施工操作中要放坡,要有

    偶是杨洋 评论(3) 2025-09-08
  • 中级经济师有加权平均

    10%-15%的通过率

    啦啦啦啦7 评论(7) 2025-09-08
  • 中级经济师加权平均数

    在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共有两个考试科目,分别是公共科目——《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科目——《专业知识和实务》。这两个科目的满分均为140分,及格分数线均为满分的60

    尹才宝贝 评论(8) 2025-09-07
  • 造价师考试加权平均法

    (期初库存成本金额+本期收入成本金额)/(期初数量+本期收入数量)

    食尚峰汇 评论(4) 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