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4

snowangeltan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健康管理师网络成瘾的特征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ony080808

已采纳
1、注重疏导。如果家长一味禁止孩子在家里上网,孩子可能会去其他地方(如网吧)上网,反而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因噎废食更是要不得,对待孩子上网,疏比堵要好。其实,上网并不全是坏事,在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网络无疑给青少年拓宽了求知渠道。但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会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年龄较小的孩子上网主要是玩游戏,年龄较大的孩子则主要是聊天,寻找心灵的伙伴。这提醒了家长是不是需要留些时间、多点耐心陪孩子玩玩,陪孩子聊聊,让他们想玩、想说的心愿在现实生活中就得以实现。如果真能做到这些,孩子自然会从对网络的沉迷中清醒过来。  2、规定上网时限。为防止孩子上网成瘾,应该对孩子上网时间做出一定的限制,以免孩子沉迷其中难以自拔。另外,家长应做到让孩子安全上网。比如,在计算机里安装过滤程序或者“防火墙”,以屏蔽不良网站;家长要掌握相应的电脑知识,熟悉孩子经常去的网站和聊天室,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中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一定要把电脑放在公共区域,比如客厅,不要放在卧室里。  3、加强人格培养。家长应以上网为契机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要从根本上杜绝迷恋网络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主要应该依靠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培育,要明确地告诉孩子,相信他是一个意志力强的孩子,不会成为网络的奴隶,对孩子能够按计划执行的举动要及时赞扬,切忌因孩子一时的迷恋而全面否定孩子的自觉性。  4、参与户外活动。家长应该尽量抽出时间带孩子走出家庭,走进自然,多参加一些户外的体育活动。  总之,网络作为一种全新媒体和信息获取途径,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同时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宜疏不宜堵。家长应该了解孩子为什么要上网,培养他们的自控力和辨别力。只有进行有效疏导,才能防止孩子在暑假暴发网瘾。

健康管理师网络成瘾的特征

114 评论(10)

母婴家居学院

因特网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它给我们带来了便捷和效率,注定将成为我们所有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1月发布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04年底,中国大陆的网民数已达9400万人[4]。然而,网络也是个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尤其是某些人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和成瘾现象,不仅直接导致其身心问题,如:心理依赖和身体疾患;而且也因连锁反应而对许多家庭、甚至社会造成危害,如:少年出走,因网络成瘾而犯罪等。(一)、网络成瘾及基本特征最早提出“网络成瘾”概念的是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金伯格(Goldberg),他在1994年借用了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IV》中关于药物依赖的判断标准提出了“网络成瘾主要是一种行为成瘾”[5]。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又称网络成瘾障碍[6]、因特网性心理障碍[7]、病态网络使用[8]。出现网瘾的人常常会有以下一些症状:不管遇到何种情况,每天的生活中只想做这一件事,失去其它的生活兴趣和追求;可为上网而变更重要的人生任务或时间表,譬如,不去上学、不去上班,不睡觉等;不敢让人知道自己在网上停留的时间;或已经向他人表态不再上网却仍找机会偷偷上网,因为无法自制;上网后总在做同一类的虚拟事情或无意义事情。下网后,脑中一直在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沉溺表现)。对他们而言,网络几乎成为现实世界的替代品,他们沉湎于网上的虚拟世界,并出现相应的生理和心理障碍。生理障碍常见的有食欲不振、头昏眼花、情绪低落、精力难以集中,免疫功能降低,严重的可导致神经系统紊乱,引发心血管疾病及眼睛疾患等;心理障碍则表现为越来越喜欢撒谎和遮掩自己的行为,尤其是掩饰上网的时间和行为,一旦离开网络便无所事事,、抑郁或焦虑,甚至出现一些人格障碍。——所有这些都是沉溺者表现或经历的症状[9]。一些人也曾设法戒掉网瘾,但当真正停止上网后就会出现上述症状,为此,有的人甚至采取自杀的方式进行解脱;也有的人就此沉沦。(二)、未成年人已成为网瘾高发群体据台大心理系教授陈淑惠所做的调查,在一千多名台大学生中,发现“网络成瘾”的比率为5-10%,男女比为1/2[10]。国外研究表明,网络成瘾发生率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年龄在13—18岁、正值青春期发育的中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重灾区[11]。据民盟北京市委提交的报告(出处),北京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者约有13万多人,占8%。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1月发布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04年底,中国大陆的网民数已达9400万人,在各年龄阶段中,18岁以下占4%,18-24岁占3%,25-30岁占7%,年龄结构表明,我国的网民以青少年居多[12]。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和西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最近完成的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发病率已经高达15%[13]。继父母离异、毒品、电子游戏等引发犯罪的主要原因后,网络也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未成年人因网络成瘾而引发犯罪这个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忧虑。当未成年人迷恋上网络,并且每天晚上都上网到很晚的时候,他们就会缺少睡眠,考试不及格,不爱与人交往,并对发生的事情向他们的父母撒谎,还将逐渐出现了一些行为问题,如逃学、不择手段获取钱财等,有的最终走向犯罪。河南郑州公安局的一位警官提出,因为上网成瘾导致的青少年犯罪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济南一监狱在押的1500多名少年犯中竟有70%是因为上网成瘾导致走上犯罪道路的[14]。(三)、未成年人网瘾形成过程分析要预防和减少网络给少年带来的危害,必须了解未成年人喜欢上网的心理,同时研究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大致发展过程和规律,进而才能找出相关的对策。笔者在2004年参加了河北石家庄市团市委举办的“远离网瘾”活动,对5名未成年人(均来自河北省)进行了典型个案的访谈、并对来自全国的94个网络成瘾孩子的家长进行电话访谈,对石家庄市149个网络成瘾孩子的家长进行了电话访谈,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料整理。调查发现:在未成年人接触网络到沉迷于网络的发展过程中,有三个很重要的时间点,我们且用符号代替予以说明:A 点是孩子开始上网的时间点;B点是父母发现孩子异常的时间点;C点是孩子出现不良行为问题的时间点。当然,这一过程并非绝对化,也有些家庭是B与C同时出现,即直到孩子出现不良行为问题,甚至严重不良行为问题的时候才发现孩子沉迷于网络。见模式图

143 评论(8)

印象记忆02

1、情绪不稳定、易怒、多变,没有自控能力、自己做的承诺不能兑现。   2、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记忆力减退,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情绪低落。   3、与人沟通能力差,胆小,退缩,不愿面对现实生活的各种挑战。

185 评论(15)

混世金粉

关注青少年网络成瘾症  --------------------------------------------------------------------------------  网络成瘾症与烟瘾、酒瘾、毒瘾以及病理性赌博等成瘾类病症类似,一旦形成,戒掉比较困难,因此网络成瘾症主要在于预防。专家表示,这需要个人、家长、学校以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参与。  --青少年自身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上网前要计划,明确上网的目的和上网的时间,避免无节制的上网。如果不是为了工作、学习,而主要为了娱乐,则更需要计划上网。漫无目的地“冲浪”、沉迷于网络聊天或网络游戏,时间会在不知不觉中流失,尤其把它当成一种缓解精神压力时更应该节制,一般每天不超过2小时,且中间休息15分钟。  --青少年要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业余时间多参加体育、文化娱乐或交际活动,不仅充实了生活,而且提高自己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避免依赖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家长、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参与。家长和老师要提高对网络的认识,既不能放任孩子上网“开阔视野”,直到成瘾才引起重视,也不能因担心网络危害而过分控制孩子上网,这会迫使他们走到社会上非法的网吧而事与愿违。家长和老师要通过正确引导和合理监督,不仅直接控制青少年在家、在学校上网的时间,而且要提高他们合理使用互联网的能力。学校开展学生上网教育,提高校园上网场所和上网监控,丰富校园生活无疑会减少网络成瘾的发生。此外,政府部门要加强商业网吧管理,严格控制网络色情等不健康文字、图片、音像信息传播、打击非法网站,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如果已经网络成瘾,专家建议到网络成瘾防治中心等专门机构治疗。据介绍,目前国内已经出现网络成瘾防治中心,在其中可以得到健康的利用网络防止网络成瘾的知识,还可以提供一般性心理治疗。在专门的心理治疗或精神疾病治疗机构,可以得到正规的心理治疗,同时可以找出并治疗合并的心理问题或者精神疾患,如果网络成瘾严重则需要住院治疗。  一个网络成瘾症的典型病例  网络成瘾症已经成为一种青少年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在心理咨询或者精神科门诊中,网络成瘾病例陆续出现。下面是一个典型病例:  刘某某,17岁,曾经是某城市重点中学高材生,先后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竞赛大奖。2000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所名牌大学,成为令人羡慕的骄子。然而,入大学后因想家感到精神空虚,为了充实课外生活,开始涉足网络游戏。他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的网上对手,对游戏级别的追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沉迷于网络之后,刘某经常在网吧玩通宵,上课没精神,旷课次数越来越多。他将父母给的零花钱几乎全部用于上网,零花钱不够,就挪用生活费,最后还不够,开始赊帐,撒谎向父母要钱。结果期末考试四门不及格,被学校劝退。刘某被训斥责备后曾表示坚决纠正错误,但是此时他已经深陷泥潭不能自拔,不能上网即坐立不安。几天后,不辞而别,又回到网吧,连续10天吃住在网吧。被家长找到后,发现他面黄肌瘦、衣着不整,还欠了一屁股债,故被强行送到医院。刘某被带到医院后,精神萎靡,面带抑郁,焦虑不安,知道这么做自毁前程,辜负了父母一片期望,却控制不住上网的冲动,满脑子是游戏内容,睡眠困难。经1个月的住院隔离脱瘾、药物以及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痊愈出院。  如何判断已经网络成瘾?  如何判断已经网络成瘾?据专家介绍,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其中有两个诊断标准比较常用:  心理学家杨提出诊断网络成瘾的10条标准:  上网时全神贯注,下网后仍念念不忘上网之事;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无法控制上网;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烦躁不安;一上网,种种不愉快消失,精神亢奋;为了上网而荒废学业、事业;因上网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工作等;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对亲友掩盖自己频频上网的行为;下网后有孤寂失落感。  符合以上标准的4条或4条以上,就可诊断为网络成瘾。  心理学家布瑞德提出的诊断网络成瘾的标准是:  以下表现必须出现:一心想着上网,包括回想以前的网上活动,或期待下次上网;需增加更多的上网时间以获得满足感;多次努力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未能成功;在努力减少或停止上网时,感到烦躁不安、闷闷不乐、忧郁或易发脾气;上网的时间比计划的要长。  同时至少有以下表现中的1条:因为上网,妨碍或丧失了重要的人际关系或工作,或失去教育与就业的机会;对家人、好友、治疗者或其他人说谎,隐瞒上网的程度;把上网作为逃避问题或缓解无助、嫉妒、内疚、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方法。  专家表示,网络成瘾与精神医学中的药物依赖和病理性赌博等成瘾性行为比较相似,因此其诊断标准也比较类似,这些诊断标准具体、明确,容易操作,可以作为自测或他人评定工具。  5类精神障碍的人是网络成瘾症的高危人群  什么样的人容易产生网络成瘾?心理学专家表示,具有5类精神障碍的人是网络成瘾症的高危人群。  --人格障碍:一些分裂型人格障碍者常常合并网络成瘾,人际交往以及控制力的不足使他们容易产生瘾性行为。  --心境障碍: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常常同时会引发成瘾行为。  --心理应激反应与适应障碍:上网作为一种对心理应激的反应和应付挫折的手段,可以缓解应激带来的情绪紧张和自我挫败感,因此会产生网络成瘾。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前驱阶段和慢性期可能会表现为上网成瘾以及其他方面的异常。患者对正常的工作、学习不感兴趣,而对成瘾性事物过分依赖。  --青少年品行障碍: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使得他们是网络成瘾的主要受害者,上网成瘾行为是其突出的行为问题之一。  据专家介绍,在日常生活中,网络成瘾者往往表现出一些独特的人格特点,包括: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倾向于激动、烦恼、忧虑、抑郁、烦躁不安、易受环境的支配、易失眠、遭遇挫折时容易沮丧悲观、缺乏与人接近的勇气等。  此外,一些与抑郁相关的人格特征,如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也可能是网络成瘾发生的原因。研究还发现,具有高度的厌倦倾向、孤独、社会焦虑、自我封闭等性格特点的人均容易发生网络成瘾症。(完)  专家认为网络成瘾症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杀手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成瘾症成为青少年新的精神疾病。福建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认为,网络成瘾症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杀手。  据福建省精神卫生中心林涌超医生介绍,网络成瘾症(IAD)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PIU)。它是一种过度使用网络的精神状态,网络成瘾者难以摆脱上网的冲动,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因而给自己带来精神或身体方面的痛苦,并妨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是一种与毒品成瘾、病理性赌博类似的精神疾病。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发病率高达15%。  专家表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身心多方面造成不良影响,主要包括以下3大方面:  --躯体方面。长时间的沉迷于网络可导致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生物钟紊乱、睡眠节奏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进食过多而活动过少导致肥胖、体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网则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均可严重妨碍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  --心理方面。患者一旦停止上网便会产生上网的强烈渴望,难以控制对上网的需要或冲动,这种冲动使其不能从事别的活动,工作、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感到记忆力减退;由于长期的视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活动迟钝;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对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兴趣减少,与现实疏远,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因不能面对现实,常常处于上网与不敢面对现实的心理冲突之中,情绪低落、悲观、消极。  --行为方面。患者表现为频繁寻求上网活动的行为。为了能上网,不惜用掉自己的学费、生活费,借款,欺骗父母,甚至丧失人格和自尊,严重者偷窃、抢劫。网络成瘾青少年学生最为直接的危害是耽误了正常的学习,尤其是网络游戏,导致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听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滑,甚至逃课、辍学。网络中各种不健康的内容,也可造成青少年自我过分放纵,法律以及道德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135 评论(8)

相关问答

  • 健康管理师的保健特征

    1、十二五规划,营养与保健纳入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中国将成为全球健康产业大市场!2、中国大健康产业步入黄金期,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预言保健产业将成为世界“财

    哈密赖赖 评论(5) 2025-09-09
  • 健康管理师成瘾行为的特征

    【导读】预防医学是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中第三章节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预防医学的学科体系、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其中重点考察部分是预防策略,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复习更有针

    zhangchanli 评论(2) 2025-09-09
  • 健康管理师网络成瘾的特征

    1、注重疏导。如果家长一味禁止孩子在家里上网,孩子可能会去其他地方(如网吧)上网,反而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因噎废食更是要不得,对待孩子上网,疏比堵要好。其实,上

    snowangeltan 评论(4) 2025-09-09
  • 成瘾行为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考试重点——烟草干预考点总结1、主动吸烟的概念:直接从点燃的香烟或其他烟草制品吸入烟雾(主流烟雾)。被动吸烟(非自愿吸烟/吸二手烟)的概念:不吸烟者暴

    浮生若梦圈 评论(1) 2025-09-09
  • 健康管理师成瘾行为特征

    【导读】距离2020年健康管理师考试越近,相信考生们都已经投入到了紧张的复习备考当中,不过小编发现其中还是有不少首次备考健康管理师的考生还是茫然无措,复习找不到

    晓峰1124 评论(2)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