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崔崔shining
1、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大部分肉接受热量渗透传至中心,但还未产生大变化,切开后 上下两侧熟肉棕色,向中心处转为粉色再然后中心为鲜肉色。
2、五分熟牛排:medium,牛排内部为区域粉红可见且夹杂着熟肉的浅灰和综褐色,整个牛排温度口感均衡。
3、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牛排内部主要为浅灰综褐色,夹杂着少量粉红色,质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4、全熟牛排:well done,牛排通体为熟肉褐色,牛肉整体已经烹熟,口感厚重。
牛排,或称牛扒,是片状的牛肉,是西餐中常见的食物之一。牛排的烹调方法以煎和烤制为主。
欧洲中世纪时,猪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的食用肉,牛肉则是王公贵族们的高级肉品,尊贵的牛肉被他们搭配上了当时也是享有尊贵身份的胡椒粉及香辛料一起烹调,并在特殊场合中供应,以彰显主人的尊贵身份。
清末小说中已出现「牛排」、「猪排」等西菜菜名,可能是因形似上海「大排」(猪丁骨),故名「排」。而在上海话里,「排」发[ba]音,广东又作牛扒。
牛排等级:
日本食用肉等级规格协会进行严格的等级规格管理,市场根据“A-5”“B-1”等规格定价交易。
首先,用英文字母把成肉率分为三个等级——A、B、C,A级成肉率最高,C级最低。后面的数字部分是根据“脂肪混杂”、“肉的色泽”、“肉质紧致和纹理”、“脂肪的色泽和品质”4个项目分出的5个等级。
“脂肪混杂”表示牛肉霜降的程度;“肉的色泽”以“新鲜的三文鱼色”为最好,然后目测判断牛肉的光泽;“肉质紧致和纹理”则是考察肉的纹理细致和柔软程度;“脂肪的色泽和品质”颜色以白色或奶油色为标准,还要考虑光泽和品质。上述标准各分5个等级,数字越大级别越高。肉质的等级是由4个项目中得分最低的等级来决定的。
其中,“脂肪混杂”是最被重视的一个项目,5级之内又细分为12档,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级别——“A-5-11”——在成肉率、肉质等级之后再加上脂肪混杂的程度。
匪号叶小二
1、近生牛排(Blue Rare):正反两面在高温铁板上各加热30~60秒,内层生肉几近保持原始肉味。
2、1分熟牛排(Rare):牛排内部接近血红色且内部各处保持一定温度。
3、3分熟牛排(Medium Rare):此时大部分牛肉都受热了,但还未产生巨大变化,伴随刀切偶尔会有血渗出。
4、5分熟牛排(Medium):牛排内部为区域粉红可见且夹杂着熟肉的浅灰和综褐色。
5、7分熟牛排(Medium Well):牛排内部主要为浅灰综褐色,夹杂着少量粉红色,质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6、全熟牛排(well done):牛排通体为熟肉褐色,牛肉整体已经熟透,口感厚重。
扩展资料:
不同种类的牛排英文
1、菲力牛排(Fillet Mignon):口感极嫩,但脂肪不多,肉比较精瘦。
2、肋眼牛排(Rib-eye):筋肉焦脆,富含脂肪纹路。
3、西冷牛排(Sirloin):含一定肥油,有白色肉筋,韧度超强。
4、牛小排(Short Rib):柔软富含脂肪,肉质柔软,最好的碳烤食材。
5、丁骨牛排(T-bone):细嫩且劲道的双重口感
风火轮妹妹123
丙嘉,一山和牛团队核心成员,毕业于法国巴黎知名烹饪学校Ferrandi,曾在法国二星餐厅Restaurant La Marine任职两年,后北上探访神秘的北欧料理,曾任职于丹麦哥本哈根北欧最佳可持续性发展餐厅Restaurant Am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