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347

媛姐姐丶
首页 > 英语培训 > 赵登禹英文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掬黛小公主

已采纳

战功显赫的开国上将——杨得志 · 舍身救国的泰国华侨领袖——蚁光炎 · 美洲洪门爱国老人——司徒美堂 · 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克莱尔·李·陈纳德将军 · 屡建功勋敌胆寒——张云逸 · 抗日名将“铁军将才”——朱程 · 一生献给中国卫生事业——马海德 · 战斗在大后方的抗日将军——肖劲光 · 为中国抗战而牺牲的苏联勇士——库里申科 · 戎马一生为祖国的军队高级将领——杨勇 · 血洒赣榆留英名——符竹庭 · 戎马一生为祖国的军队高级将领——杨勇 · 马耀南:从爱国学生到八路军优秀指挥员 · 血染抗日战场的虎将——叶成焕 · 用牺牲精神唤起民众的抗日将领——李兆麟 · 声震昆仑关的抗日将军 杜聿明 · 民族英雄 党的战士--马本斋 · 为抗日青春何所惜的张宗兰 · 传奇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赵登禹 · 为抗日而死的共产党员--吉鸿昌 · 英勇抗战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 · 为理想奋斗终生的抗日将领——续范亭 · 刀劈日本宪兵的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 · 淞沪抗战总指挥——蒋光鼐 · 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爱国将军——马占山 · 捍卫边疆的抗日爱国将领——傅作义 · 永垂史册的爱国将领——张学良 杨虎城 · 朝鲜族抗日英雄——李红光 · 献身中国人民解放与建设事业的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 ·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 浩气弥天的马定夫 · 名震缅北的抗日将领——郑洞国 · 指挥长沙会战的抗日将领——薛岳 · 著名抗日将领——范子侠 · 新四军抗日名将——罗忠毅 ·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组建者——冯玉祥 · 以死报国的抗日名将戴安澜 · 抗日英雄——吕正操

赵登禹英文

222 评论(9)

平凡yifen

1、黄继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2、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刑前,监斩官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慷概就义,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3、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4、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主角是1/2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带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5、刘胡兰

烈士于1932年出生于山西汶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刘胡兰从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学会的几个字是“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她积极参加抗战工作,还组织了妇女参战队,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

1946年7月盘踞在汶水的阎匪军狗急跳墙,风狂反扑,袭击了云周西乡村。刘胡兰同志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她英勇顽强,坚贞不屈。她跨过了战友的遗体,踏着烈士的血迹从容来到轧刀前,振臂高呼,“乡亲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新中国就要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万岁。”

刘胡兰同志牺牲时,年仅15岁。

5、钱学森

1955年,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回国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回到自己的故乡。

6、刘忠

1936年黄埔军校11期学员,就读于成都北较场。分别参加了1938年武汉会战、1939年长沙会战,期间由排长升为营长,左手臂被枪打穿负伤。1946年退役,在隆昌的兵站工作。于1995年去世,享年83岁。

7、孙震

1892年出生,成都人。1935年担任国民革命军29军副军长,1937年担任22集团军副总司令,并参加了山西会战。1938年担任22集团军总司令,驻扎在山东临城,参加了台儿庄战役。之后,22集团军在湖北襄樊一带与日军周旋,直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投降。1947年孙震被升为国民党陆军上将。1949年底去台湾,1985年于台北去世,享年94岁。

8、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

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

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

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9、茅以升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

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

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10、谭嗣同:书剑情怀家国,经纶抱负河山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286 评论(10)

逍遥石子

The west city of Beijing building a 10 in north NiuJie tax office contended,

290 评论(9)

创兴门窗

1、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2、王小二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貌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明白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3、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明白中国。

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4、杨靖宇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2——1940.2),河南省确山县人,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

日伪军将东北抗联特别是其主力第一路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反复进行所谓“讨伐”。在1939年秋冬季东南满反日伪军“讨伐”作战中,杨靖宇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

最后,他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以无比坚强的毅力,英勇顽强地战斗着,直至弹尽粮绝,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

5、赵一曼

1936年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军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此时,赵一曼牺牲之前,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当赵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门外的草坪中央时,几个军警的枪口对准她。一个日军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讲吗?”

赵一曼怒视着,把手中的纸卷递过去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 日军官看过字条,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射进赵一曼的躯体,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初春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2排6班班长。

先后荣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荣获勇敢奖章三枚、“毛主席奖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未满19岁。

董存瑞,男,汉族,原名董春睿,1929年10月15日生于河北省(原察哈尔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存瑞镇南山堡村,小时家境贫穷读过一年书。

1940年,南山堡建立抗日政权,参加儿童团并被选为儿童团长。13岁时,因掩护区委书记(1942年,区委书记兼武委会主任王平)躲过侵华日本军队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5岁,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小民兵。

1942年的一天,区委书记兼武委会主任王平来到董存瑞的家乡南山堡,听说了十三岁的董存瑞英勇斗争的事迹,便住在他家里。后来,王平每次来南山堡,都是住在董存瑞家,给他讲了许多战斗故事。王平与董存瑞的关系深厚。一次王平从县里开会返回途中被出卖,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董存瑞听到噩耗,悲愤不已,毅然加入了民兵组织。

1945年春,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董存瑞成为一名人民军队的战士,以后历任副班长、班长。

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夺下国民党军的一挺机枪,被记大功一次,被授予勇敢奖章。

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他在班长牺牲、副班长受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立大功一次。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培养教育和战火锤炼,董存瑞立过三次大功,四次小功,荣获三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奖章。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董存瑞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队参加冀热察战役。隆化县城是热河省会承德的拱卫,对方部队事先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构筑的暗堡被称为“模范工事”。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因部队受阻于对方军队的桥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左腿负伤,冲至桥下。因身边无处安放炸药包,紧急时刻,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牺牲时,未满19岁。

参考资料:董存瑞-百度百科

292 评论(8)

兰兰110110

华诞60周年 愿他们永生 郝梦龄:第9军军长,陆军上将。1937年10月15日牺牲于忻口战役。 张自忠:第33集团军总司令,陆军上将,1940年5月16日牺牲于枣宜会战。 佟麟阁:第29军副军长,1937年7月28日牺牲北平南苑。追赠陆军上将。 陈安宝:第29军军长,1939年5月6日牺牲于南昌战役。追赠陆军上将。 唐淮源:第3军军长,1941年5月12日牺牲于中条山战役。追赠陆军上将。 李家钰:第36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5月21日牺牲于豫中战役。追赠陆军上将。 吴克仁:第67军军长,中将,1937年11月9日牺牲于华北。 冯安邦:第42军军长,中将,1938年11月3日牺牲襄樊。 郑作民:第2军副军长,中将,1940年2月初牺牲于广西昆仑关。 武士敏:第98军军长,中将,1941年9月29日牺牲于山西太岳。 周 复:第一战区政治部主任,中将,1943年2月21日牺牲于胶东。 王甲本:第79军军长,中将,1944年7月7日牺牲于长衡会战。 赵登禹:第122师师长,1937年7月28日牺牲北平南苑。追赠陆军上将。 饶国华:第154师师长,1937年11月30日牺牲于广德之战。追赠陆军上将。 王铭章:第122师师长,1938年3月17日牺牲于山东滕县。追赠陆军上将。 钟 毅:第173师师长,中将,1940年5月9日牺牲于枣宜会战。 方叔洪:第114师师长,中将,1938年6月牺牲于鲁南冯家场。 陈济垣: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中将,1944年11月中旬牺牲于桂林战役。 萧山令:首都卫戌司令部参谋长,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追赠陆军中将。 刘家麒:第54师师长,1937年10月牺牲于忻口战役。追赠陆军中将。 刘桂五:骑兵第6师师长,1938年4月22日牺牲于绥远。追赠陆军中将。 王 俊:新编第27师师长,1938年5月9日牺牲于中条山战役。追赠陆军中将。

177 评论(8)

蓝水晶朵朵

· 战功显赫的开国上将——杨得志 · 舍身救国的泰国华侨领袖——蚁光炎 · 美洲洪门爱国老人——司徒美堂 · 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克莱尔·李·陈纳德将军 · 屡建功勋敌胆寒——张云逸 · 抗日名将“铁军将才”——朱程 · 一生献给中国卫生事业——马海德 · 战斗在大后方的抗日将军——肖劲光 · 为中国抗战而牺牲的苏联勇士——库里申科 · 戎马一生为祖国的军队高级将领——杨勇 · 血洒赣榆留英名——符竹庭 · 戎马一生为祖国的军队高级将领——杨勇 · 马耀南:从爱国学生到八路军优秀指挥员 · 血染抗日战场的虎将——叶成焕 · 用牺牲精神唤起民众的抗日将领——李兆麟 · 声震昆仑关的抗日将军 杜聿明 · 民族英雄 党的战士--马本斋 · 为抗日青春何所惜的张宗兰 · 传奇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赵登禹 · 为抗日而死的共产党员--吉鸿昌 · 英勇抗战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 · 为理想奋斗终生的抗日将领——续范亭 · 刀劈日本宪兵的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 · 淞沪抗战总指挥——蒋光鼐 · 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爱国将军——马占山 · 捍卫边疆的抗日爱国将领——傅作义 · 永垂史册的爱国将领——张学良 杨虎城 · 朝鲜族抗日英雄——李红光 · 献身中国人民解放与建设事业的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 ·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 浩气弥天的马定夫 · 名震缅北的抗日将领——郑洞国 · 指挥长沙会战的抗日将领——薛岳 · 著名抗日将领——范子侠 · 新四军抗日名将——罗忠毅 ·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组建者——冯玉祥 · 以死报国的抗日名将戴安澜 · 抗日英雄——吕正操

296 评论(13)

麦兜的秒杀季

Everyone has a dream. Now I want to say something about my dream. What is my dream? I often ask myself. In my mind, everyone shall have his own dream. I think that having a dream means that we have an idea, and then we will do all the things to achieve the target. As long as we have a goal to be realized, we won’t be blind at least. My dream is to become a successful stateman, helping those people who need help with their rights. Of course, to be a good stateman is very difficult, but I will do whatever I can do to keep everyone satisfied. That's my dream. I want to try my best to help the poor sick people of our country.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which needs good stateman,especially in the countryside and distant villages. Now I’m a junior student on Grade One, My dream is also that although at present I’m good at study, I’ll still try my best to be the study winner. Now everything I do is close to my dream. I feel life is fill with hope and is colorful, and I have enough confidence to realize my dream. I know that fantasy is something hard to realize, but dream can. I’ll work hard for my dreams, I’ll never give up.

183 评论(14)

刘阿奔好运来

一、吉鸿昌。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明白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二、杨靖宇。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建立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建立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三、抗日英雄赵登禹的故事。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越过山海关,开始侵袭热河省,在3月4日攻占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各口发动大举进攻。10日,日军逼近喜峰口。赵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军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在孩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要求部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由于两军混杂,使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入夜,赵登禹又利用敌军警戒疏忽,率部从两翼迂回敌人侧后,进行包抄袭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战斗中,赵登禹腿部被炸弹击伤,但仍裹伤出击率部众与敌肉搏相拼。激战数日,敌人多次攻击不果,锐气尽挫,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五六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赵登禹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在执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将北沟沿改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卢沟桥西道口的赵登禹烈士墓进行了多次修缮。

132 评论(10)

沉默的玫瑰

1、黄继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2、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3、马立训

马立训是八路军著名的爆破英雄。抗日战争中,他共参加40余次战斗,完成爆破突击任务20余次。他苦练杀敌本领,不断革新爆破技术,采用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炸死日伪军500余人,被誉为“爆破大王”。

1942年7月,在攻打岳家村日伪军据点战斗中,他和战友总结爆破经验,利用军毯扎成炸药包,用手榴弹引爆,炸掉据点,全歼守军。同年8月,在山东泗水县孙徐战斗中,连续炸毁日伪军4座碉堡,炸死日伪军60余人。

1944年5月,在攻打山东平邑县庞庄日军据点战斗中,他炸开第一道障碍后,利用有利地形,又主动炸开据点门楼,部队得以迅速通过突破口向纵深发展。在鲁南天井汪围歼日伪军的战斗中,部队被一座10米高的四层碉堡的密集火力压制,他奋勇冲上去,炸毁碉堡,为部队进攻扫除了障碍。

4、林则徐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起,至1840年10月清廷革林则徐两广总督职止,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抗英军事斗争共19个月。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5、杨根思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

激战中,美军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40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6、赵一曼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5年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7、梁士英

1948年9月,梁士英参加解放锦州作战,被派到尖刀连8连2排5班当战斗组长。10月14日上午,总攻锦州的战斗打响了。梁士英首先登城,一个人用十几颗手榴弹击退了一个连的敌人反扑。在这关键时刻,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弹,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碉堡里,正当他转身离开时,爆破筒又被敌人推了出来。

梁士英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躯死死地顶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堡被炸毁,梁士英壮烈牺牲,年仅26岁。战后,师党委给梁士英追记三大功,授予“特等功臣”光荣称号。锦州市人民政府将锦州西北门改称“士英门”,将惠安街改称“士英街”,以永远纪念这位不朽的英雄,伟大的战士。

8、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9、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刑前,监斩官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慷概就义,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10、邱少云

邱少云出生于四川铜梁,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

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邱少云牺牲后,被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21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