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chang1988127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很有意思,叫《人间值得》。我在看奇葩说的时候从李诞那里第一次听到“人间不值得”,这引起的我的好奇,什么叫“人间不值得”呢?
现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难道是不值得我们活着吗?听起来好负面的一句话。在我还对这话有些困惑的时候发现了这本书《人间值得》,光看书名就有反差,那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呢?李诞的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它们有共同点吗?你慢慢看完,就知道了。
作者是一位高寿90岁的日本老奶奶,叫中村恒子,她做心理医生已有70年。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快”生活的国家,他们的生活压力也居压力国前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有太多的年轻人他们很努力,但因为林林总总的原因,依然没有过上他们理想中的生活或找到理想中的工作,他们迷茫,开始质疑自己。
中村恒子将她多年的从业感悟,都写在书中,其中一句给我触动较大的是“人生不必太用力”。
是呀,有时候觉得自己太较真一些事情,非要做到尽善尽美,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会失望失落,和自己较劲。
中村恒子奶奶在《人间值得》书中说:人生不必太用力,只要你尽力了,接来下你只需要坦然接受这一切就好,别去对比! (这话想不想我们老祖宗说的“人比人,气死人”)
看到这话我有点看开了,回想自己有时对自己也太过苛刻,太过苛刻的背后常常会忽略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优点,容易产生负面的能量。在全是负能量的时候,你再去和任何人比较,你就会陷入无尽的否定中。何必庸人自扰!
人会感受到不安?是因为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
很多人每天都想着明天要干嘛?明年要干嘛?……未来要干嘛?你别忘了,还有一句话叫: 计划赶不上变化,想太多,也会让你感到不安。
下面这个情况我相信你也经常遇到:某次你把工作搞砸了,你担心明天领导知道了有可能会把你骂一顿!说实话,明天领导要真的骂你,你现在担心也没用,事情都已经发生了,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善后或其他补救的方法。担忧的心态只会让你更加的迷茫!
佛家有句话:“活在当下”,这话能量场很高。如果你可以做到每时每刻都让自己活在当下,你的幸福感一定很高。
和家人朋友相处也是一样的,活在当下,不必去期待对方能给你什么,当你去期待的时候,对方同样也在期待你能给予他们什么,与其这样的内耗不开心,不如活在当下,活好自己,拥抱幸福!
李诞这句:人间不值得。听起来很“丧”,于是我去问了度娘,发现原话的意思意境是这样的:人间不值得你为他付出太多的情感,不要太在意它,不要和它较劲,要么跳过,要么行动,不要与它纠缠。
当我看到这个解释的时候,我发现和中村恒子奶奶表达的意思不谋而合。
《人间值得》说: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但如果你要求自己必须要幸福,你的心态反而失衡,而得不到幸福,但如果你告诉自己,我努力去争取幸福,活在当下,不要较劲,想到就去行动,不纠结,反而这样的你更容易得到幸福!
这位90岁中村恒子奶奶她把工作、人际关系、如何追求幸福等人生难题在书中用最朴实的话,为你解说,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读了去行动就可以获得你的幸福!
在日本上市仅一年,加印了12次,狂销15万册!《人间值得》是一部自愈系的书,如果你觉得自己处在焦虑、自我怀疑、迷茫的人生阶段,强烈建议你读读这本书,它能引导你走向幸福!
陽-iYummy
一口气读完了日本90岁高龄的心理医生中村恒子和她的学生奥田弘美所写的《人间值得》。这本书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励志故事,它只是一个活了九十岁、工作了七十年的老人淡淡的人生回忆,书中的述说平静而朴实,让人感觉到一股细水长流的韧劲、一种平和而不言放弃的生活态度,读它,就像在春日的暖阳里,依偎着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听她讲过去的故事。恒子出生于广岛尾道,她家里有四个孩子,她是老二,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弟弟。恒子的父亲是乡村教师,他重视两个弟弟多于重视恒子,恒子在上女校时,她父亲就对她说:上完女校,你要么去当老师,要么嫁人,总之尽早独立。”恒子后来能当上心理医生,多亏她在大阪开诊所的叔叔,叔叔那时正好提出要资助恒子家里的一个孩子学医,十六岁的恒子就只身去了大阪学医,从此再没回过家乡。从20岁到90岁高龄,恒子奶奶一直从事心理医生这份工作。原来她一直每周工作6天,从2017年8月开始,才减少为每周4天。恒子奶奶没有什么人生大志向,她能成为心理医生,是出于叔叔愿意资助、她自己想找出路谋生的结果。她在书中写道,尽管她在心理医生的工作岗位上待了七十年,但这并不说明她有多热爱这份工作,要她承认是“真正的热爱”,她的内心是否定的,当然对这份工作她也谈不上厌烦。总之既然做了,恰好她的病人们也需要她,她就得尽力做好这份工作。恒子奶奶说,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承认这一点,没什么可丢人的。人只有在经济上独立之后,才能谈自我成长和人生价值。年轻人面对一份新工作,总在考虑:“我到底喜不喜欢它?我能做好它么?”恒子奶奶告诉我们,要大胆地去尝试,不要想太多。只有做了才知道喜不喜欢,合不合适。其实喜欢不喜欢、合适不合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必须要赚钱养活自己,这是人为何要工作的根本。人的一生会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烦恼,如何把人生过得值得,过得欢喜?恒子奶奶说,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度过每一天。这个不必太用力,是让我们面对生活的无力感,在思想上不要太过挣扎,不要跟自己过不去,不要过多设想未来,而是要着眼于眼前的事尽力把它做好。想的太多,意味着内耗过多,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往往还没开始做事,就让自己的胡思乱想弄得精疲力尽了。让烦恼变小的方法就是活在当下,让行动多于思虑,即使面对一份不喜欢的工作,也要尽力去做,做总比瞎想强。恒子奶奶认为以收入高低,房子的大小,孩子的学校、成绩、外貌等来判断幸福,这毫无意义。她告诉我们:无论你做什么,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如果以“别人做什么,我也必须那样做”,一定会变得辛苦。我们没必要想着“必须这样做、必须那样做。”遵从自己的内心活着,过自己喜欢且向往的人生,不要拿别人的人生作为标准,我们或许会越活起轻松。恒子奶奶还通过自己的婚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人生不如意时,不要试图改变他人,而是首先要改变自己。恒子奶奶27岁时与一名外科医生(耳鼻科)结婚。她的朋友给她介绍时说他“人很好”,婚后她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恒子的丈夫人品并不坏,但爱喝酒,喜欢酒后散步。此外,他还特别喜欢请客吃饭。喜欢到完全不会考虑家里的事情,每天晚上和一帮人喝酒,大手大脚地把工资全部都花完。恒子奶奶那时已有了两个儿子,但家里的开销根本指望不上丈夫的收入。恒子奶奶也跟丈夫闹过离婚,她丈夫也说过很多次要改,但人的性格绝非轻易就能改变的。当恒子奶奶拿着离婚协议书威胁他时,他会安分一段时间,但不久又会开始做同样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了很多次,恒子奶奶终于明白想改变丈夫是白费力气。于是,她开始思考如何不改变丈夫,让家庭生活幸福,她决定自己努力工作,不再指望丈夫的任何收入。恒子奶奶是这样决定的,也是这样做的,当她对丈夫不再抱有期待时,她生活的幸福感反而越来越强。所以恒子奶奶说,如果意识到自己始终是一个人,就不会对别人心存太多的期待。恒子奶奶的一生算不上是传奇,她工作了七十年,在九十岁高龄时还能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年轻时是因为生活所迫、年老时是因为被病人所需。她说,饮食足以温饱,有工作需要自己,其实这样的生活刚刚好。在此基础上,如果有人对她的工作感到满意,她会很高兴。对于人际关系,恒子奶奶说:“来则欢喜,去则放手”,这对彼此来说是最轻松的。看完这本书,我总结了一下中村恒子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人生观大抵是这样的:一、不要过多担忧未来,活在当下。二、尽力去做,尽力之后顺其自然。三、不要与他人的生活相比较,为自己而活。四、不要对他人抱有过多的期待,跟人相处时,不要强迫他人,来则欢喜,去则放手。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