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淡定
小升初语文考试有许多个知识重点,大家一定要在考试前都掌握好, 为了帮助学生们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小升初语文考试知识点 总结 ,希望大家喜欢!
↓↓↓点击获取更多"小升初知识点"↓↓↓
★ 历年小升初作文题目 ★
★ 小升初语文陈述句反问句互改 ★
★ 小升初英语语法必背知识点 ★
★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与几何题资料 ★
小升初语文考试知识点总结一
语文诗词知识点
1、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炯炯有神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2、描写学习的词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废寝忘食争分夺秒不甘示弱全力以赴真才实学
孜孜不倦 力争上游好学不倦笨鸟先飞披荆斩棘不学无术闻鸡起舞
勤学好问 自强不息 发愤图强 只争朝夕
3、最早描写 春节 的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北宋 王安石?
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 苏轼
标点符号的运用就总结到这里了。
小升初语文考试知识点总结二
《语句的分类》
1、 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根据应用分为四种:
陈述句(叙述说明);
疑问句(询问、提问);
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
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
2、 复句:
(1) 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
(2)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 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4)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 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
(7)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3、 理解句意的 方法 :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
4、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
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1)找 句子 的主干成分(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
(2)找出句子主干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
合并句的方法
(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
(3)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5、语序(4种排列方式)
(1)事情发展顺序(2)时间先后顺序(3)先总述后分述顺序(4)空间推移顺序
6、句式转换
(1)把字句(主动句)和被字句(被动句),动作发出者和动作接受者相互转换,更换主语。
(2)主说和转述:三个改变第一,改变标点符号:→,。第二,改变人称。第三,根据需要删减个别字,保持句子通顺。
7、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 例句我们要从小养成讲文明
(2)用词不当。 例句妈妈非常关爱我
(3)搭配不当。 例句她穿着一件粉色上衣和一顶白色帽子
(4)语意重复或啰嗦。 例句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5)词序颠倒。 例句语文对我最感兴趣
(6)前后矛盾。 例句五颜六色的红旗在迎风飘扬
(7)指代不明。 例句王宇和某某是好朋友,他经常到他家一起学习。
(8)不合事理。 例句盲姑娘见有人进屋,赶紧站起来让座。
u修改病句技巧:(1)了解病句常见类型 (2)保留愿意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句子主干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词语搭配 (5)从逻辑事理入手
8、修辞(6种常见修辞)
(1)比喻: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本体+比喻词(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变成、是)+喻体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例如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睡了
(3)排比:结构相似、证据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 短语 。
(4)反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目的在于加强语气。例句这比山还高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5)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绝对不会!
(6)夸张:为了表达需要,故意把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夸大或缩小,突出印象。飞流直下三千尺
小升初语文考试知识点总结三
语文知识 积累
1)《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绰好,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卧龙”是(诸葛孔明 )、“凤雏”是(庞统)、“美髯公”是( 关羽)、“小霸王”是( 孙策)、“常胜将军”是(赵云)。
2)被称为“神机军师”的人物是( 朱武),出自名著《 水浒传》。
3)“未若锦囊收艳骨,一g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4)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5)描写春天的诗句:题号加粗的是常见的诗句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 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 杜审言
11、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1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Y虚《阙题》
21、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Y虚《积雪为小山》
22、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Y虚《阙题》
2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24、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 杜甫《春运》
2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6、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唐 杜甫《曲江对雨》
2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28、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29、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30、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 清明 二首》
31、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32、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33、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35、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36、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37、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38、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3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0、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4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42、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4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4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46、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4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5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52、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 《渭城曲》
5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4、春来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55、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小升初语文考试知识点总结四
词语知识整理
1.表示钻研精神的四字词:废寝忘食、刻苦钻研、争分夺秒、精益求精
2.表示思想集中的四字词: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心一意
3.描写课堂上讨论场面的四字词: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七嘴八舌、争论不休
4.描写场面热闹的 成语 :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5.描写 体育运动 比赛场面的四字词:生龙活虎、人流如潮、振奋人心、异常激烈
6.描写洁白纯洁的成语:洁白无瑕、白璧无瑕、冰清玉洁、洁白如玉
7.表示诚信的成语:言而有信、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信守诺言
8.表示做事果断的四字词:毅然决然、当机立断、雷厉风行
9.表示从没有过的词语:前所未有、空前绝后、绝无仅有、史无前例
10.表示做事犹豫的四字词:犹豫不决、出尔反尔、优柔寡断、狐疑不决
11.形容气势雄伟的四字词:浩浩荡荡、气势磅礴、气势恢弘、气势非凡
12.形容植物长势很好的四字词:枝繁叶茂、绿树成阴、绿阴如盖
13.表示有名的`词语:闻名于世、举世闻名、闻名天下、大名鼎鼎、人尽皆知
14.表示与足有关的词语:手足无措、手忙脚乱、手舞足蹈、足下生辉
15.表示赞扬的词语:赞不绝口、赞叹不已、连连称赞、叹为观止、交口称赞
16.表示豪言壮语的词语:慷慨激昂、壮志凌云、铿锵有力、语气坚定
17.描写波浪巨大的词语:汹涌澎湃、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惊涛骇浪、浪花飞溅
18.描写湖面平静的词语:风平浪静、水平如镜、波光粼粼、微波粼粼、碧波荡漾
19.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旭日东升、绵绵细雨、桃红柳绿、艳阳高照
20.描写山岳的词语:山河壮丽、高山峻岭、危峰兀立、连绵不断、高低起伏
21.描写瀑布的词语:飞流直下、一泻千里、万丈瀑布、水帘悬挂
22.描写晨的词语:雄鸡报晓、红日东升、朝霞辉映、金光万道
23.描写午的词语:中午时分、丽日当空、艳阳高照、当午日明
24.描写暮的词语:暮色苍茫、夕阳西下、天色模糊、晚风习习、华灯初上
25.描写夜的词语:月明星稀、灯火通明、漫漫长夜、万家灯火、夜幕降临
26.描写大雨的词语:狂风暴雨、倾盆大雨、瓢泼大雨、大雨淋漓、暴风骤雨、暴雨如注
描写小雨的词语:秋雨绵绵、绵绵细雨、细雨如烟、淅淅沥沥
27.表示天气晴朗的词语:风和日丽、天高云淡、万里无云、秋高气爽、艳阳高照
28.描写雪的词语:纷纷扬扬、粉妆玉砌、银妆素裹、白雪皑皑、冰雪消融
带有雪字的词语:冰天雪地、白雪皑皑、雪花飞舞、 大雪 封门、雪中送炭
29.描写风的词语:和风拂面、风狂雨猛、秋风凉爽、北风呼啸、轻风徐徐
30.描写日寇罪行的词语:令人发指、丧失人性、灭绝人性、毛骨悚然
小升初语文考试知识点总结五
《三国演义》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 事迹 ,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着《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 故事 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分。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 歇后语 。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10、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小升初语文考试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小升初语文考试知识点总结
★ 小升初语文考试必考句子知识与35个知识点归纳
★ 小升初语文的知识点归纳通用版
★ 小升初考试必备的语文知识点归纳
★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复习资料汇总
★ 小升初语文考试知识点汇总
★ 小升初语文必记的知识点总结
★ 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汇总考试必看
★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归纳
carefreeyu
小升初语文考试内容所占比例在整个小升初过程中越来越大,所以学生要做好知识点汇总,力争一个好成绩。我为大家力荐了小升初 语文知识 点归纳,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小升初语文揪出知识点
韵母表
1、单韵母
a[阿]o[喔]e[鹅]i[衣]u[乌] ü[迂]
2、复韵母
ai[哀]ei诶]ui[威]ao[奥]ou[欧]iu[由]ie[耶]üe[约]er[儿]
3、前鼻韵母
an[安]en[恩]in[因]un[温] ün[晕]
4、后鼻韵母
ang[昂]eng[摁]ing[英]ong[雍]
5、整体认读音节
zhi [吱]chi [吃] shi [使] yi[衣] wu[吴] yu[鱼] yin [因] yun [晕] ye [夜] yue [月] yuan [圆]
声母表
b [玻] p [坡] m [摸] f [佛]
d [得] t [特] n [讷] l [勒] g [哥] k [科] h [喝]
j [基] q [欺] x [希]
z [资] c[;雌] s [思] r [日] zh[知] ch [嗤] sh [诗]
y [医] w [巫]
小升初语文重点知识点
一、劝学类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
二、惜时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汉乐府 《长歌行》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王贞白 《西洋记》
三、送别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
四、四季类
春天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雨》
夏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柳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五、爱国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日知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过零丁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绝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六、友情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七、思乡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八、节日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清明 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情绪类
悲伤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
高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忧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点
阅读短文做题 方法
要在阅读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培养习惯,读懂 文章 后再动笔。
什么叫“读懂文章”,给学生这样一些界定:读完文章后,(1)要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某种情感还是说明某个道理?(3)我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4)我能用几个词语 说说 主人公的品质或心情。(5)文章的题目是想表达什么?是主人公,还是主要内容,还是中心。题眼很重要,不能放过。
想回答这四个问题,文章不读上三遍是不可能一下子弄清楚的。因此 教育 孩子阅读短文,文章至少读三遍,
读第一遍,标小节号,题目边上写清楚:写 ;
读第二遍时,想文章的内容,是抒情还是说理;题目的作用是 ;
读第三遍时,写中心词或者在文中勾画中心句。
在做阅读题目的时候,一些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瞻前顾后 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 句子 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其实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 反义词 ;抓住关键词解释等,在基础部分复习时大家一定会注意的。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生活所谓“字面+中心+生活实际”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最后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感受,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三、概括段意(内容)的方法:
1、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2、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 总结 句来概括段意。
3、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4、概括段意的要求:
(1)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出发,不能直接从写法和中心出发,如写《卢沟桥烽火》:不能写成,本文用对比的方法叙述了我军和敌人在卢沟桥打仗的清况。
(2) 不能写成提纲式,如这段写了卢沟桥烽火的战争起因。
(3) 用陈述句的形式表达,不能用疑问句的形式写,如:这段话写了我军为什么要和日军在卢沟桥开战。
四、理解文章中心的方法:
1、写人是为了表达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自己读文章的时候用几个词语通俗的表达一下,提醒自己这几点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能忘记写。
2、写事情的文章,主要表达的目的是情理,自己读时要多想几点,尽量考虑周全,从文章中不同的人物身上找情理,站在不同的人物角度思考问题。
3、写景的文章多半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对祖国,对家乡……的爱或者怀念。
4、寓言、童话多半是说明一个道理,一定藏在文中,自己要好好领悟。
5、诗歌阅读多半抒情,自己看看作者是向谁抒情,根据不同的对象抒发什么样的情感,表达要清楚。
6、说明的阅读多半是提醒我们该怎么做,日后要注意什么,要考虑多一些。
五、回答问答题的方法:
1、回答“从哪里看出来……”的题型:
首先找到问答中的关键词语,要就是“抓手”,然后在文中中间勾画出来,再在这个关键词语的前后找语句回答,跟着记住一定要先把语句抄下来,最后写自己的理解。
2、回答“为什么”的题型:
教会学生写清楚因为……所以……,这是答题的习惯。因为的
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文章内容,二是文章中心,每一方面至少都要考虑两点以上,或者记住文中有几个人物就从每个人物身上找要点。
3、回答“怎么理解……”的题型:
首先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
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