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y'ssmile
中公教育的会计老师说实话还可以,但是我遇到的负责通知上课时间,协调日常杂事儿的教务真是的,一个字,绝!也不知道是不是公司高层的关系户,能躺着拿钱的那种,不管是周中还是周末,都就会装死,啥活不干。你能想象要个练习册要两周,最好老师题都快讲完了都不带发给你的。要个练习册的答案,也要看两周。有的科任老师说公司规定不能给,能给的教务就只会装死。。。一直不发,就一直拖着,真的是绝了。会计职称的初级和中级都在中公报的,就因为这垃圾教务,之后再报任何继续教育的班,都肯定不会找中公了。最后,不说脏话仅仅是因为本人有素质,并不代表这个人和事,不值得被骂!
小优雅0811
职业培训学校以实战为主,理论较少,深度不够,而大学的会计,从会计学原理讲到实战。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在今后的财务分析中,会做得比培训班的好。你到培训班学习,只要考上会计证,找工作会认可。加油。
追梦少年0215
个人觉得做教育机构的会计应该还算不错吧,因为至少不用去外面奔波,因为一般教育机构的生意还是比较好的,而且大多都是预付款,相对来讲也不用会计去催讨应收款。而且一般教育机构的环境还是不错的,冬暖夏凉。 唯一比较欠缺的很有可能是会教育机构的话,很有可能是一些民营机构。可能在一些会计核算上有些不规范,另外还有可能有些经营的时间可能并不稳定。
摇滚喵喵
我是非会计专业学生,在长江培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我觉得培训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政策法规和前沿性的理论知识,又有工作实践和案例的深入探索;既为学员提供了大量的新信息、新知识,同时又对学员今后的工作提供新经验、新启示。教授、专家在理论探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授课时,突出多样性和灵活性,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采用现代教育手段,精心制作课件,尽可能为学员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知识。专题讲座突出系统性、全面性;财会知识强调理论性、规范性;案例分析注重启发性、互动性。通过学习,我对报表分析、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业绩评价、资金管理、财务控制、内部审计、财务舞弊、投资决策、国际金融、战略财务管理、纳税筹划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新所得税法、会计信息披露、沟通交流技巧等会计知识及企业相关管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学员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评价和分析方法以及财务管理和总会计师在企业公司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通过学习,使每个学员对国企改革改制、企业风险防范与控制,以及企业内部审计都有了更加理性和较深层次的认识。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学习,我觉得我提高了大家的职业道德水平、专业理论水平、执业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