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开`心心
樱桃小胖妞儿
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可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主要是控制可控的危险因素,如血压、血糖、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戒烟限酒,避免肥胖。二级预防是指在控制上述危险因素的同时,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氯化双胍和降脂药物瑞舒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房颤患者应服用抗凝华法林或新型抗凝剂。每月至少测两次血压,每年监测一至两次血糖血脂,同时戒烟戒酒。预防出血性卒中的关键是监测和控制血压。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主要是抗血小板聚集和降脂治疗,同时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出血性中风主要是控制血压,防止脑水肿,预防并发症。
龚家少爷
脑卒中(俗称中风) 突发且进展迅速的脑缺血性或脑出血性疾病 功能恢复及预防复发是日常照护的重点 急性期应尽早用药或手术,并重视二级预防 尽早治疗、治疗后尽早康复对预后非常重要 脑卒中( stroke)俗称中风 ,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岀血性脑卒中(脑实质岀血、脑室岀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脑卒中指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引起临床症状超过24小时或致死。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脑卒中是中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缺血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的75%-90%,出血性卒中只占10-25%。脑卒中( stroke)俗称中风。 包括 缺血性脑卒中 (又称为脑梗死) 和 岀血性脑卒中 (包括脑实质岀血、脑室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两种。 是大脑细胞和组织坏死的一种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寒冷季节发病率更高。同时,一天内发病的高峰通常是临近中午的一段时间,需要格外引起注意。流行病学 ——【 发病率 】 缺血性脑卒中: 男高于女,男性和女性卒中发病率分别为212/10万和170/10万; 地域差异: 北高南低; 城市高于农村; 脑梗死后1个月死亡率3%-2%,3个月内死亡率0%-96%。 出血性脑卒中:12-15/10万。 ——【 发病趋势 】 发病率逐年升高,由1993年的40%上升至2013年的23%; 发病平均年龄逐年降低,平均年龄为63岁 我国急性卒中患者第1年复发率达7%,5年累积复发率>30%。 ——【 好发人群 】 男性比女性更易发病,同时肥胖人群和糖尿病人群也属于好发人群。 疾病类型 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 每一种类型又可以分为三种亚型。 ——【缺 血性脑卒中 】 一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 ( reversible ischemical neurological deficit,RND): 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但在3周内可完全恢复。 二进展性卒中 ( prognosⅳ ve stroke,PS): 脑缺血症状逐渐发展和加重,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有梗死灶存在。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塞。 三完全性卒中 ( complete stroke): 脑缺血症状发展迅速,发病后数分钟至小时内达到高峰。 ——【 出血性脑卒中 】 一、脑实质出血, 按部位可分为: 基底节区出血: (1)壳核出血; (2)尾状核头出血。 丘脑出血。 脑叶出血: (1)额叶出血; (2)顶叶出血; (3)颞叶出血; (4)枕叶出血。 脑干出血 (1)脑桥出血; (2)中脑出血; (3)延髓出血。 垂体出血。 小脑出血。 二、自发性脑室出血: 是指血液破入脑室系统,临床常见的脑血管出血疾病,多继发于自发性脑岀血、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 三、蛛网膜下腔岀血: 患者常在体力劳动或激动时发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剧烈头痛,可伴恶心、呕吐、癫痫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甚至很快死亡。少数表现不典型且头痛不严重的病例,容易导致延误诊断。 并发症 脑卒中的并发症较多,临床上常见的为以下9个并发症: ——【 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 发病率高,具体数据暂无报道。可以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降颅压,必要时开颅减压。 ——【 梗死后出血性转化】 发病率约为5%-30%,通过停用致岀血药物,停用抗栓(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等致岀血药可以预防。 ——【 癫痫】 发病率早期约2%-3%,晚期约3%-66%。可以对症抗癫痫治疗,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孤立发作一次或急性期痫性发作控制后,不建议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卒中后2-3个月再发的癫痫,建议按癫痫常规治疗进行长期药物治疗。 ——【 肺炎】 发病率约5%,通过早期处理吞咽困难,避免误吸可以预防,发生肺炎后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 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 在出现尿失禁的患者中(约占总体的40%-60%),约29%的患者发生尿潴留。预防方式: 尿失禁者避免留置尿管,尿潴留者应测定膀胱残余尿。可配合物理按摩、针灸等方法促进恢复排尿功能; 必要时可间歇性导尿或留置导尿,有尿路感染者根据病情决定抗感染治疗。 ——【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发病率约2%,鼓励尽早下床活动可以预防。 ——【 压疮】 卧床患者易出现压疮,因此患者的日常护理非常重要,陪护人员要帮助患者勤翻身和清洁身体,预防压疮 ——【 营养障碍】 约50%的患者存在吞咽困难,可使用营养风险筛査量表(如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必要时给予补液和营养支持。提倡肠内营养支持。 ——【 卒中后情感障碍】 应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注意卒中后焦虑与抑郁症状,必要时请心理专科医师协助诊治。对有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应该行相应干预治疗。 脑卒中早期认知功能训练 因为病情严重,难以完全康复,脑卒中患者大多存在负性心理,严重者还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导致脑神经功能恢复受到影响,不利于患者认知功能与身心健康的恢复。 因此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除了要训练肢体功能,还要加强认知功能训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治疗满意。 认知功能训练应早期介入 脑卒中康复理论认为,大脑具有可塑性及能够进行功能重组,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环境刺激可做出适应性改变,受损的神经细胞发生轴突再生、树突“发芽”,重新建立神经联络通路;而其他正常的神经组织可发挥代偿作用。 所以脑卒中后患者可自行恢复部分功能, 并于1~3个月内恢复至最大限度 ,3个月后常由于各种继发性功能障碍导致恢复速度减缓,故康复治疗应尽早介入。 运动再学习方案 (motorre learning programme,MRP)则是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视为一种再学习(对患者而言)或再训练(对治疗师而言)的过程。 患者主动参与反复再学习、再训练,可以开发大脑功能重组和适应性的潜能,并且学习训练进行得越早,脑潜能被开发的效率越高。常规康复训练 被动运动:教会患者及家属按摩肌肉、关节运动的方法,嘱患者使用健侧肢体帮助患侧肢体运动,并协助摆放正确姿势位置 主动运动 :指导患者集中力量放在患肢上,进行收缩和抬起运动,告诉患者不要急于一时,耐心训练。 躯干肌肉训练 :床上翻身等内容,要注意患侧体位姿势。 平衡训练 :包括坐位平衡和站立平衡练习,适当的进行有效练习。走路及上下楼梯训练 :如图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穿脱衣物、进食、上厕所等。 早期认知功能训练 训练注意力 :通过朗读文字、视觉跟踪、删除一段文字中的某个汉字或一串数字中的某个数字等方法帮助患者集中注意力,时间最好为 20 min/ 次。 训练定向力 :引导患者说出所在地点、今天的日期、闭眼叙述房内物体摆设、区分方向等。 训练记忆力 :向患者读出一串字母或数字,要求其复述,朗读文章后要求患者总结主要人物和事件,晚上说出白天发送的事,使用旧物品与照片引导患者深入回忆。 训练协调力 :通过折纸、套圈、滚筒、拧螺丝帽、捡豆子等小游戏训练患者的肢体配合能力与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逻辑思维 :依次向患者说出若干个词语,要求其说出其中不属于同一类的词,并补充另一次类别相同的词,将任意两个词语连成一句话或一段话,讲一个小故事等。训练语言能力 :鼓励患者朗读故事、报纸并复述,向患者展示几个词语或一幅有趣的图片,鼓励其自编故事。 训练计算力 :由简到难地为患者出计算题,或者玩拼图、比大小等游戏。 训练感知能力: 在患者的患侧放置物品,观察是否能产生刺激。若患者有失忆症,则采用实物、图片加以训练,帮助其恢复记忆。 在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早开展有针对性的认知功能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执行能力等,能使患者对自己疾病有更清楚的认识。 及时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康复的信心,正确理解治疗师的指导语,能充分发挥“运动想象”疗法的治疗作用,从而促进其运动功能的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的进行。
第一章 健康管理概论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第三节 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第四节 基本卫生保健第二章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现代医学主要
舒 立 教育 公 众 号和 百家号 已经免费发布了 考试真题。同时第一时间发文通知学员打印准考证。
想要选择一个好的培训机构,不一定非要选择当地的培训机构参加面授课程,这样的限定一下就缩小了自己的可选范围。建议可以选择一个不错机构的线上课程。线上课程的时间地点
健康管理是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有很多,首先会增加自己的收入,七可以给自己增长知识,让自己对健康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可以帮助别人
脑卒中怎么预防?1、高危人群预防应重点注意以下4点: (1)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按医嘱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范围内,不能擅自停药和更换药物。(2)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