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25

陈家小鱼儿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造价师土木和安装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张凉凉2779

已采纳
主要看工作需求,自己往那个方向工作,安装造价主要是学习水电、给排水工程等方面的工作,土建造价主要是建造工程建造方面的知识。上“广东省培训网”可以了解更多信息。

造价师土木和安装

180 评论(13)

艾迪奥特曼

对于成本行业来说,土木工程和安装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两者的发展前景都很好。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安装行业的预算人员仍然很少,因此安装行业相对受欢迎。

344 评论(11)

忘记高傲

安装造价师土建造价师考试难度基本一样,关键是考生是做那个的,做那个那个就好考,接触的那个多那个就好考。造价工程师考说难也不难,因为考试知识大部分都是理论上的,如果考生是善于学习和考试的人,就不会太难。不少实际工作经验几乎没有,但是善于学习和考试的人,就考下来了。但是说容易也不容易,很多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却没到下来因为一般通过率为30%左右,不下点功夫是很难考过的。造价工程师考试设四个科目。具体是: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本科目分土建和安装两个专业,考生可任选其一,下同)、《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其中,《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为主观题,在答题纸上作答;其余3科均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报考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一)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①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 ②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 ③获上述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和获硕士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 ④获上述专业博士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年。 (二)上述报考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学历,从事相关工作经历年限要求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该相关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报考当年年底。 考试成绩管理考试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参加全部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

150 评论(14)

蓝SE妖蝶

对于造价行业来说,土木工程和安装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两者的发展前景都很好。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安装行业的预算人员仍然稀缺,因此安装行业相对受欢迎。

114 评论(9)

梁小姐12

对于造价行业,土建和安装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哪一个发展前景都是不错的,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安装行业的预算员还是比较稀缺的,所以安装专业相对较吃香一些。

131 评论(12)

小傻求好运

2017造价工程师专业选择:1、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分四个科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其中《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分为"土建"与"安装"两个子专业。2、考试难度分析:两个专业难度相差不大,相比较而言,安装好考些。土建工程量计算更加复杂。

99 评论(15)

相关问答

  • 造价师考土木和安装

    安装造价师和土建造价师考试难度基本一样,关键是考生是做那个的,做那个那个就好考,接触的那个多那个就好考。造价工程师考说难也不难,因为考试知识大部分都是理论上的,

    潘潘大小J 评论(6) 2025-08-30
  • 造价师安装和土木都考

    造价师的考试科目有四科,分别是:《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或安装)》《工程造价案例分析》【造价师】一、造

    空山微风 评论(5) 2025-08-31
  • 二级造价师土木和安装

    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2个科目。其中《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为基础科目,《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

    yanjinshujie 评论(7) 2025-08-31
  • 造价师土木和安装哪个

    主要看工作需求,自己往那个方向工作,安装造价主要是学习水电、给排水工程等方面的工作,土建造价主要是建造工程建造方面的知识。上“广东省培训网”可以了解更多信息。

    功夫肥豬 评论(7) 2025-08-31
  • 造价师土木和安装

    主要看工作需求,自己往那个方向工作,安装造价主要是学习水电、给排水工程等方面的工作,土建造价主要是建造工程建造方面的知识。上“广东省培训网”可以了解更多信息。

    陈家小鱼儿 评论(6) 202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