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4

人訫可畏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可贷资金理论中级经济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注定孤独终X

已采纳
尽管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以银行业10%的资产占比,贡献了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22%和21%的规模,但仍然存在少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出现了经营定位“离农脱小”的盲目扩张倾向。为此,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 强化治理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农村商业银行坚守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市场定位、完善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内部机制、提升服务匹配度和有效性等方面提出要求。同时为了确保上述监管政策有效落地,《意见》还专门制定了4大类15项指标体系,主要包含经营定位、金融供给、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服务机制等,进行监测和考核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定位和金融服务能力,并要求各地方银保监局于每年4月底前向银保监会农村银行部报送上一年度执行落实情况及监测指标体系运行考核情况。此外,《意见》强化了监管激励约束措施,如:优先支持定位清晰、管理良好、支农支小成效突出的农村商业银行参评标杆银行,支持其参与设立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和“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鼓励其审慎合规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二级资本债和可转债等业务创新;出现重大风险的,要果断采取暂停相关业务、限制市场准入、调整高管人员以及下调监管评级等监管措施。“农村商业银行要成为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主力军,”一位银保监会相关人士对此评论称。据财联社记者了解,事实上,已经有地方银保监局在逐步落实上述《意见》中的要求,还有农商行得到了相应的激励。如:山东银保监局推出多项银行监管考核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相挂钩;常熟农商行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获批就与上述激励措施有关。

可贷资金理论中级经济师

257 评论(14)

dragontattoo

年度可贷资金=(年度新增存款–年度法定存款准备金变动额)*75% 年度新增存款=年末存款-年初存款年度法定存款准备金变动额=年末数–年初数

188 评论(8)

zhuhuals2008

可贷资金理论(Loanable—Funds Theory of Interest)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剑桥学派的罗伯逊和瑞典学派的俄林。该理论试图在利率决定问题上把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完善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和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肯定储蓄和投资的交互作用是对的,但完全忽视货币因素是不当的,尤其在目前金融资产量相当庞大的今天;凯恩斯指出了货币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是可取的,但完全否定实质性因素是错误的。可贷资金理论试图在古典利率理论的框架内,将货币供求变动等货币因素考虑进去,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以完善利率决定理论。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借贷资金的价格取决于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  假定我们考察的是一个封闭经济体,并且在这个封闭经济体中不存在政府。在这样假定下,可借贷资金的供给包括:(1)家庭、企业的实际储蓄,它随利率的上升而上升;(2)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量。  可借贷资金的需求包括:(1)购买实物资产的投资者的实际资金需求,它随着利率的上升而下降;(2)家庭和企业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即为了增加其实际货币持有量而借款或少存款。需要注意的是,可贷资金理论中的可借贷资金的供给和可借贷资金的需求均是流量概念,而不是存量概念。这里所谓家庭、企业的实际储蓄类似于古典学派储蓄投资理论中的储蓄的含义,指的是他们手中计划不用于消费部分的货币量,即计划储蓄。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额类似于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中的货币供给量的含义,指的是银行体系决定的通过信用创造的当期新增的货币供给量,这是一个外生变量。  可贷资金理论所谓同时考虑实质因素和货币因素的思想充分的体现在了其将整个社会的可借贷资金的供给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家庭、企业当期愿意储蓄的部分(实质部分)和银行体系决定的当期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部分(货币因素)。因此,可贷资金理论比较完整的描述了社会经济中可借贷资金的来源。购买实物资产的投资者的实际资金需求类似于储蓄投资理论中的投资,指的是实际的计划投资(实质因素);家庭和企业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类似于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中的货币需求含义(货币因素)。同样,这种划分也体现出可贷资金理论力图把古典学派利率决定理论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相统一的思想。

16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