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儿beauty
二级造价师考试共有两个科目,分别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和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其中,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分为四个专业科目,考生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报考其中一个专业。第一个科目的题目类型是客观题,主要为选择题或者判断题。第二个科目考试题目类型为客观题加主观题,主观题主要为简答题或计算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的考试时长为2,5小时,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的考试时长为3.0小时。
嗜吃福將
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分四个科目:《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其中《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分为“土建”与“安装”两个子专业,报考人员可根据工作实际选报其一。 2010年造价工程师考试使用2009年版《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以下简称“培训教材”)考试大纲及培训教材由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 理论与法规 计价与控制 技术与计量(土建) 技术与计量(安装) 案例分析 《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原建设部第150号部长令)已于2006年12月11日发布,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原2000年1月21日发布的《造价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原建设部第75号部长令)已经废止。《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相应要求不做调整,但《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要按《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的规定调整。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 单选题:60道,多选题:20道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单选题:72道,多选题:24道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单选题:60道,多选题:20道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单选题:40道,多选题:20道,选做题:20道单选题:40道,多选题:20道,选做题:20道案例题6
sunshine哒哒哒
做造价工需要掌握如下技能和知识:1、对图纸的识图课程。对于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砖混结构三大类型的图纸熟练识图是基本功。结构识图的核心是对结构图集的掌握。11G10国标图集和地区结构图集,是结构识图的基础。2、熟悉施工流程和工作内容。对施工流程和工作内容的熟悉,是造价列项和套定额的基础。3、熟悉2013清单规范和定额。2013清单规范和定额,是造价工作的必备工具书。4、广联达软件:钢筋算量软件、图形算量软件、计价软件是工程造价操作软件。5、熟悉造价工作流程:如何做估算、概算;如何编制招标控制价、清单;如何编制投标报价;如何做结算、办理签证;如何做决算等。
Joanrry琼
题型一:方案评价方案评价一题是考试的时候应该得满分的题目,并且新版教材本章也并未发生大的变化,所以学员要好好把握。首先要学好价值工程、决策树、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等基础知识点,然后要熟练掌握有关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题型二: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营改增”以后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个题型了,不少学员对于基本财务指标的计算存在很多疑问。所以对于本题型,考生一定要重点理解、学习教材上的案例题,要透彻理解“增值税”对本题型的影响。题型三:施工招投标该题是最容易得分但是又不易得满分的题目,学员无需死记硬背相关文字性知识点,头脑当中有个大概印象,考试的时候注意措辞就可以。但要重点练习下投标决策、评标的有关计算题。题型四:价款结算预付款、合同价通常学员都可以准确算出,但是进度款、结算款往往由于丢项、错项算不准确。所以,学员要熟练掌握建筑安装工程费的构成以及两种组成形式间的关系,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审题,谨慎做题,不然很容易一步错步步错。题型五:索赔与网络计划该题是考生非常容易混淆、不易学透的一个题型,想要得高分,考生要掌握各种情形下工期索赔、费用索赔的计算,还要注意“现场管理费”的计取。除此之外,横道图处理索赔事件是教材新增题型,考生还需重点理解、学习。题型六:计量与计价对于考生来说,本题最大的难点在于考生不会识图、算量不准确,导致后续计算也相应出错。所以,备考这种类型的题型,学员要利用历年真题、题库等资料多练习看图纸,多动手进行工程量计算。
5400-150-50+250-300-50,计算顺序解释是,AB轴间距-B轴至梁内边距离-规范起步间距+A轴距梁外边距离-梁外边至内边距离(就是梁宽)-规范起
您这个专业是属于工程类的 您是可以报考造价工程师的。如果您在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您可以选择求助环球面授中心。减少您学习的时间更安心的通过考试。
我也是学造价的。快毕业了。目前看来,等级是有,不过不是什么初中高级。出门就考造价员,造价员分为两种,带审计的和不带审计的,当届毕业生都考不带审计的,工作后有经验
不分等级。中国建设造价协会的相关文件对造价员没有分等级,但是也有个别省市造价管理协会将造价员分为初级和中级,也有个别省市如四川省将造价员分为有审核权和无审核权二
山西焊工证查询,可以登录安监局官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