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3

沫卡MOKOO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经济师科斯定理在第几章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心菲殿下

已采纳
微观最后一章,市场失灵

经济师科斯定理在第几章

175 评论(10)

柚柚滴溜溜

科斯定理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 Coase)命名。他于1937年和1960年分别发表了《厂商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两篇论文,这两篇文章中的论点后来被人们命名为著名的 “科斯定理是产权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其核心内容是关于交易费用的论断。 科斯定理的基本含义是科斯在1960年《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表达的,而“科斯定理”这个术语是乔治·史提格勒(George Stigler)1966年首次使用的。 科斯定理较为通俗的解释是:“在交易费用为零和对产权充分界定并加以实施的条件下,外部性因素不会引起资源的不当配置。因为在此场合,当事人(外部性因素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受一种市场里的驱使去就互惠互利的交易进行谈判,也就是说,是外部性因素内部化。” 也有人认为科斯定理是由两个定理组成的。科斯第一定理即为史提格勒的表述:如果市场交易成本为零,不管权利初始安排如何,市场机制会自动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科斯第二定理可以表述为:一旦考虑到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以及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将会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 如果产权的界定是适当的,那么,人们就会被迫偿付他们给别人带来的任何外部负效应,而且,市场交易将产生有效率的结果。 关于什么是科斯定理,西方学者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该定理可表述为: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例如,假定有一工厂排放的烟尘污染了周围5户居民晾晒的衣服,每户由此受损失75元,5户共损失375元。再假定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花150元给工厂烟囱安装一除尘器,二是给每户买一台价值50元的烘干机,5户共需250元。不论把产权给工厂还是给居民,即不论工厂拥有排烟权利,还是5户居民有不受污染的权利,如果听任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发生作用,工厂或居民都会自动采取150元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这样最节省,150元成本最低表示资源配置最优。科斯定律由三个关键概念和四个要点组成三个关键概念: (1)交易成本。 它是指协商签订契约以及契约签好后付诸实施所需要的成本。以雇工程队修建一座办公大楼为例来说明。这时的交易成本包括下列若干项之和:寻找合适的建筑工程队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与建筑单位协商、讨价还价,签订有关契约,确定工程的价码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雇人检查已建成的办公楼的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契约上的标准所付出的时间与货币;如果工程不合标准,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赔偿所需花费的时间与货币。 (2)产权。 使用与拥有某种资源的权利。每一位在图书馆看书的人,都拥有获得安静的读书环境的权利,这是他拥有与使用”安静环境“的产权。 (3)产权交易。 虽然在图书馆学习的人每人都拥有使用安静环境的权利,但是若在一个不太大的阅览室中只有三个人,其中两人想谈天,如果第三者愿意,那两个想谈天的人可以付出点代价,给第三者一点好处,让他忍受一下不安静。这就相当于第三者将其”享用安静“的一部分权利出卖给了那两个想谈天的,出让了一部分产权。四个要点: (1)赋予各当事者一种明确的产权。以工厂的废气污染为例,政府可以赋予工厂随便污染的权利(全部产权归工厂),也可以赋予周围居民使用清洁空气的权利(全部产权归居民),当然也可以将产权部分赋予工厂(每单位时间排放最高限量的废气),部分赋予周围居民。 (2)各当事者之间进行协商,买卖其产权的交易成本非常之小,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协商的成本很小。 (3)协商结果是最有利于社会、各当事人认为最好的,此结果对双方都有利。 (4)产权关系明确对协商获得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科斯定律发生作用的隐含条件是相互协商的成功。协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集体选择行为。此外,政府或某种自发组成的组织是“赋予产权”的执行主体,这种组织的形成与决策的制定,甚至是几方不愿协商或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而需要这种机构(往往是政府或者下属机构)出面解决时,其决策过程也是一种集体选择行为。

349 评论(12)

超级懒喵喵

对于科斯定理,我是五体投地的。能够了解这个理论,被我认为是自己思想上的最大进步。但不久前,我忽然觉得其中有一点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一下,恰好,一位朋友在聊天时也向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想来想去,得出了一个答案。但不知是否确当。在此特向各位老大请教。我从科斯的那个著名的例子说起(也许细节会不符原文)。一个农夫忽然有了一个新的牧牛人邻居。从此他的庄稼就总是被牛啃吃。习惯的思维认为:政府或其他组织应该出面阻止牧牛人的“不作为”。但科斯指出,如果交易费用为零或很低,市场会解决这个问题。也许农夫付钱给牧牛人让他停止放牧,或者相反,牧牛人付钱给农夫,让他停止耕作。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取决于粮食和牛肉的相对收益比。但是,不管结果怎样,都是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这里的关键在于,实施主动行动(付钱)的一方承受了新的成本。当然,这种成本低于容忍对方行为继续下去的损失。 对于科斯的论述本身,我没有疑问,我也相信这个论述符合自由市场运转的实际情况。但问题在于,这种新的成本的是凭什么出现的?那个家伙招谁惹谁了?只是因为另一个人的出现,他就要凭空承受额外的成本? 再举一个例子。一片宁静的居民区,附近忽然有一家工厂买了一块土地搬进来,大造其污染,并影响到居民区。按照科斯定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也可能出现相反的局面):居民们付钱给工厂,工厂搬迁远离了居民区。 居民们做错了什么?平白无故就付出一笔钱,只是得到和过去一样的环境,这笔成本是凭什么来的? 这就是我和我那位朋友的问题。 我的回答并不复杂。如果有人承受了损失,付出了成本,那收益在哪里?收益是一定存在的。因为双方交易是自愿的。如果这次交易的收益小于双方的成本,那交易不会发生。 假设市场运行的结果是农夫付钱给牧人让他停止放牧,那表明,保持粮食的产量带来的收益要大于牛啃吃粮食带来的收益。也就是说,损失被避免了。为此,农夫付出了新的成本。而且,成本小于损失。 如果牛啃吃粮食的收益大于保持粮食产量的收益,牧人会付钱给农夫。这也就是说,市场更需要多出来的牛肉,而不是可能保留下来的粮食。牧人付钱的收益是市场得到了更好、更合适的商品。而且,这个收益大于牧人的付出。 避免损失和得到新的收益都可以认为是实现了正收益。也就是说,社会得到了正收益,但某个人却付出了新成本。当然,这个成本是小于这个收益的。 社会的每项进步或者发展都需要付出成本,如果不付出这些成本,社会就不可能取得进步。问题不在于慨叹为何要有这个成本,真正的问题是怎样尽量使这个成本由享受收益的人来承担。 于是,我就更加理解了科斯的那篇文章为何名为《社会成本问题》 我也更加理解了波斯纳的贡献。法律的作用正在于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尽量使成本的地承受者与收益的承受者实现一致。 但我那位朋友说,这岂不是主张为了社会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吗?这不是伟光正的逻辑吗?我说:好—像—不—能—这—么—说—罢……

229 评论(9)

超级尺蠖爱和平

1 第九章题目 一、 关键词释义 1,科斯定理;2,信息;3,一般均衡;4,瓦尔拉斯定律;5,帕累托最优;6,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7,福利经济学第二定律;8,福利经济学第三定理;9,纳什均衡;*10,边际转换率;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公共物品的特点决定它只能由政府决定? 2,举例说明什么是外部效应。 3,外部效应怎样影响资源优化配置? 4,矫正外部效应的微观经济政策有哪些?效果如何?三、模型分析在中国一些地方,行人过马路是看有车没车而不是看信号灯;骑自行车者注意看信号灯,但逆行的大有人在;开汽车的一般都遵守交通规则,但也有人酒后驾车。有人认为,人们守法的自觉性是随着出行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成本而递增的。有些发达国家人们不论走路还是驾车,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很小的马路,红灯亮时,即使路上没车,行人也要等候。绿灯亮起,则赶紧穿过马路。大轿车的专职司机,每天驾车时间有严格规定,不能超时疲劳驾驶;而司机们都很认真,自觉遵守,绝不超时。因此,守法的自觉性与人们生活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成本没有必然联系,却与人们的法制观念有关。中国古训教导人们循规蹈矩,但人们知法守法程度很低。法不责众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2 这是罗兰讲的守法的外部性。如果大家都守法,而只有一个人犯法,很容易使其受到惩罚。如果没有人守法,就很难惩罚那些犯法者。如果大家都纳税,政府就可以利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如果没有人纳税,政府也没有办法征税,就没有办法执法,社会就会混乱。守法的外部性将导致好的与坏的两种均衡。好的均衡是大家都守法,政府也能征税,可以执法,形成良好的法制环境,经济与社会处于良好发展状态。坏的均衡是大家都不守法,个人财产得不到保护,政府无法征税,无法执法,经济与社会处于混乱状态。 (1)你是如何理解守法的外部性的? (2)用外部性理论解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经济学意义。四、图形分析 1,画图说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画图说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3,画图说明交换和生产同时实现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画图说明替代品市场的一般均衡。 5,画图说明互补品市场的一般均衡。五、选择题 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是( )。 A、 边际替代率相等;B、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C、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D、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是( )。 A、边际替代率相等;B、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3 C、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D、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 3,交换和生产同时实现的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是( )。 A、边际替代率相等;B、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C、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D、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第九章题目答案 一、 关键词释义 1,科斯定理:一种在交易成本基础上形成的产权理论。其中,科斯定理1,是指无论产权的初始分配是否合理,只要产权清晰,交易成本为零,就能通过市场机制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科斯定理2,是指如果交易成本大于零,则产权的初始分配是否合理对资源配置影响很大,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经济效率。 2,信息:是客观世界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反映。 3,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指所有市场同时实现的均衡。 4,瓦尔拉斯定律:是指在一般均衡价格模型体系中,生产者愿意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数量,正好等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居民愿意供给资源数量,恰好等于厂商所需要的资源数量。 5,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即任何形式的资源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受益而同时又不使其他人受到损害。 6,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指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4 7,福利经济学第二定律:社会通过对资源禀赋进行公平的适当安排,然后让人们在埃奇沃斯盒型图中自由交易,就能获得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 8,福利经济学第三定理:生产和消费都不存在外部性,则每一个完全竞争条件下经济达到的一般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9,纳什均衡:假设有N人参加博弈,在给定其他人战略的条件下,每个人选择自己的最优战略,所有参与人选择的战略共同构成一个战略组合。这种由所有博弈参与人的最优战略所构成的战略组合即为纳什均衡。 *10,边际转换率指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一种产品增量所需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的数量。 11, 二、简答题 1.公共物品不用通过市场购买就可以获得,因此,对于私人厂商来说,提供公共物品无利可图。但公共物品以一个社会来说则是非常重要的,国防、行政管理、立法与司法、治安、环境保护、城市基础设施等等,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所不可缺少的。私人厂商缺乏提供公共物品的动力,而公共物品有时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所以需要由政府来提供。所以说公共物品的特点决定它只能有政府决定。 2.所谓外部性是指某个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了好处,而他没有因此而得到补偿;或者说这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了危害,而他没有为此付出代价。前一种情况就是所说的外部“正经济”(或名“正外部性”),此时,私 5 人收益小于了社会收益,或者说私人成本大于了社会成本,即对社会有贡献;后一种情况就说所说的外部“负经济”(或名“不经济”、“负外部性”),此时,私人收益大于了社会收益,或者说私人成本小于了社会成本,即对社会有危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游居民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下游居民达到质量和有数量有保障的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这就是外部经济;反之,如果上游居民往合理倾倒废弃物,污染了水源,从而影响了下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就是长生了外部不经济。 4.(1)产权的清晰性。 (2)外部性的内部化:环境管理政策尝试 (3)污染者付费 (4)排污标准 (5)庇古税 (6)排污权交易 三、模型分析 守法的外部性是指守法对社会其他人的影响。四、图形分析 1,画图说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指交换双方能实现最大满足。它的实现条件是:MRSXYA=MRSXYB; A、B代表任意两个消费者,X、Y代表任意两种商品。MRSXYA 、

127 评论(12)

相关问答

  • 22年经济师科斯定理

    第一定律:交易费用为零时无论把产权分配给谁都不影响经济效率,即市场可以自发形成帕累托最优。第二定律;假如市场交易为正,市场可能会失灵。第三定律:政府可以在产权分

    萌萌尛宝贝 评论(4) 2025-09-02
  • 经济师假定法在第几章

    之了回答:经济法一共12章1、法律基本原理2、基本民事法律制度3、物权法律制度4、合同法律制度5、合伙企业法律制度6、公司法律制度7、证券法律制度8、企业破产法

    玉蝶之梦 评论(2) 2025-09-02
  • 经济师科斯定理在第几章

    微观最后一章,市场失灵

    沫卡MOKOO 评论(4) 2025-09-01
  • 科斯定理经济师

    科斯定理(Coasetheorem)由罗纳德·科斯(RonaldCoase)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

    miss.w\^O^/ 评论(2) 2025-09-02
  • 科斯中级经济师第几章

    第五章。《投资控制》第五章,赢得值法(EarnedvalueManagement,EVM)是一种能全面衡量工程进度、成本状况的整体方法,其基本要素是用货币量代替

    飛天彩绘 评论(2) 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