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洋洋一家
从客观和严格的立场上而言,南明和南宋性质属于相同的,但和东西汉是不一样;因为前者属于帝国版图收缩实质性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而东西汉,是中间有一个新朝产生后来复国,所以如果说西汉和东汉是两个王朝我是赞同的, 但南明应该说无论是法统还是血脉都是明朝。 南宋南明的‘南’,事实上是历史学家冠上的称谓。本质来讲,没有当局南北之称。所以很多时候,有些史学家的主观性往往会带动大众曲解历史。 言归正传,在我看来 明朝正统的国祚应当是(从大明龙兴1368年-永历绞死1662年止)而非(1664李自成破京或满清入关) 理由有三点: 1. 因为李自成没有能够完全将明取而代之,至少除了占领北京之外,他并未能取得明朝大部分统治区域,相反在李自成称帝后,明朝得以保存的大半壁江山在南京完成了福王弘光帝接班,成为接替崇祯的大明皇统,所以李自成攻北京只能算作消灭了明朝的现有的中央力量,但明朝两京制度,以及未能完全占领整个国家,所以注定李自成只是一个割据自立的政权,而明朝皇统依旧存在;(明朝的兄终弟及皇统是有前例的,而且到1645年之前,南明的版图事实上还是比顺政权要大的) 2. 1644年清军入关进京的理由,实际上是大明吴三桂向清朝借兵入关帮助明朝扫除闯祸叛乱,这也就间接的来讲,如果当时清军不认可明朝还没有灭亡,又怎么能够所谓出兵相助呢?所以南明,清军是间接认可的;,只不过入主中原后,这个野心侵吞中原的清朝已经矢口否认南明的合法性,以树立满清入主中原兴有名之师的道理吴三桂当时的借兵信内容:"我国与大清通好二百余年,今我无故而遭国难,大清理应助之。除暴剪恶乃大顺" "速选精兵,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吾朝酬报大清相助,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 3. 有些人认为南明没有首都,居无定所,流窜不能算作明朝朝代,这点我是很反对的;明朝是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两都朝代,且两京均有相同的皇权体制(各六部);北都京师沦陷后,留都南京迅速作出调整,不到两个月,福王弘光帝就登基了;难道南京不属于明朝首都吗?弘光帝虽然执政八个月,但应当算作明朝正朔;至少他即位的时候,半壁江山依旧在;南宋苟延残喘的时候,尚不过如此,难道就是因为持续时间久,而认可南宋是宋朝的一个历史阶段吗?南明也历时18年之久,如果用所谓的时间长短来看待一个国本存立的性质问题这是自相矛盾的。明朝的存亡实际上应当成是一个国家的存在与灭亡,当然并非有意说满清不是中国,因为满清入主中原灭了南明后才能代表中国,而南明不管再颠沛流离,他只是依旧是代表这个国家的形式存在,并且明清的对抗扩大点来看,是国与国的战争。南明也就像南宋一样,在逐渐被蚕食,他的性质也等同于这个帝国版图的收缩,直到收缩退无可退的时候,兵败身死!宣告结束!
追梦小顽童
严格来讲,南明既然不是清朝,自然算是大明帝国的一部分,但是南明与东晋、南宋相比历时太短,地盘太小,难以相提并论。东晋、南宋都享国百年以上,虽然在军事上不如北方强盛,但在经济和文化上都超过北方,历来被视为中华正统。而相比之下,南明在朝政上几乎没有正式的、稳定的行政体系,在地盘上没有稳住半壁江山,在文化上也没有建树,南明虽然传了四帝,但最长也只有十九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明的内斗太厉害,从弘光到永历,从建立之初到灭亡,都继承了晚年党争的恶习,先是阉党与东林之争,后是对归附的起义军的贬低和不信任,政治黑暗,腐败,内讧不息,辜负了大明遗民的期望,所以很多人,包括一些严肃的历史学家,也把南明视为清初地方割据的小政权~
《2020年中级经济师网校视频课程中经财税》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 提取码:zxcv2020年中级经济师网校视频课程中经财税|经济师财税完整教程目录列表1.
吴新谋,1910年4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陆家桥镇。祖父吴应箕,附贡生出身。父亲吴达时,是江阴县礼延高小(现江阴县县立初级中学)历史教员,执教十余年,教泽广
刘文秀简介刘文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退休教授,研究方向:国际关系/欧洲政治经济最后学历:法学博士 国内工作1993-2015 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刘文秀简介刘文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退休教授,研究方向:国际关系/欧洲政治经济最后学历:法学博士 国内工作1993-2015 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刘文秀,女,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政治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专业外语教研室主任。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