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0

雪诉离歌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有色金属矿山经济师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周小蜜99

已采纳
镇江素以“城市山林”、“大江风貌”著称,一些著名学者到镇江考察后认为镇江具有发展基础工业的五大优势条件,即港口、能源、水源、用地、城市依托等,人们称之为“五子登科”。下面就镇江优越的地理环境极其对社会、经济、文化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 优越的地理环境(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1、自然地理区位(1)镇江地处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全市介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7-119.58,之间。使镇江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生物、土壤等方面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东离大海约200公里。地球上同纬度的非洲中北部、阿拉伯半岛以及北美洲西部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而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受海洋影响大,成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2)镇江是长江下游(扬子江)南岸的一座滨江城市,在全国也数量不多的。滨临长江的区位条件对镇江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自古以来,镇江成为我国著名的港口城市,镇江城市沿江东西发展,呈长条状分布的形态。镇江凭借长江南岸滨江城市的区位优势,在江苏省新一轮沿江开发中,成为重点开发的城市之一。(3)镇江位于长江三角洲的顶端,北临滔滔大江,境内多低山丘陵。临江依山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镇江 “大江风貌”、“城市山林”的自然景观,沿江的“三山风景区”已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镇江的江防形势十分险要,“镇江”就有镇守长江之意。宋代汪藻称京口“气概之雄,形势之险,实足以控制大江南北”。南宋爱国诗人陈亮也说:“京口连岗三面而大江横陈,江旁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而非若穴之藏虎”。镇江在军事上处于可攻可守,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东南的军事重镇和江防要地。2、 交通地理区位(1)镇江位于江河交汇处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黄金水道”之称的中国最大的东西水运大动脉-----长江流经镇江市区北部,在此与贯穿中国南北、世界最长的京杭大运河交汇,使镇江形成了优越的“十字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自古以来镇江就是我国“以港兴城”的典范。镇江沿江西上,可达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顺流而下可达上海,并可直接出海,腹地广阔。镇江港货物综合吞吐能力已经超过3200万吨。镇江沿运河北上可达淮河、黄河、海河流域,南下可达钱塘江流域,目前已与国内17个省市60多个港口有运输联系。与海外71个国家和地区的288个港口建立了海上外贸业务关系。江南运河1997年全线修浚后,可通航500吨级的轮船,达到四级航道标准,成为江南运河最重要的入江口。所以,镇江有“南北之要津”和“九省通衢”之称。(2)镇江陆上交通便捷。秦始皇为了便于东幸巡游和加强对中国东南地区政治和军事的控制,公元前210年,在镇江开凿运河的同时,也建筑了从南京经镇江直达浙江的驰道,“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从此,镇江水陆交通的重要地位基本确立。明清时镇江驿道(国道)四通八达。镇江驿站有陆驿、水驿和水陆驿三种,供官方使用。四通八达的驿道,成为各地货物运输和旅客旅行的重要通道。明代驿道自京师(北京)经南京、镇江直达杭州。现在公路四通八达,如312国道、104国道、沿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等。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使镇江与苏北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1908年通车的沪宁铁路横贯镇江市区。省内第一条地方铁路----镇大铁路加大了大港港区与沪宁铁路及全国铁路网的联系,使镇江形成了铁、公、水,江、海、河综合运输的格局。沪宁城市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镇江的交通区位将进一步增强。 (3)航空运输方便。镇江目前虽然没有机场,但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及常州机场不远,并有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相通;使镇江具备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的条件。3、 经济地理区位(1)镇江位于我国沿海地带、长江沿岸地带构成的“T”字型重点开发轴线的交汇处。“黄金海岸”、“黄金水道”这两条轴线是我国21世纪经济的增长极,是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吸引外资和技术,开拓和发展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企业的领先地区。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这一经济区位优势更为显现。这一优越的区位条件有利于镇江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2)镇江位于长三角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密集的集群。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开发开放程度高,科技文化水平高,经济实力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镇江离上海仅22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有利于得到上海的经济辐射和技术支持。(3)镇江又是宁镇扬都市圈中的重要城市。镇江与南京、扬州三市位于江苏省中西部,它们地域相邻,三个中心城市相距仅几十公里,共同构成了宁镇扬都市圈。宁镇扬都市圈东接经济发达的苏锡常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北与相对后进的徐州都市圈相连。极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可开展经济、技术协作,有利促进宁镇扬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二)独特的山水城市1、两大山系镇江全市丘陵山地占51.1%,镇江北部有东西走向的宁镇山脉横陈,长100公里;南部有南北走向的茅山山脉绵延140公里。宁镇山脉在镇江地区呈稍向北突出的反射弧状,弧顶拐点在市区南山一带。在拐点以西山体宽大,高度较大,如紫金山448米,大华山437米、宝华山396米。拐点以东山体窄小,并逐渐倾伏,止于丹阳嘉山、常州孟河一带。是燕山运动褶皱,薪构造运动隆起形成的山脉。茅山山脉突起于句容、丹徒与金坛、溧水、溧阳、高淳之间。整个山体成马鞍形。北段最高,主峰大茅峰372米;中段低落为100米左右的缓丘;南段再度隆起,如丫髻山高达410米,是茅山山脉最高峰。茅山山脉的山体全由石英砂岩组成,质地坚硬,抗风化能力较强。它是泥盆纪发生断裂构造,西盘逆掩上升形成的山脉。2、 五大地学发现宁镇山脉是我国地质研究最早、研究最深、内容最广泛、成果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科学家在镇江就有五大地学科研成果。使镇江成为地质学的实行基地。 一是发现了山字型构造。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在镇江南山发现宁镇山脉在镇江之西为北东——南西走向,到镇江之东转为南东——北西走向。形成向北凸起的弯弧,镇江就是弯弧的转折点;而句容和金坛县之间近南北走向的茅山又直指这里,两者似乎组成了一个倒写的“山”字。通过进一步研究,他还发现了这是受扬子准地台控制的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的反射弧部分。李四光由此创立了“山字型构造”学说,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二是发现了沿江大断裂。焦山、象山之间的断裂作用发生在大约1.36亿年前的侏罗世末期的燕山运动,称为“长江大断裂”或“沿江大断裂”。焦山、松山、寥山和象山原本是一个隆起的背斜,长江大断裂发生后,这个东西背斜的北翼沉降陷落下去,平均陷落40米以上,现在长江南岸的镇江象山、南京的幕府山等基本上是这个背斜的南翼。距今200万年到70万年的前早更新世,在长江大断裂破碎带的基础上,经过江水长期侵蚀,发育成了长江河道。三是发现了古冰川遗迹。在7亿年前的早震旦世晚期,镇江、南京及周围地区处于滨海环境,气候异常寒冷。海面上有冰山漂浮,陆地上有大面积的冰川覆盖。丹阳埤城一带是冰海中的一座古岛,岛上覆盖着厚厚的冰川。这是地球史上最早的冰川期,地质上称为“南沱冰期”。地质学家在丹阳建山乡嘉山高桥中学附近和埤城尧巷的钻孔中找到这个时期的冰川沉积物------冰川砾岩,又有大陆冰川作用的痕迹。四是发现了巨型石灰石矿藏。1919年丁文江教授在丹徒赣船山发现了大面积厚层优质石灰岩----黄龙灰岩。厚度大多在80—90米之间,质地很纯,是上好的水泥原料和炼钢的熔剂。1931年李四光教授命名的船山灰岩厚度也很大,质地也很纯,为特大型的石灰石矿藏。五是发现了标准地层。如1877年德国科学家李希霍芬就以句容仑山的名字命名了“仑山灰岩”。1919年地质学家丁文江在丹徒赣船山,以当地地名将这种岩石命名为“黄龙灰岩”。后来李四光命名了另一类石灰岩为“船山灰岩”。高家边页岩和茅山砂岩的创名地点就分别在句容的高家边村和句容的大茅山,那是1935年由李毓尧命名的。1931年朱森把句容高骊山南坡的地层创名为高骊山砂岩。此外,1935年还有李毓尧以句容下蜀命名的下蜀黄土。2、 两大水系镇江辖区内的主要河流为长江干流,其次为大运河。长江镇江河段长103.7公里,有三湾四汊,河床南北摆动,受潮汐影响,感潮较强等特点。大运河在镇江境内42.6公里,是一条引、排、航等功能相结合的骨干河流。3、 城市特色 镇江位于美丽富饶、河网密布的长江三角洲顶端,镇江北临滔滔大江,金山、北固山、焦山沿江耸立,气势雄伟。境内多低山丘陵,地势波状起伏,山岭高低错落,多风景名山,“一水横陈,连岗三面”,是一座具有真山真水特色的天然山水城市。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形成了“城市山林”、“大江风貌”的城市特色。(三)丰富的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镇江全市面积3843平方公里,境内地貌类型复杂,以低山丘陵和岗地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51.1%,沿江和湖滨多平原。全市土地中,农业用地占62.82%。镇江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镇江还有可观的江滩资源,它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在丘陵岗地发育了地带性的土壤---黄棕壤,它是暖温带棕壤和南亚热带红壤、黄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平原地区多为水稻土。2、气候资源在气候上,镇江属于温带和热带之间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特点明显:春季风和日丽,夏季高温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微寒少雨。全年最高气温出现在7、8月份,平均气温为27.9℃;最冷月在1月,平均气温为2.4℃。全年平均降水量1060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5%,6、7月份有梅雨。镇江光照和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较长,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配合较好,雨热同季,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3、淡水资源镇江江河交织,市境内河流有63条,总长702公里。本区地表径流丰富,人均拥有水量460立方米,是很多城市无法比拟的。镇江区内水质优良,大部分水体为Ⅱ—Ⅲ类水,适宜发展造纸、电力、化工等大运量、大耗水的大型基础工业,是镇江投资环境的优势所在。较大的湖泊有丹阳的练湖和句容的赤山湖。全市中型水库有101座,水库、塘坝容量5亿多立方米,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镇江地区共有65座镇以上水厂,市区有五座地表水公共水厂,全市自来水厂综合生产能力每日为81.4万立方米,其中市区日供水能力57.5万立方米,目前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水质优于国家标准。镇江地下水蕴藏量也很丰富,年可开采量1058万立方米。全市共有深井170余口,目前年开采量近230万立方米。 4、长江岸线资源 长江镇江段自然岸线长达259公里,其中深水岸线85公里,占全省深水岸线总长的83.4%,是江苏省深水岸线资源最丰富的市,是建设深水良港的最隹地区。长江镇江河段是一处具有良好水上通航、避风、停泊条件的优良天然港湾。从南京的龙潭到镇江的河段基本为顺直、微弯的分汊河段,河岸的抗冲击能力较强,受其控制下的河岸深槽长期保持稳定。镇江是“以港兴城”的典范。自隋唐起,京口成为“当南北要冲、控长江之下游”的交通咽喉。成为江南以商业、手工业和运输业著称的“商贾并凑”的商贸城市。宋代镇江府的商税额占全国第11位。明代镇江是全国33个商业发达的城市之一。清代,镇江商业空前繁荣,漕运发达,有“银码头”之称。现在已建成港口、码头209个,4个港区、139个泊位,其中万吨级泊位19个。良好的深水岸线为镇江依江建港,依港兴市,发展沿江产业带提供了优越条件。 5、矿产资源 镇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发现44种矿产。主要有铁、铜、铅、锌、钼、金、银、硫铁矿、石灰石、白云石、膨润土、珍珠岩、沸石、岩盐、粘土、石膏、硅灰石、煤、泥炭、硅石、磷、石墨、花岗岩、玄武岩、透辉石、红柱石等,分布在200余处矿产地,占江苏省矿产总数的33.1%,其中30余种已探明储量,25种矿产已开发利用,占江苏省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总数的49.2%。矿产资源综合储量列全省第三位。 镇江的矿产资源以非金属储量大、矿种多,其中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闻名遐迩,素有“石三宝”之称,是省内主要建材工业基地。膨润土矿为特大型矿床,储量位于全国第三位,句容郭庄甲山的膨润土矿储量达1.5亿吨,是全省首屈一指的大型膨润土矿。珍珠岩、沸石为省内唯一产地。丹徒荣炳有丰富的岩盐资源,储量近亿吨,这里将成为盐化工基地。硅灰石产于句容宝华镇石砀山一带,品位很高,是我省唯一的硅灰石产地。镇江还有许多造园石材,如太湖石、斧劈石、黄石和雪石等。太湖石形状各一,千奇百怪。斧劈石造成的盆景有鬼斧神工之奇,在丹阳建山、常州孟河有较大规模的开采。黄石在十里长山、茅山都有采掘。黄龙灰岩经轻微变质而大理石化,质地纯白,称为雪石,也有人称洞穴中的碳酸钙沉积物称为雪石。镇江有色金属品种多。铁矿石品位较高,韦岗铁矿为一中型矿床,储量达2185万吨。铜、钼、铅、锌矿多集中分布在宁镇山脉中部的句容北部及镇江郊区一带,都是中小型规模,但矿床(点)多,也是镇江的优势矿产资源之一。亭子乡的老人峰铅、锌、铜多金属矿总储量30万吨,是镇江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山。镇江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发展冶金、建材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6、生物资源镇江过渡性的气候反映在植被上出现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混交林。植物资源丰富,既有温带、暖温带的植物种属,也有亚热带的植物种属。镇江已建有南山和宝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珍贵树种有宝华山自然保护区的宝华玉兰,药用植物有700多种。意杨等速生树种和沿江滩涂低地的芦苇,是很好的造纸原料。竹子、杞柳是扬中竹编和柳编工艺品的原料。镇江水产品丰富多样,长江鱼类就有90多种,刀鱼、鲥鱼、 鮰鱼、河豚为名贵鱼类。白鳍豚、中华鲟、白鲟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江豚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7、旅游资源 镇江具有数量众多、级别较高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镇江有三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江苏省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中,镇江有三个(南山、茅山、瓦屋山),金山、焦山、茅山、宝华山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全省两个自然保护区中,镇江有一个----宝华山自然保护区;有南山和宝华山两处国家级森林公园。镇江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4处(焦山碑林、六朝陵墓石刻、英国领事馆旧址、昭关石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镇江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相互融合,组合很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发展镇江旅游业,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物质条件。二、 地理环境对镇江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一)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形成东西走向的大江和南北走向的运河不仅仅是物资和商品交流的途径,而且是文化交流的通道。镇江特有的临江近海、江河交汇的地理区位,有利于南北、东西文化的交流,对镇江多元文化的形成有很大作用。1、南北兼融镇江地出2江南,其地域文化原属吴文化,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东晋王朝建都建康(建邺)后,许多北方人纷纷南迁,很多人在京口定居。从永嘉元年至南宋泰始二年的140年间,约有九十万北方人南下。在“全国侨寓人口中,侨寓在今江苏省范围内的有二十六万余人,而南徐州(京口)一州领有侨寓人口二十二万人,几占全省侨寓人数的十分之九。”超过了镇江本地居民(20万)。南朝宋时,设立南徐州,治所设在京口。大量北方移民南下,使南北文化的强烈碰撞,镇江逐步形成了南北兼容的移民型文化的特征。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的镇江,位于北方话板块与吴语板块的交界地带。镇江居民原来为吴方言,大量北方居民南下,使镇江居民的方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导致镇江吴方言的属性发生剧烈变化。由于长江与运河在这里交汇,运河发达的漕运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和人员的频繁交流,加深了镇江方言的北化过程。南宋时宋室南渡,这里又受到北方方言的再次影响,基本完成了镇江方言的北化过程。清代初期,有一批旗人(满人)迁入镇江,他们的旗腔(类似京腔),对镇江方言的北化有也有一定影响。可见,经过长期的融合,镇江方言由吴方言逐步演变为北方方言的江淮次方言。镇江地区也成为北方语系与吴语系的结合部,居民语言复杂。但镇江的北方方言中夹杂了一些吴语成分。因此,镇江居民的语言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北固山诗》中说“风俗太伯余,衣冠永嘉后”,就是对镇江民俗文化深受商末泰伯、仲雍率领周人南下和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大量居民南迁深刻影响的最好总结。自古以来,镇江居民有“饭稻羹鱼”的生活习俗。六朝从北方引种了小麦,镇江的主要粮食作物也以水稻为主变为稻麦兼作,使镇江农作文化也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在菜肴的口味上,镇江也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如江南的沪菜、无锡菜和苏邦菜偏甜,北方的鲁菜偏咸,而镇江一带的淮扬菜既清淡又加一点糖。此外,镇江人的性格也具有南北过渡的特征,既有北方人豪爽刚直、勤劳崇实的特点,又有南方人精明能干、脑子灵活的特点。2、东西并蓄 唐代,镇江是长江下游南岸丝绸贸易的海上货运集散地,吸引着大批波斯及阿拉伯(大食)国家的商人前来经商,有的还把家眷带来留居。元代军队除蒙古军外,还有由色目人组成的探马赤军,其中有的在镇江留居。他们和原来留居在镇江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都信奉伊斯兰教。1861年5月,根据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天津条约》,镇江成为长江下游最早开辟的通商口岸。镇江先后有英、美、德、日等几十家洋行和轮船公司,他们经营江海航运,开设工厂,设立商栈。镇江人也吸取了西方的近代文明,促进了镇江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兴起与发展。镇江对外通商,外国资本大量涌入,商品进出口业务大增,促进了镇江金融业的发展。最盛时镇江有钱庄60多家,故有“无镇不成庄”之说。 1861年2月,英国在银山一带设立租界,建立领事馆、海关、工部局、巡捕房等,他们用近代管理方法管理租界。镇江也是我国利用近代西方通讯技术最早的城市之一,光绪年间镇江先后成立了电报分局和邮电总局,其分支机构遍布大江南北。1912年镇江开设电话局,1919年1月在全省第一家开通了长途电话。 镇江优越的水陆交通、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吸引了许多国外学者前来进行文化交流,加速了镇江地域文化东西并蓄进程。如元初日本僧人古源邵元、元代高丽诗人李齐贤、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明代日本画僧雪舟等都到过镇江。 美国作家赛珍珠(1892-1973),1894年到镇江,在此生活、学习、教书达18年之久。她创作了大量关于中国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成功地体现了她对中西文化沟通融合的理想追求,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西方权威人士评价说:“赛珍珠女士以她的文学作品促进了西方世界和中国的相互理解与欣赏。”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3、 宗教多样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镇江的茅山道院是由矛盈三兄弟于西汉创建的,它是中国道教正一道上清派的祖庭,被道教列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道教有一套完整的哲学思想和养身理论。道教的养生之道深入人心,如太极拳、气功等。镇江近代著名的武术家孙禄堂先生编创了“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成为中国太极拳的主要流派之一。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尊为“儒教”。古代镇江的府学、县学内都有“先圣庙”,祭祀圣师孔子。 随着中外商贸活动和文化交流,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也先后传入镇江。东汉时佛教传入镇江,在焦山建普济寺。东晋在金山建泽心寺,南山建鹤林寺(原名竹林寺)。唐宋时,佛教十分盛行,镇江寺庙不仅对内受戒,还有大量外国僧人前来受戒、参禅。如被称为“律宗第一山”的宝华山隆昌寺,是明代以来我国影响最大的律宗传戒场所。据说明清时全国70%的僧尼都来此受戒,东南亚、日本等地到此受戒的僧人也很多。早在唐代时,就有大量阿拉伯和波斯商人留居镇江,他们信奉伊斯兰教,为满足他们宗教信仰的需要,625年镇江阜民街就建有清真寺。鸦片战争失败后,随着镇江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国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传教士纷纷来此传教,他们在镇江建立福音堂、妇幼医院、基督医院、崇实女子中学、润州中学等,客观上也传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镇江都存在。因此,镇江的宗教文化具有多元化、儒道佛三教相互渗透等特点。(二)旅游业发前景广阔1、优势条件 (1)丰富的旅游资源 镇江不仅有三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还有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4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且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相互融合,组合很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是发展镇江旅游业的物质条件。 ( 2)发达的交通 镇江的交通条件十分优越,是我国著名的水陆交通枢纽。镇江是我国重要的“十字黄金水道”。沪宁铁路横贯市区,沪宁高速铁路正在筹建之中。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104国道及沿江公路、镇澄公路等通过市境,县乡村级公路四通八达,形成了稠密的公路交通网络。目前镇溧(阳)高速公路、宁(南)常(州)高速公路、沿江高等级公路与沿江高速公路等正在筹建之中。沪宁高速公路和镇溧高速公路将构成镇江“新黄金十字”构架。镇江目前虽然没有机场,但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常州机场不远,使镇江具备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的条件。市区交通方面,镇江中心城市“一环、三横、四纵”和主城区“十字双环甲字型”路网将构建形成,形成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络体系,构筑镇江中心城区到各市(县)城镇1小时车距的目标。(3)配套的接待设施镇江现在已有40多家旅行社,负责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的旅游业务。已建成星级饭店9家,其中镇江国际饭店、镇江宾馆和镇江大酒店为四星级宾馆,还有4家三星级宾馆和3家二星级宾馆,拥有床位1600张。有13家国际旅游定点单位,12家旅游涉外饭店,1家文物商店,1256辆出租汽车,425台公交客运车辆。各种类型的商业网点、旅游工艺品商店、连锁超市以及娱乐休闲等各种服务设施,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百年老字号。形成了配套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4)齐全的通讯设施镇江电讯已建成较完善的DDN网,为加快DDN节点机处理能力,将DDN业务移植到了ATM网络平台。镇江电讯于2000年建成了覆盖全市各区、市的FR∕ATM本地网。宽带多媒体通讯网络建设和接入网已有较大发展。全市拥有邮政局(所)135处,邮政报刊图书销售亭(点)406处,邮政总长度达3628公里。通信网络、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迅速,为旅游业提供了可靠的通讯保障。(5)健全的医疗卫生体系镇江市卫生战线坚持“全面发展,重点突破,创建特色”的原则,使全市卫生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建成了医疗服务,预防保健服务,地方病、非传染病和寄生虫防治,药品、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健康教育,卫生法规监督、监测等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医院病床7596张,卫生技术人员10460人,全市平均千人拥有病床2.85张,卫生技术人员3.93人,添置了不少先进的医疗设备,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水平较高的医疗服务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保证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医疗保健。 (6)充足的物资供应 镇江的外向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呈现基地化、规模化、特色化趋势,有充足的生活物资供应旅游者。镇江旅游商品供应也较充足,具有地方特色,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食品中镇江恒顺香醋、肴肉和锅盖面被称为“镇江三怪”。丹阳封缸酒、百花贡酒、镇江小磨麻油也是镇江特产。淮扬风味的镇江菜肴,很具地方特色。名特产品还有制作精细的竹编、柳编工艺品,汉白玉插屏、玉雕、长毛绒玩具、可折叠的宫灯、机制绣品、裘皮制品、金山灯彩、镇江“金山”牌膏药、陶瓷娃娃、丹阳的眼镜、打火机、戏剧服装等。此外,镇江市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积极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旅游环境,增加投入,大规模进行景区开发与建设,积极招商引资,进行旅游宣传与促销活动,强化旅游市场管理,使镇江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广大市民对发展旅游的认识较深刻,积极投入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2、主要问题(1)缺乏全市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镇江市至今尚无一个科学的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旅游开发的随意性较大,一些旅游项目仓促上马,没有收到良好的效益,造成了资源浪费。旅游产业发展也不平衡,未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协调发展的大旅游格局。对各市(区)的旅游开发也缺乏通盘考虑,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未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使镇江旅游业落后于周边地区,缺少拳头产品,直接影响了镇江经济的快速发展。(2)管理体制不顺 镇江市有些景区形成了旅游局、园林局、宗教局、文化局、交通局等单位的多头管理,影响了景区的统一规划、建设与管理,也势必影响该景区的长远发展。(3)资金投入分散,缺乏名牌产品 由于镇江市缺乏旅游总体规划,对旅游资源特色、市场定位和开发序位缺少认真研究,使各地区、各景区分散进行建设,使

有色金属矿山经济师论文

122 评论(8)

黄小琼琼

田钧(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004)摘要 在金刚石原生矿选矿过程中,要保持产品的最高经济价值,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金刚石晶体的完整。为此,在建设金刚石原生矿矿山之前,首先要通过大规模的试验,测定金刚石的解离系数,再根据解离系数确定入选粒度和中矿破碎的段数、破碎比。现用的金刚石选别工艺和设备完全可以保证选矿的高回收率,不会对金刚石晶体造成破损。因此,保护金刚石晶体要靠解离过程解决,根据正确的解离系数来确定破碎比和选择相应的破碎设备,是保护金刚石晶体的重要途径。在选择破碎设备时,必须考虑金刚石虽硬但质脆易碎的特性。关键词 金刚石;保护晶体;解离系数;原生破碎与次生破碎。作者简介:田钧,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金刚石矿物加工技术的研究和设计工作。电话:0512 68265454。与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煤炭等矿物的选矿提纯不同,不少非金属矿的选矿,除提高产品回收率和产品纯度外,还必须尽可能地保护矿物结构的原始状态即保护其晶体的完整。这是由非金属矿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用途所决定的,如石棉,利用的主要是它的耐火特性和纤维长度,对其产品按其长度进行分级,长纤维石棉可用于纺织、制作防护服等,售价高;而短纤维只能作石棉水泥制品、沥青充填物、用于铺路等,其价格就便宜多了。又如石墨,其精矿是按含碳量和鳞片大小来分级的,大鳞片石墨可用于制造冶金用的坩埚、石墨纸、密封垫片、电极等,而小鳞片和隐晶质石墨只能用于铸造业,大小鳞片石墨精矿的价格也相差悬殊。再如云母,最大的特类工业云母片比最小的Ⅳ类价格要高得多。还有水晶、冰洲石各类宝石等对其晶体保护更显突出。因此保护晶体是对一些非金属矿选矿的特殊要求。保护晶体在金刚石原生矿选矿过程中尤显突出。金刚石是自然界中非常稀少的一种矿物,是碳的结晶体,属等轴晶系,六八面体对称型。金刚石的折光率很高,其新鲜解理面或人工琢磨面具有闪耀夺目的金刚石光泽,因此是宝石中的极品,其价值也是黄金、铂无法相比的。这也说明保护金刚石晶体的重要性。由纯碳结晶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但一般都含有某些杂质,呈玫瑰、蓝、黄、绿、黑、紫等颜色。晶体外形完整,无色或色彩鲜艳,透明度高,无裂隙和杂质,都是宝石级的金刚石,晶体愈大价值愈高。不够宝石级的金刚石可利用其特殊硬度、抗磨性制作拉丝模、切削刀具、硬度计压头、玻璃刀、刻线笔、砂轮刀、地质钻头、锯片、砂轮、磨料等。金刚石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Ⅰ型是普通金刚石,Ⅱ型又分为Ⅱa型和Ⅱb型。Ⅱa型为热超导金刚石,Ⅱb型为半导体金刚石。Ⅱ型金刚石主要用于空间技术、电子工业和国防尖端工业。无论是作首饰用的宝石级金刚石还是各种工业用金刚石,除用作磨料的碎钻外,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完整晶体和棱角。金刚石虽然是世界上最硬的矿物,但它质脆,在冲击力作用下很容易被打碎,因此在金刚石原生矿选矿过程中保护金刚石晶体是首要的要求,只有最大限度地保护金刚石晶体,才可使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较好的宝石级金刚石的价格为几万美元1 ct,若晶体被破碎,成为碎钻,只能作磨料,其价格每克拉只有几美元。这就充分说明了保护金刚石晶体的重要性。宝石级金刚石含量在不同国家不同矿山是不一样的,但总的来讲宝石级的含量更贫,一般占金刚石总量的15%左右。金刚石生成在其母岩(金伯利岩、煌斑岩)之中,是从地下深层由灼热岩浆带上来的碳元素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所以金刚石原生矿的矿体多呈底部直径小上部直径大的圆筒状,称金伯利岩岩管,岩浆也可能沿裂隙涌上,呈墙状,称金伯利岩岩脉。金刚石晶体被破碎是由两种情况造成的,第一种叫原生破碎,是金刚石晶体在地质成矿过程中造成的,是无法避免的。另一种是次生破碎,是在采、选过程中由机械作用对金刚石晶体造成的损坏。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凿岩钻孔和爆破作业中所产生的金刚石晶体破碎,虽然被破碎的金刚石量是很少的,但也应尽量减少,完全避免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选矿加工过程中造成的金刚石晶体破损是主要的。因此在选矿工艺中要注意保护金刚石晶体,不被或尽量不被破碎就显得相当重要。破碎作业的机械作用是破碎金刚石晶体的主要原因,而在选别作业中对金刚石晶体的破损极少。地表的金伯利岩在自然环境中逐步风化而形成金刚石砂矿,金刚石从母岩中解脱出来,呈单体颗粒,所以不需用机械来解离,也就不存在次生破碎的问题,只需通过分选作业回收金刚石。金伯利岩的抗压强度一般为20~70MPa(普氏硬度为2~7),常规破碎设备都能满足破碎的要求。但如何控制各段破碎的粒度,才能达到保护金刚石晶体的目的,是一直在探索的问题。首先要确定入选粒度,入选粒度过大将增加中矿再碎和选别作业的段数,导致车间成本增加,能耗加大;入选粒度过小将引起大粒级金刚石晶体受损坏。入选粒度要根据大多数大金刚石粒度来确定,还必须考虑50%的保险系数。国外一般为25~32mm,国内设计一般为18~20mm,通过这么大尺寸筛孔、形状规整的金刚石相应的重量为400 ct和50 ct,这么大的金刚石是非常罕见的,完全不会造成金刚石次生破碎。金刚石原生矿选矿的入选粒度上限是根据地质部门试样加工资料来确定的,因为金刚石在原生矿中含量非常稀少,试样量是有限的,所以其代表性就可能不够,在生产中根据实际情况有可能需要调整。在设计建材七〇一矿二期工程(开采我国第一个金刚石岩管——胜利1号岩管)时,根据山东省第七地质队所提交的该岩管地质报告,最大金刚石颗粒不大于16mm。为了保险,入选粒度选为20mm,但在1976年至1980年期间,建材七〇一矿在选矿过程中曾选到45.789 ct、40.970 ct的金刚石和21.06 ct、19.42 ct的碎块(估计这两碎块为一颗约80 ct金刚石被碎破的)。1983年11月在原矿仓上,人工破碎大块矿石时发现了一颗119.01 ct的大金刚石。因此,该矿为了保护大颗粒金刚石,已将入选粒度从20mm提高到30mm。采取措施后连续选到了大颗粒金刚石:1991年5月选到一颗65.75 ct的金刚石,同年10月选到一颗67.03 ct的金刚石,2005年5月选到一颗45.74 ct的金刚石,2006年5月选到一颗101.4695 ct的金刚石,2007年3 月23 日选到一颗39.59 ct的金刚石,两天后又选到一颗71.90 ct的金刚石。可见改进的效果之明显。入选后的破碎比要根据金刚石的解离系数来确定,金刚石的解离系数是指在金刚石原生矿的破碎作业中,破碎机排矿口尺寸与在该作业中被解离出的金刚石粒度之比。它与矿石的物理机械性质有关,经过国外多年的试验,中等硬度矿石的解离系数在2~4 之间,最致密的坚硬矿石,解离系数接近1。要正确地确定金刚石的解离系数,需加工处理大量的矿石,因金刚石在金伯利岩中的含量非常低,所以必须根据加工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矿石所回收到的金刚石量才能够确定次生破碎率。如坦桑尼亚威廉姆逊金刚石公司,在建设生产用选矿厂之前先建了一个试验选矿厂,以进行可选性试验和确定该矿金刚石的解离系数,该厂每天可加工矿石上千吨。这项工作在国内尚未开展。一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不管金刚石质量,一律按国家定价收购,宝石和磨料均按每克拉680元计。这就意味着在保护金刚石晶体方面无任何要求,企业在无任何压力之下,就只顾提高回收率。把宝石变成碎钻,即或百分之百回收,又会有什么经济效益?二是那时我国经济实力还不够,没条件进行这么大规模的试验。现在情况已有了转变,而且这项工作是保护金刚石晶体的关键,应该列专题进行试验。国外经过多年的摸索,解离金刚石必须逐步实现。也就是采用多段破碎多段选别的流程,要及时回收解离出来的单体金刚石,避免进入下一段破碎,尽量减少金刚石被破碎的几率。要根据解离系数来确定选别作业中矿再破碎时的破碎比。在金刚石矿石破碎过程中采用的均为常规破碎设备。金刚石硬度大,是耐高压矿物,它的抗压强度比金伯利岩大100 多倍,但金刚石质脆不耐冲击,金刚石在动负荷下破碎所需能量约为静负荷的0.3~0.4倍。所以在金刚石原生矿选矿工艺中采用按挤压原理工作的破碎设备,如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和对辊破碎机。但不可采用按冲击原理工作的破碎设备,如锤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等。在解离细粒中矿时,一般采用按选择性磨矿(摩擦磨矿)条件操作的球磨机或棒磨机。因为破碎机要把矿石破碎到这么小的粒度是无能为力的。在七〇一矿,我们对中矿磨矿解离金刚石做了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这一磨矿作业采用低转数(临界转数的50% 以下)、低钢球充填率(一般为0.3左右)、高浓度(75%左右)在选择钢球直径配比时,要适当多加些小球,同时磨机还要采用光滑衬板,就可使磨机在“泻落”状态下工作,以磨剥为主,可实现保护金刚石晶体的目的。金刚石在磨矿作业中次生破碎率将会很低。为了简化多段破碎、多段选别的复杂流程,国内外均试图采用自磨机(无介质磨矿)。按工作原理自磨机对保护金刚石晶体是最佳设备,但通过多年的试验,实际并非想象的那样理想。首先产量比预计的低,在经济上不如多段破碎流程。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保护石棉纤维,我们曾在鞍山钢铁公司做了自磨机破碎石棉矿的试验。试验证明其产量低,在经济上无优势可言。自磨机的工作原理是靠矿石之间自身撞击磨剥而实现破碎的,其产量与矿石自身的比重有关,矿石相对密度越大,其产量也越大。自磨机用于相对密度大的金属矿如铁矿等,一般效果比较好,但用于相对密度轻1倍的金伯利岩、蛇纹岩等非金属矿,其产量就很低,显示不出自磨机的优越性。其次自磨机对入料粒度配比要求比较严格,不易控制,另外自磨工作过程还要产生难磨粒子,这部分难磨粒子越聚越多,使其产量直线下降,很难处理。1987年3月中国非金属矿工业总公司组织了自磨和多段破碎工艺流程试验结果现场评定会。会议决定保留多段破碎选矿工艺流程。虽然还做过液电破碎试验等,但都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鉴于上述情况,目前我们应在完善多段破碎多段选别流程上下功夫,首先要通过试验确定金刚石的解离系数,与此同时还要对现有破碎设备液压系统进行适当调节,使破碎机的压力既满足金伯利岩的破碎要求,又可实现对金刚石晶体的保护。在试验过程中要在作业前、后取样,测试金刚石的破碎率,而且要分清原生破碎与次生破碎。到目前为止仍是用显微镜对破碎面进行肉眼观察鉴定,受观察者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准确程度达不到百分之百。但尚未找到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的更科学的鉴定方法,这就给研究金刚石晶体保护问题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减少金刚石的破碎率,建材七〇一矿还加了手选皮带(原设计考虑在粗碎矿石运输皮带上进行手选),另在中矿解离作业球磨机前增加了一台PYD900型圆锥破碎机,将中矿破碎至12mm再进入球磨机。这样降低球磨机入料粒度可提高球磨机的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在采取上述三项措施前金刚石的破碎率见表1,采取三项措施后金刚石的破碎率见表2。表1 采取措施前金刚石的破碎率表2 采取措施后金刚石的破碎率从表2看,采取措施后金刚石的破碎率有了改善,但还不够。这证明保护金刚石晶体大有文章好做,今后最好在每采取一项措施时,在其前后分别测试金刚石的破碎率,另外,金刚石破碎率的统计应分原生破碎与次生破碎,以便于对问题的分析。金刚石的分选技术比较成熟,因为金刚石相对密度为3.5,比金伯利岩重,所以粗选采用重选,曾采用过淘洗盘、跳汰机和重介质分选锥,现在主要采用先进的重介质旋流器,将大量的废石分出,然后对粗精矿再进行精选回收:根据重砂中所含重矿物的成分选用磁选、电选,抛弃一部分其他矿物;利用金刚石的亲油性和在X光照射下发光的特性采用油选和X光分选回收;最终用手选将金刚石捡出。金刚石的分选方法基本定型,今后的任务就是要改进设备,提高设备的性能,实现自动化。综上所述,金刚石晶体的保护问题,主要应在选择性破碎和解离过程中解决。An Approach to Improvement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Primary Diamond Mineral in ChinaTian Jun(Suzhou Zhongcai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n-metallic Minerals Industry,Suzhou,Jiangsu,China)Abstract:The author of the article considered that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crystal of a diamond should be protected as full as possible to preserve the maxmum economical value of the diamond product.To this end,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at first a large-scale test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a mine of primary diamond mineral to determine the coefficient of liberation of diamond,and then to determine the feed size for processing,number of crushing stages of middlings and reduction ratio according to the coefficient of liberation.The appli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the beneficiation of diamond at present can completely ensure a high recovery ratio of diamond concentrate without damage of diamond crystals.So,the protection of diamond crystal sh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liberation process.To determine crushing ratio and select correspondent crushing equi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rrect coefficient of liber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tect the diamond crystal.In the selection of crushing equipment,it is necessary to take accou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amond that though it is hard but is easy to be crushed because of its brittle nature.Key words:diamond,protection of crystals,coefficient of liberation,primary crushing and secondary crushing.

239 评论(15)

小小mini罗

刘国仁作者简介:刘国仁,原财政部国企资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矿产储量评估师。2007年2月6日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07]26号)(以下简称《规定》),对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写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为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规定中的具体要求,现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的编写提出一些个人意见,供编写核实报告的撰稿人员参考。1 编写核实报告的目的意义《规定》对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适用范围作了明确规定,“凡因矿业权设置、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致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作出此规定,是由于国家作为矿产资源的所有者,必须掌握国家财富拥有的实际状况,特别是随着改革发展必须对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作出合理判断,进而为制定矿产资源规划,发展战略以及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从而亦使国家的矿产资源管理的行政职能和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为此,矿业权人有义务和有责任在财产权范围内所占有的矿产资源储量因产权变动而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向所有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编写好每一份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1.1 编写核实报告是国家管理的客观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为了管理矿产资源,掌握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变动情况,每五年需要编制一轮全国矿产储量表,延续最后一轮是1999年。最新一轮只见到黑龙江省的《2005年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储量表》。在原有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下,原地质矿产部地质资料局(馆)负责编制全国的每一轮的全国矿产储量表,各省、区、市地质矿产局资料处负责编制本省、区、市的每一轮矿产储量平衡表,并呈报全国地质资料馆。地矿系统和矿业工业部门(冶金、有色、煤炭、化工、建材非金属、放射性矿产等)的矿产地质勘查单位必须依照有关规定,有责任、有义务向所在省、区、市的地质资料处汇交每年的勘查成果,报送每一勘查项目的勘查地质报告;各工业部门的矿山每年必须提交矿山生产中所消耗、增加的矿产资源储量以及储量升级变动情况报告,为编制每一轮矿产储量平衡表提供依据。全国和各省、区、市所编制的储量平衡表就视为矿产资源管理者的法定职责,所发布的矿产储量数值具有相应的法定效率。为加强矿产资源管理,2003年已由国土资源部发布了第23号部长令,公布了《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或者工程建设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进行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登记,“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查明、占用、残留、压覆矿产资源储量的类型、数量、质量特征、产地以及其他相关情况进行登记的活动。”矿产资源统计“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矿产资源储量变化以及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统计的活动。”据此作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依据。在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之前,都必须编写矿产资源储量地质勘查报告或核实报告,并经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评审(审查)通过后予以登记统计。管理办法的实施,标志着矿产资源管理更为规范化、科学化,“经登记的矿产资源储量具有法定权益和效力,未经变更登记等法定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可擅自更改。”1.2 编写核实报告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传统的资源管理体制,对国有资源利用和保护缺乏有效的综合管理,否认资源的经济价值,没有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偿占用的基础上,国家所有权得不到维护,所有者权益在经济上得不到实现,严重地削弱了资源基础,破坏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在20世纪末经历了近20次的矿业秩序整顿,虽然取得成效,但仍未实现根本好转,国务院于2005年发出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令),并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同时,开展了以煤炭等重要矿种为重点的整合工作,2006年9月30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函[2006]102号),紧接着2006年12月31日又发出《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和通知》(国办发[2006]108号)。发出了对除煤炭资源以外的其他16种主要矿种的资源开发进行整合的信号,《通知》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结合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按照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收购、参股、兼并等方式,对矿山企业依法开采的矿产资源及矿山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逐步形成以大型矿业集团为主体,大中小型矿山协调发展的矿山开发新格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矿山开发合理布局,增强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深信,国家通过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全面整顿和规范,有利于从源头有效治理矿业秩序混乱的局面,实现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贯彻国务院三个重要通知、批复的精神,最突出的方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产权为纽带,以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为基础,为依法保护所有权、使用权及其他们的权益为着眼点,这就需要对矿业权人所占用的资源储量进行重新估算,为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提供依据,国函[2006]102号“批复”中指出:“本实施方案发布之日前无偿占有属于国家出资探明的煤炭探矿权和无偿取得的采矿权,均应进行清理,并在严格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剩余资源储量评估作价后,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另有,“本实施方案发布之日前经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批准已将探矿权、采矿权价款部分或全部转增国家资本金的,企业应当向国家补缴价款,也可以将已转增的国家资本金划归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持有”。这些规定表明,凡是在整顿、整合过程中,国家所有者权益必须在经济上实现,矿业权人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个体企业都应对剩余资源储量评估作价,向国家缴纳矿业权价款。由此,必须对矿业权所占用的矿产地、资源储量重新核实,重新估算资源储量,编制核实报告,经有资质的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审查后,向国家登记机关备案。1.3 编写核实报告是矿业权市场发育的内在要求自1996年3月修订后的《矿产资源法》及一系列配套办法、规章等发布实施,终结了我国矿产资源无偿使用的历史,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推动下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增长的形势下,矿业开发已由单一的国有企业发展到多种所有制参与的经济活动,矿业权市场已由培育阶段走向迅猛发展的阶段,矿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征表现得非常充分,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对矿业投资十分踊跃,国外跨国公司紧紧盯住国内的金矿、有色金属矿产,从投资风险勘探、收购矿权(包括在资本市场)、合资开发等;国内许多其他行业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以富有的资金实力也转向矿业投资;社会资本也纷纷将剩余资金投资矿业,如温州炒房族近两年仅在山西投入煤炭开采资金就接近一百亿元,个体经营者也看好当前矿产品价格一路飙升,有利可图,也不惧怕风险,投资一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国家实施矿产开发整合政策的形势下,通过收购、参股、兼并等方式,对矿山企业依法开采的矿产资源及矿山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特别是许多已上市的矿业股份公司,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大举展开对矿业企业的购并、收购、联合等经济活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实现矿山开发合理布局,优化矿山企业结构。所有这些矿业经济活动,都必须涉及原来占有矿产资源地的矿业权人的产权变动,转让、受让的交易活动将十分频繁,交易双方的利益格局重新调整,其最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要对矿业权范围内的资源储量变化重新估算,核实资源储量,编制资源储量核实报告。1.4 编写核实报告是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的必然要求2004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23号》发布了《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4年3月1日起实施。《办法》是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或者工程建设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矿产资源登记统计。”无论是登记或统计活动,都需要对矿产资源储量变化及开发利用情况,根据不同矿产勘查阶段,编制相应阶段的矿产勘查地质报告,按有关程序呈送有关机构评审(审查)。一旦出现资源储量变化(在产权发生变动时)就必须按照本《办法》提交相应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经过评审(审查)作为登记统计的依据。2 编写核实报告中“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固体矿产中,无论是煤炭矿产资源或者非煤矿产资源,因各种原因或因素(在《规定》中已列举),只要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就需要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资源储量,核实其资源储量,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根据矿区资源储量变化的实际情况,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都需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现就目前核实报告中出现的情况提出几点个人意见,供有关人员编写核实报告时参考。2.1 重视可行性研究的时效性国内的任何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使用财务价格,即以现行价格体系为基础的预测价格。对于价格变动因素,在进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和清偿能力分析时,原则上需作不同处理。进行财务盈利能力分析时,计算期内各年采用的预测价格,是在基年(或建设期初)物价总水平的基础上预测的,只考虑相对价格的变化,不考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因素;在进行清偿能力分析时,计算期内各年采用的预测价格,除考虑相对价格的变化外,还要考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因素,但一般也只考虑到建设期末。实际上,任何一个建设项目,在它的寿命期内,都有可能发生多种因素的变化,对矿床工业开发的预期经济效益,不仅受矿山经济寿命的制约,同时评价结论也将因矿床工业开发的技术工艺、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均衡关系、矿产品市场价格导致国家宏观调控、利率、汇率等因素的变化,都将影响可行性研究或矿床工业开发经济意义研究的结论,特别是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评价结论,与设计研究单位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期乃至投产初期,上述因素都将发生很大变化,所以原评价结论必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评价工作绝非一劳永逸,必须每隔一定时期进行重估,而非“曾做过可行性研究或经开采后经济意义不改变的矿区,就可不进行新的矿床开发的经济意义的研究”了。2.2 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分析研究对评价结论的影响程度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除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调控市场外,还必须通过汇率、利率和税率等经济手段实施宏观调控,以使市场健康发展。但是,为了防止经济过热、过快增长,还必须辅以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有效遏制经济过热势头的发展。近几年,为抑制钢铁、水泥、氧化铝、有色、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投资过快增长,通过行政措施更为严格地控制供地和贷款,对工业投资项目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控制新开工项目;上调针对各种高能耗产品的出口税,开征与环保相关的税项;取消利息税以缓解银行存款的流出;把基准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加大资金回笼力度;允许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等。但时至今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超出了合理界限,出现向上攀升的危险。2007年1~5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其中: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增长52.6%,煤炭开采选冶业增长13.5%,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3.3%,黑色金属采选、冶炼及延压加工增长4.6%(前些年是以年同比增长100%~120%的生产能力尚待释放),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延压加工增长40.7%。宏观经济分析研究专家表示,“如果不加以控制,2007年3、4季度可能会达到30%的增速,中国无疑将面对经济过热、过快的局面(诸建芳,2007年6月)。为此,国家拟将出台力度更大的政策调控措施。因此,在编写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时,在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中必须密切关注政策措施的出台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影响,否则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准确性、客观性将受到置疑。目前编写核实报告时应当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有关精神,掌握好政策核心内容,运用到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中去,使论证的结论符合实际,符合规范要求。在此列出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的文件名称,供查阅,对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具有指导意义。(1)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批复(国函[2006]102号);(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8);(3)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4)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和生产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财建[2006]215号)。上述等文件精神的贯彻执行,都将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产生影响。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例,首先是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要求“自实施方案(国[2006]102号)发布之日前企业无偿占有属于国家出资探明的煤炭探矿权和无偿取得的采矿权,均应进行清理,并在严格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剩余资源储量评审作价后,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本实施方案发布之日前经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批准已将探矿权、采矿权价款部分或全部转增国家资本金的,企业应当向国家补缴价款,也可以将已转增的国家资本金划归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持有。”就此一项,在核实报告中应当作出详细说明,因为这一政策措施将使企业经营中以无形(递耗)资产在一定生产经营期内逐年摊销,所发生的货币资产转移额都将在当年的生产成本中列支。此外,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在试点省份已经征收,它将煤炭开采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安全成本和煤矿转产成本等“外在成本”计入煤炭企业现行成本,促进社会成本企业化。这种政策性成本的推动,将有利于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适用煤种的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标准:动力煤,5~15元/吨,无烟煤10~20元/吨,焦煤15~20元/吨。征收额为征收标准乘以矿井核定规模调节系数再乘以原煤产量。对其他非煤矿产的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也同样应遵循煤炭实施方案的有关精神推进改革。2.3 区别可行性研究与核实报告中的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异同点可行性研究(评价)是对一个拟建设项目,按照给定的项目目标去权衡项目的经济得失并给出相应结论的一项分析与评价活动,包括项目决策阶段对其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境可行性和运行条件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论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对矿床技术经济评价而言,实际上就是对一特定矿床未来开发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预估,是在矿床开发前的必经程序,故具有预测性、不准确性、时效性。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的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研究,与可行性研究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核实报告中的某一个矿区或是已经开发,或一个矿区的某一矿段已开采消耗一定的矿产资源储量,通过核实,从已查明的矿产资源储量中扣减已消耗的资源储量,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剩余资源储量进行估算,并论证和评估矿床今后开发的经济意义,因此它具有可行性研究后评估的特征,主要有:(1)检验可行性研究的可行性。矿床已开发,生产运行一段时间后,总结开发中的设备、工艺、运行等情况,并使用实际生产中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市场情况对今后开发经济意义重新分析和评估,旨在总结经验,改进生产工艺,为未来生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和管理作出判断。(2)判别标准。利用现在生产经营的实际技术经济指标对可行性研究的结论进行分别对比,评价是否达到可研预估的技术、经济指标,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措施。(3)充分体现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实时性。可研的时间是在矿床开发前,可依据可研时总的经济运行的政策、价格、汇率、利率、税率,核实报告的开发经济意义研究往往在其后的数年乃至10年,经济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在研究中必须根据核实基准日国家经济运行的实际对经济意义的影响程度,恰当地、如实地将实际变化反映到研究中,充分体现出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实时性。3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中,除了按照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要求进行论述外,还需要研究以下基本内容。3.1 与可行性研究的比较分析与可行性研究比较分析主要包括矿床开发的建设规模与实际生产能力、生产技术工艺的设计指标与实际指标、财务指标的差异等的分析评价,并说明原因,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措施等。在实际操作中,均可引用可行性研究中①关于选冶设计的工艺技术指标,列表与实际生产所达到的工艺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差异的原因;②对生产技术、设备、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合理性、对选冶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作出说明;③重点放在项目财务的后评估。3.2 项目财务的后评估在项目财务后评估中的财务分析与分析内容与可行性研究基本相同,都要对项目的盈利性、清偿能力分析等方面进行评估,但是在经济意义研究中采用的数据不是简单的实际数据,应将项目实际数据中包含的物价指数扣除,以便与可行性研究中的各项评估指标在评估时点和计算范围上具有可比性。(1)项目盈利能力分析。矿床开采经济意义研究中,测算财务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目的是要将项目的实际财务结果与可行性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并且还要将项目的行业基准收益率和项目贷款利息进行分析,用以评估项目收益的好坏。在经济意义研究中的成本效益分析计算净现值和收益率要剔除物价上涨因素。(2)项目清偿能力。经济意义研究中的项目清偿能力分析主要用于分析和评估项目实际的财务清偿能力。这需要从项目(企业)的损益和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加以考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按企业的实际偿还能力来计算借款偿还期,其偿还的是计算项目长期借款本金的税后利润、折旧和摊销等数据。因此,经济意义的研究中可以根据矿床开发投产后的生产运营实际数据和未来的预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表1 财务效益对比表(3)经济意义研究中的财务评估指标对比。经济意义研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对于可行性研究和生产实际发生的财务评估指标的对比分析,这种分析可以使用表1形式进行。通过列表对比分析后,在经济意义研究报告中应当对矿床持续开发经营作出结论,是可行还是不可行,或者经济效益好或不好的结语。3.3 在经济意义研究中应重视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对矿山企业在矿床开发中对环境影响,随着对环境、安全生产的要求、准入门槛越来越严格的形势下,本着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当在报告中作出说明。此项内容虽然在地质报告中关于地质灾害、地质环境中已经详细论述,但一般应着重说明污染的控制、资源利用与保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特别要说明项目是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安全生产评价等,是否有有关部门下发的证书。对一份好的报告这应是完善、改进的地方。因为上述问题得不到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将一票否决,停产整顿或勒令下马关闭,矿床开发的经济意义等于零。3.4 概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本节中论述“关于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是针对可行性研究的后评估,要完成这种后评估工作实质是可研的延伸或拓展,一般应由有资质的单位或有资质的技术经济专家会同有关专业人员完成。从目前审查的大量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情况来看,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篇章基本由核实报告编写单位的地质工程技术人员完成,因此不可能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3版,2007)的要求来编写,因此只能进行简单、直观、非财务的概略研究,这样往往达不到《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对该章编写的要求,只能定性的,非专业性地描述,没有诸多财务数据来论证研究的结论的准确性或可行性,为此,提出编写概略研究的基本要求。(1)在达到地质技术基本要求和资源储量估算基本可靠的基础上,概述矿种在国民经济中的需求程度、建设开发方案及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采选工艺各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并对比分析评价;(2)沿引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财务评价指标表及其基本结论,对其时效性作出评价;(3)在矿山企业财务人员的协助下,提供近三年来经会计或审计事务所验资审计后并确认的损益及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计算并填入前述期《财务效益指标表》(表1),再通过分析对比,说明偏离原因及改进建议。3.5 对企业生产经营绩效进行评价,以确定企业可持续经营及其发展潜力所谓企业绩效评价,是指采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目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标准,通过定量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果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判。其定量分析的基础就是三张财务报表,在我们的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中,计算近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流动比等9项指标,并对照国资委发布的上一年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权衡企业的经营绩效,论证企业可持续经营及其发展潜力,确定矿床继续开发的经济意义。根据损益及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基础数据,计算表中所列的9个绩效指标,并填列《企业生产经营绩效指标表》(表2),并对表中数据分析,作出持续经营及其发展潜力的说明。表2 企业生产经营绩效指标表①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一般说来,流动资产在一年内能够变现,流动负债在一年内就需偿还。流动比率的理想值是2,它是一个常规检查值。如果一个企业的流动比率高于2,该企业短期偿还能力比较强;如果流动比例低于2,则该企业短期偿还能力就比较弱。(1)定性说明:①提取矿山环境恢复和土地复垦保证金;②征收煤炭(或其他矿种)可持续发展保证金;③建立煤炭转产发展基金;④矿产资源价款缴纳和;⑤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等政策性成本增长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影响,促进可行性评价成本真实化,外部成本内部化和社会成本真实化。(2)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结论意见,或可行或不可行,或经济效益好或不好等。

193 评论(11)

相关问答

  • 有色金属焊工证

    焊工资格证分为5个级别,初级焊工(5级),中级焊工(4级),高级焊工(3级),技师(2级),焊工高级技师(1级)。焊工证需要复审的证件是安监局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

    有饭无范儿 评论(7) 2025-07-24
  • 有色金属钛合金焊工证图片

    焊工证图片: 安监局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全国通用,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海晴whisper 评论(4) 2025-07-25
  • 有色金属焊工证图片

    报名条件: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报考1.18周岁以上,55周岁以下2. 身体健康,无癫痫、精神病、心脏病、突发性昏厥、色盲等妨碍电工作业的疾病及生理缺陷。3.具备此工

    zjxlhzyt虹 评论(3) 2025-07-24
  • 有色金属焊工项目证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规定:焊接操作技术考核常用钢材分类分级的规定:A类:低碳钢及普通低合金钢A类Ⅰ级:低碳钢(含碳量<0.25%)如:A3;20;ZG25等A类Ⅱ级

    挂在盒子上723 评论(6) 2025-07-24
  • 有色金属焊工证样本

    焊工证是安监局发的IC卡。如图: 发证单位及查询网站:  经培训考核合格,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相应操作证,在安监局官方网站查询,证书每三年复审一次,六年

    YeezyYeezy 评论(5) 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