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一刻0312
爱照相的猫酱
1、不同阶段选择公司的标准不同 早期平台非常非常重要。高盛我觉得是金融里最好的平台之一了。刚毕业去小券商风险大,碰不到好领导就遭了。 中后期是变现你的竞争力和平衡家庭身体的时候,平台重要性降低,薪酬和工作强度权重上升。 有些乎友认为本土券商一时风光不可持续,但此时公司持续性跟个人关系减小,除非你的竞争力不可外迁。gs某partner到哪不是项目满满,方正不行了任泽平换一家就好了。官二代通常也是做几年就跳。 2、同一公司不同岗位也会差别很大 天风等是要看部门和职位的,方差很大。通常来讲创收能力强的部门和个人收入远高于其他,换句话,你赚到的收入很大比例归你。 反对高票答案。以一个工作好几年的员工身份,已经离职。 第一,高盛工作五六年想在北京买三环小院,呵呵四合院的厕所差不多。除非你自己借钱投资炒股什么的,特别厉害。应届生还可以,工作四五年一点竞争力都没有。觉得自己收入特高,只怕是从来没有跟一些本土的券商接触过吧,天风证券东北证券,基本是吊打高盛。 第二,高盛,别说大陆,就是香港,很多业务也是下滑。只是特别会装比格。投行靠着几个关系大佬的deal,二级市场基本就是直线滑落。试问,中国金融发展这么快,有哪个风口高盛抓到了?进驻十多年了,是不是要在自身上找原因,别老怪中国不给你开放?所以,拍脑袋都能想到,你业务都做不好,员工奖金怎么不会被那些赚的流油的本土机构吊打? 第三,高票那位朋友,能跟马克聊半个小时能受益匪浅,改变你多少云云的,我真的不敢认同。我不知道他给你讲了什么,我接触的合伙人,无非是给你讲点怎么professional啊,打鸡血啊,怎么主动啊,怎么合作啊,听一两次可以,多了无益。没有一点大师级别的insights,更不懂中国。换句话说,这种花拳绣腿,基本就是被沈南鹏邱国鹭这些真正思想深刻的人吊打,跟我党改革设计的那位权威人士比,真的是繁星比皓月。这些那些千万薪水的合伙人,有些还不错的,但是混子可多了,你把他们理解成为国企高管就差不多到位了,对,就是国企高管的水平,或者还不如吧。 第四,外人可能会质疑,这么顶级投行,进去的都是精英,怎么可能水平那么不堪? 我的猜想是,第一 他是美国国企,看似团队合作,其实官僚化无比,裙带关系严重,好多有能力的人没有跪舔总部的佬,升不上合伙人。第二,内部流程极其繁琐,前台被牵扯了至少四成精力在杂事上,就算学习效率高但时间少啊。第三,大企业缩小了视野范围,螺丝钉格局小,还很有优越感而不自知。 第四,加班加多了,脑残了 第五,被一群裙带关系上位的傻xx老板乱指挥,还觉得受益匪浅,比如高票那位朋友。 当然,里面还是有很多厉害的人的,特别是美国市场。 所以,毕业生能进去一两年镀金还是不错的,然后赶紧跳槽,除非你愿意被中国主流金融市场边缘化并且心甘情愿的全身心跪舔从属老美那一套。高盛高层的斗争,跟纸牌屋那些浑水,没什么两样。或者不如吧,否则特朗普的高盛团队,怎么一点都搞不定白宫。
Q471468543
高盛的一把手被提名美国政府的财政部长,美国国务院的二把手再度加盟高盛,这两条白宫的人事变动新闻最近被世界各大媒体频频报道,人们都在咀嚼新闻背后的含义,而最让人浮想联翩的是有关“高盛帮”的传言,鲍尔森和佐利克的官场沉浮再次向世人掀开了美国政商互动的神秘一角。高盛集团很早就有向政界输送高级管理人才的传统。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的高盛集团董事长西德尼·温伯格就开创了向政府输送高官的先例。温伯格本人是从为合伙人擦鞋开始其职业生涯的,他以身作则从华尔街迈入白宫,先后为罗斯福总统和杜鲁门总统当过高级经济政策顾问。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又有多位高盛人踏入政途。1985年,时任高盛联合董事长的约翰·怀特黑德加入里根政府,官居副国务卿,时隔不久时任高盛副总裁的罗伯特·霍尔迈茨又踏入白宫,成为里根政府的助理国务卿;1992年,时任高盛联合董事长的罗伯特·鲁宾离开高盛,出任克林顿政府的首席经济顾问,两年后调任财政部长,以其卓越的表现被媒体称为“自汉密尔顿之后美国最成功的财政部长”,与格林斯潘并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繁荣的两大设计师”;1999年,时任高盛董事长的琼·科赞离职,成为新泽西州民主党参议员,2006年1月更以高票当选新泽西州州长;2002年12月,高盛前任联合董事长斯蒂芬·弗里德曼来到白宫,成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现任白宫外国情报咨询委员会主席;2003年12月,高盛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约翰·塞恩出任纽约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长;就在鲍尔森获提名前不久,前高盛公司欧洲分部主管乔舒亚·博尔滕刚刚荣升白宫办公厅主任。除此以外,高盛前合伙人肯尼思·普罗迪曾经担任美国政府下属的美国进出口银行总裁兼董事长,还有不少高盛“毕业生”走入国会山,成为举足轻重的国会议员。正因为高盛培养了数不胜数的政界要人,高盛才得了一个美称——美国政界经济高官的“黄埔军校”。独立思想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史蒂芬·赫斯日前在接受福克斯新闻台记者采访时就不无感慨地说,“在美国,我还不知道有哪个公司能向政府输送这么多高官”。2006年5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玫瑰园宣布,正式提名著名投资银行家、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鲍尔森接替斯诺出任美国下一任财政部部长。据悉美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将于7月11日开始对鲍尔森出任财长举行听证会。2006年6月19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突然宣布辞职,预计将于7月正式离开国务院。佐利克说自己将投身高盛集团,但没有透露具体职务。据此间媒体最新报道,佐利克将担任高盛集团副董事长兼高级国际顾问团主席,负责制定高盛的全球战略。高盛对佐利克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上世纪90年代初期,佐利克也曾在该公司担任高级国际顾问。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