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5

wangqixiaqi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第四国际经济师app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吉吉狼外婆小号

已采纳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 读背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问答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   3、学习课文一二段,争取背诵。   4、积累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幻灯片出示]【背景材料】   注释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二)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函(hán)陵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其他词语略]   读一读。   三:题解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四:讲解课文   (一) 讲解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3.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读一读,背一背   (二)讲解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读一读,背一背   五:文言小结   n词类活用 军,名词活用为动词n古今异义 贰 是n通假字 n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n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 (烛之武)辞曰 (烛之武)许之、n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n虚词 以、之、也、矣、六:小结本节课   七:作业   n1、复习本课所讲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句式。   n2、逐字翻译1、2段,写在课本空白处。   n3、背诵1、2段,预习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三四段。   2、背诵课文。   3、探讨烛之武的形象   一:复习旧课。   1. 译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检查背诵   二: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①何陋之有?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 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概括内容:   第3段,写烛之武“五论”退秦师。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①飞地难治论②亡郑陪邻论③舍郑有益论④过河拆桥论⑤晋国扩张论[出示幻灯片]   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三:串讲导读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2.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   ①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表疑问语气。)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⑤其何能胜?(那怎么能取胜呢?其,表反问语气。)   3.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概括内容: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四:烛之武形象探讨:[出示幻灯片]   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习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小结本节课   六:课后作业:翻译课文三四段,争取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2、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一:复习旧课   1.译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邦的国力雄厚了,你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晋国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边境,如果不侵损秦国,它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   2.检查背诵   二:归纳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出示幻灯片]   (一)归纳文章的结构   (一) 写作特点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分析略]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③叙事详略得当。[分析略]   三: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词类活用[幻灯片出示]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完成课后练习,一词多意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四:小结本节课   五: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第四国际经济师app

350 评论(11)

愛戀寶寶

评职称总结:一是政治思想上的总结汇报(这部分需要要,除了政治理论上的学习、提升外,还可以有个人对单位、对岗位、对职业的思想归属);二是专业技能上的提升与积累;三是个人情况的自我分析及今后方向的明确。懒写,可找。

83 评论(13)

Romy莎莎mei

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可以不用报考中级经济师,按国家文件规定,硕士毕业3年后认定中级经济师,认定就是不考不评,直接授予。如果在硕士前有助理经济师职称2年,那硕士毕业2年就认定中级经济师。这样你可以节省了考试时间去把工作做好,或考取其他的资格证书。 如果你执意想考,文件规定硕士毕业一年后可以考中级。

294 评论(9)

饕餮江江

工商管理硕士(MBA)是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学位,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兼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只是培养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偏向理论,不参与实践;MBA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并有三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可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招收在职人员;培养方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专业实践,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而其他研究生则侧重于理论学习、学术研究。MBA起初诞生于美国,经过百年的探索和努力,它培养了为数众多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神话和奇迹。MBA被誉为"天之骄子"和“管理人才”,成为企业界乃至社会敬重和羡慕的特殊人物,甚至在公众心目中被视为“商界英雄”。据统计,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等高层主管,绝大多数都是MBA。这一惊人的事实,是对MBA教育的成功业绩的最好说明。MBA意味着超群的能力、胆识、品德;代表着财富、地位、权力、荣誉;预示着希望、成功和辉煌。1966年,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开设为期两年的MBA课程,成为亚洲区第一所提供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的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出现,使得中国教育与世界接轨。我国有两种硕士学位,一种为学术硕士学位,一种为专业硕士学位。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学术硕士学位是中国特有的学位系统,在国外并不存在学术学位一说。专业硕士学位是世界高校统一的学位,也就是说国外只有一种硕士学位,不管是搞学术研究,还是搞实践的硕士,在国外都是授予MA学位,国外不存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之分。所以说中国两种硕士学位的存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引进MA,MFA,MBA等等学位制度,是为了与世界接轨。在国外攻读文学领域的硕士课程,最终都是授予MA学位;攻读艺术领域的硕士课程,都是授予MFA学位;攻读商学的硕士课程,都是授予MBA学位,这是世界高校统一的学位系统,国外不存在学术硕士学位一说的,也就是说在国内获得的工商专业的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到国外时,都被认证并翻译为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也就是MBA,但有些情况学术硕士学位在国外是不被承认的。整体来说,学术学位是中国国内制度体系,MBA学位是全球高校国际制度体系。

286 评论(8)

相关问答

  • 第五国际经济师app推荐

    一款好用的经济师考试APP,最主要还是看APP是否拥有高质量的题库,题目的准确性以及题型的丰富性。我之前用过 91破万卷 APP,你可以用用这款经济师刷题APP

    雨天啾啾酱 评论(7) 2025-09-02
  • 第四国际经济师考试

    高级经济师告诉你高级经济师会有较大难度,如果你工作需要,单位也可以聘高级经济师建议您考,这个的含金量还是很大的,对以后晋级、工资待遇都有影响的。凡申请参加高级经

    太阳的路 评论(7) 2025-09-01
  • 第四国际经济师app免费

    一、佛学硕士红尘俗世的专业千千万,竟都如此普通又无聊!哎~稍等!施主,我看你佛缘颇深,不如来牛津学习佛学,学完保你顿悟人生,境界飞升~这个看起来东方韵味十足的硕

    gracesea123 评论(4) 2025-09-02
  • 第四国际经济师考试app

    推荐中大网校经济师考试免费题库,在线模考,考后可以评分,看答案解析

    顺其自然0012 评论(9) 2025-09-01
  • 第四国际经济师题库

    推荐经济师服务中心公中号 有全套经济师题库,多刷题很容易过的

    黑糖miko 评论(5) 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