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20

大头的陈小晶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跨专业能考造价师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货小郡主

已采纳
可以的 有很多专业都可以报考 具体你上网查查 我18年已经考过

跨专业能考造价师

108 评论(12)

sunyang625

(1)不是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专业不能报考造价工程师。(2)可以读一个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专科以上成人学历。(3)如:函授/电大/夜大/自考/远程教育/电子注册等等。

318 评论(9)

PP的猪窝

可以考,在考试资格条件中有说明,复合造价专业或相近或相似专业,在造价工作岗位从事一定年限都可以报考。

231 评论(10)

sanyuan617

可以报考的,造价师考试对专业限制这块不是很严格,不是相关专业达到既定的工作年限要求即可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参加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1、具有工程造价专业大学专科(或高等职业教育)学历,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具有土木建筑、水利、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财经商贸大类大学专科(或高等职业教育)学历,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2、具有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评估(认证)的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门类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3、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门类硕士学位或者第二学士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4、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门类博士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1年。5、具有其他专业相应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1年。

262 评论(13)

1144177586丫头

目前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不限制专业,只要满足相应的工作年限要求即可报考。2020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报考条件如下:1.具有工程造价专业大学专科(或高等职业教育)学历,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具有土木建筑、水利、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财经商贸大类大学专科(或高等职业教育)学历,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2.具有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评估(认证)的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门类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3.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门类硕士学位或者第二学士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4.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门类博士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1年。5.具有其他专业相应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1年。

256 评论(9)

玉米大叉叉

当然可行啊,考造价员还是很容易的,但是做造价这个工作还需要足够的建筑知识,会识图会CAD,会各种算量软件如宏业,广联达,斯维尔等。还要会编制清单计价,会做招投标控制价等等。就目前行业发展来看,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很多;全国有4000多万人。。。7万多家建筑企业,普通造价员就业不怎么看好。当然你能熟悉这行,有足够的能力后,还是很吃香的,如果你能考起造价师就发达了。既然你喜欢建筑类,那么就看你能不能学好了能不能学精,加油吧!!你能行。

329 评论(12)

相关问答

  • 造价师能不能跨专业执业

    预算员上岗证随便弄,这只是相当于一个培训合格证,很简单的。造价师的话非本专业是可以考的,不过年限要比本专业等的久点,你可以参考下今年的造价师报考条件 。没有问题

    Dianayaoyao 评论(4) 2025-08-23
  • 跨专业能考造价师吗

    只要满足工作年限要求即可报考。工程造价师报考条件如下: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宪法、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一级造价工

    一个人淋着雨 评论(3) 2025-08-24
  • 跨专业能考造价师么

    造价工程师是通过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统一考试或者资格认定、资格互认,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并按照《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

    把你的锅盖盖好 评论(5) 2025-08-24
  • 造价师能不能跨专业报考

    可以报考的,造价师考试对专业限制这块不是很严格,不是相关专业达到既定的工作年限要求即可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具备下

    风晓晓你知晓 评论(4) 2025-08-23
  • 造价师跨专业能考吗

    布置工程类专业,可以报考造价师的2020一级造价师的报考要求如下:(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参加全科(四科)考试。1.具有工程造价专业大学专科(或高等职业

    巨匠智能家居 评论(4) 202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