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7

香喷喷的耗子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一级造价师2021年考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花大本事

已采纳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哪科最难哪科比较容易,对于新手该如何选报科目?想必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了。对于难易程度,众口有众口的说法,小编从网上收集整理了一些考友的吐槽,大家可以看看考友们的真实想法。但从网上的大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案例分析是公认的最难科目。来看看考过的人都是怎么说:1、每个人学历经历各不相同,所长所短也就不相同,你要根据自己情况确定薄弱科目,重点努力就是了;实务考试综合检验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情况,且题型较大,应多练习;四科考试全部闭卷,应该把重要公式全部背下来。2、对于外行来说,只有管理相对简单;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案例相对较难。3、对于不好好学的人,哪门都难,只要认真学习,都不难。4、现在刚开始看造价管理和计价,觉得计价难。坚持,大家一起。5、不好说,因人而异,案例和计量均比较难,案例计算量大,计量知识点多而杂,其实计价也不容易,都要花功夫去记忆和理解。6、对于不会的人来说都挺难得的7、造价师考试除了管理相对比较容易过以外,其他三门都不容易 。计量知识点散、涵盖范围广,较难记忆,要理解。计价题量大,计算时题目容易有陷阱 。案例题量大,同时包含管理和计价的内容。8、案例分析和计量都比较难,案例分析就是各种计算,就最后一道题与实际有点联系,其他都是理论性的计算,计量虽说都是选择题,但理论知识较多,易混,也不是很容易,最难的还是案例分析,其次是计量。

一级造价师2021年考题

109 评论(10)

karenchao1983

1、保证每天的学习时间目前最重要的是保证学习时间!一天至少保持在4小时以上,可以上午复习基础科目,下午和晚上用来复习专业科目。其中《造价管理》、《工程计价》为基础科目,《工程计量》、《案例分析》为专业科目。平时要上班,放假都休闲娱乐去了,哪有时间看书?小万想说也就4个小时,少看一会儿手机,减少应酬,这点时间还是可以挤出来的。2、夯实基础知识还没有开始备考的同学,具体备考建议如下:第一步:先快速浏览历年考题,找出考试规律。第二步:浏览完考题再学习《造价管理》、《工程计价》、《工程计量》中的重要章节(注意每个章节都要边看书边做各科历年考题),尤其是与案例分析有关的章节。事实证明,与案例分析有关的章节往往也是各科分数最多的章节。第三步:回头把各科的历年考题逐个作答,搞透。第四步:所有科目的非重点章节。3、制定学习计划计划目标不要定得太高,以免难以完成,影响信心,也不要定得太低。建议大家制定计划要符合自身条件,完成后有一些成就感为宜。比如每天设置各科复习任务,完成一项就打个勾。任务尽量具体细化,书看多少页,什么时间完成一套题目等。合理安排复习科目也很关键,可以将每天的复习分段,如上午复习管理或计价,下午复习计量,晚上看案例……但是,不要大段时间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或同一本书。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每隔几个小时换门课,换换脑子。也不适合天天都埋在学习中,要有一定的放松调节时间。张弛有度,适当给自己放松一下,才会让学习效率更高!只要方法正确,总会有突破瓶颈,柳暗花明的那一天。希望大家都能赢在起跑线,加油!

115 评论(13)

百合妖妖1990

一级造价工程师建议看书的顺序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计量》、《建设工程案例分析》。一级造价工程师有一定难度,但只要科学备考,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带着明确的目标前行,通过考试也是很简单的。一级造价工程师看书顺序建议1、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中造价管理是基础科目,是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的基础知识点,是一级造价师考试中最简单的科目,造价管理知识面广阔,信息量大,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造价管理的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有清晰的掌握,形成框架体系。2、建设工程工程计价工程计价一定要学好,如果这个学不好,后面的案例分析学起来就会很麻烦,学好工程计价也是学好案例分析的基础,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仔细推敲,要理解意思,避免产生歧义。3、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这个科目涉及到4个专业,大家一定提前决定好自己考哪个专业方向,因为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属于一级造价工程师的专业科目,所以可以和前面两个科目并驾齐驱一起复习。4、建设工程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一级造价师考试里面最难考的科目,案例这个科目必须是前边都学完了以后,再来看案例的课程,因为必须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以后才能去实际应用,所以在复习时也要先复习前三科,再复习案例分析。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技巧准备1、严格按照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大纲走。2、答题上采用循环往复法,熟悉的先答。对于选择题,在拿到题后,可从头至尾按先易后难的顺序作答,有不会的先放下,空下答题位置,往后做,一直答到最后,然后回过头来答不熟悉的,认真思考后再答,这样做可以确保会做的题目不失分或少失分。3、在平时的练习中,总结并掌握合适自己的答题方法。如:选择题可用排除法等;多项选择题,注意不同层次的选项不能同时选,选只选相同、相近的的。对于简单、问答题等可以从做过的试题中找线索,组织语言。

19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