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58

无敌幸运星1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宋宋代经济师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江苏友道木业

已采纳
经济状况日益改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宋时农具制作不但数量大、质量好,而且品种多。雕版印刷业的兴盛,纸张的需要量激增,促使民间造纸业迅速发展。宋代交通运输业也相当发达。采矿冶炼技术也有很大进步,则看指南针、朱砂兼备。一、宋朝和明朝的经济对比?所谓宋代经济发达是事实,但不会比明代更发达。宋代人口不如明代,内陆地区开发尤其是南方开发不如明代。都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人口和开发程度就决定了经济的发展程度。宋代在政府财政的整理以及金融方面的功夫,确实比明朝强一个档次。尤其是通过间接方式来调整经济活动的各种手段,结合专卖体制和政府来主导的大规模全国性物流的运行。在古代政权中,宋代的综合水平最高,这一点应该毫无疑问。论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规模,明代远超宋代。但论政府组织的全国性物流体系,宋代的管理水平比明代要高一些。明代是一个很伟大的封建王朝,有继承有发展。而且发展起来很不容易,等于重新走了一次从唐到宋的发展过程,又攀了个新高峰。

宋宋代经济师

343 评论(14)

百年帝国

北宋国土小于汉、唐,但人口则多于汉唐,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分布密度都高于汉唐,这是宋代农业生产远远超过汉唐的一个重要条件。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大批南迁,和南方农民共同辛勤劳动,使南宋的农业生产,较快地得到恢复和发展。宋时农具制作不但数量大、质量好,而且品种多。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宋真宗时推广到江南、两浙以及淮南诸路。南方各地普遍栽种茶树。川蜀、两广、两浙、福建是著名的甘蔗种植区。宋代的纺织纤维生产仍以丝和麻为主,而棉花的栽培区逐渐扩大,产量逐渐提高。 宋代采矿冶炼业的发展为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已大量开采石炭(煤)。宋代在军事和医药上都已利用石油。北宋时,两浙、川蜀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麻布产量比唐代增加很多。棉织品在全部纺织品中的比重有所上升。随着雕版印刷业的兴盛,纸张的需要量激增,促使民间造纸业迅速发展。宋代造纸技术比前代大有提高。宋代制瓷窑户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定州(今属河北)定窑、汝州(今河南临汝)汝窑、颍昌府阳翟(今河南禹州)的钧瓷、饶州(今江西波阳)景德镇窑各有特色 。 宋代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 ,大城市和小市镇兴旺发达,纸币出现并广泛使用,海外贸易盛况空前。宋代拥有一批人口在10万以上的大城市。开封是北宋最大的城市。大城市逐渐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工商与居民杂处。临安府、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鄂州(今湖北武汉武昌)、成都府城和泉州都是重要的商业城市。北宋货币以铜钱为主,铁钱为辅。纸币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宋与辽、西夏、金在某些交界地点设置榷场,进行官方许可的贸易。民间的走私贸易,不论在陆地和沿海,都相当兴盛。宋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贸易国。宋时有从广州和泉州通往越南、印尼乃至阿拉伯、东北非洲等地的海上交通线,还有从明州或杭州通往日本和高丽,由登州(今山东蓬莱)或密州板桥镇(今山东胶州)通往高丽的海上交通线。宋朝与印度支那半岛 、南洋群岛、阿拉伯半岛以至东北非洲等几十个国家都有贸易关系。北宋在主要港口广州、明州、杭州、泉州、密州、秀州(今浙江嘉兴)、温州、江阴军(今江苏江阴)等地相继设立市舶司,主管舶商进出手续,并征收舶税 。 两浙、江西、荆湖、陕西等地,都已成为造船业的中心。造船业的发达,促使远洋航行技术不断进步。 宋代交通运输业也相当发达 。内河运输以大江(长江)、汴河和运河为主动脉。宋代除广泛的海外贸易外,国内沿海运输业也有较大规模,两者都以民间运输为主。宋时的通信系统是遍布各地的驿站网,除官府文书外,还可邮寄私人信件。

231 评论(14)

yanrongsun

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153 评论(15)

艰难之旅

北宋确实很富有,看看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就知道了。以下摘录《东京梦华录》部分章节东京梦华录卷五:其正酒店户,见脚店三两次打酒,便敢借与二五百两银器。以至贫下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有连夜饮者,次日取之。诸妓馆只就店呼酒而已,银器供送,亦复如是。其阔略大量,天下无之也。以其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所谓花阵酒池,香山药海。别有幽坊小巷,燕馆歌楼,举之万数,不欲繁碎。( “二五百两银器”可以留在人家过夜,现在酒店有这么阔么?明朝时50两就可以买个中等宅子了。建议你看一看《东京梦华录》,看完才知道什么叫奢华。)说北宋最富一点不过分。但由于冗官冗兵等原因造成了国家财政困难。军队人数巨大。百姓一旦应募为兵,便被输入官府军籍。这些入了军籍的人们,行不得经商,居不得为农,生老病死皆不许脱籍为民,妻子儿女全部都要仰食于官府。于是,兵营里便到处都是老弱病残之兵。这种兵,一旦开战,如何上得了战场?于是,再大量招募精壮之兵。就这样,太祖开宝年间,禁、厢军部数为三十七万人;太宗至道年间增至六十六万;真宗天禧年间为九十一万;仁宗庆历年间为一百二十五万;到此时,神宗皇帝登基前不久,已经到达一百四十万有零。我们耳熟能详的梁山泊好汉——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所教练的八十万禁军,盖源出于此。帝国禁军属于中央正规军,其士兵每年的军饷军粮,通扯合计为每人五十缗钱。这里的缗,指的是一千钱,作为钱币的计量单位时,和贯的意思差不多。以当时的购买力折算,五十缗大约不到今天的一万元人民币,供养全家一年的花销,不算富裕。厢军则为地方部队,其士兵的军饷军粮还要再少一些,大约为三十到三十五缗,约合今日的六千元人民币左右。这些仅仅是平日养兵所需,还不包括战时的后勤保障、转运、赏赐、组织动员、损耗、管理等等。因此,到神宗皇帝登基时,每年军费开支约四千八百万缗,时人估计占全国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五。这个数字很有可能是保守的。  军队人数众多,并不一定与能打仗呈正相关的关系。相反,冗兵与以文制武的国家政策和军事制度相结合时,战斗力便根本无从谈起。于是,大宋帝国军队极少打胜仗的灰败纪录也就自不待言。积弱之说盖出于此。  而太祖时期设计的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与科举、恩荫、荐举等选官制度结合起来以后,则演变出了大批量的冗官。据说,当时有官有职而没有差遣的人,占到了官员总数的百分之七、八十以上。这也就是说,在帝国的所有官员中,有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属于冗官。为了安排这些已经有了官、职和每年继续涌进来的新官员,帝国绞尽脑汁地发明新差遣、新官位,于是就有了我们另一个很熟悉的形容词,叫做“叠床架屋”。这些叠、架起来的冗官们与帝国慷慨的高薪制度相结合,在催生出大宋帝国灿烂的经济文化之花时,也耗费了以千万计的俸禄。资料显示,神宗皇帝登基之前,两万五千名帝国正式在编的官员,和——我们找不到准确数字,据估计在二、三十万左右——的吏员,每年需要支出的俸禄,大约在一千二百万缗钱。  其中,以宰相和枢密使为例:他们的俸禄收入包括:正俸,相当于基本工资;添支,相当于资历或年资工资;职钱,相当于职务工资;衣赐,相当于服装补贴;茶酒厨料,相当于伙食补贴;饲刍,相当于交通补贴;薪炭,相当于取暖补贴;还有七十个人的随从衣粮,相当于安全保卫兼威风摆谱津贴。其总数大约为一万缗钱上下,差不多合一万亩土地的出息,大约相当于今日二百万元人民币左右。我们知道,拥有宰相官位的人可远远不止三、五个人。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节度使的待遇是最高的,大约比宰相还要高出三分之一左右,而拥有节度使待遇的人,比拥有宰相官位的人,又要多出许多。有一种说法认为,宋朝宰相的官方收入大约至少是明朝宰相——首辅的五倍以上。  正如黄仁宇先生所说,宋朝由于缺乏数目字管理,其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相当混乱。部分史家倾向于相信,北宋时期的国家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在六千三百万到六千八百万缗钱之间。上述官、兵两项,已经开支六千万缗;神宗皇帝时期的皇家开支大约为每年七百二十万缗;单单是这样几笔开支,已经导致入不敷出的财政赤字了。但是,还有必须花的几笔钱:祭祀天地祖先的费用是:景德年间六百万,皇祐年间一千二百万,几年前的治平年间,四年不到是一千三百万;最后还有两项令帝国君臣最不好意思的开支:每年必须“赏赐”给辽国五十万两匹银绢,必须“赏赐”给西夏二十七万五千两匹银绢,两项合计七十五万五千两匹银绢。这笔钱数目不算大,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多一点。不过,每当君臣为了钱不够花而心情灰恶时,这两笔钱所带来的耻辱感就格外强烈,不但令帝国臣民,更令皇帝本人颜面扫地,格外闹心。积贫之说,盖源出于此。

187 评论(15)

暗香微漾

经济状况很好,远远领先于当时世界上的其他地区。但在冷兵器时代,落后文明战胜先进文明是很正常的,就像汉武帝征服匈奴也是耗费了大部分的精力和国力,所以宋朝被蒙古所灭是冷兵器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北宋还向外出口药材、茶叶、棉花、犀角、象牙等,进口北珠、人参、毛皮、马匹等货物。从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都能看出宋朝的繁华。

244 评论(14)

qianmian1015

北宋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是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但由于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北宋与南宋的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危胁之中。 公元960年,后周都点检赵匡胤在出兵途中,发动了政变,迫使周恭帝退位,建立了宋王朝,史称"北宋",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陈桥兵变"。他便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 。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朝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于是自宋朝建国伊始,宋太祖赵匡胤便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斗争。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三地,又于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王朝,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在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曾把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直至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双方互不侵犯。自此,中国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宋、辽的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澶渊之盟"。 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为了使宋不再成为继五代十国后的又一个短命的王朝,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首先在军事方面,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使宋朝对军队有了完全的掌握权。另外,宋沿袭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官的职权,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朝历代。在科举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最终的考核。这样一来,北宋王朝的官僚阶级队伍得到了壮大,从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巩固了政权。后来,北宋经真宗、仁宗、英宗至神宗之时,由于外族的进攻及统治者的无能,使得社会千疮百孔。神宗为使社会有所发展,于公元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但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失败而告终。哲宗元佑年间,英宗皇后高氏彻底废除了新法,宋朝又恢复了原先的统治方式。至此,北宋开始走向衰亡。 由于北宋官吏的腐败,迫使人民纷纷起兵反抗。北宋前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就曾经对其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至北宋末年,又出现了方腊、宋江等人的起义。与此同时,北方的强国辽已经被女真族建立起来的金所消灭,金灭辽后,既而把矛头直指北宋的统治。公元1125年2月,金以宋朝破坏与其定下的共同对辽的协议为名,大举出兵侵宋,此时正是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军兵分两路南侵,东路大军由斡不离指挥,西路则由粘罕指挥,共同进攻太原。此时,宋朝的局面已经大乱,徽宗迫不得已将皇位让于太子赵恒,是为宋钦宗。寄希望于能改善局面,抗拒金兵,以扭转不利局势。此时,金兵已到达黄河岸边,直迫宋都开封,宋徽宗逃至金陵(今南京)。北宋军队在丞相李纲的指挥下,击退了金军,暂时制止了金国的南侵,但由于徽、钦二帝的无能,一心想和金国求和。他们先后答应割地赔款给金国,又罢免了李纲等忠臣,使得金兵更加肆无忌惮。公元1127年,金军又一次攻打开封,并掠去徽、钦二帝及大量财物。至此,北宋王朝宣告灭亡。 北宋年间,虽然战乱连连,但由于其统一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使得有一些地区相对安宁一些,故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版印刷术,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此外,由于战争的需要,在宋朝时火药被首次应用于军事。西方各国的现代战争武器正是由于北宋年间经由西亚各国传播的火药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科学,宋在文学艺术方面,更是名人辈出。宋朝的科举制度使文人得到了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其中,较著名的文人有王安石、范仲淹、司马光等人,而宋朝的词作品也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它与唐诗并成为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瑰宝。在绘画、书法艺术上,当首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通过描绘汴京的风物,使近六百人跃然纸上,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佳作。

152 评论(9)

相关问答

  • 宋宋代经济师题库

    ( 1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南方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②唐末五代以来,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③

    猫猫猫啊哩 评论(2) 2025-08-24
  • 宋宋代经济师备考

    宋朝的经济应该说是历代皇朝的巅峰,其后的明清基本上是经济倒退了而已宋朝的经济发达主要是商品经济,而其中的国有经济自然是要优于市场经济的。体现的方面一,纸币的首次

    xuzhenying 评论(5) 2025-08-24
  • 宋宋代经济师考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kiko小毒 评论(5) 2025-08-24
  • 宋宋代经济师中级建筑

    可能很多人认为经济师和建筑师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其实不是这样的,中级经济师在建筑行业就有很大的作用,比如评职称、申请职业补贴、落户加分等等,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吧

    超级无敌暴暴 评论(2) 2025-08-24
  • 宋宋代经济师中级

    中级经济师学习个人推荐高顿的吧,因为当初考中级就是选择的高顿所以比较了解。我选择的是网课,其实说白了也像是面授课,因为可以全程直播授课,有什么问题依然可以提问,

    angeldevil82 评论(3)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