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30

军大大大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教室资格证岗前培训笔记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宇过天晴……

已采纳

1、根据备考教材进行笔记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材是考生备考的重要资料,也是考试主要考察的知识点。因此考生在备考中,应该根据教师资格证的教材整理重要知识点和考点。2、将疑点、难点着重分开笔记。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科目有很多,考生在备考中难免会遇到考试难点和疑点,对于这些问题,应该重点笔记,并且向专业教师询问,对掌握考点难点和重点有很大帮助。3、笔记整理时应该注重层次区分。备考教师资格证的考生在做笔记时,应该注重层次区分,也可以按难点和考点进行记录,有层次、有易重点的记忆,对复习中提升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总而言之,备考教师资格证应该注重笔记整理,在整理时除了依据教材外,还要考虑考纲要求以及培训教师的重难点解析。

教室资格证岗前培训笔记

306 评论(15)

宝妈妈爱吃醋

在确定了自己想报考的学段和学科后,了解大致的考试内容,就要开始准备复习的事情了,我就拿小学教师资格为例来说一下复习方法,其实不论是幼儿、小学、还是中学阶段的教师资格证,复习主要都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1. 梳理主观题

学会梳理主观题知识点,在学习当中与自己交流,总结完就会发现还有很多东西自己都没有想起来。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梳理这些问题,能够发现自己很多的薄弱环节。

2.梳理知识框架

由于需要复习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们就需要理清自己的思路,根据自己的学习薄弱项进行划分一个导构图,这样子就会让我们的复习知识变得非常清晰,结构分明。

3. 查漏补缺

错题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大家每周至少进行1-2次的错题总结,然后对错题所在章节知识点进行梳理。大家可以在上学吧教师资格证题库上面选择10-20道题进行密集训练,看看自己的正确率。

4.理顺做题思路

在练习主观题,如材料分析题和作文时,一定要先想清楚再写,写的时候就会一气呵成。(避免考试的时候涂涂改改哦)

5.提前做好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建议大家在临近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前两周用来梳理所学知识,强化记忆主观题目;

(2)第三周重点学习高频考点,结合题目练习再次加深记忆;

(3)第四周查漏补缺,至少做两套模拟题目提升题感。

考前记得调整好心态,注意饮食,提前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87 评论(9)

善良哒小虾米

你好,首先是看你是报小学还是中学的如果报小学的笔试是考2科的,如果考中学的话,笔试是考3科的

169 评论(15)

可可奈美

第一阶段打基础、找考点(3周) 生可根据自己所报考的学段和科目,将这3周时间分配到各门考试科目里,如果科目的章节过多可以适当地多分配一些时间。以报考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为例,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生在第1周可以主要复习综合素质,第2-3周主要复习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对于考试的重点,比如教育理论基础,考生可以分配多点比如一周的时间去全面系统的复习。在基础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了解具体知识内容,还要区分各章节各知识点的重要度层次。例如,在所有章节中,哪些章节的知识点是最重要的或者最难的,哪些章节的知识点是次要的,哪些章节的知识点是只需要了解的。然后根据整理出来的结果,构建针对教师资格考试的每一章节和每一科目的整体框架和知识点,为下一轮的复习做好准备。区分知识点是否重要,要根据是否是常考点来划分。第二阶段强化提高期(4周) 有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准备和理论基础,这一阶段可以进行“题---知识点---题”的交叉综合强化练习。通过做练习题或模拟题来达到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巩固,以免出现背得出知识点却不会做题的现象;另外一定要对知识点彻底理解,这样下次遇到相似的题目是就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局面。在做题的同时,大家可以对第一阶段总结出的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使脑海中的知识网络更加晚上。而且,大家要从题目中总结出做题的技巧,特别是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阶段冲刺-等待期(1周) 这一阶段的任务首先是巩固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成果,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回顾一下以前的知识点,在回顾的同时要明确哪些常考,以什么形式考,哪些是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等等,在前两个阶段的努力复习上,这些都要做到胸有成竹。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话,每天可以定时做一套模拟题,如果有真题更好。练为战,保持自己的做题状态,才能在考场上发挥自如。这一阶段,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354 评论(8)

以哩哇啦

因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内容较多、方面较广,所以在考试前选择正确的复习方法很重要,正确的复习方法绝对会让你的复习事半功倍。常见实用的复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审明题意,弄清答题方向

审题对于回答各类试题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正式答题前,要仔细地逐字逐句地搞清题目的含义,尤其是对那些意思相近的词或字的不同含义,要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弄清题意后,确定答题方向,再认真按要求作答。

2、答题要规范、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对主观题型,切忌动笔就写,信口开河

答题前理出思路,拟定一个结论性的要点,然后才动笔作答,避免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得不到分数却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答题时,注意规范和条理,答案要准确、简洁、明了,并注意逻辑顺序。

3、复习计划

有必要制定一个适宜的复习计划,严格规定每天的作息时间,集中精力,认真学习,攻克所有难点,背熟重点笔记,牢记老师在课堂上教给大家的标准解题格式、标准解题内容和标准解题方法。

4、化总复习

临考前几周,根据复习计划,对照考试大纲和笔记,将老师上课的内容和复习过的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中再回忆一遍。对记忆模糊的知识点,重新记忆;对以前没有发现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巩固;对新发现的难点、疑点尽可能攻克,但由于离考试时间很近,不要钻进牛角尖儿出不来,费时太多,贻误 “ 战机” 。

5、易后难,尽量少留空白

本着先易后难的顺序,保证时间的合理分配。容易的题目先把分数拿到手,做完整个试卷后再回头将难题攻克,不轻易放弃是拿高分的关键,能解几步就写几步,争取分步得分。

6、认真检查,确保无误

认真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字母、符号是否准确无误;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整个试卷是否有会做而忘了做的漏题。

138 评论(12)

xiaoze2000

我是不太喜欢在书上乱画,我自己买了一个笔记本,先简单了解下了考试范围,在第一页画出课程的概况及重点。然后就像写书一样有规律的记笔记。

35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