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0

孤山幽灵
首页 > 英语培训 > 古英语文学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喵星队长

已采纳

早期英国诗歌早期的英国文学分为两部分:1066年以前的古英语文学和1066年至1500年。古英语诗歌现存的古英语文学时期的诗歌,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仅仅是该时期诗歌的一小部分。

古英语文学

183 评论(14)

纳殇誰鯟

英国文学史各个时期特点和代表简述如下: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文学有称为古英语文学。在文学艺术上流行模仿法国的韵文体骑士传奇,其中最著名的也是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高文骑士与绿衣骑士。这篇文章主要赞颂了骑士的勇敢,诚实,礼貌和荣誉感。作者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生动的刻画了每个角色形象,细节真实。

除了骑士传奇外,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也是这个时期的一大文学特点。我们学过的贝奥武甫就是那个时期最古老,最长的一部比较完整的文学作品。它反映了武士们对忠诚和勇敢的追求,忠于国王也就是忠于集体。

14世纪后半段时,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文学逐渐到达顶峰,出现了口头韵体诗。我们称这个时期的文学为中世纪文学。当时的人们喜欢探讨人间善恶,讽刺社会丑陋的行为。因此诗人乔叟写下了坎特伯雷故事集。

我们可以看出中世纪英语文学的特点为:以诗歌为体裁,富有音乐性,韵律丰富;主题视角多元,围绕宗教(多讽刺宗教的腐败堕落),骑士精神,世俗生活展开。

后来英国开始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最突出的就是诗歌和戏剧。我们曾经背过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最具有代表性。他的诗结构非常严谨,他将十四行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三个四行,第二部分为两行,美航十个音节,韵脚为abab,cdcd,efef,gg。

17世纪的英国文学是文艺复兴的延续和发展,我们称这个时期为传统和理性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文学大多模仿古希腊罗马和当时法国的著作,追求理性,艺术形式的完美。人文主义是当时的文学主流,它在思想上反对神权,封建制度,宣扬人性,赞美现世生活。著名人物代表玛丽我司通克拉夫特就是当时的你才行政论家,作家和思想家。她提出的女性并非天生低贱于男性,只有当她们取法足够的教育是才会显露出这一点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

随着资本主义稳定发展,浪漫主义文学开始崛起。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多表达内心情感,反映普通生活。华兹华斯的诗是这个时期文学的顶峰之作。他认为诗必须含有强烈的情感,用平常而真实的语言写成。

接下来的维多利亚时期,散文诗逐渐退出文学界,小说紧接着成为了这个时期最受欢迎的文学类型。弗兰肯斯坦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一部小说小说不仅刻画了人类与科技进步只见存在的冲突,也揭示了人类无所顾忌,自我奋斗的丑陋行为和对社会构成的巨大危害。

最后,在现代主义时期文学中,各种文学作品和流派纷纷涌入。有现实主义的,荒诞派的,还有意识流。我们最熟悉的剧作就是哈利波特。作者罗琳采用了多重写作手法是的故事更加的扑朔迷离,吸引读者的兴趣。在第一部中,作者就塑造了很多令人反感的角色,展现了哈利与斯内普的冲突。但是直到故事的最后才表达出斯内普对哈利的保护和爱。这样的反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86 评论(13)

A可儿她姑

古英语文学英格兰岛的早期居民凯尔特人和其他部族,没有留下书面文学作品。 16﹑17世纪之交﹐英国国内政治经济的矛盾加深﹐人心动荡﹐反映于文学的﹐除了上述诗剧的衰败﹐还有在散文作品中围绕政治与宗教问题的论争文章的急剧增多﹐在诗歌中出现了以多恩为代表的玄学派诗和一些称为骑士派的贵族青年所写的爱情诗﹐前者用新奇的形像和节奏写怀疑与信念交替的复杂心情﹐显示出当时科学大进展冲击传统文化的影响﹔後者则表达了一种末世情调。王政复辟以後﹐文学风气为之一变﹐盛行嘲笑清教徒的讽刺诗﹐法国式的“英雄悲剧”和反映浮华﹑轻佻的贵族生活的“风尚喜剧”。这类喜剧中也有意存讽刺的﹐如康格里夫的《如此世道》(1700)。这时文坛上的领袖人物是德莱顿﹐他有多方面的才能﹐主要成就在政治讽刺诗和文论。也有作家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如来自下层人民的班扬﹐他的《天路历程》(1678)用朴素而生动的文字和寓言的形式叙述了虔诚教徒在一个充满罪恶的世界里的经历﹐对居住在“名利场”的上层人物作了严峻的谴责。这里有清教主义的回响﹐而作品的卓越的叙事能力又使它成为近代小说的前驱。 还有两类散文作品﹐带来了新气象。一类是科学文章。1660年成立的皇家学会要求会员用“工匠﹑乡下人﹑商人的语言”﹐尽力把一切事物表达得“象数学那样朴实无华”。另一类是哲学著作﹐先有霍布斯﹐後有洛克﹐都用清楚﹑有力的文字发表了他们的经验主义哲学和政治思想﹐特别是洛克的影响深远的社会契约论成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求实的文风和民主思想都是资产阶级所欢迎的﹔国王虽复位﹐实权还在他们手里。1688年﹐他们把另一个不得人心的国王赶下了台﹐从此政权被商人和地主的联盟所牢牢掌握﹐文学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8世纪前半叶﹐英国社会安定﹐文学上崇尚新古典主义﹐其代表者是诗人蒲柏。他运用英雄偶句体极为纯熟﹐擅长写讽刺诗﹐但以发泄私怨居多。表现出启蒙主义精神的主要是散文作家﹐他们推进了散文艺术﹐还开拓了两个文学新领域﹐即期刊随笔和现实主义小说。 然而散文之势虽盛﹐诗歌并未沉寂﹐不仅有世纪初的蒲柏和汤姆逊在创作﹐就是一些散文名家﹐如斯威夫特﹑约翰逊和哥尔德斯密斯﹐也善于写诗。等到世纪後半叶﹐感伤主义抬头﹐诗歌也复振﹐出现了扬格的《夜思》(1742~1745)和格雷的《墓园挽歌》(1750)等佳作﹐反映了英国许多人在产业革命加紧进行中所感到的痛苦和彷徨。珀西编的《英诗辑古》(1765)引起了对古民歌的爱好﹐于是仿作者有之﹐伪造者有之﹐形成一种对中世纪神往的风气。这时从经济不甚发达的苏格兰传来了农民诗人彭斯的声音﹐他既是旧民歌的整理者﹐又是新诗篇的创造者﹐而吟唱的内容则是爱情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想。后者正是法国启蒙思想的结晶﹐在80年代之末导致了法国大革命。对这次革命的迎或拒﹐同情或反对﹐使英国散文作家发生了严重的分裂﹐但大多数诗人却在革命初起的“黎明”时刻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在这样的气氛中产生了浪漫主义诗歌。

26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