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小泡饭
有些英文发音在韩语中不存在,如果对此采用韩文标注的方式,就经常出现发错音的情况。最具代表性的就是“th”的发音,据我所知,韩国把它读成“斯”,something和thank you之类的韩国式读音让英语国家的人很难听懂。总在“bank”之类的词语结尾子音上粘一个母音。原因是,韩语要子音和母音结合才能读出来。但是,英语 则不同。读“bank”时如果强调“K(克)”的读音,外国人就很难听懂了。韩语中没有“f(夫)”的读音,有意思的是,韩国人说英语时,往往生搬硬套地把“f(夫)”读成“p(扑)”。如果混淆使用“f(夫)”“p(扑)”发音,外国人就会把韩国人说的英语弄混。舌头肌肉也是原因之一。肌肉形状是通过训练形成。因此,掌握正确发音的时期就是肌肉形状还未形成的幼年时期。如果幼年时期学不到正确发音,长大后就很难改正。韩国人很注重语法,而不去学实用英语。欧洲人英语较好,因为他们经常去各国旅行,在实际生活中学英语。有些韩国人只在本国人之间讲英语,他们常常会误以为这种“韩式英语”就是英语。如果只在本国人之间讲韩式英语的话,彼此当然都会听懂,但却很难与外国人沟通。长期在韩国教英语的英语补习班外籍老师习惯于韩式英语后,与本国朋友打电话时也会出现辞不达意的情况。韩国人都在说“Hand phone”(意指手机),没有人使用正确的单词“Cell phone”或“Mobile phone”。还有“Office tel”(指写字楼)、“Back number”(指球衣号码)、“Back mirror”(指汽车后视镜)等等,这些单词外国人根本听不懂。韩国人把售后服务叫做“After service”,但我们使用的是“warranty”。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韩式英语似乎是按照词典直译或不理解英语单词形成过程的产物。韩式英语泛滥的话,就会大量制造出只有韩国人之间才能理解的“韩国式英语”。韩国人经常使用的英语单词中有“skinship”(在韩国被解释为“身体接触”)。同加拿大的朋友通话时,不经意间我也说出 “skinship”。可加拿大的朋友没有理解其意。事实上,韩国人使用的单词“skinship”,在英语中是不存在的。在英语中则通常用于“握手”或 “抚摸肩膀”等具体的行动上。韩国人讲英语时,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要提高口语能力,就不应该害怕失误。谁都明白不可能一开始就能说得那么流利。不要一味地督促说,“学英语、学语法”,而应当创造使用英语的环境。
小喵酱碎碎念
韩语以前的名词,其实很多是汉字词,就是说来源于古汉语,并且和汉语的发音很像,比如,幸福发hengpu 空港发 konghang 中国发 chongkuk,日本发 ilpun 这部分的汉字词主要原因很显然,韩国在古时候是中国的附属国,联系比较多,不足的词汇就靠汉语来补足,但是也有很多所谓汉字词其实是从日本转过来的,但是发音还是和汉字很像比如:免费读成muliu,就是日语的”无料“ 前辈,读成sanpai 就是日语的”先辈“ 后来南北韩分裂,韩国跟随美国发展了之后 英语的外来语就越来越多了。
很多的原先的汉字词都被英语词代替了,比如,洗澡不叫原先的”沐浴“ 改叫英语的shower了。饮品店不叫原先的”茶坊" 改叫英语的cafe了,当然也有很多新的东西是后来才有的词汇,这些东西来自欧美比如麦克风 CD之类,大家都直接用英语来发音了。
必须匿名
除了舶来惯用词,韩国人觉得韩语表音字母可以标记任何语言,包括任何英语单词,所以对于很多表达,尤其是新生事物,都直接音译。包括薯片上的“洋葱味”,虽然韩语里本身也有洋葱这个词。“租房”用固有词,但“租车”又音译lent。“蓝领”也不使用固有的“蓝色”而采取音译。等等等等。(因为韩文本身没有意义,韩国人只是知道不同物体的不同发音,所以也许在他们看来不是在“音译”,而是在使用英语?可是他们明明就把F发音成P,把R发音成L,V发音成B。)某个韩国节目上,嘉宾起初对一个单词没反应出来是什么意思,后来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英语啊……”另外,最近翻一本介绍中国文化的韩语书,中文“80后”也不意译,包括书上其他音译英语,本科水平的韩国人也表示因为是外文所以看不懂。
有的时候韩语某些音节倒是和英语大体一致,可以看懂,等于是直接使用英文。像中国人在汉语中也使用英语wifi,get啊什么的,但我们不会把它们像韩国人那样写成写成外发一,给特。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