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8

longjuping
首页 > 英语培训 > 心理学教授英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菜虫娃娃

已采纳

心理学名人素黑 香港著名心理治疗师、作家,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硕士,注册临床催眠治疗师,心灵启迪者,新浪网及杨澜(天下女人)同志特邀情感治疗专家主持。客人及读者来自世界各地,已出版多本著作。 个人网站: 心疗网: 廖世承 生辰:(1892—1970) 介绍:字茂如,上海市嘉定县人。1909年入南洋公学,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15年毕业后赴美入勃朗大学,专攻教育学、心理学,获硕士、博士学位。留美时曾得曼宁优奖生(James Manning Scholarship)荣誉,被举为全国科学会名誉委员,并得Sigma Xi Keg荣誉。1919年归国,被聘为南京高师(东南大学)教育科教授,主讲教育心理学等课。他曾加入科学社、新教育改进社、测验学会、教育学会等学术团体。主要著作有《智力测验法》(1921)、《教育心理大意》(1922)、《教育心理学》(1924)、《中等教育》(1924)、《东大附中道尔顿实验报告》(1925)、《教育测验与统计》(1932)等。他与陈鹤琴开拓中国现代心理测验与教育测验,在团体测验编制上,贡献较大。他编制了《廖世承道德意志测验》(1922)、《廖世承团体智力测验》(1923)、《廖世承图形测验》(1923)、《廖世承中学国语常识测验》(1923)等等。1925年出版专著《测验概要》。 朱智贤 生辰:(1908~1991) 介绍:江苏赣榆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等。朱智贤专长儿童心理学,他几十年来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儿童心理学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尤其探讨儿童心理发展中关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年龄特点与个别特点的关系等问题。朱智贤的主要论著:《儿童心理学》(1962、1979)(该书受到国内外重视,认为是中国第一部贯彻马列主义观点、吸收国外科学成就、体现中国当前学术水平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1982)、《儿童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1982)、《思维发展心理学》(1986)、《心理学大词典》(主编,1990)等书。 周先庚 生辰:(1903~1996) 介绍:安徽省全椒县人,中国实验心理学家。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理工科,1924年毕业。1925~1930年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周先庚主要的研究工作为汉字心理的实验,成果连续在美国实验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他热衷于阅读心理实验仪器的设计与改良,曾发明四门速示机并写出论文在第九届国际心理学会议上宣读。他还撰文分析汉字的完形结构,提出汉字分析三要素,即位置、方向及时间连续,为实验工作提供基础。 1935年开始与陈立合作,进行中国最早的工业心理调查实验研究,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工作被迫中断。抗战前夕他曾受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委托,在河北省定县主持年龄与学习能力关系的研究,得出一条7至70岁受试者的识字能力曲线,当时心理学界称它为周先庚曲线。周先庚在1980~1985年间,先后与他人合作翻译出版了《心理学纲要》《社会心理学》等专著 张耀翔 生辰:(1893~1964) 介绍:湖北省汉口人。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成立时首任会长。192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本心理学杂志 ——《心理》,并担任主编。1920年留美归国后,曾任北京高师、沪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毕生从事心理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心理学科普工作。张耀翔重视科学实验,在北京高师建立了实验室。他在1940年提出了九条著名的关于中国心理科学的发展途径建议(《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略》),其精辟的见解,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张耀翔的著作涉及领域较广,主要论著有:普通心理学方面的专著《感觉心理》、《情绪心理》(1947)、《心理学讲话》(1945)、《儿童之语言与思想》(1948)等;教育心理方面的论文《成人学习心理的研究》(1931)、《根据交替反应原理讨论破除习惯的方法》(1940)等;心理学史方面的论文《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略》(1940)、《巴甫洛夫的治学精神》(195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述评》(1959年)等。 萧孝嵘 生辰:(1897~1963) 介绍:1919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1926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心理学,1927年6月获硕士学位。后赴德国留学,在柏林大学系统的研究格式塔心理学。1928年8月再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继续研究,1930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随即赴英、法、德等国心理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的心理学调查研究工作。在美国留学期间曾任研究助理和儿童福利研究所研究员,在美国心理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并荣获美国“科学荣誉学会”“心理学荣誉学会”金钥匙。1931年回国,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心理系主任、心理研究所长等职,先后历十余年。1949年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教育系主任。1952年解放后院系调整后,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曾发表论文约四十余篇,专著十余种。肖孝嵘曾任中国心理学会、中国测验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教育学会等理事、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1933年,肖孝嵘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一书出版,他是首先把格式塔心理学介绍给国内的,“格式塔”一词,由他首先译出,现已在国内通用。肖孝嵘毕生从事心理科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涉及范围广泛。在中央大学任职期间,先后讲授十余门心理学课程,培养了大批中国心理科学工作者,这些人已成为当前我国心理学界的骨干力量。结合教学,他所进行的心理学研究,着重心理学的应用,他对我国心理科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肖孝嵘除教学外,积极致力于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先后讲授了实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应用心理课程。并做过速度与准确性训练中的关系的实验,订正数种拣选学徒的方法,编造几项军队智慧测验等。20世纪30年代中期,肖孝嵘转向各种心理测验的研究。1934年着手修订“墨跋智力量表”,期间,他还修订了古氏(Goodenough)画人测验、普雷塞(Pressey)XO测验、勒氏(Laird)品质评定和马士道(Marston)人格评定等量表。肖孝嵘的主要论著:《格式塔心理学原理》(1933)、《实验儿童心理学》(1933)、 变态心理学》(1934)、《儿童心理学及其应用》(1935)、《普通应用心理学》(1936)、《儿童心理学》(1936)、《心理问题》、《肖荣嵘修订墨跋量表》(1937)和《教育心理学》(1940)等书。

心理学教授英文

280 评论(11)

小吕娃子

谢利·泰勒,美国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泰勒博士从康涅狄格学院获得她的心理学学士学位,从耶鲁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她在哈佛大学执教到1979年,然后加入UCLA。她因为她的工作获得多次奖励,包括社会心理学杰出科学贡献Donald Campbell奖,健康心理学突出科学贡献奖,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家奖,以及美国心理协会William.James Fellow奖。她是许多杂志的编委会成员。

148 评论(8)

年少无知23

弗洛伊德,网上一查就有了。

131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