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不是四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学分:3总学时:54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内容简介:本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货币、信用、银行各自运行规律及三者间内在联系以及政府如何运用之以影响经济的一门学科。是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适用专业及层次:经济类专业本科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曹龙祺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参考书目:(1)黄达主编:《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姚长辉主编:《货币银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课程名称:金融市场学英文名称:Financial market学分:3总学时:54先修课程:《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高等数学》等内容简介:现代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经济的核心,它在金融经济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金融市场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现代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金融市场的各种运行机制、金融资产的定价方法、主要金融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各主体的行为,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为日后进一步深造或从事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力图使学生全面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金融市场运行的原理和规律,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专业本科二年级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张亦春主编(著):《金融市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书目:(1)谢百三主编:《金融市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出版社(2)夏德仁、王振山主编:《金融市场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课程名称: 国际金融学 (双 语)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economics学分: 3总学时:54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货币银行学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和讲述国际金融领域传统的和最新的原理和政策,主要内容包括:1、国际支付和交易体系(主要说明国际货币金融交易活动的衡量、这些活动所遵循的的规则框架以及对这些活动起促进作用的外汇市场及其价格)。2、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国际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3、国际收支和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是具有代表性的弹性理论和吸收论的分析和介绍,说明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或紧缩如何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和汇率)。4、开放宏观经济学和政策分析(包括开放的经济分析框架、在不同资本流动程度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条件下的经济政策及其效果、开放的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价格水平、实际产出和经济决策问题的分析)。5、世界经济中的一国和多国的政策制定(在一国政策制定方面,主要分析不同宏观经济政策在实现内外均衡目标方面的差异,提出政策指派原理,然后分析汇率水平在短期内出现的超调现象及其原因。在多国政策制定方面,主要分析国家间的政策协调、货币联盟和汇率目标区等政策合作和政策协调的潜在收益和潜在成本)。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本科 考核方式:考试 选用教材:Joseph P. Daniels and David D. Vanhoo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economics 影印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参考书目: (1)Thomas A. Pugel(2005), International finance.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2)Ephraim Clark(2003), International finance.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3)姜波克(2000),国际金融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课程名称:西方货币金融理论英文名称: Western Money and Finance Theory学分:3总学时:54先修课程:《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等。内容简介:本课程系统介绍了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发展的背景以及理论和政策主张的基本内涵,把握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并通过理论发展探寻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主要内容有利息与利率、货币政策、金融发展、金融创新、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监管等。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重要的理论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宏观和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国际金融学等基础理论知识。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专业本科三年级考核方式:考查选用教材:伍海华主编(著):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年版参考书目:(1)王广谦主编:《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进展与述评》,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2)凯恩斯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3)罗纳德·I·麦金农著:《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4)艾伦·加特著:《管制、放松管制与重新管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5)胡维熊著:《利率理论与政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课程名称:《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英文名称: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学分: 3学分总学时: 54学时先修课程: 《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学》。内容简介:《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于一体的专业必修核心课程。本课程在对金融监管的内涵、金融监管的历史演变和理论基础、金融监管目标和原则、金融监管体制等内容讲授的基础上,着重就中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日常运营和市场退出的监管内容和监管手段或方法进行详细的讲授。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金融监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系统掌握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内容、方法和程序,从而能够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监管部门的实践工作。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专业本科三、四年级学生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郭田勇主编:《金融监管教程》,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1月版。参考书目:[1] 韩汉君、王振富、丁忠明编著:《金融监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 陈学彬、邹平座编著:《金融监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3] 卫新江等著:《金融监管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2月版;[4] 李成编著:《金融监管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课程名称:金融风险管理 英文名称: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学分:3 总学时:54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概率与统计等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内容主要包括金融风险的基础理论、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与原理、金融风险的分类管理、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估等。本课程立足于当代金融业发展的实际,重点讲授金融风险管理的流程、技术与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金融风险管理意识,教会学生掌握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把握学科发展前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他们将来从事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实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试 选用教材:朱忠明等编,《金融风险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目: 1、Philippe Jorion,《金融风险管理师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马克.洛尔,《金融风险管理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3、特里.J.沃特沙姆,《金融数量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4、勒内 M. 斯塔茨,《风险管理与衍生产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5、赵志宏,《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课程名称:商业银行经营学 英文名称: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学 分:3总学时:54先修课程: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初级财务会计(或银行会计)适用专业与层次:金融学专业本科内容简介: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论与业务的发展,近年来非常迅速。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变化,不断地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改革又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环境。在竞争日益加剧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既改革传统的业务,又创造新的业务,而且在服务上不断推陈出新。业务的技术性和复杂程度都大大超过以前。因此,本课程的内容也相当多而且比较复杂,这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货币银行学理论,并要有一定数学基础和英文基础。 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商业银行经营学》,戴国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参考书目:1 .制度类:如《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巴塞尔协议》等 2 .相关教材类:《商业银行管理》, [ 美 ] ,彼得· S ·罗斯 / 著, 3.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毛秋蓉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5 年 10 月 课程名称:《金融会计学》英文名称:Banking Accounting学分:3总学时:54先修课程:初级会计学、货币银行学、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理论 与实务等。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一门专业会计学,内容包括:银行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核算方法、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业务核算、金融机构往来业务核算以及银行内部财务管理的核算。本教学立足于金融体制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改革,着重讲授基本的和主要的业务核算,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银行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核算方法,为他们将来从事银行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适用专业与层次:金融专业本科二年级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王允平等主编《新编银行会计》 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2(1999.4重印)参考书目:(1)丁元霖主编《银行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7版 (2)张维新新编著《商业银行会计实务》 海天出版社 2001.6版 (3)王允平、李晓梅主编《商业银行会计》立信会计出版 社2003.8版(4)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司编《支付结算制度汇编》新华出版社1997.12版(5)严华麟主编《现代银行会计基础》中国物价出版社2005.5版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学》英文名称:Financial Management学分:2总学时:36先修课程:初级会计学内容简介: 本课程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财务管理的基础与方法;第二部分财务管理的主体内容,即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以收益分配管理;第三部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作为金融专业的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加强多方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将来更好地从事管理工作打下基础。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专业本科三年级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荆新等主编《财务管理学》中国大学出版社2002.6第三版参考书目:(1)陈国欣主编《财务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1版 (2)王庆成主编《财务管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版 (3)[美]道格拉斯·R·爱默瑞等著《公司财务管理》(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版 课程名称:《初等会计学》英文名称:Primary Accounting 学分:3总学时:42先修课程:无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方向的基础课。内容包括会计确认、记录、报告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它主要是阐述会计及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为后继的会计类、管理类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专业本科一年级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朱小平等主编《初等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版参考书目:(1)韩树旺主编《最新会计实务全书》航空工业出版社2001.3版(2)管一民主编《基础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0版 (3)魏振雄主编《会计学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版 课程名称:银行信贷管理英文名称:Management of Bank Credit学分:3总学时:54先修课程: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企业财务分析、 经济法内容简介:“银行信贷管理”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介绍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及原理,解释了银行资金运作的规律及内容,阐明了银行信贷管理的内容及方法。通过该课程学习,应初步建立有关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及管理的知识体系,了解相关的操作内容及要求,培养信贷分析的能力及风险控制的理念,为涉足信贷管理领域及参与相关工作奠定基础。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江其务主编, <<银行信贷管理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年第2版参考书目:1、[ 美 ] ,彼得· S ·罗斯 / 著,《商业银行管理》2、毛秋蓉主编,《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科学出版社, 2005 年 10 月 课程名称:证券投资学英文名称:Securities investment学分:3总学时:5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内容简介:证券投资学是适应现代金融市场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分析了现代金融市场运行的方式和规律、操作实务。首先证券投资学将系统地介绍有关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的一般性的基础知识,为在资本市场和证券投资领域的研究提供必需的基础理论准备;另外本课程将系统地讲授证券投资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一般理论包括:利率期限结构理论,CAPM,APT,期权、期货定价理论。一般方法包括:净现值定价法,股票和债券的定价,投资组合分析,投资基金管理,投资组合业绩评估;本课程还将系统地讲述有价证券价格的决定以及影响有价证券的宏观、中观、微观等因素;同时讲授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若干技术指标。最后将就证券市场监管的理念、要素、体制以及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也全面开放后的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等问题进行论述。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本科三、四年级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吴晓求,《证券投资学》(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参考书目:1、曹凤岐主编.《证券投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2、张松龄著.《股票操作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年 3、任淮秀主编.《证券投资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课程名称:保险学英文名称:Insurance学分:3总学时:54先修课程:经济学、金融学、高等数学内容简介:保险学课程立足于广义保险学的框架,在基础理论内容里介绍保险的概念、数理基础、保险合同和其基本原则,透彻掌握基本理论。在保险实务介绍中,按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和政策保险的三大分类,介绍了寿险、产险、再保险及社会保险等各类品种,使学生初步了解保险业务知识,同时本课程还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及监管理论进行介绍,分析讲授保险费率厘定,保险准备金提留,保险资金运用,承保和理赔等经营环节知识和监管模式手段。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熟悉保险合同和保险公司经营的主要理论和实务知识,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保险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保险工作的理论、方法、技术,具备在保险领域分析和解决实际技能,能够独立用所学的理论对保险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对于金融专业各专业方向的学生要求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达到专业培养目标。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本科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林宝清主编 《保险学》 魏华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1)孙祁祥 主编, 《保险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覃有土 主编, 《保险法教程:2002年修订本》 (3)郝演苏 主编 《财产保险学》 中央财经大学出版社(4)詹姆斯.S.特里斯曼等著 《风险管理与保险》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人身保险英文名称:Life Insurance学分:3总学时:54先修课程:《保险学》《统计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内容简介:《人身保险》是现代保险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金融、保险、财经等相关学科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人身保险的基本理论与实务,在《保险学原理》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系统地介绍人身保险的产生与发展,人身保险的分类,人身保险的原则,人身保险合同,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寿险保费的厘定,人身保险的营销、承保、理赔,人身保险资金的运用以及人身保险的监管等问题。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保险意识和保险理念,提高保险科学方面的知识素养,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培养学生把理论学习与对实际经济活动的认识和研究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本科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张洪涛、庄作瑾主编,《人身保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1)刘冬姣主编,《人身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许谨良主编,《人身保险原理与实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3)张洪涛主编,《人身保险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保险精算学 英文名称:Actuarial Mathematics of Insurance 学分:3 总学时:54 先修课程:经济学、高等数学、保险概论内容简介:本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习者了解保险精算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寿险精算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利息理论、生命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理论。掌握保险精算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能够独立用所学的理论对保险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对于金融专业各专业方向的学生要求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试 选用教材:王晓军 江星 刘文卿编著,《保险精算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 (1) 李秀芳 曾庆五主编《保险精算》 中国金融出版社 (2) 范克新编著 主编《保险精算学教程》 南京大学出版社(3) 雷宇编著《寿险精算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课程名称:中央银行学英文名称:Central Bank Economics学分:3总学时:54先修课程: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内容简介:大致有五部分组成:1.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地位等基本理论;2.中央银行的业务运作,包括形成中央银行资金来源与运用的资产负债业务和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以及管理性业务的操作原理与操作方法;3.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和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方面的理论与操作;4.中央银行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保证经济和金融稳健运行的原则和方法;5.中央银行在开放经济中的对外金融关系。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本科二、三年级学生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王广谦, 《中央银行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1. 徐刚 沈禹均主编, 《中央银行学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 刘军善著, 《论中国的货币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3. 孔祥毅主编, 《中央银行通论》 中国金融出版社4. 万解秋 贝政新主编, 《中央银行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5. 李早航主编, 《现代金融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6. 刘锡良等编,《著中央银行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7. 李扬著,《中国金融改革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 课程名称:国际结算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学分:3总学时:54先修课程: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内容简介:1、要求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国际结算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了解国际结算的重要意义及其实际应用。在懂得各种结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如何应用最佳的结算方式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2、要求掌握三种主要信用工具。汇票、支票与本票的性质与作用,特别是汇票的性质和作用、必备条件、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流通程序等概念必须有清晰的了解。3、要求了解各种商业单据的性质、作用并切实掌握审单要点。4、要求掌握汇票、托收及信用证三种结算方式的基本概念,有关当事人的责任、义务以及其流通程序,进一步研究各种结算方式与促进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及它们对进出口方的利弊得失。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国际经济学本科三年级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苏宗祥,《国际结算》 中国金融出版社参考书目:1、李晓洁主编,《国际贸易结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2、梁琦主编,《国际结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3、蔡惠娟主编,《国际结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潘潘大小J
我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你的要求,但我想还是尽量提供下对外贸易单证实务课程编号:022034课程名称:对外贸易单证实务英文名称:Documents Practice in Foreign Trade课程类别:专业课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学分数:2 周学时:2 总学时:38课程简介: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是对有关国际贸易政策和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实践。该课程是对进出口贸易操作中各项单证的种类、作用、内容、缮制方法以及缮制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详细介绍和说明,同时叙述了制作这些单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附加了各种单证的实例以及有关的国际惯例。教材名称:对外贸易单证实务教材主编:谢娟娟 金淑云出版日期:1996年6月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新编对外贸易单证实务 姚大伟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外贸制单与结汇 顾民编著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国际贸易单证流转实务 尹哲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英语信用证与结汇单据 郦汉臣编著 广州新闻出版局国际贸易结算 戚世忠等编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口单据业务 许罗丹 王集寨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EDI与电子商务 龚炳铮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贸英文制单 刘启萍 周树玲编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进出口业务课程编号:022033课程名称:进出口业务英文名称:Import & Export Practice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市场营销学学分数:4 周学时:4 总学时:72课程简介:本课程又称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国际货物买卖的有关理论和实际业务的课程,其基本任务是介绍国际货物买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培养学生独立从事进出口业务的能力。教材名称:进出口贸易实物教程教材主编:吴百福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廖力平:进出口业务与报关 中山大学出版社 陈晶莹: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释解与应用 外经贸大学出版社陈宝成:外贸出运程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陈欣: 对外贸易保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刘树芝: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咨询手册 外贸教育出版社殷醒明:国际经济贸易案例精萃 浙江大学出版社商务英语泛读课程编号:022029课程名称:商务英语泛读英文名称:Business English Reading课程类别:先修课程:大学英语泛读学分数:3 周学时:3 总学时:54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较大量的阅读,使学生巩固已学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扩大词汇量,加强语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获得有关商务的基本知识。教材名称:《商务英语泛读》出版日期:2001年1月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商务英语选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经贸英语阅读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国际商务英语阅读精解》立信会计出版社商务英语精读课程编号:022028课程名称:商务英语精读英文名称:Business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先修课程:基础英语 市场营销学 进出口业务学分数:10 周学时:4 总学时:144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商务英语专业课。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通过英语学习与商务有关的知识,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应用英语的能力。教材名称:商务英语精读1-4教材主编:张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商贸英语学习词典 文军 重庆大学出版社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复习用书备注:商务英语精读教材为暂定教材,具体等明年看有无新的更好用书再定。外贸函电课程编号:022030课程名称:外贸函电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in English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先修课程:进出口实务学分数:4 周学时:4 总学时:72课程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跨入了世界贸易大国的行列。随着经济的贸易的发展,商务英语日益受到重视,而这其中的外经贸英语函电可以说是一门最有“实用价值”的课程之一,用人单位往往把毕业生的外经贸函电水平作为录用的重要标准。目前无论是国际贸易专业还是外语专业均把它列入必修课。商务书信是公司用以联系顾客的工具,主要作用有:1)索取或传递信息,2)报盘或接受报盘,3)业务环节各种问题的磋商。这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英语语言课程。课程旨在训练学生不仅具有能快速阅读和理解有关的英语信函和文件,而且具有写出语言准确、符合商务规范的高水准的信函和文件。是专门用途英语ESP中的商务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名称: 《外经贸英语函电》教材主编: 甘鸿(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出版日期: 1996年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主要参考书:《标准英文书信》(国际编译社);《贸易英文实务》(张锦源著)《外贸英语函电》(冯祥春编著)《新编进出口英语函电》(王兴孙等编著)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编号:022027课程名称:英语国家概况英文名称:A Survey of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课程类别:先修课程:大学英语泛读学分数:2 周学时:2 总学时:36课程简介:通过学习该课程,英语专业的学生将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的地理、历史、政治、文化社会习俗以及该国人民的思想、态度和生活方式。教材名称:《英美概况》第二修订版教材主编:张奎武出版日期:2000年3月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英美文化基础教程》外研社《英美概况》山东大学出版社《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英语语音课程编号:021013课程名称:英语语音英文名称:English Pronunciation课程类别: 英语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学分数: 1周时数: 国际商务上学期 2总学时:36课程简介:英语语音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目的是向学生系统介绍英语语音和语调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英语的发音,语流的规律,语调的功能,基本上能正确使用英语语音,语调朗读,表达思想并进行交际。本课程要求以学生练习为主,从听辨语音,语调能力的培养入手,将听力,发音与口头表达三方面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即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又注意活用练习。教学内容要求突出以下几方面:(a) 英语音素的正确发音方法,辨音能力,模仿能力综合训练(b) 英语的单词重音及语句重音的基本规律,表现形式,表意功能的讲授与训练(c) 英语语流的节奏规律,基本特征,基本要素,强/弱读式的训练(d) 英语所特有的语音,语调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交际中的应用。教材名称:《英语朗读艺术入门》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rt of Reading Aloud in English教材主编:纪玉华出版日期:2001年8月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 1.Alan Cruttenden《吉姆森英语语音教程》 外研社2.John Clark;Colin Yallop 《语音学与音素学入门》外研社3.张凤桐 《英国英语语音学和音素学》 四川大学出版社4.张冠林 《大学一年级英语语音练习手册》 外研社5.A.G. Alexander 《新概念英语》2,3 册 外研社6.孟宪忠 《英语语音学》 华师大出版社7.何善芬 《实用英语语音学》 北师大出版社
MayQueen小乖
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世界经济概论、金融工程学、国际保险、信托与租赁、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统计分析、国际结算、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金融专业英语。
同时还开设英语精读、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应用等多门基础课程。
教学实践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
我国所说的金融学是指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指的是货币银行学(money and banking)。它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有,是当时的金融学的主要内容。比如人民银行说他们是搞金融的,意思是搞货币银行;第二部分指的是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研究的是国际收支、汇率等问题。这两部分合起来是国内所指的金融。
我国金融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似乎更偏向于经济而不是正统的金融学,它的核心学科是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它们都是属于经济学大类的,货币银行学属于货币经济学而国际金融属于国际经济学。因此我国金融本科教育是一种经济与金融的交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