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姑娘0122
水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学名:Lutra lutra 英文名:European otter 水獭流线型的身体,长约70厘米,体重可达 5千克。尾细长,由基部至末端逐渐变细。四肢短,趾间具蹼。体毛较长而细密,底绒丰厚柔软。体背灰褐,胸腹颜色稍淡,喉部、颈下灰白色,毛色还呈季节性变化,夏季稍带红棕色。 水獭的洞穴较浅,常位于水岸石缝底下或水边灌木丛中。昼伏夜出,以鱼类、鼠类、蛙类为主食。它们善于游泳和潜水,捕食前常在水边的石块上伏视,一旦发现猎物,即迅速扑捕。 水獭嗜好捕鱼,即使饱腹之后,它们还会无休无止地捕杀鱼类,因而对养鱼业危害极大。但聪明伶俐的水獭,经过半年训练,就可以成为一名为渔民效劳的捕鱼能手。 水獭是贵重的毛皮资源动物,獭肝、獭骨还具有药用价值。云南系国内主要的水獭产区之一,1980年以前,全省水獭皮年收购量均在2000张以上,由于无节制的猎捕,加之开发建设使水域污染,现在数量稀少,亟需加强保护。 水獭是半水栖兽类,喜欢栖息在湖泊、河湾、沼泽等淡水区,主食鱼类,也吃蛙、蟹和水禽。他善游泳,潜水能力极强,一次可在水下停留2分钟,捕起预定来像猫捉老鼠一样快捷。水獭的皮毛不但外观美丽,而且特别厚,绒毛厚密而柔软,几乎不会被水浸湿,保温抗冻作用极好。水獭生长在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海獭 食肉目CARNIVORA 鼬科Mustelidae 海獭Enhydra lutris是稀有动物,只产于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 海獭的身上长有动物界中最紧密的毛发(每平方寸有一百万根)。 根据动物学家的研究,海獭是由栖息于河川中的水獭,在大约五百万年前才移居海边而进化成海兽。 因此,海獭并不像生存在于海水中已有三千五百万年的老前辈—-海狗—那样善于潜水,同时也缺乏一层厚厚的皮下脂肪以抗寒。 海獭的抗寒本领是来自体内和体外两项遗传变异,体外变异就是上述的盛长密集毛发,而体内变异则是消耗大量海鲜以盛产热能。 是故,海獭不但是动物界中特有最佳的毛皮兽, 同时也是 地球上食量最大的动物,通常一天要消耗其体重的三分之一那么多的海鲜。换句话说,成熟海獭的体重大约是六、七十磅,所以平均每 一头一天就要吃十几磅甚至二十几磅的海鲜。 海獭是肉食兽中唯一的海栖动物。成年雄海獭体长1.47米,体重45千克。雌海獭体形娇小,体长约1.39米,体重约33千克。海獭的尾巴长约30~40厘米。它的头很小,身躯肥胖,前肢短而裸露,后肢长而扁平,趾件间有蹼,成鳍状,适于游泳和潜水。海獭主要生活在海中,仅休息和生育时上岸,甚至睡觉时也在海里漂浮。海獭是海兽中会利用工具捕食的动物。海獭具有一层厚密的体毛。它的皮毛是哺乳动物中的密度最高的。 早在260年前,人们发现海獭的皮毛是御寒的珍品,于是大量捕猎。在阿拉斯加,据说当时有一个俄国人一次就捕获上万头海獭,取皮去肉,高价出售,牟取暴利。到1911年,海獭的数量仅剩下1000头。后来,经过保护,海獭的数量才有所回升。 海獭擅长潜水,经常潜到3~10米处活动,有时潜到50米深的海底寻找食物,它们几乎不到陆地上活动,也从不远离海岸。夜晚,它们能在海面上过夜睡觉。与其它海兽相比,海獭的游泳速度算是比较慢的,每小时仅10~15千米。 海獭的食物大部分是海底生长的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有时也吃一些海藻和鱼类。它们最喜欢吃的食物是海胆,但海胆的壳很坚硬,靠牙齿是绝对咬不开的,海獭就想出了一个很聪明的办法:在水下拣起海胆把它们夹在前肢下边松弛的皮囊中,很快地浮上水面,四条腿朝上仰游着,把从海底拣来的拳头大小的石块放在胸前当砧石,用前肢夹着海胆在石块上撞击,一旦发现壳敲破了,海獭便马上将里面的肉质部分吸食出来。吃饱之后,它们会将石头保存下来,反复使用。这一点海獭胜过类人猿。 海獭身上对人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它的皮毛。用海獭皮制成的衣服是御寒的极品。海水的传热比空气要快4倍,而海獭没有像鲸那样厚厚的皮下脂肪层可以保暖,它的皮下脂肪仅占体重的1.8%,但是海獭有一身厚厚的皮毛,每平方厘米有毛12万5千根,同时皮毛上还有一层脂肪,即使在深水里也能滴水不透。 海獭是哺乳动物,生活在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和堪察加半岛沿海,善于游泳和潜水,它体长1公尺左右,尾长约30公分,只是在休息和繁殖的时候才上陆,它前肢短小,专门取食和梳刷绒毛,后肢较长,宽大而扁,成鳍状,趾间有蹼,能像桨那样划水。长长的尾巴像舵那样在前进时掌握方向。
迷路的小花猫。
水獭水獭以毛皮贵重文名学名 Lutra lutra英文名 European otter鼬科 Mustelidae分布 除干旱地区外多数省(区)都有分布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獭体长60-80厘米,体重可达5千克。体型细长,呈流线型。头部宽而略扁,吻短,下颏中央有数根短而硬的须。眼略突出,耳短小而圆,鼻孔、耳道有防水灌入的瓣膜。四肢短,趾间具蹼,尾长而粗大。何等毛短而密,呈棕黑色或咖啡色,具丝绢光泽;腹部毛色灰褐。栖息于林木茂盛的河、溪、湖沼及岸边,营半水栖生活。在水边的灌丛、树根下、石缝或杂草丛中筑洞,洞浅,有数个出口。多在夜间活动,善游泳。嗅觉发达,动作迅速。主要捕食鱼、蛙、蟹、水鸟和鼠类。每年繁殖1-2胎,在夏季或秋季产仔,每胎1-3仔。水獭皮板厚而绒密,柔软华丽,毛皮珍贵,因而遭到无节制的捕猎,加之开发建设使水域污染,数量已很稀少,亟需加强保护。
转角的夏天xia
照片见参考资料,谢谢!水獭LutralutraLinnaeus食肉目Carnivora鼬科Mustelidae识别特点半水栖的哺乳动物。头部扁平宽阔,眼、耳均小,年鼻孔和耳内有小圆瓣,潜水时能关闭,防水侵入,鼻垫裸露部与皮毛交界处呈“W”形。四肢的爪长而较税利,趾间有蹼。体毛长,富有光泽,尾毛长密。水獭是人们久闻其名的水陆“两栖动物”,它的大小同哈巴狗差不多,故有水漪之称。水獭的身体细长,超过半米,很像一只圆筒,头部短宽而前端略为平扁,四肢粗壮,但又显得十分短小,脚趾之间张有皮蹼,是适于划水的特备装置,肌肉强大有力的尾巴犹如一枝能校正航向的舵梢,可以起到控制游泳方向的作用。背面棕黑色或栗褐色,光泽耀眼,鲜艳华丽。水獭行踪诡秘,喜欢栖居在陡峭的岸边、河岸浅滩,以及水草少和附近林木繁茂的河湖溪沼之中,过着隐蔽的穴居生活。人们常用“狡兔三窟”来形容兔子具有很高的防敌警惕性,然而,无独有偶的是水獭也有好几处住所,经常迁居,所以要想掏巢捕獭是极不容易的。水獭的水性娴熟,不但能快速灵活地游泳,还能通过小圆瓣把鼻孔和耳朵紧闭起来,不动声色地贴身水面之下,作长距离潜泳,据说可以一口气潜游6~8分钟,然后将鼻孔伸出水面换气。它是水中的矫健猎手,凡被水獭一眼瞅见的鱼、蛙、虾都难以逃脱厄运,最终必定丧生獭口。水獭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水里捕食和生活的,只有当它饿得发慌时才会离水到岸边去觅食老鼠和小鸟,甚至冒险潜入村舍去偷吃小鸡雏鸭。水獭在陆上行走时,肚皮紧贴地面,因肢体短小而爬动艰难,显得非常吃力,易被敌害追上。它的感觉非常敏锐,记忆力也挺强,从哪里下水就准确无误地由原地登陆上岸,循着爪痕足迹返回巢穴。水獭每年繁殖两次。此獭怀孕期五十多天,一次产仔獭1~3只。仔獭的生长发育特别慢,通常要在出生后一个多月才睁开眼睛。母獭在哺乳期内,对孩子关怀备至,除了外出捕食外,几乎整天陪伴着子女。出生两个月后,幼獭开始练习游泳,初下水的小水獭显得极兴奋和激动,但又感到十分惊恐,生怕沉下水下,紧紧抓住双亲的尾巴,还顽皮地不断翻滚着。水獭的毛皮珍贵美观,质轻而韧,底绒丰厚,保暖性强,由此制成的奢华皮帽、皮领、皮袖等,都是国际市场的畅销货。水獭肝入药,有补肝和止咳功能,主治虚劳、盗汗、咳嗽、夜盲等症,有一定疗效。由于过量铺猎,水獭已成罕见珍兽,现已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