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31

lucifer487
首页 > 英语培训 > 低碳饮食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康茂暖通

已采纳

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Low carbon, New energy新能源,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

低碳饮食英文

354 评论(14)

逍遥黑猫

low carbon 低碳

160 评论(12)

Mary瑶瑶

1.“低碳”的英文有的写成low carbon,有的写成low-carbon,但总体上说还是使用连字符号的居多,如美联社12月7日关于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的新闻报道中有这么一句话:On the sidelines, climate activists competed for attention to their campaigns on deforestation, clean energy and low-carbon growth.2. 低碳技术,即low-carbon technology3.低碳发展,即low-carbon development/growth4低碳经济 ,即low-carbon economy5.低碳生活方式,即low-carbon lifestyle,相关的说法还有“低碳生活”,即low-carbon life,相关搭配就是lead a low-carbon life6.一个提倡导低碳经济的社会就是“低碳社会”(low-carbon society),同理就有“低碳社区”,“低碳城市”和“低碳世界”,即low carbon community, low-carbon city和low-carbon world。

120 评论(9)

sisley0522

节俭的生活方式,对地球少造成一些污染,地球已经不堪负重了。比如说吃的清淡一些,少荤多素。穿的住的,用的能节省就节省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的降低自己和周围人群的欲望。

322 评论(9)

红月光薇儿

尝试" 低碳生活"「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ving)」,正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在中国,年人均CO2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吨。节能减排是在必行。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以下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冰箱 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 ■食品之间、食品与冰箱之间应留有约10毫米以上的空隙。 ■用数个塑料盒盛水,在冷冻室制成冰后放入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 空调 空调启动瞬间电流较大,频繁开关相当费电,且易损坏压缩机。 ■将风扇放在空调内机下方,利用风扇风力提高制冷效果。 ■空调开启几小时后关闭,马上开电风扇。晚上用这个方法,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省电近50%。 ■将空调设置在除湿模式工作,此时即使室温稍高也能令人感觉凉爽,且比制冷模式省电。 洗衣机 在同样长的洗涤时间里,弱档工作时,电动机启动次数较多,也就是说,使用强档其实比弱档省电,且可延长洗衣机的寿命。 ■按转速1680转/分(只适用涡轮式)脱水1分钟计算,脱水率可达55%。一般脱水不超过3分钟。再延长脱水时间则意义不大。 微波炉 ■较干的食品加水后搅拌均匀,加热前用聚丙烯保鲜膜覆盖或者包好,或使用有盖的耐热的玻璃器皿加热。 ■每次加热或烹调的食品以不超过0.5千克为宜,最好切成小块,量多时应分时段加热,中间加以搅拌。 ■尽可能使用“高火”。 ■为减少解冻食品时开关微波炉的次数,可预先将食品从冰箱冷冻室移入冷藏室,慢慢解冻,并充分利用冷冻食品中的“冷能”。 计算机 ■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 ■用笔记本计算机要特别注意:对电池完全放电;尽量不使用外接设备;关闭暂不使用的设备和接口;关闭屏幕保护程序;合理选择关机方式:需要立即恢复时采用“待机”、电池运用选“睡眠”、长时间不用选“关机”;电池运用时,在WindowsXP下,通过SpeedStep技术,CPU自动降频,功耗可降低40%。 燃气 ■用大火比用小火烹调时间短,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但也不宜让火超出锅底,以免浪费燃气。 ■夏季气温高,烧开水前先不加盖,让比空气温度低的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等自然升温至空气温度时再加盖烧水,可省燃气。 ■烧煮前,先擦干锅外的水滴,能够煮的食物尽量不用蒸的方法烹饪,不易煮烂的食品用高压锅或无油烟不锈钢锅烧煮、加热熟食用微波炉等等方法,也都有助于节省燃气。 ■开短会也是一种节约,照明、空调、扩音用电都能省下来。即将过期的香水,可喷洒在塞入枕头的干燥花里、洗衣服的水中和拖过的地板上 ■任何电器一旦不用立即拔掉插头 ■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开车出门购物要有购物计划,尽可能一次购足。多步行,骑自行车,坐轻轨地铁,少开车。 ■开车节能: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档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高速莫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多用电邮,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植树。什么是低碳饮食? 「低碳饮食(Low-carbon diet)」1972年,阿特金斯医生撰写的《阿特金斯医生的新饮食革命》首次出版,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饮食方式。在此之前的节食方法要么提倡减少每天摄入的热量,要么提倡同时减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但是,阿特金斯医生提出的饮食法却只注重严格地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那么,什么是碳水化合物呢?您可能听说过“碳水化合物”和“复合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来源广泛,例如:米饭、意大利面、面包、饼干、谷物、水果和蔬菜。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提供基本的能量所需。您可以将身体与碳水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比作汽车发动机与汽油之间的关系。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又称“血糖”或“右旋糖”,随血液流动,因此可供全身细胞所需。体内细胞吸收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碳水化合物”一词源于葡萄糖由碳和水组成这一事实。葡萄糖的化学分子式为:C6H12O6日常消费过程中,众多市民还存在“过度消费”、“面子消费”等不良消费嗜好。记者在一些城市发现,超大型豪宅成为吸引市民眼球的“亮点”、排量在1.8升以上的小汽车比比皆是……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李志强说,在住房、汽车等高碳排放领域的消费过程中,一些城市居民存有“你追我赶”式的攀比心理,还有追求大户型、大排量的“好大心理”。 以私人汽车为例,北京市私人汽车拥有量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广东今年上半年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同比增16.6%。而根据长春市交警支队相关资料统计,2004年到2008年间,长春市汽车保有量递增速度已经达到15%。如果不采取措施,10年后,长春市机动车污染将会超过煤炭,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编辑本段>低碳生活-娱乐圈的低碳趣谈歌坛天后麦当娜最近“挨批”了。环保专家预计她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将造成1635吨的废气污染。看看环保专家给她算的账:搭乘私人飞机,95吨废气;250名工作人员搭乘客机,1080吨碳污染;货运交通,碳排放达460吨。 低碳生活就这么简单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全球变暖这一不争的事实,让这里注定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在此之前,坐落在印度洋上的岛国马尔代夫,用一次特别的“水下内阁会议”,来凸显全球变暖对这个岛国的威胁,呼吁各国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12月8日,中国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一时间,低碳生活成为当下的流行语。低碳生活,听上去好像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 低碳生活就是提倡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不再持续变暖。对普通市民来说,平时注意省电、省水、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就是积极实践低碳生活。 算算自己的碳排量 李悦在太原市一家民营企业做行政工作。一种名为 “碳排放计算器”的软件,让她接触到 “低碳生活”这个概念,生活也因此有了不小的变化。 现在每天打开电脑后,李悦总会先把“碳排放计算器”调出来,对当天自己生活的每个细节进行“计算”。 据了解,网络上已经开始流行各种低碳生活计算器:“碳排放计算器”“全民节能减排计算器”“碳排放量计算网站”……豆瓣网的一些网友更是建起各式各样有关 “低碳生活”的小组,教网友如何“低碳”地享受生活。 环保专家和环保主义者表示,哪怕是少开一天车,少坐一次电梯,都是在为低碳生活努力。低碳生活不会降低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反而能成为一种时尚。 记者感言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李悦太抠门了,她一个人的“算计”也未必能给地球减负。但当这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更多的人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举手之劳我做起 将普通灯泡换成节能灯,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随手拔下电器插头……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举动,正是在为地球减碳。 低碳生活只需牢记省电、省气和回收三大要素,具体来说都是些举手之劳的小事。比如,洗澡水温度调低1摄氏度,每人每次洗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克;做完饭随手关掉抽油烟机,一年能省12千瓦时电。 想成为低碳一族吗?不妨看看以下建议。 ○及时关电脑 统计数据显示,家庭中75%的用电都耗在电视、电脑和音响等保持待机状态上。如果一台电脑每天使用4小时,其他时间关闭,那么每年能节省约500元人民币,且能减少8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多乘公交车 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排放量30%以上,减少此类排放量的最好办法之一是乘坐公交车。 ○网上付账单 在网上进行银行业务和账单操作,不仅能够避免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排放不必要的二氧化碳,还能减少纸质文件在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 ○打开一扇窗 打开一扇窗户,取代室内空调;夏天使用空调时,温度稍微调高一点。数据统计表明,只要所有人把空调调高1摄氏度,全国每年能省下33亿千瓦时电。 ○挂根晾衣绳 研究表明,一件衣服60%的“能量”在清洗和晾干过程中释放。需要注意的是,洗衣时用温水,而不要用热水;衣服洗净后,挂在晾衣绳上自然晾干,不要放进烘干机里。这样,你总共可减少9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自备购物袋 每年全球要消耗超过5000亿个塑料袋,其中只有不到3%可回收。塑料袋由聚乙烯制成,掩埋后需上千年时间实现生物递降分解。所以,无论是去超市还是菜市场,都别忘记自备购物袋。 ○种一棵树 谈到全球变暖,如果你不了解复杂的“碳捕捉”技术,那也不必慌张。事实上“捕捉”二氧化碳的能手就是树木本身。所以快加入到种树大军中吧。 记者感言 在采访中,谈及低碳生活,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多回答,低碳生活主要集中于市民生活领域,是生活习惯问题,作为政府部门无权涉及。但专家却提出,政府部门是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和百姓生活的服务者,本该起到引导作用。比如,建设低碳小区、扶持垃圾回收利用等“静脉”产业,以及给自觉实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市民给予奖励等。 在全民实现低碳生活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不仅不能当“甩手掌柜”,还应该更大程度发挥作用,有效引导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我低碳 我快乐 陈杰,某环保志愿者协会负责人,也是低碳生活的推崇者。 “低碳生活需要的是一种态度。当这种态度养成之后,你会发现其实生活品质并没有降低。”陈杰给记者描述了他一天的低碳生活——每天早晨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上班;午饭时间,一定会关掉公司的电脑;下班回家,用节水淋浴洗澡;晚上看书时只开着低瓦数的护眼灯。 陈杰坦言,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这样的生活过于简单,甚至乏味,但现在已经乐在其中,觉得很快乐,很享受。这种感觉,就像一位“低碳一族”在博客中写到的:“低碳生活,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它是我们需要追求的一种状态,并且,这种状态应该是幸福的。” 记者感言简单来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这是态度问题,和能力无关。 碳足迹有多少 出门旅行,人们大多会考虑机票多少钱,过路费和加油费多少钱,到物业买电,人们大多考虑电费交了多少钱,比上月多了还是少了,很少有人会将这样的消费活动与温室气体排放相联系。但如果将这些原本用“花了多少元钱”来考量的消费活动,用另一种排放了多少公斤“二氧化碳”形式来计算和考量,你会发现,你所正在进行的消费活动,还会有看不到但“沉甸甸”的温室气体排放。 碳足迹就是这样一种全新的考量方式。 碳足迹通常是指一个活动或产品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综合,是对人们产生的二氧化碳对地球影响的形象比喻。日常生活中,开灯、做饭、洗澡、上班、旅行,时时刻刻都在产生碳足迹。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低碳一族”,开始记录自己的碳足迹。那么,我们的碳足迹如何计算呢? 一些网站提供了碳足迹计算器,输入使用汽油数量、耗电量等,就能计算出这种消费活动相当于排放了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按照 “百度”提供的计算方法,自驾车消耗100公升汽油,排放270千克二氧化碳;用100千瓦时电,排放78.5千克二氧化碳;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排放278千克的二氧化碳。 环保人士介绍,计算碳足迹的意义在于一旦明白了你的碳足迹从哪里来,就可以设法去减少它。记录碳足迹贵在坚持和比较,从衣食住行去衡量碳排放是否减少,提高自身环境意识,从点滴做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老百姓的普通生活能有多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啊,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在政府部门任公务员的徐女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为了证明这一点,徐女士当着记者的面,用一种名为“碳足迹计算器”的软件算了起来。只见这个软件里面有包含生活各个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是否用饮水机?家里是否使用节能灯泡?每天坐多少站公交车上班……只要耐心回答完问题,计算器即会算出1年之内制造的二氧化碳量。 当计算内容出现1年购买多少衣服的问题时,徐女士填了20件,一计算竟然相当于排放114千克二氧化碳。面对这个答案,徐女士连说:“这不可能吧,怎么会这么多。”最终算下来,她自己1年的二氧化碳排量是5.961吨。 计算器还提示说,要种246棵树才能吸收徐女士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徐女士说这个结果太让她震惊了,她一直都觉得自己生活方式非常简单,没想到即便如此,自己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远远高于国人的平均水平。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自己的生活还是存在很多浪费的地方,以后一定要做些改变。 链接 碳足迹计算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电量×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数×0.785; ○乘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短途旅行:200公里以内=公里数×0.275; 中途旅行:200公里——1000公里=55+0.105×(公里数-200); 长途旅行:1000公里以上=公里数×0.139。 为什么要提出“低碳生活” ?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 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笔者以为,对占主流、有共识的“低碳生活”理念主旨可以概括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如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还可再简化为“勤、俭”二字。 “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近几百年来,以大量矿石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为标志的工业化过程让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当然也正是这一工业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也令它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习惯于“高碳”模式,并形成了全球的“样板”,最终导致其自身和全世界被“高碳”所绑架。在首次石油危机、继而在气候变化成为问题以后,发达国家对高耗能的生产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理念才幡然觉悟,有了新认识。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世界被气候问题所困扰,但世界是由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组成,我们必须各自做出努力在这一理念上达成共识,共同行动。在目前阶段,我们还必须在全面、公正、有区别的原则下处理如下难题:短期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国家与全球利益的冲突与共赢,行业经济与整体经济利益的博弈与调整,国家意志与社团利益的对立统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共享与互助等。由此足见,要将“低碳生活”理念真正转化为现实,会带来怎样的挑战。 “低碳生活”最根本的挑战是,它要求人类改变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生产消费理念,特别是那种消费至上的消费文化。现有世界流行的主流经济理论基本建立在消费至上、消费者至上、竞争优先的基础上,它提高了社会生产的高效率,却也一度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不受控制的高碳排放。虽然消费至上看起来是美好的目标,但以“低碳生活”理念看来,它却是牺牲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所以,选择“低碳生活”理念,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政治勇气来进行一次资源和利益的再协调和再分配,而且我们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并准备相应的行动手段来审视我们的消费习惯。 “低碳生活”向人类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与选择模式,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创新我们的生活模式,以保护地球家园、为人类未来造福为宗旨。(廖先旺)

127 评论(10)

卉峰呢喃

低炭主要是指少排放二氧化炭,喻意是环报,就如现在报纸上报道的低炭一族,就是指某些白领去公司上班,不做车,而该用步行,以减少CO2的排放量

112 评论(12)

你自己觉得

low-carbon life 英[ləu ˈkɑ:bən laif] 美[lo ˈkɑrbən laɪf] [词典] 低碳生活; [例句]Now, I have heard in the advocacy of urban low-carbon life, I gradually came to some understand.现在,我听到了城市在宣传倡导低碳生活,我渐渐有些懂了。

151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