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76

洋洋怕狗子
首页 > 英语培训 > 相对论的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津的明

已采纳

1.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有什么区别?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区别是有无引力。狭义相对论英文为special relativity(SR),意思是相对论的特殊(special)情况,而广义相对论英文名为 general relarivity(GR)。从字面意思看,狭义相对论被广义相对论所包含。但这个推广过程却花了爱因斯坦10年时间才完成(1905-1915)。那么是什么导致这个推广十分困难?原因是对引力的解释很困难。狭义相对论是不考虑引力的,也就是时空是平直的。而广义相对论就是为了涵盖引力的一种引力理论,只要选取特殊的时空背景(平直时空)就自然退化成狭义相对论。要完成这个推广,其中起衔接作用是等效原理,准确地讲是爱因斯坦等效原理。从一个几何解释说,在一条弯曲的线上取足够小的一段线就可以等效地看成一段直线段。这个弯曲的线相当于广义相对论的研究对象,而这一段足够小的线段就是狭义相对论的研究对象。等效原理讲的就是一个有引力作用的系统中也能等效出一个局部看起来没有引力(时空看起来平的)的系统。要使得“看起来”没有引力,这里需要选择一个特定参考系。从数学上讲就是选择了一个特别的坐标系。就像爱因斯坦电梯,只要选择自由下落的电梯,电梯内部看物理规律似乎就感觉没有引力了。试想你在空间站上做实验,你是受到地球引力的,但你觉得人漂浮在太空,看起来没受到引力,是因为你所在的相对自己静止的参考系(如太空站参考)是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而且加速度方向是指向引力的方向。这和爱因斯坦电梯是相似的。反之在没有引力的情况下,电梯做加速运动,电梯内部看起来受到引力作用。于是,很多人觉得只要是系统涉及加速度,就好像“看起来”有引力,就会考虑广义相对论。但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这也似乎因为等效原理没有得到正确理解导致的。等效原理是把引力理解为时空弯曲的桥梁。等效原理反映的是引力和加速度的数学上的雷同。但是否有引力是由整个时空来决定的,是不依赖参考系。而看起来没引力的“爱因斯坦电梯”只是看起来是这样。原因是测底线方程如下的带有三个指标符号大写伽马Γ可以通过坐标系选取得到局部(不能保证其他时空位置都是)为零,那么使得加速度为零。但引力是不依赖坐标系,整个时空的曲率是不能通过坐标选取被消除为零的。两者有本质区别。事实上,加速度也不能完全等效为引力。引力是还具有潮汐力性质的。测地线方程

相对论的英文

225 评论(15)

肥仔美金

theory of relativity

231 评论(13)

小馋猫儿richard

relativity

在爱因斯坦生前,他就因创造了相对论而家喻户晓。他所到之处,全世界都刮起了“爱因斯坦旋风”。但是当时的民众对什么是相对论并不了解。甚至是一些学术人员也是雾里看花。有一次,爱因斯坦被邀请到加州大学演讲,下面坐了一圈他的粉丝,都是大学生。

大学生们就问爱因斯坦,据说相对论非常的晦涩难懂,您能不能简单地描述一下它到底是什么意思?爱因斯坦沉思了片刻,对他们说,现在我和一位漂亮的妙龄金发女郎坐在一起聊天,哪怕时间过去了1个小时,我也感觉仅仅过去了3分钟。

我又面对着一个燃烧着熊熊火焰的火炉,虽然才过去了3分钟,但是我感觉过去了1个小时。爱因斯坦的这个有趣的比喻引发了哄堂大笑,大学生们纷纷鼓掌。

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

其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没有他的比喻那么简单。相对论绝非是“灵机一动”的纯粹思维产物,而是包含了大量的高等数学。它的基础是数学,其形式也要数学来表达。

很多民科总是喜欢对我说,相对论是伪科学,他们是如何地推翻了相对论,但他们不能出示严谨的数学模型,因为他们没有数学能力,甚至连中学数学能力都不能具备。鉴于相对论的数学过程比较难懂,我就只说说它的原理。

107 评论(10)

wisteria爱发呆

theory of relativity 相对论作者:爱因斯坦(美国)

250 评论(15)

最好的我~

relativism

316 评论(10)

屁界的战斗猪

补充一下——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创立,分为狭义相对论(特殊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一般相对论)。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光速不变原理,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领域。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相对论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

314 评论(14)

皛白白皛

Relative Theory

24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