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teria1221
在我们从小到大的英语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自以为是的“学霸”,他们看不起低学历,用极富优越感的口吻教导学渣用“英语思维”,他们还嘲笑学渣的语法,喜欢好为人师的指正别人语法中的“错误”……
作为英语一般般的我来说,也曾经和正在被英语“学霸”智力碾压。可最近我看了世界顶尖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的《语言本能》一书,终于感觉扬眉吐气了,那些曾经深深的自卑,也随着对知识的深度了解而慢慢融化,对那些高傲的“学霸”,反而有一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小小同情。
接下来,就让我们和世界顶尖语言学家,一起去粉碎英语“学霸”们的高傲神话。
首先,一定要隆重介绍《语言本能》的作者史蒂芬-平克,他是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神经学中心的掌门人,哈佛大学荣誉教授。他的著作两次入围普利策奖,他当选《时代周刊》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两度被《前景》和《外交政策》联合评为“世界最受尊敬的100位公共知识分子”,“全球顶尖思想家”。他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顶尖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
这样的超级大咖写的书,当然把所谓的“学霸”理论甩开100光年。 在《语言本能》一书里,平克告诉我们: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跟文化教育程度无关,也不能指导思维,而所谓的“语法”,只不过是一些人为制定的“规则”,并不是语言的自然机制。
下面,我们就和平克一起,来看看这些被“学霸”统治了很久的谬误背后的真相。
谬误一:学历越高,越会说话。
英语“学霸”们通常都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学历高,英语好,而学历低的人,尤其是本科以下,英语自然堪忧。这种偏见在筛简历时尤为明显。其实,语言,和教育程度无关。
语言学家曾采访过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美国黑人少年,发现他们的口语表达具有很高的造诣,比受教育程度很高的美国成年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黑人少年会说“He be working”,意味着他通常都在干活,或者他有一份固定工作;“He working"则表明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正在工作。而标准美语中“He is working”就无法做出这样的区分。另外,像“”In order for that to happen, you know it ain't no black God that's doin' that bullshit"这样的句子,说明他们在说话时已用到一整套语法设备,如关系从句、述补结构、从属从句等,更不用说这句话还颇具神学思辨了。
还有儿童,他们在3岁半或更早一些,就已经可以给90%以上包含单数人称动词的句子加上“-s”,几乎不会画蛇添足,这些跟儿童的学历和他们父母的学历也没有任何关系。
一些智障患者,如精神分裂症患者、老年痴呆患者、以及部分自闭症儿童和失语症患者,都能流利讲出靠谱的句子。有的,甚至还偏爱冷僻的词语。比如,一些威廉综合征患儿(钙调控异常导致的发育障碍),不但可以侃侃而谈,而且在问到他们喜欢什么动物时,他们会说独角兽、翼龙、牦牛、剑齿虎、秃鹫等生物。而普通人,大多只能提及猫、狗、马、牛等常见动物。
当然,说到英语,再高学历的人,也会说出滑稽可笑、逻辑混乱的句子,比如“one drives on a parkway and parks in a driveway”(在公路上开车,在停车道上停车),“plays at a recital and recites at a play”(在演奏会上表演,在戏剧中朗诵)……这也是语言学家常常拿英语开涮的地方。
谬误二:语言决定思维。
英语“学霸”们通常都教导学渣,要用“英语思维”去思考,而不要用“汉语思维”去思考。其实,思维不是由语言的类型来决定的,而是我们大脑里早就有一套“心语”。
用语言去思考,这个谬误很容易反驳。比如婴儿,还不会说话,所以当然不会用语言来思考,但他们却能迅速学会各种生存技能,与大人交流,甚至学会各种语言。还有很多艺术家,他们在创作时,不需要语言,甚至只有摆脱了语言的束缚,才能与灵感更近,更好的思考。
人们思维不是依靠英语、汉语等语言,而是依靠“心语”这种“思维语言”,它也是用符号表示概念,用符号之间的排列来对应“谁对谁做了什么”。但“心语”比一般语言复杂,以此来区分不同概念间的逻辑差别和相互关联。“心语”又比一般语言简单,因为它要在极短时间内处理海量信息。其实我们掌握一门语言,就是把“心语”翻译成一串串文字,或是一串串文字翻译成“心语”。
其实在我们诞生之初,就在大脑里有一套“心理词典”和“心理语法”,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小时候才能与成人交流,才能学会第一门语言。神经学家和遗传学家已经发现了“语法基因”和“语言器官”的蛛丝马迹,这也为“语言本能”提供了更多证据。
谬误三:不合语法的语言糟透了。
英语“学霸”们通常都教导学渣,要注重语法,不要出语法错误,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有文化,而不合语法的句子,在他们眼里,就是“没文化,真可怕”。其实,我们通常认为的语法,只是一种人为制定的规则,我们在用这些人为的游戏规则,评价他人的游戏能力。
平克在书中对以上这种现象,做了精彩的讽刺。他说,我们正在观看一部纪录片,片中展现的是各种野生动物在大自然的精彩生活。然而,影片的解说词却说:熊猫拿竹子用错了手,海豚的泳姿不对,猴子的叫声没有整齐划一,山雀的巢搭的不伦不类……如果换成道貌岸然的知识分子对人类使用语法的颐指气使,不正是这幅图像吗?
我们上面讲过,语言是人类的本能,我们大脑里早就有“语法基因”,只不过跟后天强加的“规则”有些不一样。这里有两个概念要区分,一个是“规定性规则”,就是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语法,它规定人“应该”如何说话。另一个是“描述性规则”,它描述人们如何说话。这两个概念完全不同。描述性规则更接近于“语言本能”,但它也被“规定性规则”深深影响。
因此,我们每个人说出的话,既可能合乎语法(从语言机制角度看),又可能不合语法(从规定性角度看),这并没有什么矛盾,因为这是两套规则。就像一辆飙车的司机,虽然遵守了大自然的物理定律,但却违背了当地的交通法规。
其实在平克看来,语言一直在进化,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从人类心智的复杂性出发,捍卫语言运用的根本动机。而那些画蛇添足的“规定性规则”,应该从提高沟通效率的立场予以删除。而那些精妙的俚语,不但传承和壮大了某些亚文化,而且也对主流语言的发展和更新提供了新鲜的素材。
当然,口头说话和文本写作有很大不同,口头说话是短暂的,以即时沟通为目的,里面夹杂些口头禅无可厚非。可是文本写作需要用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需要仔细琢磨,清晰得当,更利于思想的传播与保存。
结语:既然语言是本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自信的讲话?
语言是人类的本能,跟教育程度无关,它不能决定思维,它在不断进化。除了母语外,不管我们正在学习多少语言,我们都应该自信的大声说,认真写。从兴趣出发,顺从内心,发挥本能,挖掘潜质。敞开接纳的心,包容那些肤浅的优越,睁开深邃的眼,洞察那些思想的本质。
我爱吃土豆儿
因为英语并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发音不准,语调听上去奇怪。所以,到底应该怎么去培养孩子的语感呢?。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种给孩子培养英语语感的方法
模仿
训练孩子的语感,听是最直接的方式。父母可以带着孩子看英语电影,听英语歌曲,读英语绘本,然后要模仿其中的句子,最注意是要模仿得像。哪怕是细小到一个词,也要做到语音纯正、语调正确,最好是一模一样。由词汇入手,再慢慢到断句、长句、逐步到一个段落。
背诵
背诵的前提是朗读,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基本方法,经常阅读大量的英语书籍,通过大声反复的朗读,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提高他们对于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孩子的语感。
在熟悉某段英语的语感之后,可以尝试着慢慢地去背诵,毕竟朗读和背诵是两个概念。有些孩子可能看着英文朗读的时候语感很好,读起来特别流利,也不卡壳,但是一旦背诵起来语感全失,全然不知所云。这个时候,家长要给孩子信心及鼓励,让孩子以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背诵。从一个句子入手,到三四句话的短段落,再到长段落,慢慢的到整篇文章。
写作
听、读、模仿和背诵,都是单人行动,只能算是打好基础。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家长要尽可能多的为孩子创造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譬如参加英语戏剧表演、英语口语大赛、找外教辅导、英语冬令营夏令营等等。
在交流之后,可以让孩子用文字写下感受,训练写作能力的同时又丰富词汇量。也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初始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到小短文。英语语感的成熟和成型的表现就是能用英语进行思维,而写作训练对于用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也是培养英语语感的重要过程。
英语语感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孩子在学习中对语言知识的大量积累和不懈努力 ,只有重视英语语言的实践,规范英语语言学习习惯,孩子才能真正形成良好语感,学好英语!
拓展阅读:
语感,简单地说,就是“熟能生巧”。就如同我们听别人说母语,没有一点障碍;就如同我们用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不需要打草稿,张口就来。
英语语感,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又称英语思维,是人脑不经过逻辑翻译策略,直接把语言和语义进行非意识转换的思维过程。通俗地说,当我们听别人讲汉语时,一般可以一下知道它的意思,而不是先分析语法和每个词的意思,这就是大脑语言中枢的作用,也就是语感。”
说起英语语感,人们总是觉得很神秘,仿佛是只有英语大咖们才具有的本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英语语感不是某一个人的专利,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只是水平有高低罢了。
事实上,任何人通过训练,都可以打通听说读写的天花板,获得英语语感。换句话说,英语语感的强弱跟输入量的多少成正比。
听
听是说的基础,是语言输入的第一关。只有先听清楚了,才谈得上准确输出,形成语感。
如果突破听力?疯狂英语李阳,建议听烂一盘录音带。韩国学者郑赞容博士在其畅销书《千万别学英语》中提出,“学好英语的第一阶段:“打通”耳朵 完全听清,要听烂两盘录音带,即使生活在韩国,英语也能达到母语水平。”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为了训练听力水平,录音机听坏了两个,磁带听烂了好几盘。据说,逆向法创始人钟道隆教授在练英语听力的时候,录音机和复读机也听坏了好几台。
在英语启蒙阶段,我们称之为“语感启蒙”,也有人把它叫作“磨耳朵”,不管是哪种说法,目的都是通过听儿歌等形式,训练孩子的听力语感。
英语学到较高级阶段,就要开始听看美剧,通过鲜活的生活英语,提高英语语感。最有名的美剧听力训练资料,非《老友记》(Friends)莫属。很多考GRE的牛人都有过将《老友记》看过10遍以上的“吓人”经历。新航道创始人胡敏的儿子,在他考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之前,就将《老友记》听读了多遍。
前两天,我写过一个在TED上介绍自己练英语口语的例子,每天花5个小时看英文电视剧,边看边模仿,几年下来,英语口语已经解决母语水平。
这种训练方法,用专业术语叫“影子训练”(shadow-exercise),即跟读训练。“就是用同一种语言几乎同步地跟读原语发言人的讲话,它可以训练听说同步技巧和注意力的分配。刚开始训练时可以和原语同步开始,待操练了一阵子后,可以迟于原语片刻至一句话的时间跟读。”{源自百度百科)
说
流利说英语,无疑是英语语感好的具体体现。
无论何种语言,TPR教学法都是训练说的第一步。
《破冰英语》全套3册,我带苗苗已经练过三遍,还要继续读下去。以前我还推荐过一套TPR训练书,叫English Through Pictures,这套书没有翻译和音频,是原版书。一般读者使用会有一定难度。这套书也是三本。我带苗苗已经跟读过两遍了。有句话说得好,天才就是重复遍数最多的人。
除了教材之外,家庭日常会话是训练英语口语的有效方式。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鼓励孩子开口说英语是一大难题。
我家的训练方法---“一分钟演讲”,读者朋友可以借鉴。每天一分钟,口语不是梦。
此外,复述故事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方法。在听了大量的故事之后,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沟通,引导孩子讲听的故事,用自己语言描述出来。
最后,在没有陪练的情况下,自言自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有很多智能机器人,包括手机上的语音助手,都可以实现人机交流,只要学会充分利用,等于拥有免费外教。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是说英语的语感的唯一捷径。
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判断一个学生会不会读书,一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小时的朗读积累,二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0小时的阅读积累。
阅读是提高英语水平最重要的手段。
2013年北京市语文高考状元(148分),清华才女孙婧妍在谈到自己获得语文高分的“秘诀”时说:”她从小学开始,十年来从没有一天间断过阅读,每天短则20分钟,长则10余个小时。即便在高三第二学期,她每天至少也要抽出一小时来读书。”
英语和语文一样,阅读是培养语感最好的方法。
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说法,朗读和阅读必须结合起来。从学前班开始,我就每天坚持带苗苗进行英语晨读,几年下来,她的语音和语调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点“洋腔洋调”,颇有语感。
扩大阅读量,是巩固词汇,熟悉句子结构、词的搭配和文化背景的最轻松的方法,这些不仅有助于提高英语成绩,反过来也能提高阅读水平。
写
写作和口语都属于输出训练,是体现英语语感的外在形式。
有人会说,只要大量阅读,就能写好文章。这话不全对。对于写作来说,大量阅读是基础,但是,阅读量大的人,能写出优秀文章的人寥寥无几。
原因何在?缺乏写作训练。
对此,我有体会。在写了477篇文章之后,我才对写文章有了一点点感觉,最大的体会就是坚持不断地写,一天不写就感觉手生得很,没有感觉,或叫“写感”。
在训练苗苗的“写感”时,我除了使用美国的小学生英语写作手册Wonderful Words之外,还通过“每日一句”的方法,引导她开启写作之旅。
另外,“一日一抄”也是我借鉴古代文人抄书的方法,让苗苗每天抄写一遍当天晨读的文章,提升孩子写的熟练度。
仿写一些经典文章,是有一定英语写作基础的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阅读是一个内化吸收的过程,写作是一个表达输出的过程。
改写是写作的秘诀。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名著《永别了,武器》, 仅开头就修改了40遍。语言大师就是通过这样精益求精,百炼成钢的。
三石太保
编者按: 本文是一个系列专题。作者 shawn 是一位地处重庆的青年,已自学英语和坚持健身两年。他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经历很多坎,当然也取得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心得和进步。 虽然shawn比我年轻许多,但我俩惺惺相惜、非常默契,最终促成本访谈的策划。 本文所采访的对象均为重庆快乐英语角的各路高手,由shawn历时两周搜集素材,与我一起反复讨论修改完成。 在受访者的选择上,我们关注一个共性—— 自学成才 。希望通过一定样本比例的调研,帮助大家在自学英语的道路上 获得启发、深度模仿, 并最终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那些英语牛人是如何自学成才的。 在中国,成年人想要自学英文一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国内刻意淡化英语所占课程比例的大背景下,一口流利漂亮的英语往往成为各位海归精英,二代的标配。 我们认为英语是了解世界的工具,不应成为少数高富帅、白富美和海归精英的装逼利器而被其垄断。 任何人,在方法正确、时间投入量达标的情况下都可以学好英语。语言习得能力是人类的本能,深深铭刻在每一个人的灵魂之中。 但现实条件下高昂的培训费,吓死人的留洋花费,痛苦漫长的学习过程,着实让一批批英语学习者望而却步。因此,shawn在周末往返重庆几个著名的英语角,求取英语大牛的成功学习方法。 这些大牛都是靠自学,没有留过洋,更没有参加培训班,对于普通人的英语学习很有借鉴意义。通过和他们交谈,我们更加体会到 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大量时间投入,而这种投入是以千小时计算的。 也因为时间成本巨大,很多人在英语大有长进之前,由于看不到希望,就放弃了学习,这是很可惜的。 也是99%的成人英语自学者失败的原因。 自学英语成功的大牛——EROS。 他作为一名非英语专业学习者,从大二开始自学英语,今年26岁。听说读写流利,高分通过雅思托福考试,在多所大学做过英语学习方法演讲,现在自己开一家英语培训学校,讲授雅思托福。 Q:你是为什么想学英语的? A:我是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学习英文的。我的学校不太好,而且不喜欢本专业,然后就想另选一个可以赚钱的技能,于是大二开始学习英语。 Q:您学习英语所用的时间是多久?(包括每天所花费时间,还有可以量化的总时间) A:从大二到现在,工作日每天至少2个小时;休息日8个小时到10个小时浸泡在英语环境之中。学习了6年, 量化时间在5000到6000小时 左右。 对于这个数据,英语专业的 TANCY 美女透露: Q:凭你这么久的观察,成人(大于18岁,非英语专业)自学英语成功率是多少?(标准:听说读写没有问题,或者高分通过雅思托福的) A: 万分之一的概率 ,一万个人之中有一个就不错了(不太乐观的一个数字——成功率是万分之一)。 Q:学好英语(听说读写流利)在重庆这种城市,薪酬涨幅是多少? A:假如你的本职工作的收入为300000,那么你有很大可能得到100000到200000的收入增幅( 涨幅为30%到60%不等 )。在重庆,能够流利使用英语的不超过1000人。 Q:那么你认为成人英语自学者他们每天需要花多少时间,多少年才能达到听说读写流利水平? A: 每天至少2 小时 以上,耗费时间 5 到10 年 左右方能掌握英文。 Q:你的主要学习英语的方法? A:广泛的阅读,没有刻意记单词。 学到高级阶段,为摆脱中文思考所带来的对英语思维的影响,我刻意学习 英美初中生,高中生的教材 ,例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这才是 摆脱中文思维,理解老外 的最好的方式。 同时我建议大家 学习英文写作 ,一定要 看老外写的写作书 。因为中国人(不管他的名气多大)的写作书总是不如老外的写作书地道。毕竟在英语思维上老外还是略胜一筹。EROS推荐的写作书(难度从低到高)EROS认为:当你通过自学达到听说读流利的时候你会遇到瓶颈, 中文思维会限制你的英文思维, 你无法像老外一样自然地造句,写作。 中国英语老师教学生的时候经常会说:多用复杂句式,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但是老外并不认为这些句子就是好句子。老外所认为的好句子和中国人认为的好句子是不同的。 这就涉及到了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源于生长环境和教育。 中国人甭管你英语多好(留学生或者英语很好的人),对于老外的文化理解只能无限的去贴近,但绝对不可能完全习得老外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文化,教育和生长环境是我们的根和土壤,语言就是果。 不同的根和土壤生长出不同的语言。 但这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克服, 关键在于教育 。要想要从根源上了解老外的思维方式,就要回到他们的教育当中去。要回到他们的教育当中去怎么弄啊,又没有留过洋、出过国,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他们的教科书 ,读他们的语文,数学,化学、生物、物理,他们的所有的教科书,你都自己去从从头学一遍。然后,你就会有很大的收获,你的思维也会变得跟他们趋同。 比如,你知道carbon dioxide是二氧化碳,但是你知道一氧化碳的英文吗?你连这个都不知道怎么能够和老外谈笑风生呢?所以这也是为何要学习教科书的原因。EROS认为最好的单词书: (笔者认为后三本难度偏高,先配合大量阅读积累一定词汇量之后再做,否则容易放弃) EROS的发音也非常完美,这也是刻苦训练的来的。他认为:对发音学习启发最大的就是 American Accent Training (以下简称AAT) 。 他模仿AAT已有4年,里面的所有句子都练习了无数次,烂熟于心、受益匪浅。EROS称:AAT的连读内容很完美,但 缺点是intonation(语调)讲得不太全面 ,和真正的美语语调还是有差距的。AAT的语调主要是平调升调,很少讲降升调的使用,降升调才是美语语调精髓。这本书瑕不掩瑜,多多练习即可。 EROS总结道: 英语学习主要靠自觉,环境是次要的。 据他观察,重庆国际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可能只比普通学校好那么一点,就连上海的国际学校英语水平也没好到能够听说读写流利的水平。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也不一定好,长期缺乏训练只会”泯然众人矣”。 最后,笔者想提醒各位: 一个成年人若无法做到高度自律,谈什么方法论都是白搭! 参加“英语听力训练营”AAT阶段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