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91

南京1942
首页 > 英语培训 > 核心素养下英语培训反思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暖暖烛光2016

已采纳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及其实施是21世纪教育的重大改革。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科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为了建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英语阅读课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从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及其组成要素及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撰写。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英语;课堂教学一、 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交流日益频繁,融合与冲突并存、和平的主旋律与局部战争并存,所有这一切预示着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但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国际政治关系民主化平等化共存。因而这个时代呼吁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基于这样子的时代要求,教育部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至此,我国的教育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过渡到现在强化学生发展学生素养的教育模式。二、 英语学科素养的含义及其组成要素《普通高中英语课标标准(2017年版)解读》明确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英语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标同时提出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要素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三、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一)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具体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和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看)等方式的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对比素质教育的知识目标,英语核心素养增加了语篇知识与语言应用。素质教育停留在对文本的理解,而核心素养更加的强调学生要在理解的文本的基础上用辩证的思维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课堂中除了传授基本的语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外,还要通过创建真实的英语学习情境或者符合文本的内容的情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切身的体会,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辩证思维,进而促进学生的积极的表达。此外,还可以增加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如根据相关文本改编的开放性的话题写作,探究式问题的设置等等。总之,在核心素养框架内通过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有意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用外语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文化意识文化意识的内涵丰富,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识、态度和行为取向。《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人文素养。”传统的课堂将语篇仅仅当作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载体而忽视了语篇所承载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传统。因而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不仅要传授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以此为基础,理解语篇所承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现象。英语教材中的语篇,既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介绍的语篇,也有对英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进行介绍的语篇,教师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借助英语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和对比不同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得学生在文化对比中更好的理解、继承和发扬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对外来文化有基本的辨别和取舍,吸取精华弃其糟粕,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身的代表先进文化的文化立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赏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祖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三)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思维的应用有助于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反过来语言的学习与应用特别是外语的学习与应用有助于丰富思维的方式,促进学生辩证批判性思维的形成。要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极其具有挑战性的。首先,在课堂上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取信息;其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比较分析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异同点;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推断和归纳。(四)学习能力英语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迅猛进步、全球一体化不可逆转的趋势等一系列因素都要求这个时代的公民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 结语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确立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当代国际国内教育改革趋势、提升我国国民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英语核心素养对如何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指明的方向。面对党和国家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质量的要求,英语课程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努力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全球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

核心素养下英语培训反思

84 评论(14)

dreamydream

一、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英语教师要在英语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地渗透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英语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在教学《The plot of the mother’s day》时,可以先介绍 Sarah 的话语:“Hello,boys and girls.I am Sarah. I’m helpul .I can sweep the floor.I can cook the meals.Are you helpful?”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让学生主动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表达自己通过帮妈妈做家务而获得的体会,从而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重长辈、热爱生活的优良品德。二、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正确处理与小组成员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教师可利用四级制理念,也就是让学生在“老师(T)—助手(TA)—组长(GL)—组员(GM)”的小组模式下,进行小组式探究、合作、互助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三、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包括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例如,在教学与动物相关的词汇时,教师可以配上生动、形象的动作:“Look!Here is a lazyrabbit。”然后,教师比出小兔子耳朵的动作,伸一个懒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并向学生讲解“lazy”的危害,教育学生做人要勤奋。英语教师通过这种诙谐、幽默的语言形式,可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英语教师要通过启发教育的方式,开发学生的脑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分清是非对错,让学生受到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的影响,并在教师 的引导下,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教学《I am angry》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前半部分让学生表现出自己生气时候的行为动作。而在后半节课,教师要针对学生生气时表现出的随意摔东西、打人、骂人、踢垃圾桶等行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让学生知道负面情绪给自己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向学生传授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四、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法,渗透核心素养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没有坚定的意志力,比较好动、好玩,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时期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表演、讲故事、歌唱等形式,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例如,教师可以通过“ Listen and do”的游戏形式,带动全班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并发出“Water the flowers,Emptythe trash”等的指令下,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学生 回 答 :“Yes I’m helpful.I can water the flowers. I can empty the trash.”比试哪个小组反应快,输了的学生上台表演打扫卫生的动作。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形成独立自主、善于思考的品质。五、借助学科整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英语教师要整合学科知识,列举一些正确行为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和错误行为对人产生的负面影响,让学生判断自己言行的对错,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另外,教师还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网络,向学生传授核心素养的内容。例如,教师可结合《Student code of conduct》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较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动画片,让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体现。英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并懂得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32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