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16

spicyqiezi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口译必过策略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大大华哥呢

已采纳

一、心理素质要好,对自己要有信心心理素质是口译中最重要的。我在年轻时刚开始做口译,遇到一些大的场合会比较紧张,一紧张,有些本来很简单的话也不会翻了,或者会楞很长时间,这是很多刚做口译的人都会犯的错误。不论遇到什么场合,都要相信自己能够译好,因为全场就只有你的语言是最好的,你是精通两种语言的专家,你就是权威。有了这种想法,你上场后就会比较轻松了,翻译起来也会游刃有余。如果遇到听不懂时,也不要慌张,可以再问一次说话者,这个不丢人的,千万不能以为多问了就会显得水平低、丢面子,因而当问不问,不懂装懂,凭感觉乱发挥,造成错误。另外,有时在翻译时漏译了几句,在译下面一段时因为上下文的关系又想起来了,这时可以直接补进去,而不必专门向听众说明“这两句前面漏译了,现在补上。”这种情况,很多译员可能都遇到过。我们省里有位领导遇到外宾特别容易兴奋,一口气能讲十分钟,有时我也会记不住全部内容,就把主要内容译一下,译到下一段的时候会突然想到刚才领导讲的话里有几句跟这里有关,当时我没有翻译,这时,我就会补充一下。二、事前要做充分的准备翻译前的准备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翻译,在接到口译任务后,会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找项目负责人了解情况。包括翻译内容、时间、地点、外宾的国别(每个国家都有特定的习惯、避讳、爱好、发音的语音、语调等等,这个非常关键。),有无特别的要求等等。如果是会议口译(包括同声传译),最好还要事先去看一下会场,并了解一下会议的流程、发言搞、麦克风安排情况(一般发言人和翻译各有一个麦克风,如果安排不当需要提醒)。总之,接到任务后,从项目负责人那里了解到越多的信息对你的口译越有利。 2、要从语言上准备。在知道了自己要翻译的任务和内容后,就要从语言上开始准备了,主要是要一些专业术语需要强记。因为每个翻译都不可能了解所有的专业,有的人可能擅长经贸,有的人可能擅长法律,有的人可能擅长机械。如果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就一定要在接到任务后在短时间内了解这个领域的一些基本情况、专业术语等。我有一次就接到一个关于中医口译的一个任务,由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就比较顺利的完成了工作,至少在听到诸如“针灸”、“拔火罐”等中医术语的时候没有出现翻不出来的尴尬。 3、心理和身体的准备。做口译时心理素质和身体状态也很关键。一定要在准备期把自己的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这段时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要让自己充满活力,信心满满的。三、 翻译时要注意繁简一个好的译员是不会把说话者所有的话都翻译的。因为口语不象书面语那么严谨,主要是信息的传达,说话者一般会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但是在讲的时候会出现重复、罗嗦,甚至偶尔偏离中心思想,这时,作为译员就要具备能够在短时间内判断说话人的中心思想,并且在翻译的时候围绕中心思想翻译,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就要删掉,使译出来的话条理清晰、意思明确、主题鲜明,这样才能让别人清楚说话者的意思,就不至于出现不知所云的现象。 至于哪些话要译出,哪些话可以忽略,这要靠译员各方面的综合知识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去判断。绝不能以编辑为由对讲话人的话大打折扣,伤筋动骨。这不仅仅是翻译水平问题,而且也是翻译的职业道德问题。四、译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在口译工作中,涉及的面是非常广的,经常会出现我们事先无法预料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注意积累,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涉猎,不一定要很精通,但至少要了解。有一次,我陪一个新加坡议员去爬长城,在去长城的路上,开车的司机按了一下汽车喇叭,惊到了路边的一头骡子,那头骡子的头撞到了汽车上,牵骡子的老农就要求司机赔偿,说到:“刚才骡子的头撞到你车上,撞掉了四颗牙齿,就不能吃草,不能干活,我们实行的是联产承包责任制,骡子就是劳动力,现在不能吃草,不能干活,你要赔这个损失。”而司机不同意。那个议员觉得很有意思,就让我给他翻译。于是我就跟他解释了刚才的事情,并说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保险赔偿、事故处理、相关法律等等一系列事情,结果议员很高兴,说他以前在新加坡也了解到一些有关中国的改革开放后的变化,但不太明白,今天我的解释让他一下子知道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是不可能解释清楚的。

英语口译必过策略

193 评论(14)

木雨大大雯

口译是一种实践性很强应用性很高的工作。而口译工作对译员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想要提高口译,基本的一点就是提高口译的速度。口译员在平时应该进行口译训练以提高口译速度,以下叙述提高口译速度的几种技巧。 一、集中精力听懂原文的意思  口译首先得听懂原文的意思。听懂原文的意思是做好翻译的第一步。根据不同的题材应该采取不同的听力方法。而为了提高译员的听力获取信息的速度,译员平时应训练听力的速度,在口译中,翻译的记忆力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必须记住大量的词汇,以便口译时能脱口而出。这一点主要涉及到长时记忆。(2)是必须在短时间内把别人在一段时间内讲的话尽可能详细地表述出来。这一点属于短时记忆的范畴。 二、口译笔记  在口译过程中,由于时间是紧迫的,对译员的记忆表达能力要求相当高,为了保证质量的翻译效果,笔记是一个有效的提高速度的技巧。笔记有利于帮助记忆,有的翻译信息内容复杂繁冗,数字较多,专有名词术语,如果不记笔记,译员难以储存所有的信息在头脑中,最后会导致翻译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口译笔记不同于课堂笔记或会议记录。在时效性方面,口译笔记只供译员现场翻译使用,而课堂笔记或会议记录则需要保留较长时间。在做口译笔记时应该保持简洁,条理清晰的原则。做笔记就是译员在专心听取发言,理解发言的同时,把讲话的重要信息(包括讲话的主题,要点,涉及的日期,地名,人命等)用简单的文字和符号记录下来的过程。三、对翻译内容进行预测  为了提高翻译的速度让译员及时表达出翻译的内容,译员可以通过对翻译的内容的预测首先要求译员对翻译的场合有所了解,应该了解翻译的背景知识。在进行口译时,就可以根据口译根据会议的主题进行预测在很多时候预测是因为句子过长,不能及时听到整句话的意思,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进行断句,或者根据句首猜测整句话的意思。 四、口译表达技巧  口译表达是口译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说话方和听话方之间的交流,也会影响到交际双方对译员的信任程度。译员应当摆脱原文本身的束缚,将源语的词语和意思分离。最重要的是让口译员开口讲话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另外,译员可能在表达过程中可能碰到一些具体的问题,译员可以运用其它的口译技巧,如询问,重复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迂回的表达源语含义等等,尽量表达理解了的内容,而且强调表达的内在逻辑和关联性,可懂程度和准确度以及流畅性。 五、利用身势语帮助口译   口译是一个现场进行的翻译活动,有时仅仅口头表达是不够的,而必须借助外界条件来帮助表达翻译的内容。在翻译有感情色彩的文体时,译者也可以用相应的身势语言来表现。总之,口译的速度直接影响到口译的质量。口译的速度是口译成败的标准之一。

14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