嘚啵嘚啵的sissi
如何让孩子学会宽容
如何让孩子学会宽容,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绝对不能忽视,宝宝的智力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宝宝需要家长自己先有良好的素养,应该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一同成为更好的人。为大家分享如何让孩子学会宽容。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其实这本来没有什么,很多事儿转眼如云烟消散。可是如果我们不能掌握宽容的道理,就会肝气不舒,就会导致生病,这样的情况我们每天都会见到,很多人生病都与此相关。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会宽容,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给了孩子一个幸福、健康的人生,如果孩子在您的培养下变得尖酸刻薄、不会宽容,那么,即使您给孩子留再多的金钱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会从心里不幸福,那又何谈健康呢?所以,让孩子学会宽容,让孩子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宽容,就等于给予他一个圆融幸福的人生。
宽容
容忍度
英语tolerance这个词,更多让我想到了容忍度。宽容的概念细化到小处,首先就是这个容忍度。我们每个人对待周围的人和事,都有怎样的容忍度?
那天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爸爸特意开车去送。幼儿园门口这两天开始修路,马路全都挖开,车开不进去。我给她爸爸讲解说:“这里刚开始修路,正赶上我们上幼儿园,真烦人。”两分钟之后,我女儿大声告诉爸爸:“爸爸,看外面全是灰,正赶上我们上幼儿园,开始修路,真烦人!”我一听吓一跳,赶紧修改:“不烦人,你看,等过两天路就修好了,我们门前就有崭新的马路了,多好啊!原来的路坑坑洼洼柏油四溅(《赛车总动员里》的话)!我们只要忍耐几天,就能有更宽、更新的马路了!”她经常像录音机一样学我的话,搞得我都不太敢说话了。
其实对修路这样的事,我心里并没有任何抱怨的感觉。相反,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让孩子见识见识。每天路过时,我们都看看热闹。她非常爱看,最喜欢那个大挖掘机。我也让她看到工人的艰辛,告诉她这马路不是天生就在这的,要工人费力去铺,路面下还要铺好多管子,所以,我们要心存感激。不过,无意中的一点牢骚话还是让她学了去。
还有一次,带她去附近小区玩。滑梯那没别人,刚玩一会儿,一位老爷爷抗着被褥走过来,在滑梯和浮桥之间拉绳,要晒被。说实话,在过去,我心里会有点介意——别人的被褥、我女儿,挨这么近!现在我好一些了,每个人都是你自己么。就当他是我爸爸了。看起来他比我爸爸更健康。我跟老人聊了几句,我女儿也说了几句话,还问我:“老爷爷要干啥?”我看她丝毫没想过别人的被脏不脏这样的问题,在她看来,只是这个空旷的大滑梯又多了个新鲜事,多了个可以说话的人,她显得更高兴了!
这样的小事让我注意到一定要小心自己的言行,别把对周围的无谓的不容忍传达给孩子。
每个人对周围事物都有不同的容忍度。我一直是比较能容忍的人,对多数事情我比较含糊,不太介意。在我看来,很多人过于挑剔,他们无法容忍的事情有点太多了。
比如我有个很近的亲戚,一位老年妇女,据我所知,她无法容忍的事情有:老头、烟味、生葱味、别人的一点批评、别人的性趣、不完美的做事情方法,以及其他跟她想法不一样的任何事情。别的不说,单是这些样,就足以让她在生活中举步维艰。在她身上,我认识到,过于追求完美和控制狂倾向,都能把人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生存空间里。对周围缺乏容忍度的人实际是画地为牢,结果只能让自己生活得很不自由、很不愉快。
容忍度大概很大程度上诞生于家庭文化。我的一个很熟的朋友,他们一家人都对吃比较讲究。我们一起出去吃饭,因为比较熟,大家都比较放松。每次去吃饭,他们家人基本上会一直在挑毛病:菜如何不好、哪个菜本应该怎么怎么做、服务如何差劲,如果实在没什么可挑的,那就说价钱的问题。本来还算合理的价格,老人会说,要是在市场上买自己做,只需要多么少的钱……
这方面我们家比较好。我们家人对吃的不太懂,所以不怎么挑剔。有时我想这大概也不仅仅是对食物的品位问题,而是一种看事情的态度。比如,同样看完春节晚会,第二天大家拜年聊天,我们家通常会说有哪些节目真好,而我这个朋友家的人则会异口同声地开始大批一通,把春晚骂得一无是处。这样的情形我们一定并不陌生。
说要有容忍度,当然不是说对一切都要一味地去容忍,要逆来顺受。我们当然要维护自己的权益,用英语的话讲,不能让自己成为别人的擦脚垫。我们要有原则,违背原则的事情当然不能容忍。
但是生活中有多少事情是不关乎原则的,是我们必须接受的,是我们无力也无需去改变的呀:路况、天气、排队、打不着车、别人的坏情绪……
对周围的小事难以容忍,归根结底是由于缺乏同理心和平等心。不能容忍,是因为不能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所以看不到每个事情自有它的缘由。不能容忍,也是因为心中存在偏见,以为只有自己的标准才是唯一正确的,无法接受跟自己不一样的或是自己不喜欢的想法和做法。
这些,都是出于无知。
以道家的观点来看,世间的事情并无所谓的美丑、黑白、对错之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一切都是相对的,也都是变化的。修路带来灰尘,也给孩子带来新的见识。并且,路也迟早是会修完的。所以我们当然可以去容忍。
不能容忍,是基于受害者和悲观者的心理模式。有时,人们似乎总是要去抢受害者的角色,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完全可以主动去改变去创造。习惯于去挑剔,那是因为这样的人总是在盯着事情不好的一面。受害者和悲观者的心理模式对于孩子尤其有害,因为孩子如果建立了这样的心理模式,他一生都将为其所累。
还有的人似乎故意表现得缺乏容忍度,对周围事物带有一种泛泛的不屑、轻蔑和批评指责的态度。他们表现得无法容忍,为的是显示自己的标准和档次多么高、自己多么懂行、自己是多么见多识广。这种傲慢与优越感,实则是典型的自卑的表现。说到底,这也是无知的结果。
不会容忍是一种无知,那么能够容忍就是一种智慧了,一种懂得跟世界和谐相处的智慧。
宽容的这个“宽”字真好,很显然,我们每能多容忍一件事,我们的生活空间就更宽了一分。
学会容忍的人,心里自然就是海阔天空、宽广无限。
宽恕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过伤害。伤害过后,消极的做法是怨恨,积极的做法是宽恕。宽恕是对伤害的正面反应,正如感激是对恩惠的正面反应。
不能宽恕,那么我们将继续生活在伤害之中,我们的伤害将一直持续到我们开始宽恕为止。
最基本的伤害是对身体健康的伤害。医学上的研究表明,长期的愤恨会损害健康,尤其是对心血管和免疫系统都有很大危害。而宽恕能减缓忧郁和焦虑。一项针对儿童的研究表明,和解的态度能降低压力荷尔蒙。在另一项研究中,那些受心脏问题困扰的退伍军人,在学习宽恕之后,他们“体内流向心脏的血流量增加了”。
其实不用科学研究,我们都曾亲身体会过愤恨、仇恨对身体的伤害。当你回想自己受伤害的过程,或当你设身处地想象他人受伤害的过程时,你都会感到心跳异常,热血奔涌。
现在很多人都在网上看过刘善人讲病的视频。这位刘善人是个地道的农民,小学文化。年轻时重病在身,后来经人指点,学习传统文化,认真去修心修身,结果一身的病都好了。以后的数十年里他一直致力于给大家讲病。所谓讲病,就是指出你心理和行为上不对的地方,让你自己去反省去改正。很多绝症患者就这样被治愈。在他所讲过的病例中,我们看到,仇恨是以多么大的威力在损害着人们的健康。比如他举例说,一些离婚的家庭,妈妈告诉孩子要恨爸爸、恨奶奶,结果孩子心里有了仇恨,就病了。他说这叫父母给孩子送毒药。送了,孩子就接住了。
我很赞同他的说法。几乎每个人的病,都是生自他心中的怨恨和烦恼。宽恕了,放走了仇恨,身体才会好。
如果按照吸引力法则来看,那么当你不能宽恕时,当你将注意力放在了所受到的伤害上时,你就是在强化这些伤害,你将吸引来更多类似的伤害。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你想着伤害时,你的心里充满怨恨,你也就很难以爱心来对待周围世界。而世界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不能付出爱心,自然也就无法得到爱心。释放仇恨,世界就会返回给你更多仇恨。
知道了宽恕的害处,但是要做到去宽恕,并非易事。受到的伤害越严重,宽恕越难。
怎样才能做到宽恕呢?
我想第一步就是去正视、去接受你的遭遇。现在比较流行的词叫接纳、臣服。发生过的事情,我们就无法改变了,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
我发现这样的思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接受事实:那就是把一切不好的遭遇,都看作你人生的一项必修科目。每一个伤害,都是你要上的一堂课,都是要你从中学到东西。学会了,你就又成长了一步,可以继续往下进行了。不去认真学、没学会,那么恐怕生活还要继续给你上类似的课,反复上,直到你学会为止。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去抱怨命运的不公平,而是尽快学到其中的教训,尽早结束这个课,迎接新的任务。
这样去想,我们不仅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并宽恕,我们甚至应该感激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感谢他们帮助我们成长。
很多残疾人都能面对现实,勇敢地生活,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就,相比之下,我们的伤害又有什么无法面对的呢。
正视了现实,下一步就是要决定去宽恕。
很多人会发现这个决定很难下。为什么,因为每当我们想起伤害自己的往事时,我们就会在心里讲理。我们在心里想象有一个人民法庭,我们面对公众,一一历数对方的过错,我们为自己辩护。讲理讲到最后,我们自然希望能跟对方算账,能找回公平,最好能还击、报复,也给对方一个教训,让他后悔、认错、道歉。然后我们可能发现这样做很不现实。于是只好退一步,暗自嘀咕:凭什么我要去宽恕他!这不公平!
这个思路似乎是很正常的思路。可是它不对。为什么不对?
首先,尽管整个社会是要维护公平的,但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接受这个世界的表面上的不公平。当然,这个所谓的不公平其实只是差异而已,究竟有没有绝对的公平,这个账太过复杂,我看算不清。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课要做,都要经历自己的太上老君炼丹炉。我们只知道自己的遭遇,并不清楚他人的全部经历。或许,了解伤害你的人的人生境遇,会帮助你看到他的问题,看到你可以理解、甚至可以同情的地方。但是即使不去了解,我们也应该清楚,他人自有他人的功课。所以在我看来,不公平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看,一切都是公平的。
每个人都是自己在创造着自己的生活。我相信,我们的一切经历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内心所创造,正如孟子所说:“福祸无不自己求之者”。所以我们要自己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好的坏的经历都要去负责。我们要知道,自己从来都不是受害者。
如果按照佛教因果报应的观点,那么人的念头和行为至少影响到后三世,人的遭遇也是源自今生以及往生的作为。这要是论起公平来,是一个很庞大的计算。根据现在的新时代思想,人与人并不存在他我之分,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的本性是永生不灭、无始无终的。如果算公平的账,那该怎样去划分界限、哪里是可以结算的终点呢?这样看,甚至都不存在公平不公平一说。
在另一方面,我们别忘了,决定去宽恕,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放下肤浅的理性辩论,专注于自己的未来。如果我们想要结束痛苦,尽快开心地生活,那么我们就要放下愤怒和仇恨,放下过去的事,原谅对方,不再计较,翻过这一页,不去想它,释怀。这样做,受益的是我们自己,解放的也是我们自己。这不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吗?
我们更不必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教训对方,因为他自有他的功课等着他。
另一个有助于宽恕的做法是自省。
在种种伤害中,有一些是纯粹的伤害,比如交通肇事、疾病、战争、被抢劫、被掉下的广告牌砸到。而另一些伤害,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同事、朋友、邻居间的,往往就更复杂。如果深究下去,有时我们并不是绝对无辜的受害者,或许我们在受伤的同时,也伤害了别人。
很多人际间的冲突,双方都有责任。如果我们能把重点放在反省自己、理解他人上,那我们就更容易去宽恕。当你能运用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看,你甚至会发现事情竟然不是你最初所感觉的那样。比如夫妻俩有矛盾时,双方都向自己的好友倒苦水,我们听每一方的倾诉,都会觉得他或她是受害者。但是如果双方能放下自己的那一套陈词,认真地换位思考,那么他一定能发现自己不是绝对无辜的,至少他能看到自己是怎样一步步地促使事件升级的。
孟子说得好:“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对别人好,别人却并不对你热情,那就先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管理别人,别人不听,就反问自己是否足够有智慧;礼貌待人,别人并不回应,就先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有敬意。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就要反省自己。自身端正了,天下人自会归附。
所以当跟人有了冲突,先别急着责怪怨恨别人,先反省自己。
承认了自己的问题,我们就更容易去宽恕。我们可以说,那好吧,我先不算你的账了,我先去努力改正我这一方面,然后再看看事情有没有改善。如果我们凡事都能这样去想,那么事情自然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关键就是,我们不要等着别人去扭转这个局面,不要给宽恕设定条件。宽恕是无条件的,而不是“只有当你怎样,我才去宽恕”。我们只要自己去宽恕、去反省、去改正,就可以了,不必管别的。
决定去宽恕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从决定,到能真的放下、能跟对方和解,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完成了,我们就轻松了,也成长了。
宽恕过后,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很强大。你将体会到巨大的掌控感。你不再被动。你丢掉了伤害。你跳出了受害者的角色,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主宰。
如果可能的话,你还可以去尝试宽恕的最后一个环节——以德报怨。这可以是一个完满的句号,可以是宽恕行为的升华,也可以是当你还做不到宽恕时,帮助你看到宽恕的神奇力量的一个做法。
以德报怨
老子说要“以德报怨”,孔子说要“以直报怨”,就是说要用公正去对待错误的行为。
以我的理解,两者的差别是所谈论的角度的不同:孔子是从管理、统治的角度来说的,强调的是制度的公正。老子是从个人心灵和宇宙真相的角度说的。
怎样理解以德报怨呢?
曾看过美国人讲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高中生是校篮球队成员。她突然发现自己的好友在比赛中故意不再给自己传球。好友似乎在孤立她、戏弄她,成了她的敌人。她把自己的愤怒跟爸爸说了。并决定下次比赛时也让对方出出丑。可是爸爸给了她一个她认为最糟糕的建议:下次比赛时,你一拿到球,就传给她!爸爸说这招一定管用。赛场上,女孩拿到球,听到爸爸在场外的喊声,就真的把球传给了这个队友。对方很惊讶。整场比赛中,女孩一有机会就把球传给她。后来,队友也开始给她传球。在这场比赛和后来的比赛中,她们配合得越来越默契,结果是,整个队得分更多,她们俩每人进球的次数也更多。这个女孩听从了爸爸的建议,抛开了所谓的恩怨,实现了双赢的合作。
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你无缘无故地遭遇了别人的敌意。这时该怎么办呢?
如果以直报怨,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表面上看似乎很过瘾,但是结果并不好。不论你的报复行为是否实施了、是否成功,最后深陷于伤害之中的仍然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报复成功了,伤害了他人之后,我们真的就能释怀了、坦然了吗?我们内心里没有一丝愧疚或恐惧吗?我们和对方之间的仇恨就此一笔勾销了吗?结果正相反,我们的仇恨从此加倍了、扎根了。这当然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
那么我们还可以怎么办呢?
首先,尝试着把伤害你的人当作一个人去看待,在他身上找到任何一点值得同情的地方,然后用同情心来帮助你去宽恕他。这么做是有理论根据的:宽恕和同情心的脑波发生在大脑的同一个位置。
然后我们再尝试着对他施予关心、同情、甚至爱。这么做,首先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迫使自己从受害者的角色里跳出来。当你能够付出爱时,你就不再是受害者,而是爱的施予者。这就好比,当我们身陷逆境时,最好的帮助自己解脱的办法就是去为他人付出。
当我们能够以德报怨时,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首先拯救的是我们自己,同时,我们很可能也改变了对方。我们掌握了控制局面的主动权,我们使得事情开始向好的方面扭转。
前面说过,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是你自己。那么现在想象一下,想象那个伤害你的人就是你自己,或者是你的孩子、你的父母。他犯了错,我们会怎样对待?我们可能去宽恕他、去帮助他。
其实任何伤害他人的人都是可怜的、需要帮助的。他可能遭受过更悲惨的境遇,可能有扭曲的人格,可能处于重压之下、生活在崩溃的边缘。当然这些并不是伤害别人的借口,但如果看到他行为的动机和根源,并且把他想象成自己的孩子或父母,想象成我们自己,那么我们就能够看到以德报怨是可能的。去帮助这个人,那么你的善行的光辉将使你自己感到轻松、有力量。
世界就是一面镜子,如果以恨报怨,那么这个恨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的内心,而报复行为最终伤害的'仍将是我们自己。相反,以德报怨,这个“德”最终也必将返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来,我们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提出以德报怨的老子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世界的。
老子发现了宇宙的真理:“道”的存在。宇宙的法则和规律是爱与善。老子很清楚,只要我们用爱来回应仇恨,我们就真的可以改变对方,改变世界。从根本上看,这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如果这样去想,那么“以德报怨”并不像初看时那样难以理解,也不是那么难以做到。
所以,当别人对你不好时,对他微笑,给他倒杯水,用这个办法来帮助我们化解内心的怨恨情绪。
宽容的孩子
在博客上有位网友gaolaosan讲了这样一件事:这位妈妈带孩子去公园玩。路上,出租车绕了道。付账以后,因为离公园售票口还有点距离,出租车又带了她们一段路,这位妈妈怕司机不好调头,就又付给司机两元钱,告诉司机前面的另一个门会有游客打车。下了车,她女儿问:“妈妈,为什么又给他钱,他给咱们绕路了。”妈妈说:“你没听他说刚干出租才7天吗?开出租挺不容易的。”“那你就容易吗?”“开出租和我的工作不一样啊,我在办公室里,开出租在外面,还交车份钱。”孩子不说话了。这位妈妈写到:我搂了搂她的肩。让宽容在孩子的心中扎下根,而不是让钱左右了孩子。
这段讲述看得我很感动。多好的教育啊!小小的一件事里,这位妈妈教给了孩子要去理解别人,去尊重别人的劳动,去宽容他人,不计较对方的过失,并主动为他人着想,主动去付出。
我想孩子并不一定马上就接受了这样的做法,但是在这种熏陶之下,我相信孩子会逐渐尝试着这样去想、这样去做,并将从中受益。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使得家长的身教有着强大的说服力。
对待宽容,就像对待谦虚和谦让一样,很多家长不仅不重视,而且不太敢去教给孩子这些品质,因为怕孩子受欺负。
其实大可不必有这样的担心。首先,我们在教孩子宽容的同时,当然也要教给孩子公平、公正和讲原则。这些并不矛盾。其次,我还是想强调,对宽容的教育,也像对谦虚和谦让教育一样,不要强求孩子,不要让孩子在表面上做样子。教育自己孩子不是为了给外人看,不用搞形式主义。关键是要让孩子慢慢领会其中的道理,然后发自内心地主动地去做,这样才有益处。
我们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有同情心,能够换位思考,勤于自省,这样孩子就会有了宽容的基础。
我们还要了解孩子成长各阶段的特点。比如我女儿刚三岁,大概现在正是秩序感的敏感期,极其缺乏容忍能力,东西放错了地方都不行。这时我当然不能强求她去容忍。秩序感是道德的基础,需要家长去保护。我想孩子先有了是非对错的概念,就很好。只要家长的心端正了,逐渐去引导,孩子自会慢慢学会宽容他人的。
孩子从哪里学的?当然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夫妻之间,如果能宽容相待,那么孩子就学到了好的人际交往方式。有研究表明,父母情商高,对矛盾能友好协商解决,孩子的情商也会高,孩子未来的婚姻也会更幸福。
想一想,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在学校,同学之间常会有矛盾、有恩怨。如果孩子能学着不去锱铢必较,能待人宽厚仁慈,有心胸,那么他的脑子里会少了多少负面情绪的干扰!他的大脑会腾出大量内存空间,用来去学习、去享受生活。一个宽容的、“含糊”的孩子,比起那些热衷于拉帮结派、整日琢磨谁跟谁怎么样了的孩子,是更聪明的、更有前途的。
宽容也不仅仅是为了搞好人际关系。和气固然重要,但除此之外,宽容更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开放的、健康的心态。
宽容他人,意味着不去抱怨,不推卸责任。学会宽容,孩子也就学会了做一个不抱怨的、对自己负责的人。
宽容还意味着对他人的尊重,对周围世界心存敬意。恭敬之心的教育,对于现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尤其重要。
宽容就是不让怨恨情绪在心里驻足。学会放下所谓的恩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会更健康!
偏见歧视在孩子的世界也是存在的,例如你的孩子可能看到别的小朋友穿着破旧的衣服,就会表现出嫌弃、奚落的表情,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玩,这样表现并不是一个好情况。因为现在社会是多元化的,成人的偏见,傲慢都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们耳濡目染,也开始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人看事,然而这样的行为并不好,父母在平时应该积极的引导孩子,培养他们正确的观念素养,让孩子正确的看待人们身上的差异,并且接受不同的差异。
1、柠檬训练
给孩子们一些柠檬,让孩子随便玩各自的柠檬,可以在柠檬上作画,可以将柠檬放在地上滚,然后再将柠檬放回篮子里,让孩子找出自己的柠檬,也许你会发现孩子们基本会找出自己的那一个。之后再将柠檬剥皮,让孩子们寻找自己的那个,可能这时候你会发现柠檬已经分不出彼此了,这就是在告诉孩子们,即使外表有差异,内心都是一样的。
2、分析不同人的特征
生活中,有的人带着眼镜,有的人个子矮,有的人说话不利索,甚至是口吃哑巴,还有的人是残疾,缺胳膊断腿的,这些都是很多人会存在的生理现象,而父母在平时要引导孩子平等的去看待所有人,不要因为这些不同的特征去嫌弃别人,其实每个人的外表特征并不影响内心的情况。甚至有的人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会走的更远更高,更加成功,所以父母要告诉孩子不能够因为那些差别就觉得别人低自己一等,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
3、正确看待任何人
如果自己的孩子面对了别人的偏见,那么父母要告诉孩子这并不重要,因为你不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也不能让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只要自己熟悉的人,重视的人在意自己就可以了,别人并不重要。而且有时候是因为误会,是别人不熟悉你才会造成偏见的,告诉孩子不要在意。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看待别人的时候带有偏见,那么妈妈们要教育孩子不能够这样,让孩子换位思考一下,要学会尊重他人。
我是新悦
“人要於安乐中求生,须以坚忍为性,容忍为度。你又是如何以容忍的态度去学习你不喜欢的英语的呢?”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带来容忍的 英语 短语 表达,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1.容忍 put up with
2.容忍 stand for
3.容忍上限 Tolerance upper limit
4.绝不容忍 zero tolerance
5.不能容忍 can't stand
6.容忍某人 Put up with sb
1. 这种严重罪行今日是不能容忍的。
Such enormities would not be tolerated today.
2. 我不明白她怎麽能容忍他[忍受他的虐待]。
I don't know how she puts up with him/his cruelty to her.
3. 我可不想容忍你这个厚脸皮。
I'm going to put up with your cheek!
4. 我们容忍失败,因为我们乐见创新。
We can accept failure since we are ready to innovate.
5. 即使校长也不会容忍这种课堂上差劲的行为。
Even the head master wont put up with bad behaviour in class.
6. 我们决不能容忍干涉我们的内政。
We will not tolerate interference in our home affairs.
7. 把话讲清楚,告诉她你不会容忍这种行为。
Down the law and tell her you will not stand for this kind of behavior.
8. 投资者的态度由容忍变为暗暗生疑。
Investor forbearance has turned into dark suspicion.
9. 大多数人谁采取容忍他汀类药物对他很熟悉。
Most people who take statin drugs tolerate them very well.
1. It's outrageous, and we won't stand for it any more.
这太不像话了,我们再也不能容忍下去了。
2. I don't condone violence in any shape or form.
我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暴力。
3. They have a policy of zero tolerance for sexual harassment.
他们对性骚扰采取绝不容忍的政策。
4. Joanna left her husband because of his unacceptable behaviour.
乔安娜因其丈夫令人难以容忍的行为而离开了他。
5. The army will brook no weakening of its power.
这支部队不会容忍对其实力的削弱。
6. Developing countries won't put up with the situation for much longer.
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容忍不了多长时间了。
7. He could not bear to be seen to act dishonourably.
他不能容忍被人发现行为失检。
8. He finds human foibles endearing, but is unforgiving of pretension.
他觉得人性的弱点很可爱,但不能容忍惺惺作态。
9. If there's anything I can't stand it's an indecisive, wishy-washy customer.
如果说我有什么不能容忍的话,那就是犹犹豫豫、挑来挑去的客户。
10. For the moment, however, the government is happy to live with it.
不过目前政府对此还乐于容忍。
11. This barbaric treatment of animals has no place in any decent society.
这种残忍地对待动物的行为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不能容忍的。
12. He was insufferable at times — self-centred and narcissistic.
他有时让人难以容忍——自我中心,自我陶醉。
13. Political dissent would no longer be tolerated.
政见不和将不再被容忍。
14. Lying is something that I will not tolerate.
我绝对不能容忍撒谎这样的行为。
15. It is totally unacceptable for children to swear.
孩子说脏话是完全不能容忍的。
1. You will have to put up with Grace's absent-mindedness.
你须得忍受格蕾丝心不在焉的作风。
2. My girlfriend is a saint to put up with me.
能够忍受我,我的女朋友真的很有耐心。
3. Developing countries won't put up with the situation for much longer.
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容忍不了多长时间了。
4. Some fog warning signs had been put up with flashing yellow lights.
一些配有黄色闪光灯的大雾警示标志立了起来。
5. She was in no mood to put up with Blanche's carping.
她心情不好,受不了布兰奇的吹毛求疵。
6. She put up with it all stoically.
她坚忍地承受这一切。
7. I can't put up with her another day — she never stops complaining.
她整天抱怨,我一天也不能忍受了.
8. He had to put up with a smart rebuke from the teacher.
他不得不忍受老师的严厉指责.
9. It isn't easy to put up with people who are impolite.
没有礼貌的人是令人难以容忍的.
10. I will by no manner of means put up with such insults.
我绝不会容忍这种侮辱.
11. You'll have to put up with it.
你只好委屈一点.
12. It's a crying shame that police have to put up with these mindless attacks.
警察得忍受这些无谓的攻击,真是太不像话了。
13. A minimum 28,800 bps modem is probably the slowest you'll want to put up with.
传输速度为28,800比特/秒的调制解调器很可能是你愿意忍受的最低速度的解调器。
14. They have to put up with a giant oil refinery right on their doorstep.
他们不得不忍受就在家门口的巨型炼油厂。
15. Don't just try to put up with your toothache. Go and see the dentist.
你牙疼别硬挺着, 快去治治吧.
1. You have to know where to stand for a good viewpoint.
你得知道站在哪里观察角度比较理想。
2. I would like to see him stand for re-election.
我希望看到他竞选连任。
3. It's outrageous, and we won't stand for it any more.
这太不像话了,我们再也不能容忍下去了。
4. Every two years all the congressmen stand for re-election.
所有国会议员每两年重新选举一次。
5. What does EU stand for?
EU代表什么?
6. He cajoled Mr Dobson to stand for mayor.
他说服多布森先生竞选市长。
7. I will not stand for behavior of that kind in my house.
在我的家里我不会容许那种行为.
8. He hasn't a leg to stand for this theory of his.
他的这种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9. He will stand for Parliament in this autumn.
在今年秋天他要竞选议员.
10. What do the letters N . B. stand for?
这两个字母代表 什么 ?
11. The voters should by now be in no doubt what the parties stand for.
选民们现在应该确切知道各党派的主张了。
12. Now we stand on the moral high ground. We can defend ethically and morally everything we stand for.
目前我们在道义上占了优势。我们可以从伦理和道德的角度捍卫我们主张的一切。
13. In China, every citizen who has reached the age of eighteen has the right to vote and stand for election.
在中国,凡年满18岁的公民,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4. The letter a can stand for several sounds in English.
字母a在英语里可以有多种发音.
15. Mix the batter and let It'stand for twenty minutes.
和好面糊,搁二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