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67

五月mother
首页 > 英语培训 > 美式英语图片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uruojing

已采纳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发音差异极大。英式英语声调起伏较大,吐字清晰高亢,摩擦较重;美式英语比较婉转柔和,发音更加圆润。两者在很多元音、重音和音调上都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不在此详述,英语学习者只要听听使用这两种英语的广播和音像节目就有直观的感受。 在拼写方面,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差别也很明显。不过,因为美国的媒体和网络科技席卷全球,在这方面美式英语显然占了绝对上风。大部分非英语国家的英语学习者都会更多地采用美式拼写。在Windows电脑系统输入中,即使键入了正确的英式拼写,也会被强行改成美式拼写。真是谁拥有了经济权利,谁就拥有话语权的绝佳体现。笔者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拼写的区别简单总结如下: 情况一:英式英语比美式英语单词更长,拼写更复杂 例如:dialogue(英式) dialog(美式) archaeology(英式) archeology(美式) colour(英式) color(美式) favourite (英式) favorite(美式) jewellry(英式) jewelry(美式) programme (英式) program(美式) storey(英式) story(美式) 情况二:英式英语以re结尾,美式英语以er结尾 例如: centre(英式) center(美式) theatre(英式) theater(美式) metre(英式) meter(美式) 情况三:s与c, s与z 例如: licence(英式) license(美式) practise(英式) practice(美式) analyse(英式) analyze(美式) globalisation(英式) globalization(美式) 情况四:其它 例如: grey(英式) gray(美式) manoeuvre(英式) maneuver(美式) 至于用法,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除了在语法上有很多不同,在某些概念的词汇表达上也有很大差异。请比较以下这几组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 公寓单元 flat(英式) apartment(美式) 电话区号 dialling code(英式) area code(美式) 律师 lawyer(英式) attorney(美式) 小汽车 car(英式) auto(美式) 钞票 note(英式) bill(美式) 薯片 crisps(英式) chips(美式) 电梯 lift(英式) elevator(美式) 高速公路 motorway(英式) freeway(美式) 长裤 trousers(英式) pants(美式) 由此可见,掌握准确的英式英语,区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才能在英式体系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英国的留学生活中减少交流的障碍。 RP:正宗英式口音 在中国,普通话是最正确、最标准的官方语言,而在英国,虽然没有官方规定,但在英语的发展历史中,有一种发音逐渐形成其重要性,成为公认的最标准英式发音,这就是Received Pronunciation,简称为RP。 追溯其历史,Received Pronunciation最早是11世纪时形成于英格兰中南部的一支方言。这个区域从今天的Midlands地区一直向东南延伸到伦敦,其中包含了牛津和剑桥这两个大学城。14世纪时,Received Pronunciation被广泛在贸易商人中使用,又由于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崛起,这种方言被两所大学的学生所采用,于是成为受过良好教育人士的语言。在19世纪到20世纪,Received Pronunciation成为英国公立学校的教学语言,也被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播音员使用,于是又被称为Public School English 和BBC English。 Received Pronunciation这一概念,最早是英国语言学家Daniel S. Jones在1918年的一本专著中提出的。总结起来,Received Pronunciation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 Received Pronunciation是一种标准的中性口音,被认为不带有某个特定地域的方言特点。而在英伦三岛中,Received Pronunciation仅在英格兰使用,并且也不限区域。 二、 Received Pronunciation有明确的社会界定。在英国,RP被认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体现,因此它特别多地和上流社会和中上阶层联系在一起,有时又被称为Oxford English 和King's/Queen's English。一个来自威尔士的煤矿工人,是绝对不懂得,也不可能操一口优雅的Received Pronunciation的。 三、 Received Pronunciation和一些具体的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使用RP的主要职业有:律师、证券交易员、政治家、外交官、高校及公立学校教师,以及全国性广播电视公司的播音员。显然,这些职业同时也体现出"高尚"和"优雅"的社会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Received Pronunciation是标准正统的英式英语,因此被广泛用于 英语以外的外语教学中。所以,非英语母语国家的人学习的都是RP

美式英语图片

307 评论(15)

李小墨Lena

AMBIENT ADVERTISING中文译为『非主流广告形式』,亦可译为『周边广告形式』,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主流广告形式』而言。作为广告界行话出现于英国还只有短短四年的时间,但(根据《星期天商报》最近的一篇文章判断)现在已经成为广告业从业人士的一个口头禅。非主流广告形式主要是就其所使用的载体而言,它主要是指刊登于户外的非主流媒体(报纸、电视、电台等)之上的广告,例如登载于汽车停车费收据背面、高尔夫球洞底、悬挂於火车车厢的横幅、超市的购物推车车身以及鸡蛋包装箱上的广告文字或图片(有些机灵人士更是利用现代印刷技术将广告文字直接印刷于鸡蛋蛋壳之上)。它还包括诸如将巨型图像投射到建筑物的墙面或将广告词悬挂于热气球球身之上等。所有登载此类广告的载体统称为非主流广告媒体(ambient media),而使用此类广告形式的人可称为非主流广告人(商)(ambient advertiser)。据推测,这个短语可能是在“氛围电子乐(ambient music)”(一种节奏缓慢、使人有轻松感的电子乐)广为流行时期被人杜撰出来的。较之主流广告,周边广告主要在于营造一种消费的氛围,其广告效果往往不易衡量和评估。

316 评论(11)

奔跑的窝妞妞

别听楼上俩人的,楼主看清,首先这是美式英语,如果是英式英语的话两个都发“鹅”的音,英国人不卷舌的所以没有“儿”音。

其次,正因为这是美式英语,所以如果单词中有字母r的话可以有卷舌音发出(也可以不发“儿”),因为brother together最后都是有r,所以er发“儿”音而不是“鹅”音。

总之一句话,只有在美式英语里才有“儿”,看见r就可以卷舌。如果想要保证发音100%正确,都读“鹅”即可。

还有图片里这两个音标标的不完全正确,如果是美式英文字典的话,倒写的e右上角应该有一个r做上标。或者是变成斜体的倒写e,表示“儿”“鹅”均可。

180 评论(13)

A-水灵儿^O^

语海拾趣:Asleep At The Switch Asleep At The Switch疏忽,失职,错失良机这条短语形成的时间不长,但表达的含义却比较丰富。它最初可能出现于美国,因为英国人所编著的工具书都没有把它收录在内,而在《韦伯斯特国际大词典》及《美国成语词典》都可以查到。该词中的"switch"指的是“铁路的道岔”,它并不是指睡在铁路的道岔上要自杀哦,而是指“疏忽,失职,漫不经心,错失良机”。美国在经历了南北战争之后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当时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美国的铁路发展得最快。不过当时的铁路全部是由人工控制的,搬道岔可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向各方向运行的火车全凭道岔工的操作才能驶入规定的轨道,一旦由于道岔工的疏忽、忘记或者搬错了道岔,便会发生火车出轨的严重事故。所以,“asleep at the switch”就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了。例:Don't fall asleep at the switch when the job is offered to you.当你有机会得到这一工作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343 评论(9)

cloverEcho

应该念 跟 ”呃“一个音吧,这只能告诉你谐音了。

263 评论(10)

jessica8918

一般在单词末尾时发“儿”

85 评论(8)

理想气体911

音标的字体在Word中是Kingsoft Phonetic Plain。

美式音标,也称K.K.音标,作者为John S. Kenyon & Thomas A. Knott 。他们根据IPA所编的描述美国英语的发音辞典(A Pronouncing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1944, 1953)里所用的发音符号,就是一般通称的K.K.音标。 所使用的符号均从前面提到的国际音标符号 (IPA) 而来,Kenyon & Knott二位仅将其中适用于美式英语的符号截取出来,再加上美英特有的儿音, 变成了美式英语的K.K.音标。这是一套最常用的也是最权威的注音法,从此人们把美语标准发音惯称为K.K.音标。日常生活中就把K.K.音标当作美式音标的代表。

音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40 评论(14)

刘阳780210

美国英语源于十七世纪英国殖民者来到美国东海岸时的英语,在十九世纪,美国英语形成了明显的语言模式,但是不同地区的美国英语并无实质性的差异。美国英语有不同的方言,但不同地区的人并不因为不同的方音而影响交际,各种方音差别不大。我们一般以华盛顿地区的语音为标准音。在美国,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们讲的是高雅英语,文化层次较低的人讲的是平民英语,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大部分美国人所讲的英语称为普通英语。在正式场合,公开演讲和学术报告等都用高雅英语的正式英语,其它场合用高雅英语的非正式英语。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的相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如单元音、双元音和辅音,除了极少数几个音外几乎完全相同,单字重音、音的长度、失去爆破和连读等相同,句子重音和节奏规律基本一致,语调和语调核心表示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但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也有一些区别,还有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中有几处容易混淆的发音。

一、美国英语字面发音。

一般单词怎么拼写就怎么发音,发音更具规则性。这一点完全符合英语语言作为表音文字的特点。例如:bar中的“a”由于在“r”字母之前,因而要卷舌,故读成[ɑr] ,而bath中的“a” 由于在r以外的辅音之前,按重读闭音节的规则读音,故读成[æ] 。:[æ]是美语独有的一种发音。具体在发音时:舌尖需轻轻抵住下齿,双唇向两边平伸,成扁平状,口形张到可以容下自己的中指和食指尖。中国学生发这个音的问题在于嘴形张不大,所以音发得不够夸张。其实老外在发这个音的时候都很到位,听起来也足够夸张。

具体来说,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音节时发长音,在重读闭音节时读短音,在r之前时则发卷舌音。其中元音字母o的发音,口腔要纵向打开,舌部展平,舌尖轻轻抵住下齿,要做到发音时可以对镜看到自己的扁桃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要我们将嘴“Open wide and say ah!”还要注意,发音时舌头需平躺在口腔下部,而且舌中部微微下凹。但是当o在f、s、g这些字母之前,仍然发长元音/ɔ/。

二、长元音和短元音。

很多语言,如阿拉伯语、日语、德语中都有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区别,例如阿拉伯语中,开口符和开口长音符的发音就不一样,齐齿符和齐齿长音符的发音也不一样。大多数同学认为[ ɪ ] 是[ i] 的“缩短版本”,只要该发长音时就读得长一些,该发短音时就读得短一些,即把/i/的发音缩短一倍即可,即可,其实这是个用英音来学习美音的误区,或至少说是一种简单化的理解。Model:具体在发[ i:]音时,不要将它与汉语中的“衣”混为一谈,从而带上浓郁的“中国特色”。相比之下,[ i:]的发音更紧张,注意嘴唇要向两边伸展,两齿稍稍分开。同时舌前部向硬腭尽量抬起,但并不接触硬腭,所以并不产生摩擦。舌尖要顶住下齿。由于在发音的时候,唇形微展,故形成一个非常自然的笑容,这就是为什么老外在照相的时候总要“say cheese”。/ɪ/和[i]在美音中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音。发音时,唇部扁平,但没有发[i:]的时候那么伸展,且口形稍大。舌前部稍向硬腭抬起,但趋势不能太强。

三、美音中的辅音与其它语言中的辅音之比较。

英语中的辅音在其它语言中基本上可以找到对应,比如说b,p,f,etc (当然除了个别辅音之外)。英语和其它外语中把它们称作辅音,我们的汉语拼音把它们叫做声母。但是,如果我们辨不清辅音和声母的区别,这点优势却又会转化为劣势。举个例子,汉语、日语中声母后面总是会有韵母音素,所以从来没有声母单独发音的情况,可是英语中的辅音能够压迫出声,气流冲破感要强得多。如果我们仍旧用发汉语拼音的声母的习惯去发英语辅音,那么会发成“波”,[p]会发成“坡”,而单词cat(猫)会发成“开特”、book (书) 会发成“布克”、bad(坏的)会变成“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说英语总是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明白了这点差别之后,我们说英语和听英语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英语辅音的气流冲破感,从而说出一口地道漂亮的美式英语。

四、辅音字母t的发音。

t在重读音节首或词尾,读作/t/音。

当“t”出现在两个元音之间,元音和成音节的/l/之间,或者t”前面是一个清辅音或前鼻音[n],且后面是一个元音,且处于非重读位置的时候,[t]音需要经过从送气到不送气的转变,发成一个近似于[d]的浊化的音。务必要重视“近似”二字,即不是严格的浊化。可以说很多托福听力专家认为“t”就是浊化是不负责任的。比如:writer (作者)和rider (骑手)二词的发音是截然不同的,一定要严格区分。writer的“t”是舌尖“轻触”上齿龈根部后“突然下降”,把气流堵回去,因而只是变成不送气音,而非“浊化”;rider 中的“d”是舌尖“更大面积的抵触”上齿龈根部后“缓慢下降”,所以构成真正的“浊化”,声带有振动。

当“t”处于一个元音和一个前鼻音[n]之间,[t]音气流不从口腔爆破而出,而是完全从鼻腔中爆破而出,这叫做鼻腔爆破。如果是浊辅音[d]在此种情况下,也需要鼻音爆破。发音时,务必控制好舌头,舌尖抵住上齿龈根部不能松开,否则气流就会从口腔泄出来了。

当“t”处在单词的词尾,且前面又有元音或者“r”字母,此时“t”通常不发音。当然,在一些法语字如ballet、depot、buffet中,t完全不发音了。

“t”在清辅音或浊辅音[n]、 [l]之后,且处于非重读的位置,“t”发清晰的送气爆破音。

“t”后是一个辅音时,[t]音经常不送气,甚至失音,这也就是所谓的失爆现象。

五、卷舌音。

卷舌发音是美音区别于英音的一大特色,但万万不可“滥卷”,否则“过犹不及”,所以搞清楚卷舌的规律很重要。一般而言,美音中除了Mrs 中的“r”不卷舌之外,只要含有“r”字母的单词均需卷舌。还有一个字colonel,单字中有olo字母组合,也要发成卷舌音。“r”字母经常在元音后出现,此时发音类似于汉语中的儿化音,其它语言中基本无卷舌音,只有我们汉语有卷舌音“日”,但英语的卷舌音r不同于汉语的“日”,汉语发“日”的时候实际上可以感觉到舌尖和上腭有较强摩擦,而英语发音则没有。所以不能把rose (玫瑰)读成“肉丝”,road(马路)读成“肉的”。发音时,唇形要小圆紧张,同时舌尖尽量向后卷,但是不能和上腭有任何摩擦。这个音是一个共鸣音,所以在发音时摩擦感不能太强烈,气流比较柔和。另外,[r]是浊辅音,需振动声带。若“ r”字母在重读的元音后,无须注意唇形,只要卷舌即可。

六、破擦音[tʃ] & [ʤ]

比较chance 中的字母组合“ch” 和汉字“吃”的发音。大多数中国人容易将二者等同,甚至用汉语拼音ch来拼读含有字母“ch”的英语单词,实际上它们的发音大相径庭。[tʃ] 音千万不能发成汉语中“吃”的发音。汉语中ch是卷舌音,舌头略微上卷,但是英语[tʃ]是不卷舌的,舌头展平,舌面有一点下凹。[ʤ] 也不能发成汉语的“之”,同样是因为汉语中的zh是一个卷舌音,而英语中的[ʤ]不是。可是有的同学舌头是不卷了,却发成了汉语的“七”和“机”,或者是西班牙语的ch的发音,这样发音的错误在于舌面没有下凹,所以为了避免以上两种错误倾向,初学者可以尝试读[tʃ]时,把舌头放在ch“吃”和q“七”之间,读[ʤ]时,舌头放在zh“之”和j“机”之间。

七、破擦音[tr] & [dr]

这也是一对清浊对应的破擦音。我们在发音时,最重要的是把它们和[tʃ]、[ʤ]区分开。[tr]和[dr]因为含有卷舌音[r],自然唇形需要小圆紧张,舌头上卷,同时加上[t]和[d]的因素;而我们已经说过[tʃ]和 [ʤ]两音舌头需平展,千万不能卷舌,这就是两对音的区别所在了。

八、[l] 和卷舌音“r”的区别

这两个音南方学生很容易搞错,在美音中,[ l ]的发音分为两种:清晰的[ l ](clear [ l] )和模糊的[ l ](dark [ l ])。清晰的[ l ]出现在元音之前,例如单词cloudy,let, light, lamp, etc。模糊的[ l ]出现在元音之后,一般在词的末尾或辅音之前,例如单词really, walk, wall, bill,milk,still,etc。Model:具体发音规则是:在发清晰的[ l ]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根部,舌前部向硬腭抬起,形成气流阻碍,气流从舌的两侧通过,[ l ]是浊辅音,要振动声带。这个音与汉语的“l”有一点相似,只是汉语的发音带有元音音素且更清晰。我们再来看模糊的[ l ],中国学生通常会用汉语的“尔”来代替它,比如人名“Bill” 我们就发成“比尔”,“Carl” 就成了“卡尔”,而这明显跟卷舌音“r”混为一谈。所以在发音的时候千万不能图省事,随随便便用一个汉语字代替。模糊的[ l ]在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根部,舌面下凹,舌后部微微上抬,气流在舌面形成的凹形中产生共鸣,声带振动,发音响亮。注意这个时候舌尖不能动,否则一离开上齿龈根部这个位置,就变成了清晰的[ l ]。很明显,Really 和wall 两词中的字母“l” 由于在词尾或在辅音前,故属于模糊的[ l ],舌尖要抵住上齿龈根部;而rarely 和work 两词中由于含有“r”字母,应发出卷舌音,故舌尖应使劲儿往后卷。可见两组字由于“l” 和“r” 的舌位不同,而产生极大的读音差异。有时候在同一个单词中会有双写“l”字母,比如:million, dollar, swelling, William, willing , etc。双“l”中前一个要发模糊的[ l ],后一个要发清晰的[ l ],也就是两个[ l ]都要发音。当然还需注意,前一个模糊的[ l ]常会对它之前的元音产生影响,听音的时候要注意分辨。2)有时侯会出现“r”和“l”两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发音的情况,这种组合发音可以说是美语中最难的几个音之一,比如:girl, pearl, world, Carl。其实只要注意到舌头的运动,即舌头由卷舌位自然过渡到抵住上齿龈根部即可。尤其是girl这个字,日本人因为不会卷舌,所以会把这个字发成ガル这样的音。

十、齿龈音[s]、[z] 和舌齿音[θ]、[ð]

于我们汉语拼音中没有舌齿音[θ]和[ð],只有 [s]和[z],所以许多同学为了省事儿,总把舌齿摩擦音[θ]和 [ð]错读成[s]和[z],也就是说把think读成sink,把thing读成sing,把breathe读成breeze 。那么到底如何区别它们呢?具体在发[θ]和 [ð]两个音时,舌尖轻放在上下齿之间,气流要从舌尖和上齿下部边缘的缝隙中通过,摩擦发音。[θ]是清辅音,故送气但不振动声带;而[ð]是对应浊辅音,故不送气但需振动声带。而发[s]和[z]两个音则相对简单的多。舌端贴近上齿龈,但是不要贴住,上下牙齿极其接近,但不能碰到一起。气流从舌端和齿龈形成的窄缝中通过泄出,摩擦发音。其中[s]是清辅音,故送气但不振动声带;而[z]是对应浊辅音,故无须送气但需振动声带。齿龈摩擦音[s]和[z]在汉语中是没有的,不要将它们读成汉语拼音里的舌尖音(s)和(z)。由于两组音在书写方式上一致,故许多同学会把英语的[s]发成汉语的“斯”,但实际上,英语的[s]比起汉语拼音中的这个相似音,要向后收,且不包含任何元音音素。另外,有些同学容易混淆[z]和汉语中的“自”,听起来反而像英语的另一个破擦音[dz] 。当然,学好了[s]和[z]以后,更要注意二者相互的区别,比如不要把prize(奖品)读成price (价格)。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32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