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61

wangyuting3573
首页 > 英语培训 > 张骞丝绸之路英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hangyin1116

已采纳

The silk road began in the second Century BC, the Han emperor sent Zhang Qian to the western regions of the period“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1]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2]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张骞丝绸之路英文

194 评论(15)

小崔崔shining

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

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

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

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

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

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

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并获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带回长安。

扩展资料

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伟人。建元元年(前140年)即位时,年仅十六岁。此时,汉王朝已建立六十余年,历经汉初几代皇帝,奉行轻徭薄赋和“与民休息”的政策,特别是“文景之治”,政治的统一和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并进入了繁荣时代,国力已相当充沛。据史书记载,政府方面,是“鄙都庾廪尽满,而府库余财”,甚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在民间,是“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以至“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字牝者摈而不得与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

汉武帝正是凭借这种雄厚的物力财力,及时地反击匈奴的侵扰,从根本上解除来自北方威胁的历史任务,提上了日程。也正是这种历史条件,使一代英才俊杰,得以施展宏图,建功立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骞出使西域

150 评论(8)

华尔街学徒工

The Silk Road can trace back to the second century BCE when,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Gaozu in Han Dynasty, Zhang Qian was dispatched to the West Region as an imperial envoy. Note: 用BCE ( Before the Common Era) 代替B.C. ( Before Christ)来表示公元前 是为了避免宗教因素。

305 评论(10)

匪号叶小二

古代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要道。自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渐出现。东起我国古都长安(今西安附近),沿渭水西行,经过河西走廊(今甘肃省狭长地带),到达敦煌,出玉门关和阳关,进入“西域”(今新疆及以西地区)。南路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北路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进入今中亚地区,再往西,经今伊朗等国到达大秦(罗马帝国在中东的领地)境内。汉代多走南路。唐代多走北路。“丝绸之路”全长约7000公里,因运输西方视同珍宝的中国丝绸而得名。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铁器、打井技术等传到西域,西域的土特产、乐器,印度的佛教等也传入中国。丝绸之路是汉唐千余年间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中亚、联系欧亚两洲的交通大道,它对这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由此道西运,所以这条交通大道被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千米,是古代最长的一条陆路商道。 丝绸之路是始于西汉时期的中国与中亚河中地区以及印度之间、以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因中国丝及丝织品多由此路输出,故称丝绸之路。中国以盛产丝织品而闻名世界,被称为“丝国”。通过丝绸之路,大量丝帛锦绣不断西运,同时,西域的“珍奇异物”也被输入中国。

329 评论(8)

双子座K先生

he great and good do not die, even in this world. Embalmed in books, their spirits walk

218 评论(8)

风火轮妹妹123

张骞 故事梗概 西汉年间,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族经常出没于汉朝的边境,汉武帝派遣司马郎官张骞出使西域,去联结西迁的大月氏国共同抵抗匈奴。张率领百余使团随员行至河西走廊,突然被众多匈奴兵包围,结果全部被俘。张被匈奴人扣留十余年,期间被迫娶胡人之女为妻,并生有一子。但张骞手持大汉旌旗不忘使命,日夜思念着大汉亲人。公元前129年,张趁匈奴监看放松之机带领部下逃出,一路跋涉终于到达大月氏国。而这时的月氏人已无心抗匈了。张骞等人在这里目睹了异国风情,领略了异国文化。公元前126年,满头华发、衣衫褴褛的张骞带领着身边仅剩的一名随员甘父回到故都长安。他把编著的《出关志》和西域的葡萄、胡瓜、苜蓿的种子献给了汉武帝。寂寞的沙漠从此响起了东西方商队交往的驼铃声……

22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