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客家族
应该是哪两个字的缩写:
1.BW是BIKE TO WORK的英文缩写。意为:骑自行车上班。 BW一族,又叫把握一族,意为:握着车把的上班族。BW是特指骑自行车上班的那一类人。
2.BW=霸王,很多亲们看文不留言,就称作是看霸王文,跟吃饭不给钱 ,吃霸王餐一个意思。
bayueshisan
辩证法认为形式逻辑不完备,这一点是正确的,形式逻辑确实是只研究了个体的“外属性”判断和命题而没有研究个体的“内归性”判断和命题。但辩证法的错误在于:把“内归性”问题错误地认为是形式逻辑所忽略了的一些“外属性”问题,而武断地用处理“外属性”问题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内归性”问题。“同时存在着两个互为正反的性质”是“内归性”命题,而形式逻辑确实没有研究到这类命题。
在辩证法的第一条规律:“矛盾的对立统一”中,“矛盾”是命题的互否定关系,不管是内归性命题还是外属性命题都存在着“矛盾”。两个互相否定的命题如果同时出现就叫做“矛盾”例如这个磁极既是正极又不是正极(或既是正极也是负极);而“对立统一”是内归性命题,表明两个具有正反关系的性质总是同时存在的,例如磁铁同时具有正负两极。 “矛盾的对立统一”武断地按照形式逻辑的概念定义法,把“矛盾”当“类”而把“对立统一”当“种”堆砌成了一个新的概念。阴阳论的一分为二、二合为一,其实是对于“性质”来说的。阴和阳指的都是“性质”。虽然阴阳论对“分”与“合”都没有严格定义,但其哲学意思与“对立”和“统一”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只是阴阳论从“事”的角度来说话而辩证法则从“物”的角度来说话而已。正确地说来,不是“命题矛盾的对立统一”而是“正反性质合一”。辩证法把“命题矛盾”与“性质正反”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了。还有,这里也必须强调一下,个体性质与个体不是一回事,正反性质同时存在与个体间具有差异也不是一回事。正反就是矛盾固然不对,但差异就是矛盾也不对,有差异就会有矛盾也不对,有差异就有对抗也不对,甚至正反就是对抗也是不对的。因为在中文里“矛盾”一词所表达的是“同时肯定两个不能同时存在的命题”的意思,而且由一个著名典故形象地固定了其含义。如果用“矛盾对立统一”来表达“两个互为正反的性质总是同时存在”这层意思,便会造成矛盾与正反两个概念在内涵上的混淆。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正反性质合一”而不是“矛盾对立统一”。矛盾一词仅仅表达“命题矛盾”,而不表达“性质互反”或“种类差异”。命题间才有矛盾;物体性质间则只有互反而没有矛盾;至于物体种类间则只有差异而既没有矛盾也没有正反。例如“他是男人同时又不是男人”这句话是矛盾命题;在人类中男性和女性两个互反的性质总是同时存在的,并无矛盾;男人、女人、孩子、老人之间只有差异而既没有矛盾也没有正反。
在辩证法的第二条规律:“量变质变”中,一方面,“量”概念把“量值”和“数值”两个概念笼统的综合到一起。“量值”是连续范畴下的归性概念,而“数值”是离散范畴下的属性概念,两者是不能够综合为“量”概念而只能够正反合成公值概念的,“公值是宇宙的本性”。另一方面,“质”如果是性质的简写,则包含了“公值” 这种“宇宙本性”,就是说“性质”概念包含了“量”这种性质,“量变”本身也是一种“质变”。“量变质变”这种说法把一个种概念与其所属的类概念并列处理,其逻辑错误十分明显。又“质”如果是“质量”的简写,那么“质量”是“量”的一部份,同样是犯了“局部和整体并列”的逻辑错误。事实上,体的公值的变化改变着体的归属而不是性质,不论这“体”是“部体、个体还是集体”。例如,一个孩子长大了(体量值变化),他就由属于孩子集合变为属于成人集合(体的归属改变),其中的“体量值”就是用以定义“体归属”的性质,即归属性。
在辩证法的第三条规律:“否定的否定”中, 因为两个性质的正反关系与两个命题的矛盾关系是两种不同的关系,所以不能够把“正反合”这种范畴结构用“否定的否定”来表达。在命题关系中,否定的否定=肯定,不需要用这种“玄之又玄”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之所以有这种玄奥的表达方式,无非是分不清“正反”关系与“矛盾”关系的区别,而企图用“肯否”来表达“正反”而已。
总之,所谓辩证法的三条规律的三句话的正确表达应该是:
一、正反性质合一;二、体的量数变化改变体的归属;三、正反两性合范畴。
可以看出,一和三是重叠的,其实只有两句话:
一、正反性质合成范畴;二、量数归体改变种类。
前者是范畴的定义,后者是种类的定义。这两句话把“范畴”和“种类”两个概念清楚地区别开来了。这两个概念在形式逻辑中确实是混淆不清的,多把范畴看作是最大的种类,从亚里士多德起计,2500年来都未能够搞清楚。现在搞清楚了。
范畴和种类对比的例子如:性别[男性/女性]是范畴,性别这个范畴由男和女两种相反的性质构成,不会再有第三个性质;人类(男人、女人、阉人、两性人、变性人)是种类,种类可以有多个。每个人所属的种类都是由归于他的性别器官的有无与变化来确定的,男人具有男性器官、女人具有女性器官、阉人除去了性器官、两性人同时具有两性器官、变性人是把一种性器官变成另一种性器官。
从上可知,在剔除了表达上的逻辑错误之后,辩证法其实是给“范畴”和“种类”分别下了定义,把两者区分开来而已。这点虽然很重要,但却并不是逻辑学研究的全部内容而只是部份内容而已。把这两个定义说成是“思维规律”则是言过其实的。
吥唥靜尐姐
哲学中,方法论和辩证法的区别:①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在方法论上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强调中国与各国协调发展和包容性增长共赢多赢,互利合作,共同发展。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贸易保护主义以邻为壑,或者破坏事物之间内在的客观联系,或者把自私的主观联系强加于人,结果往往是损人又害己,或者损人不利己。②辩证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第一,“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要统筹兼顾又要抓突出问题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起支配作用的主要方面,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次要方面的正确处理,解决好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才能为解决次要矛盾、矛盾次要方面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基础和前提条件。第二,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第三,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第四,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的方法。第五,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即共性与个性。第六,“求异”思维(即矛盾斗争性,强调差别斗争性)与求同方法以及“求同”存异的方法。第七,逆向思维与双向调节。第八,换位思考。第九,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第十,适度的方法-强调适可而止(度的概念),防止过犹不及,等等。③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同矛盾决定问题的不同性质,不同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在共性的基础上认识个性,通过个性把握共性,是矛盾辩证法的精髓。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