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9

宇宙无敌的猫
首页 > 英语培训 > 小学英语听说课教学培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eye要吃好吃的

已采纳
英语课堂字母游戏 看谁快 这是一个训练学生听字母的游戏,将全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持大写字母,另一组学生持小写字母,教师快速念字母,要求持有该字母的学生迅速站起来,最先站起来的人得两分,后站起来的得一分,没站出来的得分,得分多的组获胜 听音辨字母 这是一个训练学生辨别字母的游戏。教师可将读音易混的字母分别写在板上,如GJOW,等,准备~套,同时将学生分成~个小组,每组抽一名学生到前面向全站好,教师发给每人一套卡片(~张为宜),游戏开始,教师念其中的一个字母,学生应立即找出并高举起该字母,先找对的得分,后找对的得1分,没找对的不得分,最后得分多的组为优胜 英语课堂句型对话游戏 听指令做动作 这个游戏可训练学生听祈使句并迅速反应的能力。教师可快速说出一些祈使句,如:Touch your head(eye,ear,nose…),Put up your hands. Close your eyes.等,学生听到后便做这一动作,最快最准的获胜。可以用来发出指令发出指令的词句还有: Touch your book(your pen ,the desk…).等,这个游戏也可以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可将全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抽一名学生,一起到前面做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为优胜,给该组记10分。然后各组再抽另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游戏继续进行 萨姆说(Sam s) 这个游戏在人教中学新教材中叫“Polly s”,玩法与前一个游戏差不多,不同的是教师在发出指令前可以说“Sam s”,则学生做此动作,指令前没有“Sam s”学生则不做此动作,如教师说“touch your nose”,而学生做了摸鼻子的动作,便算错了,要扣分。这个游戏同样可以用竞赛的形式进行,每组抽一名学生,一起到前面做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为优胜。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点: 1. 愉快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使整个教学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同时,在教学时,使学生进入语境,创造情景,帮助学生通过英语直接理解教学内容意思,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些兴趣活动。如:唱歌、游戏、饶口令等。运用这些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又在“学中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功与快乐总是相伴而行的。那么,教师在教育中就应该运用好表现──成功──快乐三步曲方法,尤其对后进生,要多给予肯定评介。 . 演示法 演示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事物的印象,特别是教学一些字母、单词时,利用实物、图片、表情动作等创设大量的视觉情景,对儿童反复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进行反复多遍的听说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演示效果,而尽可能快的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形成理性阶段,形成概念,掌握事物的本质。例如:在学习字母时要充分利用卡片;在新授单词的时候可以用实物来演示,例如“pen”“bag”“book”等。在新授的Is it a ...”时,可以直接利用学生手中的实物来进行对话,并且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去,要以满腔的热情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对他们学习中的每一个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奖励等,让所有的学生在对自身学习的满足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 模仿练习法 学习英语模仿练习是很重要的方法,小学生要说得准确,首先必须看得准,听得准。因此,教师在范读字母、单词或句子之前,要让学生听老师的读音,看老师的口形,并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大声讲英语,说错了及时纠正,并注意将正确的音与错误的音进行比较,反复训练,以免在语音上给学生留下后患。另外,应鼓励学生课下尽量用所学过的常用表达方式进行相互对话。因为我们不是单纯为学语言而教语言,而是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英语并不像我们的母语──汉语那样从小就开始学说、理解和运用。嗯 还有就是,目前我在学的ABC天丅英语中心的教师说过 其实想学会英语是很容易的。绝对要有一个适宜的学习空间及进修口语对象,最关键就是外教水平,纯正欧美口音才是最好 坚持每日口语交流 1 on 1个性化学习才能有.好.的进步幅度~学习后仍要回放复习录音文档,好巩固知识点~如果真的没有人可以指导的情况,那么就去听力室或大耳朵得到课余教材阅读,多问多听很快的口语能力就加强起来,学习成效是绝对达成目标的!而英语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就显得特别难学。所以,教师进行一定的讲解,讲述和讲读是十分有效的。但是,讲授法并不是照本宣科,单板、生硬地向学生灌输,而是讲授要有一定的启发性,更要穿插一些其他的教法与之结合起来。

小学英语听说课教学培训

201 评论(9)

大花的大呆地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语言工具进行交际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为中学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听说训练尤其重要,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听,则要听得准确,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听,教师要设法在学生面前绘出一幅图画,让学生边听边理解;说,则要说得准确,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情不自禁地说。

113 评论(11)

~~简单的幸福~~

近年来,随着各地对小学英语阅读课研究力度的加大,“听说课”这个本该是语言教学灵魂的课堂研究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对于我来说,更像是:我还没真正学会如何上听说课就措手不及地被卷入了阅读教学的大潮。沈峰老师的一席话,醍醐灌顶。她让我深刻地省悟到:我从来就不懂小学英语教学。多么令人忧伤啊!但事实如此!在此将收获于沈峰老师报告的点滴与各位分享,希望不要有更多的同仁与我发出同样的感叹。 首先,一堂听说课的灵魂和先行应在于“听”。听是人们言语交际的首要能力和基础能力,在英语语言技能中排在首位。听是课堂中“输入”信息的过程,是学生直接接触真实英语的最好机会。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足够多的“听”的机会,听原汁原味英语的机会。就这点,我深深浅浅地反思了下自己的课堂,深觉惭愧。一直以来总是自大地认为自己的发音足够好,就偷懒不用录音机。孰不知,我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接触最真实英语的机会。 虽然都是“听”,但我们却要在课堂中明确我们想要通过“听”让孩子达到什么目的,如:Reading for 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speaking...如果只是要get information 那么就只需孩子从语篇中抓住关键词获取关键信息;如果是要understand ,那么也只需孩子从整体上理解语篇的意思,获取语篇大意。以上两种“听”都只对理解大意和截取信息有要求,就不用强调孩子对语篇的跟读和模仿。但如果是为了speaking,我们就更应该从语音、语调、语速方面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 对于初学英语者,教会他们如何跟读和模仿显得尤为重要。当沈峰老师还是一线的老师时,她是这么做的: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们不要一味地要求他们“说”,而更应强调“说得像不像”。1.当听第一遍时,教师一句一句地播放录音,孩子静静地听,边听边自主地标上记号,如:重音、语调、停顿等。2.第二遍时,跟着录音读。边校对自己做的记号合不合理,并对记号进行微调。3.第三遍时,孩子先读一句,再放一句录音。这时候孩子就会主动地关注录音和自己的是不是一样的。如不一样,孩子则会主动要求再来一遍。4.当全部学完后,全班齐读。但不是放声朗读。不是快的等慢的。而是:轻轻地读,和磁带保持一致的速度读。通过这四步曲,我们在孩子听的过程中能很好地实现语音、语调、语速的教学。让孩子在科学的模仿中形成最地道标准的英语口音。 其次,这堂课的目的在于“说”。作为听说课,“说”是这堂课的终极目标,是信息“输出”的过程。“说”是孩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是实现英语课程“工具性”的一种途径。 那么如何很好地引导孩子说出来呢?通常我们课本中所学到的对话都是完整的语篇,语句与 语句之间是连贯且有上下文关系的,语篇中会包含几个需要新授的单词和句式。对于具有以上特点的对话,我们在“听”或“阅读”之后要让孩子们收获到哪些呢?1.What?也就是这篇对话说了什么?让孩子在听或读之后理解别人说的话。可以是从整体理解入手再到分步理解,并且在理解过程中实现新知的习得。2.How?对话是怎么说的?孩子需要去揣摩、模仿别人说话,从句子、单词的排列到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如情感、语气等。3.Why?为什么他们要说这段话?这样一段话在生活中解决了什么交际目的?我该在怎样的情况下运用到这么一段话? 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我们在对话教学中更应步步为营,精妙设计,以求达到教学的有效性。一、对话前: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引入话题、适当铺垫。如在Warming up环节中可通过Brainstorm对今天将学对话中涉及的新单词相关的旧知识进行复习归纳再引入今天的新词汇;也可通过Daily talk环节中与孩子的日常闲聊中引入今天的话题和新句型。热身环节可达到抓住孩子注意力的目的,但更高级的热身应是既能活跃课堂又能引出新知并能为新知的学习打好铺垫。二、对话中:可先让孩子预测对话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再第一次听整篇对话并检测看是否预测正确;再听一遍对话,以求了解更多细节,并要求在听的过程中尝试做笔记:1.记录关键词;2.画出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教师再出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笔记本回答问题。(而并非老师先出示问题学生再听。)在对整体内容理解的前提下再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是朗读的指导与训练。(方法请参照上述中对“听”的指导。)三、对话后:在对整体理解及朗读指导训练完成之后便要求学生“产出”了。对于对话教学,产出的最高级产品仍然应该是“对话”。只有保证学生说出的是完整的对话,才具有交流的真实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整篇模仿;自己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总结提炼;尝试表演;拓展运用等方式来实现语言的“输出”。而这个“输出”的产品应该是一篇完整的对话。对于输出的“说”,有以下几点建议:1.模仿说,即让孩子对对话只纯粹模仿语音、语调地说。2.替换说,即记住关键语句的运用,其他内容可用实际情况替换对话中的内容。3.自由说,即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情景自由组合语句,把书本中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以达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对话教学中真正培养和训练孩子的“听说能力”。另一方面,在我们国家,大多数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孩子)日常生活中都没有听、说英语的环境,课堂是他们接触英语的唯一途径。所以,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也应在课堂中给孩子创造听英语、说英语的氛围。自己坚持在课堂中用英语教学,包括问候、课堂用语、评价、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说英语。对于刚接触英语课的学生,老师可借助表情、姿势、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长期以往,教师本身可以不断提高自己口语的熟练程度,也可逐渐培养孩子听英语并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只有教师在平时多注重英语的“听说”训练才有可能避免更多的“聋哑英语”。 与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共勉!           ——2015年11月反思于沈峰老师《在语篇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专题报告

33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