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57

萨瓦底卡Fs
首页 > 英语培训 > 象征的英语修辞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健康&平安

已采纳

1、比喻 [bǐ yù]

[allegory;comparison;metaphor;figure of speech] 一种修辞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

2、拟人 [nǐ rén][personify] 把事物人格化的修辞方式

3、排比 [pái bǐ]

[parallelism]∶修辞方式,用一连串结构相似、内容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来表示意思,用以增强语势,使内容得到强调。

4、夸张

[hyperbole] 夸张法。一种修辞手段,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言语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

5、对比 [duì bǐ]

[contrast;balance]∶[两种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相对比较

6、夸张 [kuā zhāng]

[hyperbole] 夸张法。一种修辞手段,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言语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

扩展资料

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拘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9)衬托手法(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象征的英语修辞

219 评论(11)

雨诺喜乐

[编辑本段]修辞的概念 「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所谓好的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度的表达。修辞运用语言(包括它 的书面形式即文字)的特点,同时也受语言特点的制约。 汉语“修辞”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易 乾 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语中。在这句话里,“修辞”是“修理文教”的意思(唐 孔颖达注:“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与人的修业有关,不是今天“修辞”这个词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修辞”这个词从字面讲,可理解为“修饰言辞”,再广义一点又可理解为“调整言辞”。“修辞”从概念讲,有三重含义: 一指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即“修辞手段”); 二指说话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活动(即“修辞活动”); 三指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三种含义既不完全相同,但又有密切的联系。即修辞规律存在于修辞活动中,修辞规律和修辞活动都同是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修辞的这三个含义表现在话语中就是: 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应该用什么修辞才好呢?(修辞方法) 我最不会修辞,你别问我。(修辞活动) 李老师是专门研究修辞的。(修辞学) 小张买了一本《修辞》(修辞著作) 修辞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 。受汉民族文 化传统的影响 ,汉语修辞中大量用“比”,用得既多且广;汉语修辞以整齐、对称为主,以参差错落为辅;汉语修辞有虚写和实写之分,在语言表达中有意识地运用虚实观点,取得某种效果,这是汉语修辞的又一个特点。汉语修辞古今一贯的主导思想是要为表达内容服务。 汉语的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单音节和双音节为主,而汉语又是非形态语言,没有词形变化的约束。这两个特点,决定汉语修辞具有以下特征: ①语言单位组合灵便。 ②非常容易组合成音节数目相同而结构上平行的语句,通常称为对偶。并且很容易押韵。大量运用整齐押韵的语言结构是汉语修辞的特色之一。 ③汉语里陆续出现并且积累了数量可观的四字成语,这些成语中绝大部分富于显著的修辞效果。 ④运用汉字的特点还产生了若干特殊的修辞技法,如回文、顶针、谐音双关等。[编辑本段]修辞手法(修辞格) 现在可知的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比喻[分为:明喻、喑喻、借喻、博喻(复喻)、倒喻(逆喻)、反喻、互喻(回喻)、较喻(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白描,比拟(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 ,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顶针、联珠),对比,对仗(对偶、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 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双关、映衬、移就、对偶、排比、错综、仿词。 ------------------------------------------------------------------------------------------------- 概念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说事物的名称,而是用与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设问:为了揭示下文,强调某种观点而有意提问 反问 :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内容,肯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否定的,否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肯定的 比喻:是找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有相似点才能构成比喻,另外比喻就要有本体喻体和喻词; 对偶:主要针对句子的结构而言,构成对偶的上下句之间必须字数相同,意思相对或相反,两句才能构成对偶。 反语:就是用褒词表达贬意。如"多么美丽的名称-进取性",这里的"多么美丽的名称"是褒词但表贬意。 顶针:是指把前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起头的词语的修辞方法。例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竹根。 摹状:是指对事物的形状、声音、色彩如实的摹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如:他们轻轻的划着船,般两边的水哗、哗、哗。 迭字:是指:就是一个字重复使用,例如:绿油油的水草。 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义和语音的条件,有意使语意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方法就是双关。双关有四种:1.谐音双关。2.语意双关。3.音、形双关。4.音、形、义双关。 讳饰:遇到忌讳的事物不便直说,而用旁的话来代替它、装饰它的一种修辞方法。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像,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的扩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 反复: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借助丰富的想像,把事物摹拟成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可以使被描写的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人们的印象,用它来说明道理时,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便于人们理解。 反问在于突出地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所说的话具有一种不可辩驳的气势。 反复 能够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感情。 反语 能增加说话或写文章的幽默感与讽刺性,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 对偶 能够使句子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夸张 能够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的形象特征。 设问 能够揭示下文,强调某种观点。 借代:比较含蓄,能使描写对象更形象。 排比 能够使句子结构整齐,语调协调,说理周密,表现充沛,论证雄辩,气势磅礴。 拟人 能够把甲事物借助丰富的想像摹拟成乙事物。[编辑本段]几种常见修辞手法具体举例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主要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10)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 (11)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此外,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双关、顶针(或称"联珠")、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编辑本段]有关修辞的问答 19、什么是比喻?比喻分为哪几类?比喻有什么作用? 答:A、比喻就是平常说的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或描绘事物的修辞格。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喻体、喻词。构成比喻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 (1)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同类事物一般不能规程比喻。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即喻体必须在某一点上与本体相似,才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如“我们的祖国象花园”祖国和花园的相似点是美丽。相似点是比喻的灵魂。 B、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1)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常用“好像、如、宛如、仿佛、好比”等,有时后面还用“一样、一般、似的”等词语呼应。 2)暗喻:从表面看来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暗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与明喻的区别在于它的喻词由“是、成了、变为、当作、变成”等词充当。 3)借喻: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也就是说,本体不出现,喻体在上下文中有所交代,读者或听话人能理解两者的关系。如“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 C、比喻在表达上有如下作用: 1)它可以使语言形象化,可以把人或事物描写得更为重要、具体、形象; 2)它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 3)它可以很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4)它可以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和立场。 20、什么是比拟?比拟有什么作用? 答:比拟是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的描写方法。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 1)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这是最常见的比拟形式。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天空,去迎接那雷声。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状态或动作,或者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a把人写作物的,如“那宽大肥厚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b把甲物写成乙物的,如“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有滋有味地咀嚼着一秒一秒流来的时间”。 比拟的主要作用在使语言生动,并引起读者的联想。 21、什么是借代?有哪些类型?运用借代要注意什么? 答: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的修辞格。又称“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人的联想,增强语言的象征性,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特征代本体。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2)部分代整体,如:二孔明…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3)具体代抽象,如: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括的事物,如“你该记得从前那些烂袄袄、皮裤裤的年月吧” 4)专称代泛称,如: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5)作者代作品,如:李坚弹肖邦,弹李斯特。 6)牌号代本体,如:一气不出吸了多少根“黄狮子”。 7)材料、工具代本体,如: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去商量。 运用借代要注意1)抓住事物的特征2)使读者容易了解。 22、什么是拈连? 答:拈连是在叙述甲乙两个关联的事物时,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临时用于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格。如“你别看我耳朵聋,可我的心不聋”“思想这个东西,用绳子是捆不住的”。它使语言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富于表现力。同时又巧妙地连接上下文,完成语义跳跃,具有简洁、明快、使语句连贯的功效。拈连的运用大都为了发人深思。 23、什么是夸张?分几类?夸张有什么作用? 答:A 对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叫做夸张。 B 夸张 1)按意义可以分为三类: a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如: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b缩小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小、少、慢、短、弱…处说。如: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 c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或同时出现的。如:“你什么时候学会抽烟的?”“在娘肚子里我就会抽两口了。” 2)按形式可以分为直接夸张和间接夸张两类: a直接夸张:是不借助其他修辞格直接进行的夸张。如: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 b间接夸张:是通过其他修辞格直接进行的夸张。如:碟子里一块像礼拜堂定风针上铁公鸡施舍下来的肉,鲍小姐用刀割不动。 夸张的主要作用在于使人获得深刻的印象。夸张的妙处在不似真实而写出了真实的感受。 24、什么是双关? 答:让词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式叫做双关。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1)谐音双关:利用音同或音近造成的双关是谐音双关。如“人家笑我气管炎。” 2)语义双关:利用词语或句子在语境中形成的双重含义造成的双关是语义双关。如:多么难挨的漫漫长夜啊! 双关的两层含义,字面是次要的,言外之意是主要的。 25、什么是映衬? 答:映衬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让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的修辞手法。映衬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反衬如:他只能在雪白地上去找黑塔似的虎妞。 26、什么是移就? 答:将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来描写乙事物,这叫移就。如:战士们向敌人射出仇恨的子弹。如果描写感觉的转移,即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到另一感官上,这种移觉叫通感。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7、什么是对偶?对偶有什么作用? 答:对偶也叫对联,包括起句和对句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对偶有严对和宽对的区别。严对除了字数相等,意义相关外,要求结构相同,平仄和谐。如: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根据对偶前后部分意义关系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种: 1)正对:上下句从不同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它们互相补充,构成一个整体。 2)反对:上下句从对立的两个方面加以叙述,用意是相反相成,从矛盾中阐明真理。3)串对:也叫“流水对”,上下句意义相承,表达因果、条件关系。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对偶的主要作用在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正对用典型事例启发读者从中得出概括的印象;反对揭示矛盾,表达作者对是非善恶的判断;串对指出事情的前因后果,言简而意赅。 28、什么是排比?排比有什么作用? 答:用一组结构相似的语句,表达相关的内容,这叫排比。排列的语句不限于两项。大都有若干重复的词语。排比句中,反复出现的相同的词语,一般称之为“提挈语”。例如: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排比的作用是选取典型的实例来概括某种思想。因为句式整齐,能给人以深刻印象。排列的词句的内容如有轻重,所指范围有大小,须按一定顺序排列。 29、什么是层递?(此题教材上没有) 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意递升或递降的词语或句子顺序排列在一起,表达层层递进的内容,这种辞格叫层递。层递可以分为递升和递降两类。 1)递升: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轻到重,由浅到深……层层加码地去排列相似语句。如: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2)递降: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由高到低,由重到轻,由深到浅……,如:老师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30、什么是错综?错综分哪几种? 答:为了避免语言呆板和单调,特意使字面更换,结构参差,这叫做错综。错综力避同一词语和句式的反复出现,把本来可以写得整齐匀称的句子故意写得参差错落,目的是使语言形式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错综可分为三种: 1)更换字面:本来可以用同样的词语表达的,将字面更换,避免重复。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变更语序:语句重复出现时改变顺序安排,原来的意思并不改变。如:花朵满身戴,功劳戴满身。 3)改变句式错综:让文句整散错综,语气变易,可以显示文章波澜起伏,感情充沛。如: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观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观众么? 有一种特殊的错综,把完整的意思拆开来叙述,理解时要把分述的部分看成一个整体。这一类修辞方式,也可称为互文。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其实可以理解为:北国风光,千里万里冰封雪飘。 31、什么是仿词?仿词的作用? 答:更换现成的词中的某个语素、临时造出新词,以适应修辞的需要,这就是仿词。如: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仿词可以通过对比揭示矛盾,使语言犀利深刻。仿词能给人以新鲜感,使语句平添情趣、生动活泼。仿词是灵感的产物,可以引起听读者的联想与思考。 32、什么是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答:在一个语言片断里,不只一次使用了修辞格,或不只使用了一个修辞格,就叫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情况复杂,形式多样,常见的有 1)兼用:各种修辞格不是用同一标准划分出来的,所以会出现交叉现象,即同一组语句,从一个标准看,属甲辞格;从另一标准看,属乙辞格。如:高大的烟囱伸向天空,仿佛是从地下长出来的,一直要升到白云的深处。(比喻兼夸张) 2)连用:指同一辞格或不同辞格在一段话语中接连运用。a同一辞格连用,如:他长着一对阴阳眼,左眼的上皮特别长,永远将眼珠囚禁着一半,右眼没有特色,一向是照常上班。(拟人连用)b不同辞格连用,如: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唱歌。(连用以对偶、比拟和两个比喻) 3)套用:修辞格的套用指一种辞格里包含着其他辞格,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套用是分层次的结合。如:看吧,狂风紧紧抱着一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碎末。(拟人中套着比喻) 33、怎样分析综合运用的修辞格? 答:分析综合运用的修辞格应注意如下几点: 1)从整体把握,弄清各种辞格之间的相互关系。辞格有主次之分,有隐显之分,应按顺序、分层次地进行分析。 2)分析时,应注意变换分析角度。比如可以从意义方面入手,也可以从形式方面入手;可以着眼于词语,也可以着眼于句式。切不可发现一种辞格而丢掉另外的辞格。 3)识别辞格要反复推敲,可以同不用辞格的或用了其他辞格的表达作比较。对已发现的辞格要及时注明,防止遗忘并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4)分析可运用图解法。如: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比喻 比喻 | | 对偶 |

267 评论(8)

谁可知心029

1.明喻(the simile)格式:本体 + 显著比喻词(like/as/as if) + 喻体常用介词like 、连词as,as if,asso、动词seem等以及句型Ato B asCtoD等等表示“好像”意思的比喻说法就叫明喻。例如:(1)Teacher, you are like the sun, but more magnificent, andmorebrillant. 老师,您像太阳,又比太阳更灿烂更辉煌。(2)Your soul is as pure as snow, your personality is as nobleaspine trees! All praise to you, our belovedteacher.您的心灵像雪一样纯净,您的人格像青松一般高洁!赞美您,敬爱的老师。英语中除上述的用介词、连词或句型等的明喻表达方式外,还有许多常用的明喻习语。例如:(1)as clear as crystal清如水晶(2)as weak as water软弱无力这类利用类似汉语的押韵和叠声增加语言的美感。与此同时,又可以使语言短小精悍,表达生动、形象。2.隐喻(the metaphor)格是:本体 + is/are + 喻体例如:(1)Time is a river, of which memory is the water. Oh myfriend,what I scoop up from the river is all yearning ofyou.时间是河、记忆如水,朋友,我从河里捧起来的都是对你的思念。(2)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注意:英语中存在着许多数词习语和俚语,用作隐喻(也有个别用作明喻)。例如 :(1)You are one in a million.你真是人见人爱。(2)He has one over the eight.他酩酊大醉。(3)This film star is a nine days wonder; I doubt whetheranyonewill remr her in ayearstime.这位电影明星现在红极一时(也指昙花一现),但我认为一年以后人们不见得还记得她。注意:英语中还有许多隐喻成语。例如:(1)to teach fish to swim 班门弄斧(2)to plough the sand 白费力气(3)up the tree骑虎难下;lame duck强弩之末;above board光明正大3.借喻(the metonymy)格式:直接用比喻事物代替本体事物例如:(1)The buses in America are on strikenow.美国的公共汽车司机正在罢工(这里buses喻指司机drivers)。(2)The pen is mightier thanthesword.文人胜于武士(以pen,sword喻指使用这物的人)。英语中一些鸟兽鱼虫的名字,除本义外,常可转借喻人,形象生动,意味隽永。例如:(1)She is a social butterfly.她是一个交际花(以虫喻人)。 (接下页)

273 评论(14)

风舞飞雁

英语修辞手法 一、明喻(simile)是以两种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关系,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现。常用比喻词like, as, as if, as though等,例如: 1、This elephant is like a snake as anybody can see. 这头象和任何人见到的一样像一条蛇。 2、He looked as if he had just stepped out of my book of fairytales and had passed me like a spirit. 他看上去好像刚从我的童话故事书中走出来,像幽灵一样从我身旁走过去。 3、It has long leaves that sway in the wind like slim fingers reaching to touch something. 它那长长的叶子在风中摆动,好像伸出纤细的手指去触摸什么东西似的。 二、隐喻(metaphor)这种比喻不通过比喻词进行,而是直接将用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是暗含的。 1、German guns and German planes rained down bombs, shells and bullets... 德国人的枪炮和飞机将炸弹、炮弹和子弹像暴雨一样倾泻下来。 2、The diamond department was the heart and center of the store. 钻石部是商店的心脏和核心。 三、提喻(synecdoche)又称举隅法,主要特点是局部代表全体,或以全体喻指部分,或以抽象代具体,或以具体代抽象。例如: 1、The Great Wall was made not only of stones and earth, but of the flesh and blood of millions of men. 长城不仅是用石头和土建造的,而且是用几百万人的血和肉建成的。 句中的“the flesh and blood”喻为“the great sacrifice”(巨大的牺牲) 2、“...saying that it was the most beautiful tongue in the world,...” ……他说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这里用具体的“tongue”代替抽象的“language”。 4、Many eyes turned to a tall,20—year black girl on the U.S. team. 很多人将眼光投向美国队一个高高的20岁的黑姑娘。 这里的“many eyes”代替了“many persons”。 四、拟人(personification)这种修辞方法是把人类的特点、特性加于外界事物之上,使之人格化,以物拟人,以达到彼此交融,合二为一。 1、She may have tens of thousand of babies in one summer.(From“ Watching Ants”) 一个夏天她可能生育成千上万个孩子。 这里用“she”和“babies”把蜜蜂比作人类妇女的生育。 2、My only worry was that January would find me hunting for a job again. 我唯一担心的是,到了一月份我又得去找工作。 英语里常把“年”“月”“日”人格化,赋以生命,使人们读起来亲切生动。 五、夸张(hyperbole)这是运用丰富的想象,过激的言词,渲染和装饰客观事物,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1、My blood froze. 我的血液都凝固了。 2、When I told our father about this,his heart burst. 当我将这件事告诉我们的父亲时,他的心几乎要迸出来。 3、My heart almost stopped beating when I heard my daughter’svoice on the phone. 从电话里一听到我女儿的声音,我的心几乎停止跳动。 六、叠言(rhetorical repetition)这种修辞法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将相同的结构,相同意义词组成句子重叠使用,以增强语气和力量。 1、It must be created by the blood and the work of all of us who believe in the future, who believe in man and his glorious man—made destiny. 它必须用我们这些对于未来,对于人类以及人类自己创造的伟大命运具有信心的人的鲜血和汗水去创造。 2、... Because good technique in medicine and surgery means more quickly—cured patients, less pain, less discomfort, less death, less disease and less deformity. 因为优良的医疗技术和外科手术意味着更快地治疗病人,更少痛苦,更少不安,更少死亡,更少疾病,和更少残废。 七、借代(metonymy)是指两种不同事物并不相似,但又密不可分,因而常用其中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另一种。 1、Several years later, word came that Napoleonyh himself was coming to inspect them... 几年以后,他们听说拿破仑要亲自来视察他们。 “word”在这里代替了“news, information”(消息、信息) 2、Al spoke with his eyes,“yes”. 艾尔用眼睛说,“是的”。 “说”应该是嘴的功能,这里实际上是用眼神表达了“说话的意思”。 八、双关语(pun)是以一个词或词组,用巧妙的办法同时把互不关联的两种含义结合起来,以取得一种诙谐有趣的效果。 Napoleon was astonished.”Either you are mad, or I am,”he declared. “Both,sir!”cried the Swede proudly. “Both”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拿破仑和这位士兵都是疯子,又指这位战士参加过拿破仑指挥的两次战役。 九、拟声(onomatcpocia)是摹仿自然界中非语言的声音,其发音和所描写的事物的声音很相似,使语言显得生动,富有表现力。 1、On the root of the school house some pigeons were softly cooing. 在学校房屋的屋顶上一些鸽子正轻轻地咕咕叫着。 2、She brought me into touch with everything that could be reached or felt——sunlight, the rustling of silk, the noises of insects, the creaking of a door, the voice of a loved one. 她使我接触到所有够得着的或者感觉得到的东西,如阳光呀,丝绸摆动时的沙沙声呀,昆虫的叫声呀,开门的吱嗄声呀,亲人的说话声呀。 十、讽刺(irony)是指用含蓄的褒义词语来表示其反面的意义,从而达到使本义更加幽默,更加讽刺的效 果。 Well, of course, I knew that gentlemen like you carry only large notes. 啊,当然,我知道像你这样的先生只带大票子。 店员这句话意在讽刺这位穿破衣的顾客:像你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大票子呢?名为“gentlemen”实则“beg gar”而已。 十一、通感(synesthesia)是指在某个感官所产生的感觉,转到另一个感官的心理感受。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有些书是应当尝尝滋味的,有些书是应当吞下去的,有少数书是应当咀嚼和消化的。 书是“尝”不出味道的,也是不能“吃”下去将其“消化”掉的。这里把读书中的精读和泛读,阅读欣赏与吸收知识的感受,用味觉功能和消化功能来表示,心理感受是如此逼真和奇特。 十二、头韵法(alliteration)在文句中有两个以上连结在一起的词或词组,其开头的音节有同样的字母或声音,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How and why he had come to Princeton, New Jersey is a story of struggle, success, and sadness.

176 评论(8)

威斯东wisdom

比如:一、明喻(simile)是以两种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关系,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现。常用比喻词like, as, as if, as though等,例如:

1、This elephant is like a snake as anybody can see.

这头象和任何人见到的一样像一条蛇。

二、隐喻(metaphor)这种比喻不通过比喻词进行,而是直接将用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是暗含的。

1、German guns and German planes rained down bombs, shells and bullets...

德国人的枪炮和飞机将炸弹、炮弹和子弹像暴雨一样倾泻下来。

三、提喻(synecdoche)又称举隅法,主要特点是局部代表全体,或以全体喻指部分,或以抽象代具体,或以具体代抽象。例如:

1、The Great Wall was made not only of stones and earth, but of the flesh and blood of millions of men.

长城不仅是用石头和土建造的,而且是用几百万人的血和肉建成的.。

句中的“the flesh and blood”喻为“the great sacrifice”(巨大的牺牲)

四、拟人(personification)这种修辞方法是把人类的特点、特性加于外界事物之上,使之人格化,以物拟人,以达到彼此交融,合二为一。

1、She may have tens of thousand of babies in one summer.(From“ Watching Ants”)

一个夏天她可能生育成千上万个孩子。

这里用“she”和“babies”把蜜蜂比作人类妇女的生育。

五、夸张(hyperbole)这是运用丰富的想象,过激的言词,渲染和装饰客观事物,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1、My blood froze.

我的血液都凝固了。

六、叠言(rhetorical repetition)这种修辞法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将相同的结构,相同意义词组成句子重叠使用,以增强语气和力量。

101 评论(8)

夏天的小雾

1、Personification拟人

拟人是把生命赋予无生命的事物。

例如:The night gently lays her hand at our fevered heads.

2、Metaphor隐喻,暗喻/ˈmɛtəfə/

隐喻是简缩了的明喻,是将某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通过比较形成。

例如: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 is a bad supper.

3、Metonymy借喻,转喻/mɪˈtɒnɪmɪ/

借喻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事物,而使用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名称。

例如:The kettle boils.水开了。

4、Synecdoche提喻/sɪnˈɛkdəkɪ/

提喻用部分代替全体,或用全体代替部分,或特殊代替一般。

例如:There are about 100 hands working in his factory.

(部分代整体)他的厂里约有100名工人。

5、Synaesthesia通感,联觉,移觉

这种修辞法是以视、听、触、嗅、味等感觉直接描写事物。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例如:The birds sat upon a tree and poured forth their lily like voice.

鸟儿落在树上,倾泻出百合花似的声音。

345 评论(8)

他们的快乐

英语修辞手法 一、明喻(simile)是以两种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关系,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现。常用比喻词like, as, as if, as though等,例如: 1、This elephant is like a snake as anybody can see. 这头象和任何人见到的一样像一条蛇。 2、He looked as if he had just stepped out of my book of fairytales and had passed me like a spirit. 他看上去好像刚从我的童话故事书中走出来,像幽灵一样从我身旁走过去。 3、It has long leaves that sway in the wind like slim fingers reaching to touch something. 它那长长的叶子在风中摆动,好像伸出纤细的手指去触摸什么东西似的。 二、隐喻(metaphor)这种比喻不通过比喻词进行,而是直接将用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是暗含的。 1、German guns and German planes rained down bombs, shells and bullets... 德国人的枪炮和飞机将炸弹、炮弹和子弹像暴雨一样倾泻下来。 2、The diamond department was the heart and center of the store. 钻石部是商店的心脏和核心。 三、提喻(synecdoche)又称举隅法,主要特点是局部代表全体,或以全体喻指部分,或以抽象代具体,或以具体代抽象。例如: 1、The Great Wall was made not only of stones and earth, but of the flesh and blood of millions of men. 长城不仅是用石头和土建造的,而且是用几百万人的血和肉建成的。 句中的“the flesh and blood”喻为“the great sacrifice”(巨大的牺牲) 2、“...saying that it was the most beautiful tongue in the world,...” ……他说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这里用具体的“tongue”代替抽象的“language”。 4、Many eyes turned to a tall,20—year black girl on the U.S. team. 很多人将眼光投向美国队一个高高的20岁的黑姑娘。 这里的“many eyes”代替了“many persons”。 四、拟人(personification)这种修辞方法是把人类的特点、特性加于外界事物之上,使之人格化,以物拟人,以达到彼此交融,合二为一。 1、She may have tens of thousand of babies in one summer.(From“ Watching Ants”) 一个夏天她可能生育成千上万个孩子。 这里用“she”和“babies”把蜜蜂比作人类妇女的生育。 2、My only worry was that January would find me hunting for a job again. 我唯一担心的是, 到了一月份我又得去找工作。 英语里常把“年”“月”“日”人格化,赋以生命,使人们读起来亲切生动。 五、夸张(hyperbole)这是运用丰富的想象,过激的言词,渲染和装饰客观事物,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1、My blood froze. 我的血液都凝固了。 2、When I told our father about this,his heart burst. 当我将这件事告诉我们的父亲时,他的心几乎要迸出来。 3、My heart almost stopped beating when I heard my daughter’svoice on the phone. 从电话里一听到我女儿的声音,我的心几乎停止跳动。 六、叠言(rhetorical repetition)这种修辞法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将相同的结构,相同意义词组成句子重叠使用,以增强语气和力量。 1、It must be created by the blood and the work of all of us who believe in the future, who bel

20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