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娇弱
相信大家都还沉浸在录取的喜悦之中,也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美好时光充满憧憬!但在这不得不提醒大家的是,大学正式上课前会有入学考试,考试范围基本是你学过的,但估计大多数人高考后早就将书本抛之脑后啦!单纯以为一考定终身啦,其实不然,大学期间有许多考试,都需要认真学习才能取得学分,而大学入学考试作为大学第一次考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看看高考成绩有没有虚假,二是择优重点培养!考试科目,主要是英语分班(a,b,c班)考,数学分级考,当然啦还有些学校是考学生手册。1.英语分班考英语在大学中的地位是十分高的,可能有的专业不需要学数学,但英语是每个专业都要学的!四六级也是大多数大学生的标配!而分班考就是为了因材施教,一般分ABC班,A班英语水平高,英语基础课可以免上,课程进度快,大一上学期就可以考四级啦(大部分学校大一是不允许考四级的)。B班英语水平中等偏上,课程进度正常,其中比较优秀的学生,大一下学期可以考四级。C班英语底子差,课程进度偏慢,要等到大二才能考四级!四级早考早通过点好,一是考过四级可以加综合素质分及评选奖学金优先考虑!二是可能越早考你高考那些考试技巧还有点!关于怎么准备英语分班考,建议做几张四级卷。听力,阅读,写作哪方面不足,就重点攻破。题目难度不会很难,但不容懈怠!2.数学分级考可以说很多人对数学的感觉就是你待她如初恋,她虐你千百遍。大学期间数学挂科是很容易的,几节课没注意几章节就过去啦。数学分级考,有点类似于中学的重点班与普通班!重点班平时老师讲课几乎没有容易的内容,需要全神贯注,知识点都会拓展的比较深,常引入考研真题进行讲解,要求高,为想考研的同学打下牢固基础。普通班平时讲课主要是书上例题,知识点比较浅,要求60及格即可!两者考试用卷也不同,前者偏难,后者偏易!想考研的同学需要做好准备啦,不然进入普通班必然需要你自己课后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刻苦学习才能跟的上重点班同学的步伐!3.学生手册考试该考试不像英语数学那样分等级,但是不及格就是挂科。大学第一挂栽倒在学生手册,是真的不值得,也令人好笑,一旦挂科基本上学校什么福利都与你无关,学生手册一般开学后会发,主要是些校规校纪包含奖学金考查标准、违规用品等。基本上认真看两天书就能过,一般建议军训晚上休息看!记得我发小,当初听信谣言,学生手册考试就是做样子,不需要看书,结果考试成绩出来他是班上两个不及格之一,为此作为班长有力竞选人的他失去啦竞选资格,悔恨不已!当然啦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入学考,一般只有好一点的学校才会有。
永远在路上ing
1、入学考试会影响分班因此要特别重视大部分高校有入学考试且以英语考试为主,新生将会根据考试成绩被编入不同班级,今后所学语言材料和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会有所不同。快班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时间早于慢班,可能会影响学生假期实习单位的选择、参加一些比赛的资格与起点等。2、应以放松心态应对英语分级考试一般入学考试的题目比高考要简单,大学新生们刚刚结束高三苦读,英语基础还很扎实,所以尽管放松心态,不必过于紧张。3、暑期阅读刊物加习题有助应对开学后的英语分级考试对于不知应如何应对开学英语考试的同学,阅读一些英语知识普及类的小刊物,例如《英语学习》、《英语知识》、《大学生英语》等。这些刊物的语言材料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浅显易懂,有助于放松学习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英语水平。除此之外,鉴于考试题型完全都是客观选择题,可做一做类似的模拟练习题,
爱吃烤鸭的小猫
英语入门考试(PET)是为具备中等偏下水平的英语学习者设计的考试。达到PET水平的学生应具备自如应付在英语国家的社会和工作环境中遇到的可预知的情况,如能阅读简易读物和文章、写简单的私人信件以及在会议中作记录行等。PET每年世界有来自80多个国家的80,000多人次参加该考试。 考试内容 PET由三部分试卷组成:阅读与写作、听力、口试。阅读与写作占考试总分的50%。听力、口试各占总分的25%。 阅读与写作(试卷1)时间:1小时30分钟 阅读-要求考生理解公共场合的通知,符号或标记。能读懂事实性短篇文章,并提取信息。能说明语言结构,作者意图及文章可能对读者产生的影响。 写作-要求考生完成句型转换、填充表格、提供信息、报告事件、描述情境,表达观点等任务。 听力(试卷2)时间:30分钟 要求考生能听懂公共通告并做出回应,理解对话,提取事实性信息,了解说话者态度。 口试(试卷3)时间:10-12分钟 考核考生在交流过程中参与、理解问题与任务及恰当回复的能力。考生两人一组应试。 考试时间及地点 PET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分别在五月至六月,十一月至十二月的固定日期进行。世界160多个国家中有3000多个考试中心,其中中国有60多个,考生可在获批准的剑桥英语考点报考。PET考试成绩分四个级别: 优秀(Pass with Merit),合格(Pass),接近合格(Narrow Fail),不合格(Fail)。考试分数是三部分试卷分数的总和。
shengxj214
考英语基础,最根本的就是不要在暑假里把头玩滚掉了,最后抓紧背背看看,考的高的编入A班,就是快班,教的东西最难,进度最快。一般成绩的进入B班,进度正常。差的编入C班,大学英语1-4册,基本上C班的好像3-4册都不用学了,我室友以前是C班的,hi死了,外给他们加一本基础英语。不过,A班的学习氛围肯定比B,C好不止一倍两倍的,后两者混学分的人居多。亲身经历,看有用不。
俳句之神芭蕉桑
事情是这样的: 一个朋友给正在上三年级的孩子报了ket课程,发现单词量特别大,整本书密密麻麻。 因为她是知道我的孩子也在这个机构学英语,所以给孩子换机构的时候,重点考虑了这家。可以说,报这个机构,有一半是因为我。 所以看着孩子学习上的压力,就来和我聊聊。 那个英语书怎么那么多单词啊?密密麻麻的,看着都吓人! 我茫然。 你家孩子的英语书也是这样吗? 还好吧!我家孩子学的是剑桥国际少儿英语,是要背单词,不过还好。 我家孩子学的是ket,单词好——多啊! 哦,课程不一样,内容也不一样了吧。我不了解ket啊。对了,你们为什么报ket呢? 我们不是从×××机构转过来的吗?测试的时候,×级分数挺高,升一级分数就差一点儿。我考虑以后,觉得还是让孩子跳一跳的好,就报了ket。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就稍微了解研究了一下。 先看看教材。 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别说三年级孩子,就是让我(大学英语六级过关了)看,都觉得头大。 搜到一条新闻: 原来这个教材,被南京外国语中学选作中学生的英语教材。 南外是一所什么样的中学?顶尖的牛校啊!那里的学生个个都是牛蛙,也不过是从中学开始学。 看来,三年级学这套教材,还是早了点儿。 从朋友的反应来看,她家孩子刚开始学,就感受到了一种不轻松,压力山大。 以我对我家孩子这些年的英语学习来判断,我觉得我家孩子三年级还是不能学这套教材的。 什么是英语入门考试(KET)? 剑桥大学英语五级水平考试(MSE)系列考核从初级到高级的普通英语技能。KET是该系列的第一级,其水平相当于欧洲委员会制定的欧洲语言教学大纲的A2级水平。 五级证书考试(MSE)共分为五个级别: 第一级,入门水平:英语入门考试(key English Test, 缩略为KET); 第二级,初级水平:初级英语考试(Preliminary English Test,缩略为PET); 第三级,独立水平:第一英语证书考试(First Certificate in English,缩略为FCE); 第四级,流利运用:高级英语证书考试(Certificate in Advanced English,缩略为CAE); 第五级,熟练运用:熟练英语证书考试(Certificate 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 缩略为CPE)。 作为中级语言能力水平的证明, FCE 在欧洲被广泛用来作为非英语国家留学生申请入学时语言能力的证明。 KET可为希望参加剑桥二级英语考试(PET)其他剑桥ESOL考试的考生打下坚实基础。KET同时也是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考试的预备级考试。 为什么要考KET? -国家认可、终生有效的英语能力证书 -高质量的国际英语考试 -系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最佳方式 -提供对考生的优、劣势的分析 -是进入更高水平考试的最佳途径(可作为普通英语的初级考试以及BEC考试的预备级) 考试内容 KET包括阅读与写作、听力、口语三部分内容,其中阅读与写作部分占总分的50%,听力、口试各占25%。 阅读与写作(试卷1)时间:1小时10分钟 阅读-考生要在阅读短篇文章(其中包括通知),大众文章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大意并能提取细节信息。 写作-考生需完成三项任务:文章填空,完成表格,写一个便条。 听力(试卷2)时间:约25分钟 考生在听短篇通告、稍长的对话及独白等录音材料的基础上提取事实性信息。 口试(试卷3)时间:8-10分钟 口试考核考生用英语谈话及交流的能力。形式为两名考生同时进行。考生与一位考官交谈;考生之间利用提示提出和回答问题。 KET考试成绩分四个级别: 优秀(Pass with Merit),合格(Pass),接近合格(Narrow Fail),不合格(Fail)。考试分数是三部分试卷分数的总和。 (以上灰色字体来自网络) 整体来说(牛蛙除外),还是建议稳扎稳打,前面的(比如我们学的是“剑桥国际少儿英语”,这套书的1—4册是打基础)学好,单词量要够,听说读写要全面发展,然后再看孩子适不适合学这个,早学还是晚学。 一般情况下,建议初中学这套教材。 不少都说到三四年级上ket,考ket的。 有的说5年级就该考pet了。照这个计划表,剑桥少儿英语一年半学一级太慢了。 这件事给我提了个醒儿。 我觉得,在选班级之前,应该想办法了解一下班级的情况,比如师资和教材。 那这个ket教材来说。如果之前我朋友看了,会不会再慎重考虑一下呢?如果让孩子看看,是不是更能判断出适合不适合呢? 像教材这种学习资源,网上到处都能找到,之前看一看比较好。 参考一下我之前写的,孩子升级的考虑。 《家长提前规划,孩子才能少走弯路》 《决定升级以后,准备一关关开始打怪》 不要随波逐流。 不要因为别人说好,就轻易做决定。 不要因为别人报什么班,也给自己孩子报。 比如我在网上搜的家长讨论帖。 有的家长给孩子的计划,是小学毕业就要拿到××证书,然后凭借这个进好中学。 有的家长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说这样不行,太慢了,那样不行,怎么怎么。 问题是:你的规划,有没有建立在了解孩子的前提下? 如果了解孩子,那么家长的规划,对孩子是如虎添翼。 如果并不够了解,那么你的超英赶美十年大计,对孩子可能会是打击,甚至是灾难。 遗憾的是,其实有不少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了解是不够的,孩子擅长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喜欢什么样的主题,学习能力如何,这些问题的关键,并不够了解。 就好比,家长给孩子买课外阅读书目(包括中文和英文),有时候选择的,要么是孩子不喜欢的,要么是孩子读不了的。 我设想了一下,如果孩子的能力暂时还达不到某个课程和教材,但是强行跟着上,可能会是什么样。 一种可能是:家长为了减轻孩子的压力,就降低要求。 没关系,这个课是挺难的,妈妈不给你压力不逼你,你跟着上吧,能学多少学多少,学一点儿就比不学的强。 那么孩子可能的确由于学力不足,跟着顺,但学到的知识比较少。 也可能明明孩子稍微使把劲儿就可以的,但因为你给了他“尚方宝剑”,他就悠着来了。 这种不尽全力的习惯,如果养成了,大大不利于以后的学习。 另一种可能是:家长不管孩子的情况,按照自己想的,逼着孩子学。 但是由于孩子学力不够,再拼命也跟不上,这时候就很容易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我学不会、我不行。 如果家长再不理解孩子,总是用暴力手段压迫孩子学习,孩子就对学习更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所以,宁可慢一点儿稳扎稳打。 记得我前两天写的那篇文章 《全班都“啊”!我告诉学生:语文一单元本周学完要测验了,开学已经2周,过完1/10了》 吗? 学习很容易产生错觉,把听过了、见过了、学过了,当成是我学会了。 你往深一层继续学习,所有的教学,都默认一个前提,那就是:前面的教材,你都切实掌握了。 前面所学的都掌握了吗?100%掌握了,还是90%掌握了? 假如你并没有100%掌握,那么在高一级的学习中,遇到和这个点相关的新知识,你可能学起来又都要打个折扣。这样的折扣多了,你的知识网,就处处是大窟窿,以后想补都没法补。 比如最简单的例子: 学人、八、入这三个字的时候,你就区分不清。那么,后面学的生字越来越多,每遇到含有这部分的字,你都可能写不准确。 7+3=10,你没记牢,后面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凑十法的时候,你就也可能算错。甚至以后学70+30,700+300…你都可能算错。 这真不是危言耸听。 有时候家长所以为的跳一跳,对孩子来说,却可能是天堑和鸿沟。 小结: 一、选班之前,功课要做足。 二、全面、正确衡量孩子的能力和水平。 三、欲速则不达,宁可慢一点儿稳扎稳打。 四、跳一跳的程度要合理,不然可能会起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