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头and小胖子
口译的难度比口语难度大很多。口语主要是双方对话,俗称会话,是主动的;而口译是被动的,要求很高。而且口译也不同于笔译,有自己特殊的要求。 我认为口译人员主要有三个层次。首先是初级口译人员,经过几年的英语学习,可以做导游等等工作。然后是中级口译人员,能够给一般性的会议翻译。再就是高级口译人员,可以为高级的省部长以上级别包括新闻发布会等做口译。高级口译要求是很高的,即使有些学员英文很好,但是不能做口译。现场的反应和记忆力等等方面都要求很高。 我认为“通晓双语,博闻强记”是对口译的要求。通晓双语,就是在中文上,语言要能够深刻的理解。而英语方面翻译要源于母语,译成目标语。“博闻”,就是知识要渊博,信息涉及广泛。史地文学、科技等等各个领域都要涉猎。“强记”就是双方讲的话要能记得住,如果很长的一段话,中间没有停顿,作为翻译人员就必须有很好的记忆,并有复述的能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1.首先应该多实践。语言课尤其是口译课,实践应该占据主要的部分。现在有些口译教材有一个较大的缺点,就是双语都有,减少了学员练习的方面。实践中很重要的是“听”的部分,尤其是对外文的听力,英语国家,各地的发音也不同,因此要多听各种国家的英语如印度腔、东欧腔、法国腔英语等。可以多听磁带,进行听力训练。还有就是多练习。只要有机会,就要进行口语翻译,无论是看电影还是听新闻,都要翻译,这样也可以在课堂外增加更多练习的机会。 2.口译要能学会抓住中心思想和关键词。这样,翻译后的句子就在大致的意思范围没有太大的偏差。其次是对长句子要切短。让听众能听明白。而且在口译中要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愿无悲喜2015
一:首先要明确:口译速记的适用范围。
这点非常非常重要,这决定什么样的材料是适合用来练习口译速记的。从楼上一些回答中不难看出很多人存在误区,例如 新闻联播、还有专四的dictation,是不在口译速记范围内的:
A.新闻联播:信息量太大,大段的话中间还没有间隔,这只适用于练习复述或者泛听,而不是口译速记。连续听个10来分钟,然后再进行口译,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就想象让你听10分钟不间断的中文,再去进行复述都存在相当的困难,何况是去进行翻译,并且口译的精确度要求是高于复述的。
B.专四dictation:这个考试项目是要求你一字不露,一词不错,语法正确的将听到的词句完整写下来,这和口译的要求差之千里。学过口译的都知道,正常口译考试要求的信息还原量约80%,而实际工作可能只有60%,因此这也不是口译速记应训练的内容。
一句话说:信息量太大、语速过快无停顿、精准度要求过高的听力材料,都是不适合练习口译速记的。我自己认为合适的口译训练材料就是:上海中高级口译教程,以及语速、内容接近上述两本教材的听力材料。有人提到了林超伦的《实战口译》,这个也是可以的,但我认为起步阶段难度太大,里面的话题几乎都是纯政治,而且术语偏专业,你要练习的是口译速记 而不是找一篇让自己去做笔译都不怎么会做的来练习。
二:在练习前需要做好的准备。
已经到了口译的学习层次,就不用说什么勤背单词,夯实语法,练习口语的废话了,连这些都不具备,说英语还怯场,口译的练习从何谈起。
① 口译速记符号:有人提到了应有专属个人的口译速记系统,这是真理,但这个系统的形成如果纯靠不断练习、摸索,那效率绝对是惨不忍睹,这就好像你学习做手撕包菜,还被要求先去学种包菜一样,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你首先就应找到一个相对完整的前人的符号体系,相对完整的学习他。说相对完整,是由于这个体系里的许多符号都是构筑在那个符号创造者个人的联想记忆力上,但这未必适用你,举个例子来说:
某符号体系中,字的右上角画圈,代表那个部门的人,而字的右下角画圈,代表那个部门本身。例如 人。是指人力部门,而人加右上角画圈,则代表人力部门里的职员。我实际应用中经常弄混,而且这个符号对我个人没有任何的联想意义,我在后续的练习中就舍弃了这个符号。
许多的符号是需要你去适应的,因为这不是你自己发明的,但有些实在适应不了,用起来实在别扭的,就可以选择舍弃,因为在做口译笔记练习过程中,是由不得你去犹豫思考应用什么符号的。
笔记符号可以多参考几个人,其实大同小异,但有些就是用起来更顺手,比如用57代表武器,比WP代表武器更好。同时你也可以在练习中自己创造符号,但完全靠自己创造实在是吃力不讨好。
关于口译速记符号,能说的实在太多,这又是一个非常庞杂的问题,我这里只简单说明。
② 对材料大致内容的了解:包括词汇以及话题,都可以进行简单的预习。因为你要练习的,是“口译速记”,而不是听力,一篇内容熟悉,没有太多生词的材料是初期练习口译速记的保障。在日后的练习中可以逐渐提高难度,以让自己适应生词或者漏听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口译。但在起步阶段,还是要保证材料你是能大致吃透的。
既然说到词汇这边来了,就不得不提一下,口译对词汇的要求并不是非常高,一是由于前面提到信息还原量的问题,二是由于翻译者是你,你不用一板一眼的去翻,例如中国人或外国人说了一堆华丽辞藻的褒义的形容词,你可以用excellent/great/非常棒/优秀的,这种似乎平常的形容词来表述,目的同样达到了。这点从笔记符号上就能看出,你用一个√来代表这些形容词,再根据自己的词汇掌握情况翻译即可。
三:如何练习。
因为是针对口译速记的练习,这里就省略关于口译本身的复述、翻译技巧的说明,而只谈笔记的部分。
① 首先是熟悉符号的练习:熟悉速记符号,不同于背单词,单词还可以脱离文本去记忆,而符号只可以通过实际练习来进行。在刚接触符号的时候,你可以随便找一篇文章,对着原文拿张纸用口译符号表述,然后拿开原文,看着符号回想刚才写的内容。
② 进行听力练习:把 “听到英文——想对应中文意思——思考用什么符号表述——写下符号——思考刚才这个符号的代表意义——口译”的过程缩短为“听到英文——写符号——看着符号口译”
③ 训练逻辑,学会笔记布局:因为太多人抱怨自己速记的东西最后自己也不认得,因此速记如何做的逻辑清晰(而不是美观)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布局能体现你对这段话逻辑的理解,翻译起来也会顺畅的多。
我认为合理的布局应做到这些要求:
四:英汉互译区别:经过练习,你会发现听到的语言为汉语或者英语时,记笔记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我直接给结论:
汉译英:由于是自己母语,熟悉程度很高。在保证不漏掉重要信息的情况下边听边写,反应速度应该是来得及的,速记和听力几乎可以同步进行。
英译汉:由于是外国语,并且由于其表述规律,你应优先保证听懂,再把内容速记下来。例如英语中喜欢用各种从句(尤其是定语从句),被动语态,倒装等句式,如果你边听边写,笔记会记的一团糟,何况以对外语的熟悉程度,边听边写本身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关于口译速记,还包括数字如何记等比较琐碎的练习项目,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这里也不赘述了。
最后要说,速记只是为记忆服务,这是口译的重要部分,但一定不可喧宾夺主。听懂和脑子记住才是王道,速记的内容只是帮助你回忆。越好的口译员,记的内容越简练。所以一定不要以“通过速记来完整再现刚才内容”为目标学习口译速记。
君君如冰
1、多去看国外的英语电视节目和电视剧2、我们必须重视实际的交流能力而不仅是单纯强调语法的正确性。所以要多与外国人交谈和聊天,面对面的或者网上都行。3、寻找学伴一起去练习口语。在英语角不仅可以练习口语,还可以一起交流英语学习经验,开拓视野并提高英语的学习兴趣。若找不到学伴或者参加英语角的机会很少,那么我们就通过自己对自己说英语的方式来创造英语环境。我们可以对自己描述所看到的景物,或者英语口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4、看口译汉英对照或者英汉对照的小说或其它读物。我们先读汉语的部分,然后再逐句直接口译成英文,完成一小段后对照去看书上的对应英文部分,与我们的口译进行比较。这样,我们可以立即发现我们口译的错误。 刚开始训练时,在选材上应尽量选择相比较简单的英语读物,生词量也应控制在20%以内,且要大量做,只做一两篇的效果是不明显的。 一般成人学英语所存在的问题都是记忆力差,在做复述练习或者背诵课文时,往往会力不从心;或由于词汇量太少觉得直接作口译太难,也可先学习英文部分,通篇理解透彻后,再来看汉语的译文, 这个时候再把汉语译文口译回英文。提高英语口译能力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