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9

尐籹孒16
首页 > 英语培训 > 红楼梦英文版本书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uyingheng

已采纳

现在大家比较认可的是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翻译的英译本《红楼梦》,译为“The Dream of Red Mansion”。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中文教授王际真英文节译本译文流畅、准确,导言部分被誉为英文翻译本之冠,受到西方读者的好评,影响较大。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霍克思的新译本最大特色是灵活,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比如将“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译为“没有面粉做不了面包”等,深受英语读者的欢迎,算是在西方世界影响较大的《红楼梦》英译本。

有专家把它与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相提并论,认为都是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

扩展资料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时代的特征。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

小说的巨大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

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红楼梦》

红楼梦英文版本书

88 评论(10)

盖世在在

《红楼梦》 A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 名字有: 1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2 The Story of the Stone 3 Stone Story(石头记) 4.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第三种翻译最常见 现在大家比较认可的是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翻译的英译本《红楼梦》,译为“The Dream of Red Mansion”。杨宪益夫妇是大翻译家,我本不敢乱说什么,但我想了很多年,还是觉得,这样翻译实际上是翻译错了,斗胆说出来,供大家研究、讨论。我觉得,《红楼梦》里所说的“红楼”并不是“红色公寓(Red Mansion)”的意思,正如“青楼”不是指“青色的楼”,而是指“妓院”一样。这里,“红楼”是指“女儿楼”,或者叫“闺房”,是女孩出嫁之前居住的地方。如果把“红楼”翻译成为“Red Mansion”就完全没有这种“女儿楼”的意思了。但如果仅仅是这个“女儿楼” 的意思,那还比较好翻译,因为在西方,也有女孩出嫁之前居住的“闺房”,如“boudoir”的意思就是“闺房,女人的卧室或化妆室、起居室”。但如果把《红楼梦》翻译为“The dream of Boudoir”仍然是不妥的,因为西方的“闺房”与中国的“闺房”是完全不同的。西方的“闺房”仅仅是女子出嫁之前居住的地方,仅仅是女人的卧室。但中国的“闺房”却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住在“闺房”里的千金小姐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实际上,是处在一种自我封闭,或者说,是处在一种被软禁的状态。越是高官贵族的千金小姐,越是处于一种严密的监视和控制之下,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之中,除自己家里人外,不能与任何男性说话或来往。这在西方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在西方的封建社会里,女孩出嫁前比中国女孩自由多了,她们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与男性来往。西方的封建社会,远不如中国的封建社会那样封建。所以,西方的“闺房”没有中国“闺房”里那种封闭的含义。如果把《红楼梦》翻译成“The Dream of Boudoir”仍然不能准确地表达出中国所特有的文化内涵。 其实,归根到底,梦是人做的,不是房子做的,所以,不如索性译为“The Dream of the Girls”。女孩的梦,东西方都有,也都差不多。未婚女子对爱情的憧憬和追求,东西方也都差不多。《红楼梦》实际上写的不是贾宝玉的梦,而是金陵十二钗的梦,更准确地说,是“The Dream of the 12 Girls”。我觉得,这样翻译也许比“The Dream of Red Mansion”更准确一些。 或者,干脆回避开,索性就叫《石头记》吧。“The Story of the Stone”就不会有任何争议了。 花了不少时间寻找的啊。

346 评论(9)

xiamisally

英文名是:《The Story of the Stone》

重点词汇:Story

英['stɔ:ri]

释义:

n.故事;小说;描述;新闻报道;来历;假话;层;一种测量单位(1 story等于3、3米)

vt.用历史故事画装饰

vi.说谎

n.(Story)斯托里(人名)

[复数:stories;第三人称单数:stories;现在分词:storying;过去式:storied;过去分词:storied]

短语:

Toy Story玩具总动员;皮球总带动;玩具总发动

扩展资料:

词语辨析:novel,romance,fiction,story

这些名词均含“小说、故事”之意。

1、novel指任何有情节、人物、对白的虚构长篇散文体故事。

2、romance系novel早期的代用词,泛指具有强烈神话和传奇色彩的故事,现指爱情故事。

3、fiction指部分或全部虚构的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也指传奇故事,是小说的总称。

4、story指篇幅较短,常包含一系列情节或事件,口述或书写成文的故事。

90 评论(11)

jettyjia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Chamber红楼梦 Out laws of the Marsh水浒传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 doms三国演义Journey to the West/Monkey/The Monkey King 西游记英译本<<红楼梦>>的名称: Cao Xue Q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New York, U.S.A.: Penguin Group 1996. ISBN 0146001761 德译本 Der Traum der roten Kammer. Aus dem Chinesischen von Franz Kuhn. Frankfurt a.M. 1995 ISBN 3458334726 法译本 CAO XUEQIN, Le rêve dans le pavillon rouge;Gallimard, Paris 1981 ISBN 2070110214

153 评论(14)

小小爱人小姐

英译本《 红楼梦》 被译成外文最早的是从英译本开始的,即《红楼梦》 第三回片段,由英国人戴维斯(John Francis Davjes ) 1 830 翻译的,译者在他的一篇论文题为<中国的诗歌>发表在英国皇家亚细亚学会杂志1830 年第二期(Transaction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 1830 No2 . The Poetry of Chinese ) .其中的一段译文是上述论文中的一部分,他把《 红楼梦》第三回宝黛二人初次相见的情景用英文介绍出来,还译出了两首西江月的词,并自述:“对《 红楼梦》 了解的程度有限,但尽量保存作品的原貌”。此译文距离艺术大师曹雪芹逝世(按1764 年算)仅66 年。Dreams In The Red Chamber . Karl A 。F 。Gutzlofe .这是一篇较早的用英文介绍《 红楼梦》 的摘译文章,于1842 年(清道光廿二年)发表在《 中国博物馆》杂志(Chinese Repository ) ,我国广州出版,第七十一卷五月号,这比戴维斯的“中国诗歌”晚12 年,但却给译错了,这位洋先生竟把贾宝玉给译了“宝玉女士”( The Lady Pau Yu . )、“忙碌的少女”( The Buoy Lady . ) ,还译为“ 难说的妇人”( A Very Petulant Woman . )等等,并贬低此书除了闺房琐事之外便一无所有。2007-12-14 02:15 回复疾流转石8位粉丝3楼The Dreams of Red Chamber 译者一R Thom汤姆。此文发表在“The Chinese Speaker " (中国话)一书中,此书是译者专为外国人学习汉语编排的一本普通读本,篇幅简短,也于1846 年(清道光22 年)在我国浙江宁波出版。The Dreames of The Red Chamber译者-E Bowra.鲍拉。这篇文章已经译到第八回,刊登在上海出版的“中国杂志”( The Chinese Magasine ) 1868 一1869 . (清同治七至八年)连载。1885 , English H . A .Giles .译者翟理士所介绍的一篇文章,题为:( The Hung Low Mong,Commonly Called —The Dream of Red Chamber " )刊登在Sinulogecaa 汉学”一书中的第四册第一页,在他所著的“中国文学史”中《红楼梦》 却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但只介绍了宝黛二人的悲剧结局。Hung Low Mong , or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 Chinese Novel by Joly . 于1 892 年在香港出版第一册(由“中国邮报”出版378 页),第二册于次年在澳门出版(出版者澳门商务印刷厂),第二册538 页,前后两册,从第一回开始译到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止,卷首有1891 年9 月1 日译者序言,虽未译全,但就当时来讲,还是章回最多的英译本了,这位译者(H . Beecroft Joly . )曾为英国驻澳门的副领事。The secret of The Red chaober ”译者w Arthur cornaby . (柯尔纳比)这篇“红楼梦的秘密”刊载于1919 年8 月号,“新中国评论”第329 一339 页。这是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有记载的一篇关子《 红楼梦》 的英文论述。Tsao Hsuen 一Chin and A Kao Ngoh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Translation and Adapted From The Chinese by Chi 一Chen Wang .with a Preface by Arthur Woley .译者王季真1 929 年于伦敦出版,这仍是个节译本,全书改编为三十九章。上述译本于同年又在纽约多伯里泰、杜兰公司再版,首页也有阿瑟麦利的序和译者的引言。红楼梦孤鸿零雁记选这是我国早年自己摘译的《 红楼萝》 中、英对照篇由袁家骅等编译并加注于1933 年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英译巾国文学选辑”第二辑之内。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Florence and ISabel McHugh 麦克休姐妹合译,这是根据(Franz Kubn . )科恩的德文译本重译为英文于1957 年在纽约出版。The Story of The Stone Cao XueqinPenguin ClassicsTranslated David Hawkes这是英国新译《 红楼梦》 ,译者霍克斯以《 石头记》 为译名的新译本,全书分五册,但尚未译完全书,这个译本据译者自述基本上是以程高本百二十回为底本,香港明报已于1975 年6 月了日发表过书评,〔 国内的编译参考78 年转载过,〕 至今只出版了一二两卷,由英国企鹅公司出版。译者霍克斯系英国牛津大学中文系教授,于1959 年着手专稿此书翻译。A Dream of Red MansionsTranslation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Illustrated by Tai Tun-Pong这是《红楼梦》 问世二百年我国自译出版的百二十回英文全译本的第一版,也是《 红楼梦》 翻译史上的一件大事。我国这部全译英文版《 红楼梦》 百二十回本共三册曹雪芹· 高鹗著 杨宪益· 载乃迭合译 戴敦邦插图 外文出版社出版1978 年于北京,译本前八十回依据北京图书馆珍藏的抄本“脂京本”,后四十回依据“程甲本”。全书译完后,曾请“红学”专家吴世昌先生审校,第三册于80 年下半年发行。杨先生是社科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外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译者杨、戴二位除翻译《 红楼梦》 之外还译有楚辞、司马迁史记选、汉魏六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选、关汉卿杂剧选、牡丹亭、长生殿以及儒林外史等。2007-12-14 02:17 回复疾流转石8位粉丝4楼关于霍氏和杨、戴的两个译本,各有千秋,国外对于这两个译本的书评已陆续发表,据英国出版界反应杨译本更接近于原著,用字非常考究,若具备些“汉学”知识的外国读者,便觉杨译本透彻、深奥、脍炙人口。以上为英译本概况。(二)论文部分Harold Acton , " A Chinese Masterpiece "London Magazine 2 . 15 Dec ,1958 , P 。P . 5356艾克顿在他的“中国的名著”一文中把我国这部《 红楼梦》 和Proust 的A la Recherchedu Temps Perdu 和Anthony Powell Mosic of Time 作了 比较。发表在“伦敦杂志”1958 年12 月。Some Problems in The Red Chamber Dream 。上面这篇文章是吴世昌1959 年在英国牛津大学第十二届青年汉学家会议上的报告。on The Red Chamber Dream : A Critical study of Tow Annotated Manuscripts of The 18th Contury , 1961 。OXF ord UniveISity Press 。这是吴世昌用英文写的一部专著“红楼梦探源”。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Anthoy West,“Through a Glass ,Darkly , "New Yorker Nov 。22 , 1958 。PP 。223 一232 。这位作者维斯特把贾宝玉比作Dmitri Karamazov .在他的作品里,他认为《 红楼梦》 的主题是讲“道德的救赎”( moral Redemption )。Yi 一tse Mel Feuerwerker . " The Chinese Novel . in Approaches to the oriental Classics , ed 。Wm . Theodore De Bary Morningside Heights 。N 。Y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1959 。pp 。183 。梅逸芝的这篇论文是以“人像画廊”来描述这部《 红楼梦》 的,她认为这是一部描写青年向生命创进的仪式(Initiation into life ) ,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儿童世界转向一个充满了黑暗和污秽的成人社会。她说这部书比西厢记和牡丹亭更入微更复杂,对人物的刻划确实非常生动、活泼,重要人物也相当多,故此称为“人像画廊”。Kenneth Rexoroth , a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Saturday Review , Jan 。1 。1966 。PP 。19 。这篇论文的作者雷士罗,他认为《 红楼梦》 是给人们读一个“道家的教训”,他说“无为”是救拯的原则,看来洋人对这部书也是怎么认识的都有。Hsin 一Chong , Themes 一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 Comparative Interpretation ( Ph 。D 。Dissertation , Indiana University 。1966 )作者庄信正在美国印第安大学写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主要的是用西方文学来比较《 红楼梦》 ,文章所起到的作用是帮助外国读者了解和探讨《 红楼梦》 的意义。Angela Jung Palandrl , awomen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 12 , 2 。3 . 4 。1967 , PP . 226 一238 .荣之颖的一篇论《 红楼梦中的女性》 ,她指出曹雪芹的《 红楼梦》 和李汝珍的《 镜花缘》同是描写女性的小说,而《红楼梦》 是最成功的,并且《 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又多是有才华和有学识的。Walter G 。Langlois , “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The Good Farth , and Ma’ s Fate : Chronicles of Social Change in China ,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 11 , 1967 , PP . 1 一10 。这篇文章的作者兰罗瓦把《 红楼梦》 和美国赛珍珠的<大地>( Pearl Buch ‘s The Good Earth 1 931 . )和法国马尔罗的<人类的命运>( Andre Malraux ' s Man’s Fate . )。这三部书合起来用社会学的眼光进行分析,他认为书中的每个人物的活动代表着社会的活动力。C 。T 。Hsia , aLove and Compassion in Dream of The Red Cbamber , , , Criticism 5 : 3 ( Summer , 1 963 ) , P . 269 .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1968 . ) PP 。289 一290 .夏志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 9 68 年发表的两篇论文,“红楼梦中的爱与怜悯”,在他的文章中是以道学的观点来看待的,他认为宝钗本人并不是坏人,同样是贾母一班人的诡计的受害者。Mei 一shu Hwang , “ Chia Pao 一Yu The Reluctant Quester , “Tamkang Review L : 1 1970 , PP 。211 一222 。黄美序他认为《 红楼梦》 不单是一部爱情悲剧之书,他以为贾宝玉的故事是一 个“人世仪式”( Initiation )的故事,他比“罗密欧”( Romeo )更勇敢更有深度,他也和“哈姆雷特,( Hamlet )一样受到痛苦。《 红楼梦》 的主人公贾宝玉为了得到精神上的解脱,争取自立,摆脱一切世俗的引诱、名誉、地位、财富和爱情。2007-12-14 02:17 回复疾流转石8位粉丝5楼Lucien M . Miller , The Masks of Fiction in Hung 一lou 一mong . , Myth . Mimesis , and Presrona ( Ph . P 。Dissertatio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Berkeley , 1970 . )米勒山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拍克莱校区)写的一篇文章,在他认为《 红楼梦》 是神话小说,因为第一回作者首先就给读者交待了一个神话的背景,该论文共分三个部分,是较长的一篇论文。Jeanne Knoerle , SP ,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A Critical Study : ( Bloo - mington and London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1 972 . )这是一位修女为《 红楼梦》 的评价,这篇文章原是她在印第安那大学写的博士论文。论文主要是用小说的结构分析来评论《 红楼梦》 。由于她对注重该书的结构,所以她认为有很多的情节可删掉。此外尚有一篇考证《 红楼梦》 前后章回是否均出自一人之手的论文。这位作者是世界名汉学家高本汉,他用语言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 红楼梦》 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和考证。他采用了有正本的前八十回和程甲本的后四十回为据,选择了三十八个字作比较,其结果前八十回多用之字后四十回中也未少用,于是这位汉学专家发现前八十回和四十回用字完全一致,因此他断定前后百二十回《红楼梦》 均出曹氏一人之手,没有续补之说。此文作者原名Bernhard Karlgren (高本汉)所撰题为“New Excurslons In chines 。Grammar " , In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stern Antiquitie , ( stockholm ) 1952 No 24 PP 。51 一80 。《 红楼梦》 这部巨著之所以盛行不衰,是由于它丰富的内容吸引着中外读者和学者的心灵,因而有“红学”之称,近年来海外也增加了很多研究专著和论文,由美国成斯康星大学东亚语文系周策纵等三位教授发起,于80 年6 月在美国陌地生召开的国际红楼梦研讨会,有80 多位海外的“红学”专家出席,共发表了45 篇论文。如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米乐山(Lucin Miller)在会上发表的论文是《 替旋风命名:海德格和曹雪芹》 ,内容是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 红楼梦》 。美国哈佛大学一位俞珍珠女士的论文是《红楼梦的多元观点与感情》 。有的学者还利用电子计算机研究《 红楼梦》 。周策纵教授说:“《 红楼梦》 是中华民族文学成就的结晶,它在世界_L 所引起的巨大反响,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通过这次学术交流大会,代表们认为曹雪芹的文学成就在很多方面远远超过了世界水乎,他的《红楼梦》 在文学史上的价值术仅是中国的,而是属于世界的。关于《 红楼梦》 的英文译本和英文论文部分谨辑于此,本文曾经杨宪益先生审校。

33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