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墲月心时
霜降(英文名:First Frost)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时节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这时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日期在每年公历10月22日-24日。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中国有些地方有吃柿子、赏菊、扫墓、送芋鬼等风俗。霜降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进入此节气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霜降与农作物霜是水气凝成的,水气怎样凝成霜呢?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秋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有《霜降》诗云:“时逢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气候特点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霜降与霜冻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祁连山区、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尔泰山区、北疆西部山区、东北及内蒙东部等地年霜日都超过100天,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均在50天以下,北纬25°以南和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两广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则是没有霜降的地方。
亿万资金
立春 Beginning of Spring:"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 Rain Water: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 Insects Awakening: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 Spring Equinox:"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Equinox是天文学上的昼夜平分点
的意思。(equi-就是表示“相等”的前缀)
清明 Fresh Green: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 Grain Rain: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 Beginning of Summer:夏季的开始。
芒种 Grain in Ear:麦类成熟。ear在这里是“穗”的意思.
夏至 Summer Solstice:炎热的夏天来临。solstice是天文学上的至日、至点的意思。“夏至”也是
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小暑 Lesser Heat:“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 Greater Heat: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 Beginning of Autumn:秋季的开始。
处暑 End of Heat:"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 White Dew: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 Autumnal Equinox:昼夜平分。
寒露 Cold Dew: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 First Frost: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 Beginning of Winter:冬季的开始。
小雪 Light Snow:开始下雪。
大雪 Heavy Snow: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 Winter Solstice:寒冷的冬天来临。“冬至”也是天文学上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冬至 Winter Solstice:寒冷的冬天来临。“冬至”也是天文学上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大寒 Greater Cold: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11月30日下午委员会经过评
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
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既然我们的二十四节气
的文化地位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那么要记住这些节气的英文表达就很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