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枫2007
1957年 10月4日首发的人造卫星,俄语是 Спутник,发音是[ˈsputnʲɪk],所以中文音译【史普尼克】,英文 Sputnik。被翻译为“伴侣”,有个解释是这样的:
“词源来自путник,旅行者。前面加一个c表示是путник的同行者或陪同者。放在英文里就是伴随Traveller 的 Co-Traveller;引申义是伴随主星遨游宇宙的卫星。伴侣号就是从这个含义里出来的。实际上应该就叫卫星1号。”
我想我是海啊
斯普特尼克一号是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利用导弹改制而成,为铝制球体,直径58厘米,重83.6千克,球体,有4根鞭状天线,内装有科学仪器。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升空后发射了3个星期信号,在轨道中度过3个多月,围绕地球转了1400多圈,最后坠入大气层消失。斯普特尼克一号是航天启蒙时代的产物,是冷战时期太空竞争的标志。斯普特尼克一号(俄语:Спутник-1,又称"卫星一号",俄语名原意"旅行者",或按音译"史泼尼克")是第一颗进入地球轨道的人造卫星。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由于这时正值冷战,斯普特尼克1号的发射震撼了整个西方,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连串事件,如斯普特尼克危机、华尔街发生小股灾,同时亦开始了美、苏两国之间的太空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