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墩子2016
的确,根据歌词单纯理解,感觉 Norwegian wood 更像一个屋子 翻译不仅要准确,更注意是那种意境,一些意境,用这种语言是这么表达,那种语言就得另一种表达了,这就是为什么红楼梦为什么不能很好的翻译成英语的缘故了 歌曲《挪威的森林》英文名称Norwegian Wood 或(This Bird Has Flown)意思是我爱的人已离开了 讲究的是一种意境把 如果翻译成小木屋,感觉有点太直白,不如森林委婉把~~而且评心而论 挪威的森林和挪威的小木屋那个好呢?呵呵 信达雅,雅是翻译的最高境界
贝贝塔11
Norwegian Wood最早是甲壳虫乐队的一首歌,歌中翻译是挪威木材(有劣质木材的意思)。一个男孩被一个女孩带回了她用挪威木材装修的家里,在睡觉前女孩说我可是有正经工作的人,男孩没有工作,自卑的跑去睡浴室。第二天早上,女孩走了,男孩点火把挪威木装修的家给烧了。村上春树听了这首歌写的小说《Norwegian Wood》,日本名《ノルウェイの森》。村上春树精通英语,日文“ノルウェイの森”直译过来就是《挪威的森林》,在日文中意思更接近于“无路的森林”。准确的阐述了书中人物,“不知道这里是哪里……目力所及,无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无数男男女女。我在哪里也不是的场所的正中央,不断地呼唤着绿子。”木月、直子、渡边、绿子,这世界上的人们,纠结在一起,就成了“挪威的森林”。如果你去过挪威,你就知道,那里荒无人烟,很多大树参天的地方,走在那里,你会油然产生无边的恐惧。日本社会也是残酷的丛林法则,越成长就越迷茫和痛苦。
依然泛泛
“Norwegian Wood is a fake wood that was used to make cheap furniture. John Lennon claimed he had no idea where the title came from, but Paul McCartney said he came up with it, inspired by the Norwegian Wood in the Asher household, where he was staying.”翻译成挪威的森林纯属水平不过关。。。不过估计以讹传讹到现在也很难改了
蔻蔻妖妖柒
村上春树:那个时候,我刚刚动手开写《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开篇飞机上那一幕出现的音乐,还是非《挪威的森林》不成(小说那时还没有起名)。如果要我详述理由,我也道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当时怎么也想不出别的音乐(现在仍然想不出)。不管意识与否,不管喜欢与否,我还是真切感受到他们的音乐经年累月实时同步地渗进体内。也许,这就是所谓世代吧。顺便提一句,《挪威的森林》出版后,有种意见认为Norwegian Wood并非挪威的森林,那其实是误译,本义应当是挪威产的家具。这“挪威产的家具之说”,比如说在阿尔伯特·高德曼撰写的约翰·列侬传记中也出现过,似乎作为一种定论流传颇广。但若问这见解是否百分之百正确,我想大概也有些可疑。我对甲壳虫的音乐没有深入的研究,当然不敢自以为是的固执己见,但就我的阅读范围而言,这”挪威产家具“之说从未有过明确的证据(仅仅是出示”美国人也许不晓得,其实当时在英国,说到Norwegian Wood,指的就是北欧家具”这种程度的一般事实)。问问美国人英国人,那回答也明确地一分为二,有人说“那是挪威产的家具”,也有人说“不不,那就是挪威的森林的意思”。看来这似乎不单单是英语与日语的语言差异问题。假如允许我作为译者冒昧地阐述一下个人见解,则Norwegian Wood的正确释义,归根结底就是“Norwegian Wood”,此外的解释多少只怕都是错误的。检查一番歌词内容便会发现,显然Norwegian Wood这个词语ambiguous(模棱两可)的影响,支配了整首歌的词与曲,对它进行明确定义的行为都难免牵强之嫌。这在日语中和英语中一样难以捉摸。当然,作为词语自身,这个词的含义之一为挪威产的家具即北欧家具的可能性的确存在。但并非就是全部。若有人声称这就是全部,这种狭隘的断章取义只怕会致命地损害这首歌的ambiguity(不可定义性)带给听众的不可思议的高深莫测(这种高深莫测正是这首歌的生命所在)。这么做不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吗?NorwegianWood准确地说,也许不是“挪威的森林”,但同样也不是“挪威产的家具”,这便是我的见解。在《花花公子》杂志的访谈(1981年1月号)中,约翰·列侬就Norwegian Wood说过这么一段话:“在这首歌里我非常小心,简直成了偏执狂。因为当时不想让妻子知道我同别的女人有关系。事实上我总是在跟别人搞婚外恋,闪烁其词地想在歌中描绘这种风流韵事。好比罩上一层烟雾,看上去不像真人真事。我忘记那一次是跟谁干的好事了。我不明白自己究竟是怎么想到挪威的森林这个词的”。这段发言(作者对其作品的发言并非都是正确的、权威性的。从自身经验来看,这一点也言之有理,但我还是要说),应该说相当明确的暗示了Norwegian Wood不等于“挪威产家具”。假如事实果真像约翰·列侬说的那样,则意味着这“尽管不明就里,却是将一切都遮掩起来的暧昧模糊、大有深意的东西”。当这样的念头铭刻于胸内,约翰脑中便油然浮现出“Norwegian Wood”的意象或观念来。这是无法翻译(或解释)的意象或观念。任怎么考虑,它都只能是Norwegian Wood自身。但总而言之,在我们十来岁那个时期,常常在收音机里听到这支歌,不管是什么人说什么,它都是被唤作《挪威的森林》的曲子。尽管准确来说或许是误译,可它却是乘坐着“挪威的森林”这一交通工具来到我们身边,作为“挪威的森林”在我们心中占据一席之地。所以我自然不至于愤愤不平:”那又怎么样!“可是,这个标题不是很妙吗?我觉得,如果是《挪威京·武德》(东芝音乐工业公司倒是打一开始便主张这个音译才是正式歌名)或《北欧家具真正好》之类的标题,只怕这支歌绝不会在我们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关于Norwegian Wood这个歌名,还有个趣味盎然的说法。是在纽约一个派对上,一位在乔治·哈里森的经纪事务所供职的美国女子告诉我的,而她声称“是听他本人亲口说的”。“Norwegian Wood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歌名。一开始的歌名叫‘Knowing She Would’。想想歌词的前后内容,你明白它的意思吧?(即是说,‘Isn'tit good, knowing she would?’这样岂不好,知道她想要?)但是唱片公司提出异议,宣称不能灌录这种是非不分的词句。于是约翰·列侬当场玩了个谐音游戏,把knowing she would改成了Norwegian Wood。这么一来,不就真相难辨了么?这个歌名其实是一种玩笑哦。”真伪先不论,您不觉得这个说法十分嘻哈、十分俏皮吗?如果此话当真,约翰·列侬这个人可就帅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