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54

畅吃无阻
首页 > 英语培训 > morphine英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楼兰芥末姑娘

已采纳

强效麻醉剂,可以立即缓解疼痛感,防止伤员因剧痛导致肾上腺素分泌过量而死亡。

morphine英文

276 评论(8)

一人一兀

吗啡(Morphine)常用其盐酸盐或硫酸盐,属于阿片类生物碱,为阿片受体激动剂。药理作用:(1)通过模拟内源性抗痛物质脑啡肽的作用,激动中枢神经阿片受体而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对一切疼痛均有效,对持续性钝痛效果强于间断性锐痛和内脏绞痛。(2)在镇痛的同时有明显的镇静作用,改善疼痛病人的紧张情绪。(3)可抑制呼吸中枢,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对呼吸中枢抑制程度为剂量依赖性,过大剂量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4)可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5)可兴奋平滑肌,使肠道平滑肌张力增加而导致便秘,可使胆道、输尿管、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6)可促进内源性组织胺释放而导致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增高。(7)有镇吐、缩瞳等作用。本药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单次给药镇痛作用时间可持续4~6小时。皮下及肌肉注射后吸收迅速,皮下注射30分钟后即可吸收6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6%~36%,吸收后可分布于肺、肝、脾、肾等组织,并可通过胎盘,仅少量通过血脑屏障,但已能产生镇痛作用。本药主要经肝脏代谢,60%~70%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10%脱甲基为去甲基吗啡,20%为游离型。主要经肾脏排泄,少量经胆汁和乳汁排泄。普通片剂清除半衰期为1.7~3小时,缓释片和控释片其达峰效应的时间较长,2~3小时,峰浓度较低,达稳态时血药浓度波动较小,清除半衰期为3.5~5小时。【适应证】1.镇痛:短期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剧痛,如手术、创伤、烧伤的剧烈疼痛;晚期癌症病人的三阶梯止痛。2.心肌梗死:用于血压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有镇静和减轻心脏负荷的作用,缓解恐惧情绪。3.心源性哮喘:暂时缓解肺水肿症状。4.麻醉和手术前给药:使病人安静并进入嗜睡状态。

346 评论(8)

离风携妻同行

一般就讲drug鸦片opium吗啡morphine/morphia可卡因cocaine/cocain海洛因heroin/smack罂粟poppy安眠镇静剂narcotic/quietive安定类药物sailizer。 苯丙胺类amphetamine即冰毒amphetamin chloride

329 评论(14)

小燕子an

通称是drug,如果特定的可以是:鸦片opium海洛因heroin吗啡morphia那可汀(可卡因)narcotine安非他明amphetamine兴奋剂peppill

96 评论(14)

华科办公

吗啡 拉丁名:Morphine 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含量约10-15%),1806年法国化学家F·泽尔蒂纳首次从鸦片中分离出来。他用分离得到的白色粉末在狗和自己身上进行实验,结果狗吃下去后很快昏昏睡去,用强刺激法也无法使其兴奋苏醒;他本人吞下这些粉末后也长眠不醒。据此他用希腊神话中的睡眠之神吗啡斯(Morpheus)的名字将这些物质命名为“吗啡”。纯净吗啡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或粉末,难溶于水,易吸潮。随着杂质含量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粗制吗啡则为咖啡似的棕褐色粉末。在“金三角”地区,吗啡碱和粗制吗啡又称为“黄皮”、“黄砒”、“1号海洛因”等,在非法买卖中,“黄皮”论“个”数进行交易,每个重1公斤。非法生产的吗啡一般被制成砖块状。东南亚的产品有“999”、“AAA”、“OK”等商标,呈白色、浅黄或棕色。鼻闻有酸味,但吸食时有浓烈香甜味。滥用吗啡者多数采用注射的方法。在同样质量下,注射吗啡的效果比吸食鸦片强烈10-20倍。医用吗啡一般为吗啡的硫酸盐、盐酸盐或酒石酸盐,易溶于水,常制成白色小片状或溶于水后制成针剂。其药理作用有:(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强烈的麻醉、镇痛作用。吗啡的麻醉、镇痛作用是自然存在的任何一种化合物无法比拟的。它的镇痛范围广泛,几乎适用于各种严重疼痛包括晚期癌变的剧痛,一次给药镇痛时间可达4-5小时,并且镇痛时能保持意识及其他感觉不受影响。此外还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消除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显著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吗啡的镇痛作用部位是第三脑室周围、第三脑室尾端至第四脑室头端的神经结构及导水管周围灰质。(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吗啡能抑制大脑呼吸中枢和咳嗽中枢的活动,使呼吸减慢并产生镇压咳作用。急性中毒回导致呼吸中枢麻痹、呼吸停止至死亡。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治疗量吗啡对血管和心率无明显作用,大剂量吗啡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及心动过缓。(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对胃肠道平滑肌、括约肌有兴奋作用,使它的张力提高,蠕动减弱,因此有止泻和治便秘的效果。吸食吗啡对神经中枢的副作用表现为嗜睡和性格的改变,引起某种程度的惬意和欣快感;在大脑皮层方面,可造成人注意力、思维和记忆性能的衰退,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吗啡,会影起精神失常的症状,出现澹亡和幻觉;在呼吸系统方面,大剂量的吗啡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吗啡的极易成瘾性使得长期吸食者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对吗啡产生严重的依赖性,造成严重的毒物癖,从而使吗啡成瘾者不断增加剂量以收到相同效果。吸食吗啡的戒断症状有:流汗、颤抖、发热、血压高、肌肉疼痛和挛缩等。【中文名称】: 吗啡【简写拼音】: MF【英文名称】: Morphine【所属类别】: 镇痛药\阿片受体激动剂 【别名】盐酸吗啡,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美菲康,吗啡 【外文名】Morphine ,Morphine Hydrochlride, Morphina, Morphinum 【适应症】 1.镇痛: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对一切疼痛均有效,对持续性钝痛比间断性锐痛及内脏绞痛效果强。1次给药,镇痛作用持续4~8小时,故仅用于创伤、手术、烧伤、心肌梗塞等引起的剧痛。 2.镇静:在镇痛的同时有明显镇静作用,有时产生欣快感,可改善疼痛病人的紧张情绪。 3.抑制呼吸:可抑制呼吸中枢,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 4.镇咳:可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因有成瘾性,并不适用于临床。 5.对平滑肌的作用:可使消化道平滑肌兴奋,致使便秘;并使胆道、输尿管、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 6.心血管系统:可促进内源性组胺的释放而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使脑血管扩张,颅压增高。 7.镇吐:亦因有成瘾性而不适用于临床。 【作用和用途】具有镇痛,镇静、镇咳、抑制呼吸及肠蠕动作用。用于剧烈疼痛及麻醉前给药。 【用法】常用量皮下注射,一次5-15mg,一日15~40mg 极量一次20mg一日60mg 【注意事项】1.连续使用可成瘾,需慎用。 2.婴儿及哺乳妇女忌用,临产妇女禁用(因可经乳腺排出及分布至胎盘,可抑制新生儿及婴儿呼吸)。 3.可引起眩晕、呕吐及便秘等不良反应。 4.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支气管哮喘、肺原性心脏病禁用;急性左心衰竭晚期并出现呼吸衰竭时忌用。 5.颅内高压、颅脑损伤等病人禁用。 6.肝功能减退者忌用。 7.胆绞痛、肾绞痛需与阿托品合用,单用本品反而加剧疼痛。 8.在疼痛原因未明确前,忌用本品,以防掩盖症状,贻误诊治。 9.对呼吸抑制的程度与使用吗啡的剂量并行,过大剂量可致急性吗啡中毒病人出现昏睡、呼吸减慢、瞳孔缩小针尖样,进而可致呼吸麻痹而死

121 评论(10)

此夏若空820

吗啡(英文:Morphine),别名美施康定、美菲康。为阿片受体激动剂,[1]在鸦片中的含量为4%-21%,平均10%左右。IUPAC名称为7,8-Didehydro-4,5-epoxy-17-methyl-morphinan-3,6-diol。分子式为C17H19NO3,分子量为285.3。[1]1806年德国化学家泽尔蒂纳首次将其从鸦片中分离出来,并使用希腊梦神Morpheus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吗啡。其衍生物盐酸吗啡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剂,有极强的镇痛作用,而且它的镇痛作用有较好的选择性,多用于创伤、手术、烧伤等引起的剧痛,也用于心肌梗死引起的心绞痛,还可作为镇痛、镇咳和止泻剂;吗啡的二乙酸酯又被称为海洛因。但其最大缺点是易成瘾。这使得长期吸食者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对吗啡产生严重的依赖性,造成严重的毒物癖,从而对自身和社会均造成极大的危害。吗啡及其衍生物是临床解除剧烈疼痛的主要药物,全世界使用量最大的强效镇痛剂。哌替啶止痛作用较吗啡弱,镇痛时间短,仅2.5~ 3.5h,体内代谢物去甲哌替啶t1/213~ 14h,反复使用易蓄积而产生中枢神经兴奋作用,且注射给药可致局部炎症和组织硬结,因此不宜用于需长期用药的患者,但提倡对重度疼痛病人使用。吗啡被提取和发现的确切时间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是泽尔蒂纳(Sertürner)在1805至1816年之间发现了它。泽尔蒂纳是一位药剂师助手,他致力于了解吗啡的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后来通过将未被加工的鸦片浸泡在热水和氨水中分离出吗啡晶体。[2]当时泽尔蒂纳并不知道他所发现的物质的作用。才开始,他以狗为实验对象做测试(后来所有实验对象均死亡),然后他又在自己和三个男孩身上做实验。最终他将这种新的化合物记录下来,表示它和鸦片类似,能够缓解疼痛、引起兴奋。但是过多的剂量将会导致焦虑(厌恶)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咳嗽反射抑制。并且他发现在抑制疼痛方面,这种成分的效力将近是鸦片十倍。后来使用希腊梦神Morpheus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吗啡(morphine)。[2]1847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Liebig)推导出其分子式为C17H19NO3。Wright通过双乙酰化实验确证了吗啡的两个自由羟基的存在,Grimaux发现其中一个羟基非常容易发生甲基化,从而推断可能是酚羟基。可待因氧化为可待酮的实验证实了另外一个为醇羟基,剩下的不活泼的氧必定为为醚键。氢化实验证实了双键的存在。Von Braun降解(NMe—NCN)以及Hoffman降解意味着环状三级胺的存在,连续的霍夫曼降解可以得到三甲基胺、乙烯和芳环骨架,在锌粉中蒸馏吗啡可以得到氧化的菲环骨架。1925年,罗宾逊(RobinSon)首次正式确定其结构式。1952年,盖兹(Gates)通过首次全合成证实了罗宾逊推导的结构式的正确性。[3]1955年,Hodgkin发表了吗啡的氢碘酸盐二水化合物的单晶结构研究,同年,Kartha通过研究的氢溴酸盐二水合化合物最终确定了吗啡的绝对构型。[4]1968证明其绝对构型。70年代后,逐渐揭示出其作用机制。

101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