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43

CSYMiracle
首页 > 英语培训 > 专门用途英语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逛DP的小吃货

已采纳

ESP后如加.即:esp.此时是especially的缩写,意思是特别,尤其例句与用法: Many people esp. the young, flocked after the movie star to get his signature. 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跟着这位影星让他签名。 如果仅仅是 ESP,那是名词,收集到的意思有三个一是“ 发动机次序操纵台(工程技术业务出版物)”另一个是Extra Sensory Perception的缩写意思是“ 超感官知觉,灵感”最后一个是“电控行驶平稳系统” Electronic Stabilty Program的缩写

专门用途英语

341 评论(12)

永琳欧雅

extrasensory perception 超感觉的知觉ESP

289 评论(14)

xiaoqiao945

关于某一个领域的英语:外贸英语、军事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诸如此类现在商务英语。。比较宽泛吧

120 评论(12)

晓柚崽崽!

语还是什么啊?

311 评论(12)

davidzeng168

就是主要关于一个领域的英语,比如法律英语,科技英语,农业英语,商务英语等,现在科技英语比较吃香,你可以多往一方面靠一靠,这样会比较有竞争力的,加油了

145 评论(10)

茶舞清香

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其实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某些专门领域的英语,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学的这门课是讲的1、课程设计(针对这方面的需要)如:某个公司对职工的短期英语口语培训之类。2、语料库的建设,这个是目前一个比较流行的领域,主要是针对某一个专门领域进行相关语言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系统化的资料和准备。至于就业,我想主要还是教学和培训方面比较对口吧,或者是继续搞语言的研究工作。

220 评论(12)

后颈伤痕

一、 课程性质与教学对象业1、课程性质:专业学位课程,必修课程。2000922、教学对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第二学期使用。济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8#信箱1、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该新兴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以及今后研究方向。123站台2、教学要求:同济1)识方面:ESP的定义,历史发展,主要分支,ESP的课程设置、需求分析、评测评估。471弄2)能力方面:在使学生熟悉该学科主要现状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对该研究方向的兴趣,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进行ESP研究与实践。65976 455三、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密云路123站台课程内容密云路 讲授时间471弄6554 8814 讨论/实践课时密云路(没有则不填)8#信箱 小计6554 8814(课时)同济 Introduction of the course专 2kaoyangj 2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ESP 2 2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4 4 English for Business Purposes 4 4 Language Issues in ESP 4 4 The Skills in EAP and EOP 2 2 Need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4 4 Course Design 4 4 The Role of Materials 2 2 Classroom Practice and beyond 4 4 Assessment: Continuous assessment and testing 4 4 合计 36 36 四、 教学原则与方法强调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课堂表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术研究能力。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知识介绍,方法介绍,构思研究内容,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五、 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及学分1、考核方式:测验、小论文。2、成绩评定:(平时课堂参与20%;平时小论文一篇20%;期末考试60%)六、 主要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Dudley-Evans, Tony & Maggie Jo St John. Developments in ESP. Cambridge: CUP 1998.Hutchinson, Tom & Alan Waters.《特殊用途英语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参考书目:陈莉萍(2000)专门用途英语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Robinson, P.C ESP Today. 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 1991.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OUP. 1998.Swales, J. Episodes in ESP. Oxford: Pergamon. 1985.Trimble, L.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discourse approach. Cambridge: CUP. 1985.Widdowson, H. 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 use. Oxford: OUP. 1983.

29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