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hellokitty
嗨,大家好,我是Candy 。我很喜欢汤唯,但是这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敲她的英文采访辑。 汤唯式英语的特点—— 听完让人觉得特别舒服。而且第一次听的人,会被她的语音漂亮、自信大方的谈吐震撼到,以至于不认真去琢磨,会觉得女神英语未免太好了。 其实,她的词汇量不大、语法不 高级。 但正确的发音、流畅的节奏、自由的肢体、自信的气场,这些才是让汤唯的英语“震撼人心”的内核。 刘亦菲、邓紫棋、汤唯的英文对比(视频文件无法播放,我链接直接放在评论区。) 为了对比,我又逐字逐句扒了刘亦菲、邓紫棋的英文采访。对比下,汤唯的词汇量真得明显感觉不足。不过,这并不影响她的表达。 而且,我更想说的是,汤唯,是所有学英语的国人的榜样!在一众非母语人士学习英文中,她是最具备代表性、最值得借鉴的英文学习者。 说起英文口语,女星里面,邓紫棋、刘亦菲、汤唯都很突出。这三个人风格不同、说英文的气场也非常不一样,具体可以看下我拼的视频。 针对三人的英文采访内容,我们可以从语法、语音(口音)、词汇、流利程度、节奏感、气场等五项上依次分析三者得分。 具体情况,参考表格数据。 不过,尽管分数不同,她们说英语的状态,整体让人感觉很舒服。 具体分析 | 汤唯的英文 汤唯这段采访的英文字幕如下,具体特点表现为: 1. 全部是简单句。 2. 词汇都是简单词。 3. 偶尔会有比较口头的、地道的小词: a kind of…/ just/ 4. 最大的特色是: 举手投足的自信、漂亮的语音、连贯的表达(即便词句都极为简单)、大方的肢体语言。 一、横线部分标注的前部分,汤唯多用she is..., 主系表结构; She is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she is a very special female computer engineer, expert or programmer. And she is running her own company. She is very independent and also, I will say, yes, she is smart. But, at the same time,she is too smart. She is too good at this this kind of filed, so she is lonely. She is not very satisfied with her life. 二、后面的部分基本是she+v. 构成主谓宾的结构。 So, that’s why when she met another stage of her life is when B (a name) , Li Hong’s character, asked her to deal with the crime. And her life changed. It’s when some germastic moments happened, she just become a warrior. That’s her life changing. The movie is like bang、bang、bang, so many stages. Until the end, I think, she just tries to be..how to say that word. Oh, forgot. Sorry. She is just becomelike standing beside the man. I think, and she think ,she and he need her help. They just walk together. 拥有汤唯式英语,其实,我们只需要掌握基本的词汇(K2)、基本的简单语法,加上正确的发音、节奏、肢体语言、自信气场就可以。 而其中,内心的自信、热情, 是汤唯“漂亮的英语”内核。 第二、邓紫棋的英文 邓紫棋:表达非常流畅、用法高级、语调有音乐的节奏感、有一种嘻哈的韵律。最主要是她说话非常有激情,会让人随着她的爽朗、热情的思维走。我的评价也是如下:邓紫棋的英文稿如下,对比汤唯的,可以明显看出功底!NO 1. 划线词汇听起啦是不是都比较高级一点。 I just recently got involved in a DNA TESTINGcompany, called "Prenetics". And I actually started my own investmentcompany last year, so I’m basically a new comer in this industry. But my investment company focuses on technology. NO 2 .固定表达也是信手拈来。 I just really want to use my influence to bring the world forward. Help a little bit. I’m not the one, technically doing it, but I may influence my fans. NO 3 . 因为是采访,才能看出语言的真实力。 因为没有稿子。 I’m actually super impressed by Samay, because he is just 16 years old, and it reminds myself, cause I started my career when I WAS 16. So, looking at him, I feel like he has full potential, and he has a bright future. And this society actually needs new blood like him. 第三、刘亦菲的英文 自然、语速不快、但是表达很清晰。 刘亦菲十岁去美国,中间只待了不到五年就回国。所以,发音的部位、语音上还是可以听出是非母语人士。 1、发音部位靠前、比较中式。 2、词汇、语法都相对扎实、复杂句比较多。 3、语感好。长句信手拈来,尽管有特别小的语法错误,但是菲总的语感很好,会下意识的纠正自己的发音。 但是她整体的感觉,如同她就角色。缓缓地、慢慢地、如温润的水,滋润着听者的耳朵。 总之,通过三者分析,其实是想说,想要听上去英语不错,做到以下这些比较重要: 语速快而流畅、 正确发音、 连读规则、 韵律感、 自信、 肢体语言 对比而言,使用高级词汇、语法,没有那么重要。 词汇的积累、和复杂句语法的训练,需要靠很长的时间凝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不过语言、连读、韵律、肢体还是可以比较快地、进行系统的改进。口音,在二语习得中很正常。 首先,口音是很可爱的,毕竟,口音是代表我们身份的重要的部分。 前几天听《乐队的夏天》,九连真人、还有斯斯与帆的《马马嘟嘟骑》都让我深刻感受到方言的魅力。 中国地大物博,口音变化千变万化。 美国同理。美式英语有大概14种口音。来自不同州的美国人,也带有自己独特的口音变化。 对待口音,我们保持开放的态度。如果你的目的只是顺畅地进行英语交流,你的口音只要不让对对方产生误解即可。 这个误解我们可以举例来说。事实上,我们发语音时,如果发错,会直接导致听者误解。如果大量语音不清晰,对方会听起来极为吃力。 就如同,你在马路上和一个刚来北京三天的外国人用中文沟通。语音、语调、字词、发音全有问题,你们的沟通,最后只能够单纯靠肢体语言。于是,在第二外语里,你看起来好像一个傻子。 我看这个哥们说中文,狂笑。 中国人在英文表达中也容易出现类似的词汇咬不住,让听者晕菜的例子:比如live/leave.,这组词,它们之间发音的区别只有一个音,但是意思却完全不同。 无法区分这两个元音的话,就会让后面这两个句子难以区分:“I just can't leave here!” 和 “I just can't live here!”。 到底是“不走不行了” 还是“离不开” ? 意思是几乎完全相反的,但区分它们的却只是一个细微差别的元音。 一点建议, 如果你想要好口音。 1. 掌握实际发音,而不是官方发音。 字典里的音标,称之为“官方发音”。单个准确的发音,在现实生活中,经过连读、弱读、略读、变音等变音技巧,逐渐偏离“官方发音”。对连读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旧文: 第一弹 · 连读规则 | 90%的中国人并不会说 I love you! 第二弹 连读规则 | 黄晓明的这句“闹太套”到底怎么读? 第三弹 连读规则 | “你搞什么鬼?” 第四弹 连读规则 | “你在看什么电影?” 第五弹 连读规则 | 我们居然不会说“How are you”! 第六弹 连读规则 | “你一定会爱上这个感觉”! 第七弹 连读规则 | “你有什么打算?你打算做什么?” 第八弹 盘点连读规则 | 看看你到底掌握了多少连读? 连读发音规则 | 如何和老外说得一样溜? 英文纠音 | 赵丽颖念的Dior宣传词到底哪错了? 语调 | 为什么别人总说你有口音? 2. 清重音、节奏感、韵律感。 英语比起中文是一门更接近音乐的语言。为什么这么说呢?英语是stress timed; 中文是syllable timed。 Stress timed(英文)意思就是重音长一些,非重音短一些,也就是有轻有重。 这些语言和音乐的节奏很像,有轻重缓急。 比如,amazing,这是一个单词,却有三个音节组成。a/ma/zing。 3个部分的节奏是不一样的:ma是重点,可以拉长、加重音,而a/zing两个音,可以一笔带过。 在一个句子中,英文常常有连读。比如I love you . I/ lo/ vyou。有连读、变音的处理,一句话一口气,极为像音乐。 而syllable timed(中文)意思就是每个音节都同样突出,发音时长是一样的,每个字都很重。 比如,我爱你。我、 爱、你。每个字,都是一个音节。Wo/ai/ni. 读的过程中几乎没有连读、弱读的处理。 当然,北方方言,尤其是北京话,还是有些缩读的,如“胸是炒鸡蛋( 西红 柿炒鸡蛋)”,xi hong= xiong 省略h不发音。 大部分中国人说英文快不起来,因为弱不下去。 按照中文发音习惯,每个文字都很重。这个发音习惯被带到说英文中,就会把to/a/an/at/in/of/and等这些不重要的小词也认真发很清楚。而美国人是不习惯听到它们被发得这么长的。反之亦然,中国人听英文的时候也是这个道理,总是听不见很多被弱掉连掉的小词。 总之,英文即便一句话、一个词,都有轻有重、有高有功底。每句话一气呵成,连贯不停顿,就像唱歌,保持气息均匀一致,这样的英文听起来才更流畅地道。 3. 预测、灵机应变的能力。 第一、英文“听”的部分,一是准确听清每一个单词的发音,一是听到一部分、一个片段,就能够上下文推断、根据经验,将整个句子补充完整。 也就是,预测能力。 第二、英文“说”的部分,要像汤唯一样,不会表达、一下子想不出来的词句,可以用另外的同等的简单句进行替换。 不要愣在那里、扎耳挠腮。记住,重要的是,我们再交流、你听懂我的意思。不要因为一个词、一个句,而搁置了真个交流的节奏。有关词汇类文章,参考旧文 :单词记忆法 | 六种单词记忆法都在这篇文章里~ 单词记忆法 | 如何短时间让你词汇量多一倍? 单词记忆法 | 什么,英语也是象形文字? 什么是习语 | 看懂美剧只需要1000词汇量? 科普 | 如何系统提升英语能力?以国考英语为例…… 学英语,其实真的很有趣。 好啦~ 今天就到这里吧~ 插画 : Ryo Takemasa 文字:Candy Zuo
360U233840390
近日,“汤唯的英语到底有多好”一跃登上微博热搜榜。看了这个话题之后,很多小伙伴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汤唯的英语为什么这么好呢?其实娱乐圈英语好的明星可不止汤唯一个人。
据台湾媒体《东森新闻云》报道,大陆女星汤唯遇上南韩老公金泰勇后,努力学习韩文,对于语言本来就很有兴趣的她,也讲得一口流利英文,近日被挖出她接受全英文专访的片段,让网友都相当惊讶。
汤唯接受采访
在网友集结的片段中,汤唯无论是在颁奖典礼致感言词,抑或是接受专访,对于英文的使用,看起来都很放松自然,发音也相当标准。
事实上,汤唯在15岁时发现自己对语言很有兴趣,甚至偷偷申请当交换学生,想去美国学英文,但遭到父母反对而打消念头。她2008年拍完《色,戒》后,因被封杀没有工作,在公司和李安的帮助下,趁空档前往英国游学,就读戏剧名校「伦敦音乐戏剧艺术学院」的暑期班。
刚到伦敦时,她连英文单字都看不懂,基本的对话也有困难,课堂上和同学轮流读剧本时,1个字都念不出来,让她尴尬到当下很想钻地洞逃跑,后来她将老师的朗读录下来,通勤、吃饭、走路,只要有时间就听,英文能力突飞猛进,才有今天流利说外语的模样。
另外也有人集结目前当红的大陆女星,如刘亦菲、Angelababy、郑爽等人说英语的片段,不少人都惊讶于她们的英文程度。Angelababy虽是用较简单的单字,但算是流畅,咬字也颇清楚,而最末段的郑爽虽然显得有些慌张,不过有网友替她缓颊表示,她自己在节目中已自嘲过英文程度,不需要太过苛刻看待。
刘亦菲、郑爽、Angelababy
李冰冰:起点低进步大
37岁才开始学英文的李冰冰是“励志派”的典范。李冰冰2011年登上美国脱口秀《The View》时还存在发音和词汇不够准确的问题,但近年英语水平一直稳步提升: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做了演讲,也在《变形金刚4》里面有不少台词。
学习英语是一项长期工程,李冰冰迈出的第一步就是上补习班,她曾给自己放了将近一年半的假期专攻英语,“每天去学校补习,至少学六到七个小时,就在学校呆着,谁的电话都不接,一天记几十个单词完全没问题。”
张静初:为考研学英语歪打正着
在2012年BBC一档脱口秀节目上,张静初流利的英语让观众惊叹。不过,张静初学习英语有多年历史,最早得追溯到10多年前。
据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中戏导演系大专班毕业之后她并不满意自己的学历,大概在2001年左右,她就开始学习英语,不过目的并不是为了演戏,而是为了考研。尽管考研并没有成功,但英语本事却学到了手。电影《孔雀》获得了第55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银熊奖,张静初因此成名。
也让她之前的努力学习收到了效果,流利的英语使她接受国外媒体的采访不需要翻译。在出演英语影片《拉贝日记》之后,她又与成龙合作出演《火拼时速3》,在国际上进一步打开了知名度。
章子怡:困难面前越挫越勇
最早被诟病为“一句Thank you走天涯”的章子怡近年英语水平也在不断进步。
在《开学第一课》节目中,章子怡曾讲述自己的故事。章子怡说,当她第一次参加国际电影节的时候,因为语言沟通的不畅,让她无法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们顺畅交流,也无法表达自己对电影的看法与感受。
她说:“那时候,我真的很难过,因为我知道我丢掉了很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就在那一刻,失落和难过的时候,我有了一个梦想:我希望有一天,我要用流利的英语,和全世界上所有热爱电影的人,自由地分享我们的感受,去交流看过电影的感受,交流电影带来的快乐,还有我们共同的电影梦想。”
这个梦想,让章子怡下定决心去学好英语。经过不断努力,章子怡的英文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为《一代宗师》做海外宣传时,她机灵地把“love at first sight(一见钟情)”开玩笑说成“love at first fight(一打钟情)”,引得外国记者乐呵呵。
杨澜:国际范儿英语代表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杨澜,无论是代表北京申奥,还是采访各国名人政要,都可谓是国际范儿英语代表。据了解,1990年杨澜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得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94年至1996年赴美国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就读并获硕士学位。
港台明星多是“国际班”
港台明星不少有留学背景,有的甚至在国外长大,英语好、通晓几国语言的不在少数。
莫文蔚
莫文蔚爷爷是英国人,她不但中学会考时英语、法语成绩均为A,更到伦敦读大学,能说3种外语,包括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英国可以说是莫文蔚的第二故乡,今年3月她更在英国出版首张英文爵士乐专辑《Somewhere I Belong》。
侯佩岑
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侯佩岑很小的时候,妈妈便常常播放英语录音带给她听,让她早早接触英语环境。她对语言学也一直很感兴趣,大学时常看国家地理频道,另外她也认为看当地的电视剧集学英语效果最好,结果使得她那时讲的英语都带点加州腔。大学毕业之后,她被制作人看中,当起了英语主播。在工作中,她经常采访国外明星或出国做外景,比如她曾经用英语采访莎拉·布莱曼。
谢霆锋
谢霆锋自小在加拿大念书,4月份出席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时,他第一次以企业CEO身份跟学生分享成功之道。当时他以一口流利的英语侃侃而谈,显示他英语很不错。
你的英语呢?能熟练到什么程度?四六级过了吗?托福雅思能考多少分?
爱豆都这么努力,你还好意思堕落下去嘛!
尼古丁00144
摘要:近日汤唯在第64届戛纳电影节英文专访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其英语的流利令无数网友惊讶,连BBC的专栏作者看到后也忍不住对汤唯赞美了一番,不过也指出了汤唯的一点小瑕疵:肢体语近日汤唯在第64届戛纳电影节英文专访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其英语的流利令无数网友惊讶,连BBC的专栏作者看到后也忍不住对汤唯赞美了一番,不过也指出了汤唯的一点小瑕疵:肢体语言还不够英式。必须承认有些人具有某些天赋,比如说汤唯说英语。这周三在网站上看到汤唯在戛纳做了一段英文采访,顿时有点呆住了。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英语之路,还有身边听到过的种种华人英语。华人英语汤唯是我很喜欢的华人演员,特别是演了《色?诫》之后。而我最喜欢看的是,并非是她的表演,而是她的八卦和日常表现。比如,2007年,她出席台湾金马奖时候,面对调侃,说普通话时候的那份沉稳和冷静,让人感觉此人不简单。最难的是站在台湾的领奖台上,她的普通话没有一点港台腔,很大陆。在娱乐圈中,浸淫日久,口音的多样化,是自然现象,无可厚非。而一个新人,过早地放弃了自己口音,却也常常是检验其自信心的无声证明。后来,据说汤唯跑到英国的雷丁大学(Reading University)进修英语,当时以为就是到外镀镀金。这回听到她说英文,才明白下的是真功夫。在英国,最近一些华人社团和政治人呼吁在公共媒体多出现一些华人的面孔,特别是积极正面的形象。我猜想华人面孔的稀缺,与语言有很大的关系。在英国大学里,很多身为教授级的华人,也有为自己的英语苦恼。写作和阅读已经不是问题,但是说起话来,还是常常有点心虚。在英国这样一个靠语言和文字驱动的社会里,你的语言,就是你的影响力。虽然以“音”取人也是一种歧视,但是我不相信,有谁会拒绝一付悦耳的声音,一口地道的RP(Received Pronunciation)口音。我喜欢阅读时政类报章,在英文媒体中,能够牢固地占据一个老牌杂志或报章写东西的华人作者基本上没有。偶尔在《旁观者》(the Spectator)看到David Tang(邓永铿)爵士发表的豆腐块,能够在这份相当于保守党的《求是》杂志上露面,已属不容易。这豆腐块的尺寸,基本上可以证明了华人英语在这个社会的影响度和可接受程度。更多是看到华人稍微被主流写上一句,就欢呼做了“第一人”,似乎被历史浓重记上一笔,这说明华人社会底深不够,有点沉不住气,目标还不够远大。肢体与语言在说一门非母语的语言时候,除了言语本身,言语之外的神情、肢体和手势,也是非常重要的,却也常常被我们忽略。有趣的是,每一种语言所附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往往都是不同的。英国副首相卡莱格是一个语言高手,除了英语,能说荷兰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在2010年,克莱格参选之时,曾经有过一段讲荷兰语的镜头。当时,他刚刚和身边的人说完英语,切换到荷兰语,与旁边的荷兰记者聊起来。突然间,他的面部表情变得丰富起来,略微显出点滑稽,眉毛的浮动明显多了起来。不同语言所带来肢体语言不同,放到自己的母语里就更加容易看出来。我很喜欢看中国的民间曲艺,爱看中国方言剧。比如,赵本山的《乡村爱情》,说东北方言的东北男人,与京味电视剧里面掌柜、大爷和爷们,接电话、打手机,迎来送往的眼神和肢体语言,区别很大。如果你看过上海、广州的方言剧,神情举止差别就更加明显了。在英国,我看过很多为了把生意做成,一脸赔笑,Yes加OK到底的中式英语,总是心生遗憾。而如果遇到一个华人,能够优雅自如,身口心“三合一”地表达自己,总会让我心生敬意,也是自己努力的目标。过去,我在中国,说英语属于热情高过语言本身。我妹妹曾经评价我说英语,和说瑞安话的表情和腔调一样。言外之意,当年,我说普通话的时候,神情、举止和腔调和说英文不同的,后者应该过于草根。这大概是可以这么理解的。因为普通话,在古代叫“官话”,是当官入仕的人使用的语言。虽然今天这层意义已经消退,但是仍然在用词和表达上保持了庄重正统的气质。而对我来说,说一口漂亮英语的人,举止做派,无法亲见,难以模仿一种说英文的风度。晚上回家,把汤唯说英文的那段录像再看了一遍。短短的一年学习,她的发音基本上是无可挑剔,但是在肢体语言上,尤其是在表达一些简单赞美之词的时候,过度使用肢体语言和小动作,不够英式英语的冷与硬。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