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14

蹦蹬的小兔子
首页 > 英语培训 > 原始时代英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瓶座小小猪

已采纳

自原始时代_有道翻译翻译结果:Since the original era

原始时代英文

123 评论(14)

火焰天堂

“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 ,“文明”的英文是civilization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如下3种意见:其一,文化和文明没有多大差别,甚至可以说,两者是同义的. 不少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持这种意见,尤其在19世纪,英法两国把“文化”与“文明”视为同义词,认为两者的意义几乎等同,如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把文化与文明连在一起,他说:“就广义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合的丛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所获得的全部能力和习惯.”其二,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明更加广泛.不少学者认为,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文明是在文字出现、城市形成和社会分工之后形成的.尤其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文明是较高的文化发展阶段.如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Vere Gordon Childe)的《社会进化》(Social Evolution,1951)和克拉克(G. Clark)的《从野蛮到文明》(From Savagery to Civilization,1946)均持这一观点.在最近几十年里,在英法这两个国家——英国更甚于法国,有以‘文化’取代‘文明’的倾向.”文明“似乎指一种较高级的,较发达的文化形态,或者较特殊地指城市文化.”在英法等国,比较喜欢使用“文化”一词,虽然他们也曾经使用“文明”一词.其三,文化和文明是属性不同的两个部分. 有些学者认为,文明是物质文化,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在20世纪之前,德国传统的看法普遍认为,文化包括人的价值、信仰、道德、理想、艺术等因素;而文明仅包括技术、技巧和物质的因素.如德国文化社会学家艾尔夫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认为:“文化与文明的分别,便是文明是‘发明’出来的,而文化是‘创造’出来的.发明的东西可以传授,可以从一个民族传授到另一个民族,而不失其特性;可以从这一代传到那一代,而依然保存其用途.凡自然科学及物质的工具等等,都可目为文明.”“文化既是创造的,所以它是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民族性的表现,只有在一定时间与空间内,能保存其原有的意义,别个地方的人,如抄袭过去,总会把原意失去的.凡宗教、哲学、艺术等,都是属于文化一类的.”他所说的文明即是科学技术及其发明物,而文化则是伦理、道德和艺术等. 日本一些学者也持这一观点.如伊东俊太郎认为,文明是物质的,文化是精神的.两者应结合起来,物质丰富与精神充实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文明具有扩散的性质,文化具有凝聚的性质.以上三种观点中,第二种较为符合事实,即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文明,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 “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文明较容易比较和衡量,较易区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秦代的兵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学使用最为普遍;而文化则难以比较,因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而价值是相对的.作为物质文化的文明是累积的和扩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时期先后发明的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等直到现在仍存在.而且,一项发明一旦公诸于世,便会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作为精神文化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等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非累积和凝聚的.(5)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我们可以说“中国文明”,但一般不说“汉族文明”,而说“汉族文化”.这也说明“文明”具有国家或地区性,“文化”具有民族性.另外,一个国家也可以包含多个文明.例如中国,并不仅仅有一个儒教文明,而是有三个主要文明: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藏传佛教文明.(6)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文明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是历史上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7)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步,如物质文明,变化最大;而表现在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则不尽然,变化缓慢.(8)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例如,可以说酒文化、食文化、服饰文化,但一般不说“酒文明”、“食文明”和“服饰文明”.据上,文明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之内,“文明”与“文化”在词义上有些区别,在有些条件下可以替换,在有些条件下不能替换.

187 评论(12)

芋仔疙瘩牛牛

Monkeys and orangutans are close relatives of human beings, they had lived in the primitive times and they have survived but the dinosaurs failed.

236 评论(10)

五十岚零

帝国时代(Age of Empires) 设计公司: 全效工作室 发行公司: 微软 发售日期: 1997年及2003年 游戏类型: 即时战略 游玩人数: 单人及多人 连线形式: IPX, TCP/IP, Modem 或 Microsoft Gaming Zone 平台: Windows及Pocket PC掌上电脑 游戏媒介: CD (1碟) 系统需求: 英特尔奔腾90MHz 中央处理器(CPU), 16MB 内存(RAM), 80 MB 硬碟空间 输入方式: 键盘及滑鼠 帝国时代(英文:Age of Empires,AoE;港台译为世纪帝国)是一个根据历史而制作的即时战略(Real-time Strategy)电脑游戏,由全效工作室开发,微软公司在1997年发行。这款可以让玩家操纵历史上某个真实民族的游戏,由于它的各种优点(低配备需求,变化性,趣味性)常常使玩家乐此不疲,受到电玩市场热烈的欢迎,后来有许多公司也竞相推出类似的游戏,像地球争霸、王国的兴起和微软再推出的神话世纪等,但也无法创造帝国时代的空前成功。帝国时代也在2003年推出了掌上型电脑版。帝国时代这个词有时也泛指整个帝国时代系列的游戏与资料片,包括帝国时代:罗马霸主、帝国时代II:帝王世纪、帝国时代II:征服者入侵、以及帝国时代III及其资料片帝国时代III:群酋争霸。目录1 概述 2 科技 3 另见 4 外部连结 概述帝国时代里总共有十二个文明:埃及 亚述 希腊 巴比伦 朝鲜(韩国) 西台 波斯 米诺斯 商朝(中国) 腓尼基 苏美 大和(日本) 除了单人游戏模式,帝国时代系列也提供连线游戏,最多可以同时让八个人在网路上对战厮杀,但有时会因为网路品质不好而造成游戏延迟。此外,一些玩家会在连线中无故突然断线也是一个问题。如同大部分的即时战略游戏,帝国时代需要玩家搜集资源以生产各种单位及建筑物,这些资源包括黄金、木材、石头,和食物,食物可以由狩猎、采集果树、耕田,或捕鱼取得,而当玩家建造市场后,也可经由交易来补充自己所缺乏的资源。而当玩家搜集足够的资源,及建筑特定的建筑物之后,就可以升级至下一个时代,帝国时代I共有四个时代:石器时代、工具时代、铜器时代,及铁器时代;帝国时代II有:黑暗时代、封建时代、城堡时代,及帝王时代;帝国时代Ⅲ有:发现时代、殖民时代、要塞时代、工业时代及帝国时代。帝国时代的世界锦标赛常培养出最优秀的玩家。科技研发科技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时代的演进(石器时代 ->工具时代 -> 铜器时代 -> 铁器时代)。时代的演进可以使玩家建造更高级的建筑物、制造更高级的军事和经济单位,和研发更高级的科技,使自己的国家更强盛。时代的演进可以在城镇中心研发。玩家需要一定的资源,还要两所现时代的建筑物,才可以升级至高一级的时代。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科技可供研发,可让文明比起其他竞争中的其更具优势(例如:更佳的装甲和防卫单位、更强的建筑物配以更远的视野)。各种研发须在特定的建筑物进行并耗费不同数目和种类的资源,还需要已研发一些较低级的科技或达到一定时代。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特色,能够研发自己的独有科技。《帝国时代》是个由Microsoft出品的即时战略游戏,在E3上拿了最佳即时战斗游戏大奖。游戏充分吸收了《魔兽争霸》和《文明Ⅱ》的优点,游戏画面非常精细,色调非常明亮,而不象《魔兽争霸》那样灰暗,连人在阳光下的阴影都历历在目。越过庞大而又充满动感的片头动画进入游戏,《帝国时代》在画面上下的工夫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分辩率高达1024*768的画面上,草原上瞪羚在无忧无虑的吃草;天空中雄鹰在自由地翱翔;海洋中鲸鱼在水面上忽隐忽现…… 就是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之上人类开始了文明的创造。 游戏制作小组高超的3D建模技术和动画设计,在任何游戏细节上也不忘显示一番。譬如:村民伐木回来时手捧木材走路晃晃悠悠的沉重感,瞪羚在村民经过时惊慌逃走的样子。可以说在图像方面《帝国时代》确实是事无巨细,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对于游戏的内容来说图象的精美只不过是紧张战略中的点缀而已。应该说Microsoft很庆幸地请到了在游戏历史上霸占排行榜时间创记录的《文明》的副制作人Bruce Shellev负责的Ensemble小组来制作《帝国时代》。 Bruce Shelley秉承一贯的2C(Civelization Conquest)政策第一次把“文明”的火种引入即时战略游戏中。世界各地12个代表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种族为了生存与大自然搏斗;为了野心与异族拼杀。游戏历经石器、工具、青铜器、铁器四大时代,可以说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类文明史。每进入一个时代,就可以发明更多的科技,有了新科技就可以制造更多的科技常常使玩家沉醉在科技发展升级带来的乐趣中,而忽略了造兵去征服世界。而游戏的制作者也为这部分玩家考虑:游戏并不以消灭敌对人作为唯一的胜利手段。当科技和经济发达到可以第一个建造世界奇迹时,只要玩家保持自己建造世界奇迹2000年不被异族摧毁(2000年!?放心,这是游戏时间,大概是15分钟左右),就取得了胜利。当然如果玩家收集齐了上古传下来的古物(Articraft,就是像手推车似的东西)或者占领了所有的古代废墟( Ruins)并持续2000年的时间,也能取得游戏的胜利。多种的游戏胜利方式,使得游戏战略复杂了许多。玩家必须在游戏的一开始就对所要达到的目标作到心中有数,才不会在游戏中又想消灭敌人,又想创造世界奇迹,到最后由于举棋不定被异族消灭。 《帝国时代》也吸取了红极一时的《魔兽争霸》和 《C&C》在操作上的长处,并融会贯通。既有《魔兽争霸》的中建造物品的快捷键,又有《C&C》中的“Ctrl+#”式的定组方式。可以说《帝国时代》是目前操作性最好的即时战略游戏了。 同时,《帝国时代》也去除了以前几乎所有的即时战斗都具有的几大弊病。以前的即时战斗游戏大多只有一种、两种资源,可以制造出如同蝗虫一般的部队,更可怕的是可爱的电脑除了只在游戏的开始对你进行近乎疯狂的攻击外几乎不会再对你构成多大威胁。它打赢了则罢休;如果在第一、二次攻击中都未能取胜,就肯定不会纠集部队进行第三、 四次冲击,而且会从此变成一只人见人爱的小绵羊。此时,你就可以用任意一种你认为好的方法来蹂躏它。很过瘾吧!但是,与此同时你是否也感到一种无奈与悲哀,也发出过无力的狂啸。难道就真的没有好的东西值得玩吗!唉,痛苦!不要着急,《帝国时代》最大的特色在于对资源的开发上更加接近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进行游戏的资源来看你必须要有四种足够的资源才能够制造出你想要的部队和城池,而且每种资源的形态都不一定相同。光木材来讲大概就是十种左右。在不同的地区长着的树都是不一样的, 其间点缀着一、两株斑秃的枯桠。加之那辛勤的农夫偶尔丧命于树丛中被饥饿困扰得精神百倍的雄狮口中;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们为了城市的建设不得不来往于旷野之上追赶着成群的野鹿,围攻可怕的鳄鱼;更有甚者面对皮坚肉厚的大象也大开杀戒;要不就尝试一下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生活,看看弯弓射雕的滋味;要不,就体会一下撑着小鱼船出海打鱼的情趣。真还有点回到了几千年以前的世界的感觉!其他游戏中机械单调的资源采集在《帝国时代》中变得多姿多彩。游戏中各个文明可生产战车、骑兵、弓箭手、魔法师等部队,并且每个部队的生产与升级都需要不同的资源。如农民、骑兵、步兵等人类部队的生产与升级只需要食物,而战车的生产就需要木材。避开其它即时战斗游戏中金钱万能的模式,这就使游戏的安排更加接近真实合理。 《帝国时代》中除了一般的伐木场、 各种兵站等建筑,还增加了如:交易场、农场、科技所等新的建筑,科技所可以为文明的发展提供升级,农场可以在食物资源缺乏的游戏后期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而每一个建筑之间又是互相关联的,游戏中你要好好的利用手中的资源,不断升级建筑的等级并建造更新的建筑来发展强大你所指挥的文明。(详见《帝国时代·资源篇》) 而在建筑物的摆放上,游戏给予了玩家很大的自由空间,各个建筑可以分开摆放。并且当总部升级后,各个建筑物的形状也将相应变得更加雄伟。 而《帝国时代》又一个吸引人之处,就是在于它的作战模式上。在游戏的任务版中,为了让玩家逐渐适应游戏的进行,在游戏的前几关中,都不会有敌人出现,玩家只需玩成程序所规定的任务条件就可以顺利过关。 当你对游戏的操作规程感到比较熟练时,你就可以去征服其它的文明,将它们归入你庞大的帝国版图之中。而在《帝国时代》的联网模式中,不管是在与玩家对电脑的对战还是玩家之间的作战,你都可以任意选择12个文明中的一个进行游戏,并且还可选择征服、探险等7种过关条件做为你的过关条件。这就给了你更大的自由空间式来设定游戏的难度,大大添加这款即使战头游戏的对战趣味性。《帝国时代》中还充分体现出了配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以前的即时战斗中盟军只能够从军事上对你进行支援,换句话说盟军除了能调动部分部队配合作战外不能帮上其他的忙。而今帝国时代就不一样。盟军除了能调动部分部队配合作战外还能为你提供各种资源,以供你的一时之需。爽吧?这还不重要,还有夸张的。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和你的盟军同时控制一支部队去征服世界,这一点恐怕没有想到吧? 对了,《帝国时代》的12个民族的特色也是个个鲜明,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特点与优势, 这也是它与别的即时作战游戏不同之处。他们是:1.埃及(Egyptian)2.希腊(Greek)3.巴比伦(Babylonian)4.亚述(Assyrian)5.米诺(Minoan)6.希泰(Hittite)7.腓尼基(Phoenician)8.苏美(Sumerian)9.波斯(Persian)10.商朝(Shang)11.大和(Yamato)12.朝鲜(Choson)(详见《帝国时代·民族篇》)《帝国时代》的音效表现出色,鼠标点在交易场时市场的暄闹声,战车的车轮声与及游戏中 出现的充满神秘色调的宗教咏唱都很好的烘托了游戏的气氛,再加上精细得夸张的美工画面,是一个绝对值得放进硬盘的珍品。总之,它绝对是 1997年最优秀的即时战斗游戏之一。

102 评论(11)

多肉小西瓜

一、 什么是文化?文化作为一个概念,学术界定义很多,但大体上可概括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广义文化,即通常说的大文化.从内容看,既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化自然的实践活动、实践过程,又指人类通过物质和精神生产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本质含义是自然的人化和化人,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人化”是指按人的方式改造世界,使外界事物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指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来提高人、武装人、造就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广义的文化映视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从产生看,是以区域世界的文化形态出现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对人类文化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从发展看,人类文化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人类进化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乃至人自身的人化,其内在矛盾是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解决主客体的矛盾过程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狭义文化则是指排除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创造活动及结果部分,专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即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客观存在的,由政治、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从这个层面上说,文化是一定社会集团典型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这一集团的思想理论、伦理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社会心理、宗教信仰等等内容.研究文化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须从大文化即广义文化的角度进行.二、什么是文明?“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文明内涵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涵义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表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达到较高的水平.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人类整体守护着的文明是指广义的文明.文明是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从内容上看,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主客体矛盾.主体在解决和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及人类客体的矛盾过程中,产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看,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人类群体,文化内容和生活方式不同,从而产生不同文明类型.从发展过程看,人类走出蒙昧和野蛮状态的“自在期”后,进入以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为标志的“自为期”,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尤其是阶级社会的终结必将步入“自由期”.其中的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体现了人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水平.三、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文化和文明是社会发展过程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在:①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②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③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④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但它们都是文化.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一个褒义概念.四、文化与文明的关系:(1)文化作为人类的知识体系,可以分为科学知识体系和非科学知识体系,两者都是很有用的,但前者可以跨越国界、世代相传,可以证实和证伪,人们自然会形成统一认识,而无须说服、宣传、灌输。非科学知识则恰恰相反。 (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文明容易比较和衡量,较易区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秦代的兵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学使用最为普遍。文化则难以比较,因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而价值是相对的。(5)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文明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是历史上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 (6)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我们可以说“中国文明”,但一般不说“汉族文明”,而说“汉族文化”。这也说明“文明”具有国家或地区性,“文化”具有民族性。

158 评论(15)

道生一,三代二

在原始时代的一天

11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