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Kitty
一、词义不同
1、critic 名词,批评家,评论家;爱挑剔的人。
2、critical 形容词,鉴定的;[核] 临界的;批评的,爱挑剔的;危险的;决定性的;评论的。
3、criticism名词,批评;考证;苛求。
4、criticize动词,批评,评论,非难。
5、critique 名词,指批评、评论文章;动词,指批判;评论。
二、用法不同
1、critic 为名词,指批评家、评论家等,可以作主语、表语等。如:
Mather was a film critic for many years.
马瑟做过多年的电影评论家。
2、critical 形容词,指危急的、批评的,关键的等。可以用于修饰名词,或做表语。
The German authorities are considering an airlift if the situation becomes critical.
德国当局正在考虑如果形势危急时进行空运。
The incident happened at a critical point in the campaign.
该事件发生在运动的关键时刻。
3、criticism名词,指批评、评论等。
This policy had repeatedly come under strong criticism on Capitol Hill.
这项政策在国会反复受到强烈批评。
4、criticize动词,批评,可以作谓语等。
His mother had rarely criticized him or any of her other children.
他母亲很少批评他或她的其他孩子。
5、critique 可用作名词,指批评、评论文章,是正式用语;也可用作动词。
She had brought a book, a feminist critique of Victorian lady novelists.
她带来了一本书,一本从女权主义角度对维多利亚时期女小说家进行的评论。
三、词性不同
1、critic 名词,批评家,评论家,指人的名词。
2、critical 形容词,批评的,爱挑剔的;危险的;决定性的;评论的。
3、criticism用作名词,批评;考证;苛求。
4、criticize用作动词,批评,评论,非难。
5、critique 用作名词,指批评、评论文章的正式用语;也用作动词,批判、评论。如:
The video creates something tangible that allows you to critique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视频创造了一些有形的东西,让你批判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queeniechen2007
critic,名词,指人,批评家;critical,形容词,批判的;criticism,名词,批判;criticize,动词,批评;critique,名词&动词,评论,没有批判的意义强烈
长虫虫的橘子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 吴月竹 启示常常来自于问题。我所要重点谈的这一点启示,是受这样一个问题的引发才而展开的:将“critical thinking”翻译成“批判性思维”是否合理? 笔者认为,从翻译是否合理的角度来回答,很难说不合理。一方面,“批判性思维”这一词语,早已获得了习惯性和常识性的认同与应用;另一方面,即便“critical”与“批判”之间在内涵上有一些微妙的区分,但这实属两种异质文化的语言间翻译和互鉴时正常且可控的偏差,几乎可以算作翻译的必然现象。以我目前的思考,实在找不到另一个中文词,较“批判”之于“critical”更为契合精准,若勉力为之,则不免造出些不伦不类的组合,既难获得认同,更难融于习惯。 但是,缘于对这个问题的探讨,通过比较“critical”与“批判”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差异,对批判性思维及其思维品质的理解,还是有新的启示的。 总的来说,“critical”的基本含义的确是“批判”,但超越“批判”的外延之外更扩充了逻辑思辨和现实考察的意味;它比“批判”的外延更广,更广的那一部分值得关注和研究。 而在内涵上,“critical”和“批判”之间存在着立场和倾向上的细微差异: 中文中的“批判”倾向于一种批驳性的判断。因而“批判性思维”则是一种以质疑为基本态度,以驳论为主要方法,以“先破后立”为主干过程的思维模式。 英文中的“critical”尽管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于具有消极意味的语境,但在正式的议论性文字中,则更多地采用中立的立场,要求坚持一种客观的分析和评估(objective analysis and judgement)。因此,在具备或使用“critical thinking”的研究和论述中,其出发点和论说基础一般都包罗了尽量广泛而大量现实案例和样本,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逻辑思辨和推断预测才会充分包容各种可能性,禁得住重复推演和现实检验。 正因如此,杜威在“批判性思维”基础上发展出了“反思性思维”的概念,“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将思维主体排除在了思维对象之外,而“反思性思维”则将思维主体本身也作为研究客体,这是一种可持续的、系统性的理性研究,在思维之上加入了“元思维”的环节。 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模式,而“critical thinking”经由历史上历代学人的丰富和扩充,其内涵在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更为完整的思维系统。 上述的比较分析,结合教育学的基本原理,笔者认为,它对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品质的培养,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