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35

小予乖乖
首页 > 英语培训 > 知足者常乐英文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桃乐丝816

已采纳

A contented mind is a perpetual feast.知足者常乐。 以下是英汉谚语互译,包括好多耳熟能详的经典谚语及翻译方法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外国文字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一种字义最不容易对付。”谚语是一种最富联想意义的语言现象,它是由一种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的方式,其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故事等。 一、谚语的内涵 何谓谚语?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的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有的是来自文学名著的警句妙语。英语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圣经,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总结生活的经验、阐述做人的道理,因此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在语言形式上,英汉谚语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 二、英汉谚语的特征 (一)用词精炼、句式整齐 经过长期的实践,谚语的用词十分讲究,单句间接凝练、言简意赅,双句大多采用对仗,结构整齐、对称。 汉谚:1、滴水穿石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As distance tests a horse's strength.sotime reveals a person's heart. 英谚:1、Out of sight,out of mind. 眼不见,心不烦。 2、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音韵和谐、易于上口 谚语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流传,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因此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 汉谚:1、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Downy lips make thoughtless slips. 2、失之东隅,收之桑隅。 What one loses on the swings one gets back on theroundabouts. 英谚:1、Aeeidents will happen in the best-regu-lated families. 家规再严,丑事难免。 2、Empty vessels make the most noise. 滴瓶不响,半瓶叮当。 (三)比喻生动,寓意深刻 谚语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包含着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汉谚: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As long as green hills remains,there'll never be a shortage of firewood, 2、宁为鸡头,毋为牛后。 Better bethe head 0fadogthanthetail of alion. 英谚:1、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 2、A contented mind is a perpetual feast.知足者常乐。 三、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 由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一内容的谚语,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因此谚语的翻译需灵活处理。一般来说,谚语的翻译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同义谚语借用法 同义谚语借用法就是运用相同意思的谚语相互翻译的方法。虽然英语与汉语在语言习惯、民族特色、地方风情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是在某些谚语无论内容、形式都有相似之处,其中运用的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也大致相同,且表达的意义也相同。对这些谚语采用同义谚语借用法,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汉谚:1、一次被火烧,二次避火苗。 A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 2、失败是成功之母。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英谚:1、Like begets like.龙生龙,凤生凤。 2、Wall have ears.隔墙有耳。 (二)直译法 采取直译法翻译谚语,指在翻译时尽量保持源语谚语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把原来的内容、形式、精神都输入到译文中,保留形象,努力减少翻译中的损失。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各种特点,民族色彩很浓,习语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 汉谚:1、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It is easy to dodge a spear in the open.but hard to guard against an arrow shot from hiding.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fire on the city hall brings disaster to the fish in the moat. 英谚:1、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 2、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 bread. 有半块面包总比没有好。 (三)意译法 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有一部分谚语无法进行直译。这部分谚语一般没有很强的比喻,或者根本没有比喻,且这类谚语的特点是寓意较深且隐含于较浅显的字面下,带有浓厚民族色彩且多来源于历史典故,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追求原文的形式了,而应选用意译法表达出来。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灵活地传达原意,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汉谚: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 由于译文读者不了解该谚语的背景,无法理解它的直译“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who could have suggest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 2、天有不测风云。 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 “天有不测风云”,若把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毫无保留地译成英语。会使英文读者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的文化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意义译出,就一目了然了。 类似的,在英语当中也有很多只宜意译的谚语,如:When Greek meets Greek.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两雄相争,其斗必烈。(不宜直译成“希腊人遇上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 (四)直译和意译兼用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文化传承、语言结构、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直译或意译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采用直译保留原文比喻形象,兼用意译作适当补充,不给读者造成错误联想。 对一些喻在言外的汉语谚语可以采用这种翻译方法,例如:一个碗不响,两个碗丁当。One bowl is quiet,tWO bowls make a row.(译文中的前半句采用直译法,后半句中的“丁当”意译为吵架,不仅弥补了直译的不足,将含义译出,而且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样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以翻译为:Sima Zhao's intent is known to all.the villain's desire is obvious. 四、英汉谚语互译时需注意的“三化” (一)民族化 谚语和本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时不仅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习惯,而且要了解译人(书面语)语的社会习惯、生活习俗等文化背景。千万不要用充满本国民族色彩的谚语去翻译原文,也就是说不能用含中国地名或人名的汉语谚语去译英语谚语,反之亦然。 下面这个例子都是有欠考虑的,译文充满了异国文化色彩,让读者感到啼笑皆非。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译文1:Until 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the cri-sis in the state 0f Lu will not be over,译文2:There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he who stirs it up is re-moved. 分析:如果读者不了解这句汉语谚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背景,他们看到译文1就会大惑不解。庆父是鲁庄公的弟弟,庆父不死,鲁国的祸乱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祸首,就不会有安宁。所以还是选择译文2比较好,因为把这句汉语谚语的寓意翻译出来了,读者也就容易理解了。 (二)口语化 谚语在语体上非常接近日常口语,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谚语翻译时要注意口语化。 汉谚:少见多怪。试比较两种译文:Wonder is the daughter of ignorance,(口语化)Seeing little is the cause of amazement.(书面语) 英谚:The leopard can't change its spots.试比较两种译文:是豹改不了斑纹,是狗改不了吃屎。(口语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书面语) (三)艺术化 谚语翻译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一要注意用词的精练,二要注意上下两句的对仗,尽量使译文具有韵律又押韵,通俗易懂。 汉谚:酒后吐真言。Wine in,wit out,看菜吃饭,量体裁衣。Fit the appetite to the dishes and the dress to the figure. 英谚:Men may meet but mountains never.山和山无法碰头,人和人总会相遇。(不要译为“人也许会相见,可是山头却不会。”)Who has never tasted bitter,knows no what is sweet.不尝黄连苦,怎知蜂蜜甜。(不要译为“一个从来没有尝过苦味道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甜味的。”) 五、结束语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对谚语的处理一定要谨慎而又灵活,不可机械地死译硬译,更不可望文生义。而应尽可能全面地考虑涉及的各种因素,充分考虑到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根据具体的情况仔细斟酌,运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力求做到形式与内容兼顾,才能将谚语所表达的信息成功地移植到目的语中去

知足者常乐英文

333 评论(11)

壮儿象象

(谚语)知足常乐英语;Content is happiness.

185 评论(14)

山东指纹锁

知足常乐的英文:a contented mind is a perpetual feast

feast 读法 英 [fiːst]  美 [fist]

1、vt. 享受;款待,宴请

2、n. 筵席,宴会;节日

3、vi. 享受;参加宴会

短语:

1、feast on 尽情欣赏;尽情享受;大吃大喝

2、feast day n. 节日;斋日;宗教节日

3、wedding feast n. 喜筵

一、feast的词义辨析:

dinner, feast, banquet, party这组词都有“宴会”的意思,其区别是:

1、dinner 普通用词,含义广。本义指一日的主餐,但多用于指宴请客人的正式的一餐。

2、feast 指筵席酒席,有时可与banquet换用,但前者强调共享欢乐的气氛。

3、banquet 指正式而盛大的宴会或国宴。

4、party 指一般的社交聚会,也引申指宴请或宴会。

二、feast的近义词:dinner

dinner 读法 英 ['dɪnə]  美 ['dɪnɚ]

n. 晚餐,晚宴;宴会;正餐

短语:

1、gala dinner 晚宴

2、cook dinner 做饭;做晚饭

3、buffet dinner自助餐

4、farewell dinner 送别宴

5、dinner set 成套的餐具

300 评论(9)

zizzandwzy

content is happiness

读法  英 [ˈkɒntent; kənˈtent]  美 [ˈkɑːntent; kənˈtent]

n. 内容,目录;满足;容量

adj. 满意的

词汇搭配:

content management 内容管理 ; 内容治理 ; 经营内容 ; 内部实质意义管理

moisture content [科技] 含水量 ; [科技] 含水率 ; 水分含量 ; 水分

free content 自由内容 ; 免费内容

词语用法:

content表示“内容”时用单数和复数的意思不同,用复数表示具体的内容,而用单数则表示与形式相对应比较抽象的“要旨,内含”;在表示“含量,容量”时只能用单数;表示“所容纳之物,所含之物”时多用复数。

content的基本意思是“使满足,使满意”,指做一些让人高兴的事情,以使他人感到满足,其宾语多为人。

content主要用作及物动词,后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

content常用于content oneself with结构,表示“满足于…”。

247 评论(11)

爱吃豆包

What are the odds so long as you are happy.

323 评论(12)

好运大鸟

Enough is as good as a feast

158 评论(11)

独家记忆159

Enough is as good as a feast .

114 评论(10)

听雨蘑菇

知足的准确翻译是content (形容词)contentment (名词)不是satisfaction或enough 。知足者常乐我觉得译为He who is content is always happyA happy person is a contented person最贴切。希望帮到了你,满意敬请采纳,谢谢。

21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