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13

紫霞大官人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难度有多大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货如影随形

已采纳
1、影响难易程度的个人因素首先,难与不难首先取决于你的专业,其次是取决于你的工作,最后取决于你的生活。专业、工作、生活哪一个对你的影响更大,哪一个相对于你而言就会越简单。2、无个人因素下,哪个更容易?如果你的专业、工作、生活跟哪个都不贴近,那么: 根据考生反馈,执业西药师相对容易通过。(1)中药一相较于西药一增加了中药炮制学部分内容。 中药一相对难了一点。不过药一最难的点并不在此,在药物化学,考过的都说“药物化学不是天书,胜似天书”。(2)中药二的药材较西药二更多,更复杂,更难。同时,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3)中药综合的难度主要取决于中医那比较拗口的基础和诊断学还有要命的那两百多个OTC。综上,中药难度稍高于西药,执业西药师考试相对比较容易通过。 当然,您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考量,最终决定考中药还是西药哦~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难度有多大

287 评论(8)

今日风向左

执业药师难不难,可以先看看近四年的考试通过率,2015-2017年的考试通过率基本在20%以上,2017高达到将近30%。但2018年突降到34%。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把不少考生考得“肝气郁结”。提到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考生们都用一个“难”字概括。通过分析试题发现,考题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贴近临床,综合性越来越强。例如:药二讲的知识点会直接出现在综合里面,综合的知识点又会反馈到药二里面。大部分题的模式都是以案例分析题出现,给你一个病例让你选择用什么药。总的来说考试越来越贴近临床,突出了“以用定考”。所以说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不简单。备考需要下更大的功夫,各科目复习时需灵活搭配,备考时切忌死记硬背。如果基础不好可以选择报个网络课程。哪一科最难?执业药师-中药学: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事管理与法规执业药师-西药学: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学综合知识二>药事管理与法规

332 评论(8)

阿拉朱旺

从改革意见稿出来之后,就面临着考试越来越难的一个问题,就18年刚过去的考试而言,中药一考的有点偏,有点难,很多同学栽在了中药一上。从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变化以来,2016年、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专业知识一分值变化一直保持重者恒重。2018年中药专业知识一仍然保持此规律,但是!由于最近几年执业药师人数已趋近饱和,加上今年发布了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规定和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两个征求意见稿,所以对于执业药师的准入门槛要求必定有所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执业药师证的含金量也在提高,所以不管难不难,都值得我们去考一个。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对学习方法,努力学习,加油,为19年做准备。

171 评论(11)

味增汤君

对大多数执业中药师考生来说,中药二有一定难度,比较接近临床;中药综合难度其次,中药一相对不难。中药二不单单是贴近临床,而是强调考生的基础和应用,哪怕是中药学科研型研究生,也存在挂科可能。另外,中药二药物考察广泛,选项之前容易混淆,答题陷阱多。要求考生对中药功效记牢、记准,同类药物之间学会相互比较、还要会使用这些药物。中药学近三年已经成为执业药师考试、卫生职称考试、执业医师考试的扣分重灾区。体现目前部分中医药从业人员基础不牢固,药物功效主治用量掌握不够准确等问题,强调基础学科的重要性。

339 评论(15)

fantienan002

有很多人群平时工作比较忙碌,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但是这点也不用担心,考试宝典APP主要采用的是AI技术赋能医学教育,通过大数据能够精准的定位到每一个学习的用户、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可以优化制定学习方案,让你在短时间内得到高效、快捷、专业学习资源的教育平台。即使是忙碌的上班族也没有关系,考试宝典采用的是线上线下精品私教培训课程,线上直播主要将重点突出,线下面对面集训让你能够高效率的学习,从基础入门开始,将难点重点讲解到位。线上由北医名师授课培训,通过高清视频的播放形式,灵活生动的讲解,内容清晰易懂,将历年来考试必考的难点重点全部覆盖。所以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绝对能够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执业中药师所需要的知识储备了解透彻,从而轻松应对考试。大家都知道执业中药师是由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并且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证书,能够在中药生产、经营、使用和一些需要提供中药服务的领域工作。如果你想从事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中医药保健品的生产及经营的企业单位,就必须要配备执业中药师资格证。如果你也想考取执业中药师,建议提前了解考试时间以及考试需要办理的相关手续,通过考试宝典APP来学习,能够让你轻松应对考试。

280 评论(8)

meisha2345

药事管理与法规药事管理与法规卷面共120道题,往年的法规卷题干文字叙述太多,读起来比较耗时间。考试内容跟大纲出入不大,依旧是基础型内容,但是出题形式比较委婉没有太多平铺直叙,运用实际例子较多,很明显应征了“以用定考”的方向。这一点可能更加提高了对考生理解能力的要求,同时对考生阅题速度及也有了一定的要求。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这是“以用定考”的表现形式,直观的考察考生认不认识这个药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实际上中药鉴定的内容占比是提高了的,中药材生产与品质、中药质量标准与鉴定、常用中药的鉴别,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中药药理和毒理是新增加的内容,分值占比不高,但考察的知识点比较浅,是得分点。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往年单味中药考了61分,中成药考了59分,基本是1:1比例。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章节依旧是单味中药里的考查重点,中成药考查的重点在内科常用中成药,占了整个中成药近70%的分值。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从往年的执业药师考试真题,药师帮教研团队可以发现一个命题规律——分值占比最大的章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与“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有关的知识点(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九章、第十一章),分数加起来有84分。再有,就是与“药店日常工作”有关的知识点(第七章、第八章),分数也达到了27分。药学专业知识一往年,在整个药学专业知识一的卷面中,大大的加重了对药理学的考察,仅第七章就考察了26分之多。再看药物化学占得比例有30分左右,主要考察到的是第十一章中重点药物的基本结构,理化性质。药学专业知识二重点突出“以用定考”,因为药物的分类与不良反应是药店从业人员使用最多的内容。而2016年的考试,或将继续重点突出“以用定考”的原则。可以说掌握好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分类,考试就成功了一半。根据历年真题分析,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依然是考试六大重点章节。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重点章节主要分布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三章、加上第七章和第九章,重点章节的分值已经达到100分。也就是说在学习药学综合与技能的时候,我们首先把握了重点章节就可以拿下大量分值,然后补充其他章节的知识。

178 评论(14)

天晴小姐8755

说药事管理与法律法规最难的肯定是没考过执业药师的,我16年通过执业西药师,17年通过执业中药师,均是一年通过的,17年不说,因为药事考试中西药是相同的,但在我16年第一次考执业药师时,我是在医院上班,对药事管理与法律法规了解并不算多,但是我花在药事上的时间是最少的,虽然药事考题会有些小陷井,但只要你认真审题就不会错,而且只要你有三个星期时间复习药事,就肯定是能过的,按我考执业西药师的经验来看,我觉得西药四科的难度分别是:药二>药综>药一>药事,而对你考执业药事的一点小小建议是,看书时先纵观全书,再各个击破,而且辅导书是要看的,这样才能知道考试内容,而习题也是要做的,这样才能把握住考试方向,在你看了一遍书和做了一遍习题书后,你就会大体清楚执业药师考试的核心内容了,到时再有侧重点地复习,认真点,努力点,肯定能过的,加油!

360 评论(10)

相关问答

  • 执业药师求职难度有多大

    初级药师考试越来越难,考试分数多一分、少一分很有可能决定你是否能通过此次考试,所以在答完有把握的题之后,能否突破难题是至关重要的。面对难题,首先不要畏缩、恐惧,

    大尾巴狼外婆 评论(5) 2025-07-30
  • 大专中药师考证难度有多大

    从改革意见稿出来之后,就面临着考试越来越难的一个问题,就18年刚过去的考试而言,中药一考的有点偏,有点难,很多同学栽在了中药一上。从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变

    寻找美食的虫 评论(6) 2025-07-30
  • 执业药师证难度有多大

    1、从每年考试通过率看根据最新数据,执业药师考试通过率为10%,跌至7年来最低,而近十年执业药师考试的平均通过率算下来也只在48%左右,不到20%。可想而知,想

    可可京99 评论(5) 2025-07-28
  •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难度大吗

    1、影响难易程度的个人因素首先,难与不难首先取决于你的专业,其次是取决于你的工作,最后取决于你的生活。专业、工作、生活哪一个对你的影响更大,哪一个相对于你而言就

    小怪兽的小胖兽 评论(8) 2025-07-29
  • 执业药师初级难度有多大

    首先,执业药师好不好考可以从历年考试通过率来看看据最新数据,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通过率为14.10%,近十年平均通过率不足20%。所以,从全国执业药师考试合格

    superman0810 评论(6)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