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19

好心坏丫头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执业药师中药祛风湿药方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乖乖小猫侠

已采纳
中成药治疗气虚脾虚体湿具有副作用小,方便等诸多的优点,所以通常被用作补气健脾祛湿的常见治疗手段。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除湿补气的 中药 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除湿补气的中药方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 健身 、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 食材 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 中医 认为它能健脾补气、 养胃 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 养生 !   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 植物 ,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 腹痛 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五加皮为祛 风湿 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 端午 节喝五加酒。   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 消化 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除湿补气吃什么食物好   1、玉米   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 结石 或慢性 肾炎 水肿、高 血压 、食欲不振等症。   2、田螺   有 清热 利湿、通便 解毒 的功效,适用于目赤肿痛、 湿热 黄疸、热结膀胱、小便不通、鼓胀水肿等病症。   3、苡仁   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 脚气 、风湿痹痛、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病症。   4、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5、冬瓜   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6、鲍鱼   具有养血柔肝、 滋阴 清热、益精明目、利湿行痹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血枯经闭、乳汁不足、阴虚阳亢、夜盲内障,以及湿热内蕴所致的五淋、黄疸等病症。   7、水芹   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8、马齿苋   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除湿补气的 食疗 调理   薏米红豆粥   原料:薏米和红豆按2:1配。   做法:把薏米和红豆洗净浸泡一晚,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用猛火煮开,改慢火煮至薏米烂熟即可。喝的时候可以酌量加些冰糖或红糖。   功效: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冬瓜薏米鸭汤   材料:老鸭半只,薏米1把,冬瓜两斤,姜、料酒、盐、白胡椒粉、小葱各适量。   做法:   1、老鸭去头、脚和屁股,清洗干净,去掉多余的油脂,剁成大块。   2、姜切片,冬瓜去皮切大块,薏米洗净提前浸泡备用。   3、炒锅内不放油,将鸭块放入,加两三片姜一起,翻炒,炒到鸭肉变色时,加入少许料酒,继续翻炒到鸭块收缩,往外冒油。   4、将炒好的鸭块转入砂锅,加入剩余的姜片,放入足量开水及泡好的薏米,烧开,再转小火炖1小时。   5、在汤锅中加入冬瓜和少许盐,中火再炖20分钟即可,撒切碎的小葱和白胡椒粉即可食用。 猜你喜欢: 除湿健脾的中成药方剂 除寒湿的药方 去痰湿最好最快的方法 祛湿排毒中草药有哪些 除寒湿最好的中药方 除湿药方偏方

执业药师中药祛风湿药方

113 评论(10)

蔷薇紫馨524

酒不一定是有害的身体的,中药泡酒还可以祛风散寒除湿哦,那么泡酒配方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祛风散寒除湿中药泡酒配方大全,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祛风散寒除湿中药泡酒配方:大风引酒   【配方】制附子16g 枳实20g 泽泻20g 陈皮20g 茯苓20g 防风20g   大豆100g(原方有甘草) 水1000ml 米酒1000ml   【功用】祛风利湿止痛。   【制法】1 将上述前6味药材一同捣细碎,装入绢袋内;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3 用米酒、水一同煮大豆; 4 煮取750毫升,分作3份。   【用法】每日服1份,3份为1疗程。   【药材功效解析】制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止痛。   防风:祛风胜湿。   泽泻、茯苓:利湿健脾。   枳实、陈皮:理气化湿。   大豆:活血,利水,祛风,解毒。   此酒有祛风利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痛,遍身胀满。因制附子之毒性,可小量服之,观察效果,再酌加至治疗量。   祛风散寒除湿中药泡酒配方:三滕酒   【配方】络石藤90g 海风藤90g 鸡血藤90g 桑寄生90g 五加皮30g木瓜60g 白酒3000ml   【功用】祛湿,舒筋,通络。   【制法】1 将上述6味药材,切成薄片,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白酒浸泡,按冷浸法制成药酒2000~3000ml即成。   【用法】每次30ml,每日1~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络石藤:性味苦寒,善于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海风藤:性微温,味苦辛,长于法风除湿,温通经络。   鸡血藤:性温,味苦而微温,专于行血补血,舒筋活络。   桑寄生:性昧苦平,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五加皮:性温味苦辛,可祛风湿,强筋骨。   木瓜:性温味酸,舒畅活络,化湿和胃。   此酒有祛湿、通络、舒筋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及关节疼痛。   祛风散寒除湿中药泡酒配方:十七味药酒   【配方】白石英120g 酸枣仁30g 羚羊角30g 磁石120g 石斛90g   黄芪30g 羌活30g 生地60g 牛膝90g 肉桂60g   云苓60g 杜仲45g 酒3500ml   【功用】祛风,利湿,补虚。   【制法】1 将上述药材一同碎为细末,装入布袋内,悬挂在干净的坛子同内; 2 倒入酒浸泡,密封; 3 10日后开启。   【用法】每次1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旋饮旋添酒,味薄止。   【药材功效解析】牛膝、白石英、草薢、防风、羌活:祛风湿,通经止痛。   制附子、肉桂:温阳散寒止痛。   丹参、山萸肉、黄芪、酸枣仁、生地、杜仲:补虚蠲痹,缓挛急,强腰脚。   石斛、磁石、羚羊角:补肾益精,聪耳明目,舒筋除痹。   云苓:健脾利水,以奠中土,为生化之基。   此酒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挛急,腰脚软弱无力,视听不明。   祛风散寒除湿中药泡酒配方:十味附子酒   【配方】制附子30g 五加皮(炙)20g 桑白皮50g 丹参30g 续断30g   牛膝30g 白术50g 生姜50g 细辛25g 肉桂25g   清酒1500ml   【功用】散寒逐湿。   【制法】1 将上述药材捣细如麻豆大,装入纱布袋内; 2 放入瓷瓶中,倒入酒浸泡,密封; 3 春夏5日,秋冬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0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制附子、肉桂、细辛:温阳散寒止痛,启先天生发之机,扶正以祛邪,通经除痹弱。   五加皮、续断、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并可祛湿,以治腿足酸软等症。   丹参:通调血脉,养血舒筋,以疗挛急、萎枯。   白术、生姜:和胃化湿,以祛肿胀、呕吐之患。   桑白皮:开肺利水,以抑脚气之冲逆。   此酒散寒逐湿,温阳行痹,补肝肾,强筋骨,益脾通脉,降利冲逆。主治因脚气引起的腿脚软弱无力,或麻木、酸痛、挛急、肿胀、发热、萎枯、呕吐等。   祛风散寒除湿中药泡酒配方:天麻酒   【配方】茄子根30g 大麻仁30g 骨碎补15g 制附子8g 晚蚕沙30g   恶实根(切焙)10g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10g 天麻15g   松节(碎细)15g 败龟(醋炙)15g 龙骨10g 虎骨(酒炙)10g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0g 羌活10g 独活10g 当归15g   牛膝(酒浸切焙)10g 川芎15g 熟地15g 酒1500ml   【功用】搜风祛邪,活血止痛,强筋壮骨。   【制法】1 将上述19味药材粗捣碎如麻豆,装入纱布袋内;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酒浸泡,密封; 3 春夏4日,秋冬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5~20ml,不限时,将酒温热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天麻、松节、恶实根、羌活、独活、茄子根、晚蚕沙;祛风湿,利关节,以治风痿之标。   骨碎补、龟板、龙骨、虎骨、乌蛇、白花蛇、制附子、牛膝:益肝肾,强筋骨,活血止痛。   当归、川芎、大麻仁、熟地:滋养阴血,养血柔筋。   此酒能祛风于内外,邪正两顾,燥润相济,主治肢体瘫痪,行动不利   祛风散寒除湿中药泡酒配方:天麻石斛酒   【配方】牛蒡子20g 制附子20g 乌蛇肉(微炒)20g 仙灵脾20g   五加皮20g 虎胫骨(涂酥炙黄)32g 牛膝20g 草薢20g 桂心20g   当归20g 杜仲20g 茵芋20g 狗脊20g 丹参20g 石斛20g   川椒(去目并闭口者微炒出汗)25g 天麻20g 川芎20g 酒1500ml   【功用】舒筋活血,强筋壮骨,祛风除湿。   【制法】1 将上述药材一同捣细碎,放入瓮中; 2 倒入酒浸泡,密封; 3 7日后开取。   【用法】每日10ml,不限时,将酒温热服用。饮10毫升加10毫升新酒,至药味薄为止。   【药材功效解析】石斛、川芎、当归、丹参:舒筋活血。   天麻:息风平肝。   仙灵脾、杜仲、狗脊:补肝肾,强饿骨。   五加皮、牛膝、草解、牛蒡子、虎胫骨、乌蛇肉、茵芋:祛风湿,坚筋骨,止痛。   制附子、川椒:温阳散寒止痛。   桂心:通血脉,暖脾肾。   此酒舒筋活血,强筋壮骨,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治中风手足不遂,骨节疼痛,肌肉顽麻,腰膝酸痛,不能仰俯,腿脚肿胀。   祛风散寒除湿中药泡酒配方:乌梢蛇酒   【配方】乌梢蛇1条 酒500ml   【功用】祛风通络,攻毒。   【制法】1 将乌梢蛇放入干净的瓶中; 2 倒入酒浸泡3~4日,药酒则成。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3次。   【药材功效解析】乌梢蛇:性味甘、平;无毒,能祛风湿,通经络。   此酒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骨、关节结核,小儿麻痹症,麻风,皮疹搔痒,疥癣,破伤风。   祛风散寒除湿中药泡酒配方:五加皮酒   【配方】五加皮50g 当归45g 牛膝75g 高粱米酒1000ml   【功用】散风除湿,强溺壮骨。   【制法】1 先将五加皮洗净,刮去骨; 2 与当归、牛膝一起放入砂锅内同煎40分钟,然后去渣取汁,兑入高粱米酒中。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五加皮:性温而味辛苦,可祛风胜湿,强筋骨。   当归:甘辛而微温,可补血,活血,止痛,润肠。   牛膝:味苦、酸性平,可强肝肾,壮筋骨,利尿通淋,活血散瘀。   此酒主散法湿,和血养血,主强肝肾,益腰膝,主治风湿麻痹,四肢拘挛,腰腿软而无力,或膝痛不可屈伸。 猜你喜欢: 祛风散寒除湿中药泡酒配方大全 中药祛风湿药大全 祛寒中草药有哪些 中药泡酒养生 养生酒配方大全 祛寒中草药有哪些 养生药酒良方

279 评论(10)

相关问答

  • 执业中药师二祛风湿药

    ​一、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寒用生姜, 桂枝紫苏和麻黄, 辛夷胡荽与香薷, 白芷葱白加荆防, 羌活藁本苍耳子, 柽柳细辛效果良

    嘉定美食客 评论(3) 2025-07-30
  • 执业药师中药祛风湿

    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35个重点药的功效主治1.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主治①风寒表证,咳嗽胸闷;②脾胃气滞证;③气滞胎动证;④食鱼

    哆咯哆咯咯 评论(2) 2025-07-31
  • 祛风湿药执业中药师

    寒湿,是一种 疾病 。 中医 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以关节、筋骨疼痛为常见症的证候;内生寒湿:寒

    忘记高傲 评论(2) 2025-07-30
  • 初级中药师祛风湿药

    ​一、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寒用生姜, 桂枝紫苏和麻黄, 辛夷胡荽与香薷, 白芷葱白加荆防, 羌活藁本苍耳子, 柽柳细辛效果良

    大家族djz 评论(2) 2025-07-30
  • 中医执业医师祛风湿药

    补肾阳虚除了金贵肾气丸还可以服桂附地黄丸或右归丸。这些药一般的中药店都有卖,是常用药。再给你提供一些补肾阳的中药和药膳,可供你参考: 一、补肾阳中药:鹿茸 有补

    julielovecat 评论(4) 2025-07-30